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
7月4日8:
00—10:
30】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分)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
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
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
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
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
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
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
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
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
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
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以避免很快被时代抛弃。
B.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是企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它可为企业直接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有效降低违约率。
C.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普惠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D.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网络银行、银行微信公众号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二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对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B.文章第三段通过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差距,论证出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目的是为互联网金融的过度发展敲响警钟。
D.文章论述传统金融兼容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侧重点是传统金融要借鉴、改进之处,对其给予后者的支持则未做明确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考虑到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加之其逐利的本质,传统商业银行虽然给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比较小,但他们还是不甚情愿。
B.传统商业银行为应对迅猛增长的客户量,除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之外,还可以选择增加营业点和业务经理的数量。
C.支付宝等新的支付形式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银行仅作为其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为消费者的支付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
D.供应链金融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省掉了对借款人信用的评估,更好地提供了配套金融业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6分)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
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
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
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
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
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
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
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
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共赢。
有赖于这种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
(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比以往的全球观更适宜当下国际形势,它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很好地解决了当下时代问题。
B.种族中心主义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这种霸权做法会给世界带来纷争与冲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反对的。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提供的肥沃土壤,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充分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价值精神。
D.用硬性手段推广“普遍性”价值的强势文化,其文化内核中是缺少自律性与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的,必然会导致霸权主义。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主体部分三段的内容实质上阐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它”和“怎么做”的问题。
B.第三段列举中国哲学中的中道智慧,目的在于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形成需要文化渊源和历史经验。
C.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并在最后一段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的发展状况论述了它的可行性。
D.文章一方面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一方面又说它是依托中国文化的表达,不甚严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被广泛地接受认可,受此影响,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
B.面对逐渐显现的人类全球性、整体性困境,弱肉强食的观念往往只能导致对抗、挑动战争,这不符合“天下一家”的世界观。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
D.地区内部的合作共赢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备要素,但若忽视了人类整体性,这种小范围的合作反而会伤害整个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15分)
时光冯骥才
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
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
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②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
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
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
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③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
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
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
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
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
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
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
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
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
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⑤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
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
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
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
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
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⑥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
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⑦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
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
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
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
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
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
是不是?
⑧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⑨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
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⑩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眼中,普通大众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是对一种“时间”极具领悟的思考。
B.尽管作者在这一年里经历的都是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但他仍希望从中找到生命的价值体现。
C.宋代天王像体现了那位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和非凡的才气,更融入了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
D.个体的生命时间走到终点时,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8.第⑦段中,“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6分)
9.作者写了“停电后”和“电来了”两种不同的情景,有何深意?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6分)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
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
以父任入官,进《艺祖庙谟》百篇。
又言:
“元丰制,六察许言事,章惇为相始禁之,乞复旧制,以广言路。
”从臣力荐之,迁一秩,为湖北提刑司干官。
未几,入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
丁母艰,服阕,进《典故辨疑》百篇,皆本朝故实,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孝宗读而褒嘉之。
擢大理司直,迁敕令所删定官,通判楚州。
郡守吴曦与都统刘超合议,欲撤城移他所,大性谓:
“楚城实晋所筑,最坚,奈何以脆薄易坚厚乎?
”持不可。
台臣将劾其沮挠,不果。
会从官①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召大性除太府寺丞。
陈傅良以言事去国,彭龟年、黄度等继皆去。
大性抗疏言:
“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为户部侍郎,升尚书。
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
出知平江,充荆湖制置使。
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
前官虚羡②,凡十有四万五千缗,率蠲放不督,民流移新复业者,皆奏免征榷。
边郡武爵,本以励士,冒滥滋众,大性劾两路戎司冒受逃亡付身,凡三千四百九十有七道,率缴上毁抹。
江陵旧使铜镪,钱重楮轻③,民持赀入市,有终日不得一钱者。
大性奏乞依襄、郢例通用铁钱,于是泉货流通,民始复业。
除刑部尚书兼详定敕令。
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惠。
(选自《宋史·李大性传》,有删改)
【注】①从官:
指君王的随从、近臣。
②羡:
盈余。
③钱重楮轻:
钱,指铜钱。
楮,指纸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B.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C.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D.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丁母艰,服阕阕:
终了
B.核其正舛,率有据依舛:
出处
C.凡三十八万缗有奇奇:
余数
D.民持赀入市赀:
财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大性重视言路,正直敢言。
他反对章惇禁言的做法,认为应该恢复旧制度;陈傅良等人因为言事去国,他抗疏进谏。
B.李大性关注边防,为政务实。
他把察访情况如实报告朝廷,有官员被惩处。
有人利用边防政策进行舞弊,他予以处理。
C.李大性体恤百姓,力除弊政。
面对战争之后的江陵,他首先倡议救济;前任官员不追讨百姓的欠税,他一律予以纠正。
D.李大性熟知旧典,也具政才。
他曾进献《典故辨疑》一百篇;江陵“钱重楮轻”,他建议用铁钱,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6分)
叶李,杭州人。
少有奇质,从学于太学博士义,补京学生。
会贾似道复入相,益骄肆自颛,创置公田关子,其法病民甚,中外毋敢指议。
李乃伏阙上书,攻似道,其略曰:
“三光舛错,宰执之愆。
似道缪司台鼎,变乱纪纲,毒害生灵。
”似道大怒,嗾其党诬李僭用金饰斋匾,锻炼成狱,窜漳州。
至元十四年,世祖命御史大夫相威行台江南,且求遗逸,以李姓名上。
即授浙西道儒学提举。
李闻命,欲遁去,而使者致丞相安童书,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李乃幡然,既至京师,召见披香殿。
时各道儒司,悉以旷官罢,李因奏曰:
“臣钦睹先帝诏书,当创业时,军务繁夥,尚招致士类。
今陛下混一区宇,偃武修文,可不作养人才,以弘治道?
各道儒学提举及郡教授,实风化所系,不宜罢。
请复立提举司,专提调学官,课诸生,讲明治道,而上其成才者于太学,以备录用。
可其奏。
是时,乃颜叛北边,诏李庭出师讨之,而将校多用国人,逡巡退却。
李密启曰:
“兵贵奇,不贵众,临敌当以计取。
彼既亲昵,谁肯尽力?
徒费陛下粮饷,四方转输甚劳。
臣前用汉军列前步战,而联大车断其后,以示死斗。
彼尝玩我,必不设备,我以大众踣之,无不胜矣。
”帝以其谋谕将帅,师果奏捷。
时淮、浙饥馑,谷价腾踊,李奏免江淮租税之半,运湖广、江西粮十七万石至镇江,以赈饥民。
世祖欲伐交趾,李曰:
“军旅一兴,费縻巨万,今山路险巇,深入敌境,万一蹉跌,非所以威示远人也。
”乃止。
未几,卒,年五十一。
李自奉甚俭。
尝戒其子曰:
“吾世业儒,甘贫约,汝曹其清慎自持,勿增吾过。
”
(节选自《元史·叶李传》,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B.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C.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D.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宰执之愆愆:
拖延
B.锻炼成狱,窜漳州窜:
流放
C.课诸生,讲明治道课:
考核
D.吾世业儒,甘贫约约:
贫困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叶李忠于朝廷,不畏权贵。
面对贾似道创立公田纸币坑害百姓,他直言上奏,大胆揭发对方败坏法纪、荼毒百姓之罪。
B.叶李富于远见,重视人才。
当时各道儒司因不称职而被撤销,他以前任君王的做法来说明人才的重要,建议复立提举司。
C.叶李颇有谋略,深谙兵事。
乃颜叛乱时,他密献计谋,使朝廷取得了胜利;因预见讨伐交趾会失败,他委婉地劝阻了世祖。
D.叶李关心百姓,节俭自奉。
淮浙歉收,他请求朝廷免除租税,并调粮赈济饥民;他生活俭朴,临终还告诫儿子清慎自重。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
(2)今陛下混一区宇,偃武修文,可不作养人才,以弘治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
(9分)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注。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注】《论语·里仁》: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
17.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晴好的天气,优美的园林景致,清明新起的烟火,都使刘郎中的这次宴会充满了愉悦的气氛。
B.“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一句,含蓄地表达了对刘郎中继续以文名世、以德立身的期待。
C.池水照窗让人不觉天色已晚,馨香的杯中之药充满春天的味道,诗人以此写出了宴会尽欢的情形。
D.“窥”字极富情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好奇之心,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宴会的场景氛围。
18.诗人为什么说“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6分)
(3)名句名篇默写(8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3)《醉翁亭记》中山间朝暮晦明变化之景具体表现为“,。
”
(4)《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写到,求学之时,虽条件艰苦,但“,。
”故而对富有的同学毫无艳羡之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2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蒯通那支笔是很有力量的。
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固然传达出来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千载如生。
②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我们写作时不能仅在前人名著中,看似博学,实则拾人牙慧。
③先生执鞭,释疑解惑,论史上下千年,叙事纵横万里;同窗攻读,,求证旁搜远绍,问典穷幽极微。
A.丝丝入扣/寻章摘句/焚膏继晷B.环环相扣/寻枝摘叶/宵衣旰食
C.丝丝入扣/寻枝摘叶/焚膏继晷D.环环相扣/寻章摘句/宵衣旰食
2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世俗音乐的自然和谐、宗教音乐的以及音乐内容、表现形式和音乐理论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提高,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上海图书馆的研究人员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筹备此次活动,从共计10万张老照片中,,精选千余帧,并有相关文字介绍以飨读者。
③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势,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A.改头换面/披沙拣金/釜底抽薪B.弃旧图新/披沙拣金/曲突徙薪
C.改头换面/抽丝剥笋/釜底抽薪D.弃旧图新/抽丝剥笋/曲突徙薪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B.虽然默克尔向公众表示,政府正致力于减少德国境内的难民数量,但她坚持反对设置接收难民人数上限的做法仍被各界质疑。
C.网络通讯工具使人们的交流愈发便捷,但也伤害了现实生活中人际间的交往。
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增多了,但率直率真减少了。
D.没有一场胜利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个冠军不是经历风雨,恰如歌中所唱“梦想需要多久的时间,多少血和泪,才能慢慢实现”。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今天人类的战争已然超越以“体能较量”“技能较量”为主导的过去大规模厮杀阶段,控制与反控制正在成为对战双方争夺的焦点。
B.他是在告诉她,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失败而过分伤心难过。
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不但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
C.为充分调动一些流域上下游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对跨省份的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D.这家久于山寨的手机厂家,似乎通过这款产品从营销至上一跃成为技术创新。
华丽的包装之下,不过是想以一场高调的营销吸引媒体的追捧。
2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秋》,“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由孔子编纂而成。
其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被称为“春秋笔法”。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和《公羊传》《谷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