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9957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知识梳理

杨传涛

本课程的重点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近现代中国从改良到革命再到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作用与地位。

本课程的难点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近代改革(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的关系;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的关系;社会革命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曲折过程的认识与评价问题;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动力与途径等。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才逐渐衰退;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进而正确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和性质。

重点难点:

近代中国社会衰败的根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及相互关系。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灿烂辉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华古代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华古代文明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的结果,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

但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走向衰落,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越来越遭到挑战。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逼迫战败的清王朝签订《南京条约》,接着美国、法国等也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表现: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这一性质体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两者是密切结合、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

与此同时,中国近代社会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应运而生,并逐渐开始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复杂,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两大矛盾决定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任务。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

了解西方列强及日本侵略中国重要史实,掌握列强及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重大史实,探讨反侵略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切实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及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难点是如何理解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主要包括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等

二、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主要表现在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等。

三、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表现在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等。

四、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表现在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等。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这一历程包括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和统治阶级内的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列强在19世纪70年代后不断加紧侵略中国,1895年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由于中国人民坚决抵抗,加之,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一瓜分阴谋最后破产。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八十年间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但反侵略战争还是不断地走向失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关注时势,关注中国的前途与未来,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先进的中国人把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推进到了新的发展时期。

思考题:

1.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3.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是什么?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

了解近代中国各阶级、政治派别探索中国出路的过程,注意比较他们探索过程中的差异并注意评价的角度,探讨他们探寻中国出路的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是《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难点是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影响。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中国农民是社会最贫困的阶级,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加重了赋税征收,列强侵略破坏了小农经济,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广大农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这其中太平天国的规模与影响最大。

1853年正式建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有两个重要文献反映了这次农民战争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一是《天朝田亩制度》,二是《资政新篇》。

前者具有空想性质,后者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但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腐败及分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最终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失败,但意义深远,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失败的根本原因:

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清政府内部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与列强打交道过程形成了一个政治派别——洋务派,他们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发动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冲击了传统的落后的观念;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失败中没落,其失败的原因是:

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政治舞台上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首的维新派,他们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办报纸,在1898年掀起了一场维新运动,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为宣传维新思想,他们与顽固派、洋务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主要集中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等三个问题,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下面交锋。

1898年6月,在光绪皇帝的支持,维新派开始了史称“百日维新”的变法活动。

但由于顽固势力的抵制和反扑,最终遭到失败,“六君了”遭杀害。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虽失败,但意义重大: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气方面也作用显著。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它的失败不但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

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和评价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思想主张及其对中国出路的探索的作用,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领会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为何在近代中国走不通。

重点难点:

重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设计、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失败原因。

难点是如何理解革命与改良的关系、如何认识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动荡。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已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统治阶级的“新政”非但未缓和矛盾,相反还激化了矛盾,加重了矛盾,最终引发全面危机。

革命势不可免。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的成长和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为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主要包括著书立说,创办报刊,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组织革命团体和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组织武装起义,尝试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专制政府。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将其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但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推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民权主义主要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忽略了广大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民生主义,也称为社会革命,主要是平均地权,主张用土地国有和征单一土地税的方式,解决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

但未能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时,以康梁为首的改良派(立宪派)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因此革命派与改良派各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在国内外展开论战。

论战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弱点。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实质借“国有”名义把铁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发保路运动。

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湖北革命党人乘机发动武装起义,是为武昌起义,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

其他省份也纷纷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中国延续了二千余年的帝制终于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1年底,“独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辛亥革命意义深远:

它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他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积极的变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由于革命派力量的弱小,他们内部在政见的分歧及政治上的妥协,帝国主义的干涉,投机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的攻击,加之袁世凯的实力和两面派手段,最终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在内外夹攻下,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辛亥革命流产。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了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文化思想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发生了分化。

有的附和了袁世凯,有的人意志消沉,只有孙中山为首坚定的革命派继续进行反袁斗争。

1915年由于袁世凯搞帝制活动,引发护国运动。

结果在1916年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忧惧而死。

但北洋政府依然存在,且变本加厉地进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

孙中山高举护法大旗,但由于南北“一丘之貉”,孙中山的愿望最终也破灭。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客观与主观两个层面:

客观上是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并富有反革命经验,而民族资产阶级相对弱小。

主观上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核心。

其根源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思考题:

1.评述革命派在与改良派的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是什么?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革命所处国内外环境,明确中国革命的世界意义和地位,正确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重点难点:

重点是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国三种政治势力所代表的三种建国方案之比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会被人民选择。

难点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为什么且必须是“三座大山”。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中国革命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世界大战后,中国革命所处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共产党针对形势变化,进行了两手准备。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外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它们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三种主要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案。

但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具有现实性。

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只有两种前途:

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思考题: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这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哪些影响?

2.中国革命为何必须反对“三座大山”?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种建国方案。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

了解先进的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领会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中国共产党产生后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重点难点:

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军阀建立的政权是封建的买办的反动专制统治。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状态。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再次思考中国的出路,他们从文化心理角度进行探讨,强调必须改变中国的国民性。

他们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文学革命,极大地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

但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一是树立了中国解放的榜样,二是苏俄对华政策的调整,三是苏俄民众动员的方法给中国先进分子以直接的启示。

当然五四运动之前,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有李大钊。

四、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在新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

从时代背景、领导力量、运动主体等方面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显著的差异,因而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左翼精英、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以及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开始信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们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倡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治的任务刻不容缓。

1920年8月,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

此后在北京、武汉、长沙、济南、东京、巴黎等处,中国人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组织。

他们积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至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上还强调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

”主张进入群众中进行发动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之下,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同时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二七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凭一个阶级的斗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因此,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积极谋求同国民党的合作。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阐述了三民主义。

大会还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在革命高潮。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在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为在大革命的政治口号、政治动员、主要的斗争形式等方面,共产党都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

大革命由于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与破坏,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犯了严重错误,最后失败。

但正是这一失败,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思考题:

1.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为什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过程,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过程及其内容。

难点是如何理解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屡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原因。

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和东北易帜,表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自己的统治。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是乡村豪绅阶级和城市买办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系统,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对共产党人、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屠杀。

但共产党人、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又继续战斗。

1927年初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先后举行了百余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红军,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如何保存革命力量,推进革命形势,经过艰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特别是与党内“左”右倾错误进行坚决斗争,终于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已初步形成。

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根据地的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展开了各项建设。

其中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由于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又产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损失。

党内产生“左”倾错误既有形势的刺激,也有社会基础,更重要是未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与会的多数领导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此后,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断取得胜利。

1935年10月,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三大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强调反对本本主义,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阐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路线。

思考题: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了解中国人民抗战功绩,领会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及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难点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及评价。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日本田中奏折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日本加快其侵略中国的准备。

1931年9月18日制造柳条湖事件,接着又制造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