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0243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docx

高一作文之高一生物学习计划

高一生物学习计划

【篇一: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吴静179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

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生物的陈代谢部分是在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

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

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

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

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

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

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

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要加

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三、教学对策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

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

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

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

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同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1课时)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1节构成细胞的元素(1课时)

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1课时)

第3节生命之本—生物大分子(5课时)

第三章细胞的物质代谢

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2课时)

第2节细胞内的物质合成(1课时)

第3节细胞内的物质运转(1课时)

第4节细胞内废物的排除(1课时)

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1节生活动的直接能源(1课时)

第2节能量的获得(3课时)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释放(3课时)

第五章细胞的信息传递(1课时)

第六章细胞的增殖

第1节体细胞的分裂(1课时)

第2节细胞周期(1课时)

第3节细胞的癌变(1课时)

第七章细胞的分化、凋亡和衰老

第1节细胞的分化(1课时)

第2节细胞的凋亡(1课时)

第3节细胞的衰老(1课时)

第八章原核细胞和非生物体

第1节原核细胞(2课时)

第2节非细胞生物体(1课时)

【篇二:

高一生物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科目:

高一生物

一.指导思想

1.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化。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实践、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并且在学生自我表现和课堂交往互助经历的有效体验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就、平等意识都得到提升。

二.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中生物分为三个模块: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

与初中生物教材相比,高中教材的知识涉及更广泛,内容更丰富多彩,知识的层次更深,知识与知识的联系更紧密。

而《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内容体系的,可以概括为五部分: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值,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以及癌变。

具体的内容分析:

1.细胞的分子组成

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

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

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细胞的基本结构

这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学习本部分时要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为线索,同时特别注意各种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统一。

这部分细胞膜的内容还是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基础。

本部分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细胞的代谢

这部分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

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细胞的增值

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

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

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

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

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以及癌变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部分。

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

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

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的掌握关于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值,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等五部分的内容。

2.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3.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6.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获得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和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的现象。

四.具体的实施要求

1.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

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

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

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提出的简单要求

1.上课认真听课,勤做笔记。

2.多做练习,独立思考,不抄作业。

3.注意归纳,多提问题。

4.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与学生初次见面,师生沟通,互相了解,教师向学生提出基本要求,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相关内容,目的: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课中还向学生介绍学习高中生物学的方法。

第二周:

第一章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共1课时

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

第三周:

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二章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四周:

第二章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承担着——蛋白质

第二章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五周:

第二章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二章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六周:

第三章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三章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七周:

第三章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三章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八周:

第三章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四章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九周:

第四章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四章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第四章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五章第一节: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十二周:

第五章第一节: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五章第一节:

二,酶的特性

第十三周:

第五章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五章第三节:

atp的这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十四周:

第五章第三节:

atp的这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五章第四节: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第十五周:

第2课时共1课时共1课时共1课时共1课时共1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共1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共1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共1课时

第五章第四节: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

第五章第四节: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第十六周:

第六章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

第六章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第十七周:

第六章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共1课时

第六章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感和凋亡共1课时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注:

教学进度根据教学过程,有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共1课时共2课时

【篇三: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

与初中的生物教材相比较,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涉及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知识的层次更深,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

而必修一的《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内容体系。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于生物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基础,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部分生命现象。

但是,部分学生有一种一种错误定位:

生物课不重要,是副科。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最直接的是参加两类大型考试的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占主导地位,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

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对于学生的学习提出简单的要求:

①上课认真听课,勤做笔记;②多做练习,独立思考,不抄作业;③注意归纳,多提出问题;④实验课做好课前预习;⑤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四、要加强集体备课,努力增强集体备课实效

本学期集体备课的定点时间为星期五下午七、八节课。

我们可利用业务活动时间加强集体备课,特别是要加强课程标准研究,加强学情研究和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研究。

努力做到①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讨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方法策略;②认真分析学情特点和考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措施;③相互听课情况及时评讲。

五、为了提高本学期高一生物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低起点,缓坡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

今年高一新生基础差,层次不一,因此高一教学要降低重心,避免高一新生因压力过大而厌学的情况发生。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纯理论的说教。

(三)、加强高一新生的思想教育。

高一新生思想差异很大,生物课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理想教育,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要配合班主任予以纠正,避免只教书不育人的行为。

(四)、加强教师同步教学,步调一致,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五)、新老教师接对子,加强教研活动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本学期实行每周听课1-2节,实行循环听课制,随听随评,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2014年9月7日

高一生物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