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9660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docx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

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

持续全面提升山东共青团事业发展水平

——在共青团山东省十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月14日)

王磊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团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总结2011年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团的任务,继续把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山东共青团全面推向前进。

下面,我受团省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

一、2011年主要工作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团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山东共青团”为发展目标,以“全面提升共青团事业发展水平”为工作主线,在服务党政大局中出实招,在做好青年工作中见实效,在夯实基层基础中求实绩,团的建设和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贡献。

服务“蓝黄”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实施,成立了省青企协区域经济研究会,广泛开展座谈会、研讨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积极争取中青企协支持,成功举办“中国青年企业家蓝色经济齐鲁行”活动,团省委与中青企协、省蓝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166亿元项目签约落地。

服务转方式调结构,深入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举办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学技能、强素质。

促进节能减排,开展“绿色低碳山东行”活动,以社会化动员方式,发动67万青少年参与春季植树活动,种植树木454万株。

服务文化强省建设,成功举办第十二届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超过10万名大学生直接参与活动。

广泛开展各类青年文化活动,组建了首家省级青少年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山青流动少年宫”列为我省文化惠民工程示范项目。

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和“调研山东”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形成有价值调查报告400余篇,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作出批示。

服务重大紧急任务,年初,针对我省严重旱情,开展“爱心抗旱送甘露,青春建功新农村”特别行动,组织团员青年送水、送技术、帮建青年水井。

开展共青团对口援疆工作,签署了全国首个共青团援疆工作协议,7月份赴喀什开展了援疆集中行动,支援新疆喀什四县款物达279.5万元,共青团援疆工作列入省援疆工作总体规划,对口四市也相应启动后续援助工作。

(二)抓住契机、创新方式,强化青少年教育引导取得新成效。

探索密切联系青年新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进青年——团干部恳谈日”活动,省市县三级团干部3390人次深入基层,与普通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收集意见建议10790余件。

制度化搭建“团委书记信箱”联系平台,在省级媒体公布了省市县三级159位团委书记电子信箱,全年即时解答、办理青年反映问题4300余件。

探索青少年思想教育新方式,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全省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青春耀齐鲁、红领巾心向党”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党史讲座、形势报告会、交流会1960场,55.8万名青年、团干部直接参加活动。

积极推进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推进首批1300余家单位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青年思想引导手册》。

青岛开展“岛城青年看发展”活动50余次,引导青年形成理性、客观的社会观察。

探索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深化共青团网络频道建设,播出视频节目260多期,点击量超过240万人次。

青少年金融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参与广泛,全国31个省(区、市)34万人次青少年参加活动。

实施学校共青团“红网工程”,开通了“青春山东”手机报,青少年绿色公益网游“佳驿林场”进入了XX百科词条。

潍坊、日照、德州等市开通了共青团微博和团干部移动飞信群、QQ群,努力占领青少年思想新阵地。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展现新作为。

积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突出抓好小额贷款和担保创新,全省各级争取并发放各类小额贷款30.92亿元,带动13.5万名青年就业创业。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农村青年培训行动培训青年16.3万人,其中5.2万人实现就业。

“联通未来青春创业社”覆盖112所高校。

“百校千企送岗”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

开展全省青年创业大赛,大力弘扬青春创业的时代精神。

积极构建青少年维权体系,注重维权法制化建设,加强对新修订《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督导落实,推动《山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修订纳入立法程序。

实施“关爱明天——省青少年维权专项行动”,我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考核继续名列全国第一。

加大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管理服务力度,泰安、青岛等试点城市探索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作机制,去年4月全国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我省召开。

12355青少年服务台全年受理青少年咨询、投诉个案2.8万件,临沂等市建成了有形化阵地,提升了服务能力。

积极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事,抓好青年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结对活动,受助农民工子女46.9万人。

开展共青团“爱心同行送温暖”集中行动,帮扶贫困家庭青少年5.9万名。

希望工程年内筹资165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413名。

(四)固本强基、重心下移,扩大基层组织覆盖和活力提升实现新突破。

着力加强党建带团建政策制定和落实,联合省委组织部召开了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出台了全省党建带团建实施意见、加强团干部双重管理、党建带团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各地也抓住契机推动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

着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团建。

推广实施非公企业建团“六大工程”和“七个一”工作流程。

在各级共同努力下,全省新建立非公经济团组织8183个,社会组织团组织2383个,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6.9%和397.2%,新增覆盖35岁以下青年、团员分别为45.7万人和24.6万人。

加强对务工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全省市级、县级驻外团工委达106家。

支持安徽、新疆成立驻鲁团工委。

着力提升基层组织活力,全面完成县乡团委集中换届工作,出台《县域共青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1281个乡镇、614个街道团委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选派156名高校团干部到县市区挂职,进一步增强基层力量。

通过经费补助、团干部免费培训、物资捐赠等方式,省市两级支持基层款物达4038万元。

(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团的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形成新局面。

加强党性锻炼,部署开展“学党章强党性”等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宗旨意识,提高党性修养。

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各地通过“名师讲坛”、“成长论坛”、“团干部上讲台”等活动,着力打造“学习型、高效型、服务型、责任型、团结型”团组织和团干部队伍。

加强机制建设,健全了动力传导、工作评价和干部成长激励三项机制,年内召开2次全省共青团工作观摩会,完成了对全省17市的观摩,有力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在团省委,建立了团中央对口部门评议、机关内部评议、各市级团委参与评议的三维考核评价体系。

加强群众观教育,开展“走进青年”等多种形式的下基层活动,带动全省团干部进一步形成了深入基层、走进青年的好风气。

加强能力建设,全年举办571期培训班,培训团干部3万余名。

开展了“走出去”活动,组织部分团干部到先进省份学习考察,开拓视野,提升境界。

(六)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团的常项工作和团属事业实现新发展。

持续抓好品牌建设和常项工作,青年文明号、青工创新创效、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春导航”等团的品牌工作得到深化发展。

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向着自发、自愿、自觉方向发展。

关心下一代“三项活动”实现常态化,在全国创出了具有山东特色和广泛社会基础的工作品牌。

团的理论研究和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

中青报头版连续刊发四篇专题文章,对我省工作进行系列报道,这是近二十年来首次。

持续加强青年组织体系建设。

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年来,团属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团的中心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团的物质依托和工作依托更加巩固。

一年来,省委和团中央对我省共青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同志,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同志都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伟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会前,刘伟书记对这次会议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对全省各级团组织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书记处书记贺军科、罗梅、汪鸿雁等领导同志多次来山东检查指导工作,对我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各位委员、同志们,回顾一年的工作历程,我们既有前行时的艰辛,更有收获时的感动。

一年时光,异彩纷呈,一路走来,硕果累累。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团中央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不懈努力和辛劳奉献。

在此,我代表团省委常委会,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大家向全省各级团干部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12年总体工作思路

省第十二次团代会,团省委提出了“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建功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认真履行团的职能,切实加强团的建设”的工作要求。

随着事业的发展,又明确了“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山东共青团”组织发展目标和“全面提升共青团事业发展水平”的工作主线。

几年来,在省委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团省委良好工作基础上,全省各级团组织牢牢把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青年成长成才的新需求,与时俱进丰富工作内涵,工作思路围绕发展目标来谋划,重要任务围绕工作主线来确定,团的事业不断在创新中发展。

正因为有了对发展目标的高度共识和在工作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才使我省共青团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也使我们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共青团工作必须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核心要求,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必须坚持青年工作的时代特色,才能始终有效地吸引凝聚青年;必须坚持狠抓基层基础不放松,才能始终保持团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不断完善机制建设,才能始终推动团的事业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才能始终提供有力保障。

这些都是共青团工作和建设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也是我们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山东共青团历史上的特殊之年、关键之年。

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将隆重纪念建团90周年,山东共青团也将召开第十三次团代会。

认真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背景形势,团省委常委会确定今年工作的总体基调是“稳中求进”。

所谓“稳”,就是要良好传承。

即保持组织发展目标不变,继续把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山东共青团推向前进;保持工作主线不变,持续全面提升共青团事业发展水平;保持重点工作基本不变,扎实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切实做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作;保持工作保障体系不变,继续建设“学习型、高效型、服务型、责任型、团结型”团组织,打造“五型”机关,培养“五型”干部。

同时,要筹备召开好省第十三次团代会,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所谓“进”,就是要创新发展。

这是由当前山东共青团的现状所决定的。

虽然我们这几年发展很好,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

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在工作中继承执行总体多于创新求变;融入中心不够紧密,服务大局不够有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工作格局中贡献率仍然太小,区域优势有待提升;把握青年思想行为新特点不够准确,在实现四项基本职能的新方法、新载体、新途径探索上存在欠缺。

此外,在理论研究及其成果运用上,在工作品牌的设计打造上,在各类资源的整合运用上,在扩大社会影响上,在有形化阵地建设上,在相对稳定的工作力量借助上,我们与发达省份相比都有相当的差距。

对这些问题认识越客观、越清醒、越理性,就越要求我们要改变、要创新、要发展,找到破解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和总牵动,努力实现山东共青团由全团“整体领先”向“全面领先”的格局转变。

为此,我们提出2012年全省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体会议和共青团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山东共青团”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全面提升山东共青团事业发展水平”工作主线不动摇,坚持“深化团的各项重点工作”不动摇,坚持“‘五型’工作保障体系”不动摇,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以纪念建团90周年和省十三次团代会筹备召开为重要契机,稳中求进,全面争先,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为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作出应有贡献。

三、把枢纽型组织建设作为全面提升的突破口

所谓“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学术上有相对严格的定义,就是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工作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社会组织。

其实质是在某一领域带领同性质、同类别社会组织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一个组织者。

之所以提出把共青团建设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个课题,之所以把枢纽型组织建设作为全面提升共青团事业发展水平的新突破和总牵动,是通过“走出去”学习考察、从外省先进工作经验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团省委召开务虚会集体研究、形成共识、慎重确定的。

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第一,蓬勃发展的青年社会组织对共青团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形成了倒逼机制。

共青团在青年组织中的核心地位是党赋予的,是历史形成的,但决不是一劳永逸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和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和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呈爆发式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青年为主体或者以青年为主要工作对象的青年社会组织。

由于共青团和青年社会组织的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大都是青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争夺青年、抢占阵地”的矛盾。

如果不对青年社会组织加以有效管理和引导,极有可能分散青年的政治注意力,影响青年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对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这就背离了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期望要求。

同时,由于青年社会组织在联系和动员组织青年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某些领域甚至压缩了共青团的工作空间,削弱了共青团对青年的影响。

这些现实问题倒逼共青团必须重新审视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关系,探索与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合作与共赢。

第二,枢纽型组织建设是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共青团在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其主要途径是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职能或政府交给的青年事务,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

但从现实看,共青团光靠自身来联系青年是远远不够的,缺乏一个包括各种青年社会组织在内的庞大组织体系,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及时覆盖延伸到最大多数的青年。

这就要求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联系和影响更多的青年社会组织,重点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上找准定位,高效、高质地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创新中来。

第三,枢纽型组织建设是开创我省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今年是十二届团省委的收官之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确立了在全团“整体领先”的工作格局。

但要看到,“整体领先”虽然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总体不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山东共青团只“大”不“强”、群山无峰的现状,不是每个板块都有拳头项目,不是每项活动都是工作品牌,不是每项工作都能领先发展,而是在不同程度出现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由“整体领先”向“全面领先”跨越,不是简单工作量的累加,而是涉及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的全面创新,是质的飞跃。

枢纽型组织建设能够从本质上创新团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更好地整合各类青年社会组织来延伸工作手臂、拓展工作范围、推进工作的“流程再造”,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突破口。

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群众组织,相对于一般社会组织表现出的政治性、合法性和代表性,决定了我们的枢纽型组织定义一定有别于学术定义,不限于作为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组织者,而要在更广阔的体系内,在一切以青年为主体或以青年为主要工作对象的社会组织中发挥作用。

共青团要建设枢纽型组织,目的在于形成以共青团为枢纽的青年组织体系,要把握好两个要素:

一是搭建起青年社会组织“体系”,构建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立体的“同心多层”组织系统,包括共青团在内的各类青年社会组织可以平等沟通、合作发展、共享资源、创造价值。

二是共青团组织要成为组织体系的“核心”,通过发挥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管理青少年事务中的龙头作用,影响和辐射其他青年社会组织,建立“同轴共转”的工作机制。

构建以共青团为核心的枢纽型青年组织体系,不仅仅是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延展,更重要的是要以枢纽型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山东共青团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发展与转变。

第一,要切实解放思想,实现工作理念的有效转变。

今年,我们开展了“走出去”活动,组织团干部到南方先进省份学习,收获很大,最直接的还是先进省份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境界高远带给我们的思想冲击。

要建设成为枢纽型组织,就必须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重新审视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

一是要破除习惯性思维定势,树立创新的发展理念。

第一个也是最有普遍性的表现就是“组织优越感”,习惯于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领导者、指导者的姿态对待其他青年组织,这种一厢情愿非常危险。

第二个表现就是习惯于对自身工作简单重复,对上级工作呆板执行和对别人工作机械模仿,久而久之,工作就失去了活力和影响力。

因此,我们必须打破这个思维定式,开展工作要从过去的领导、组织、管理、命令向平等、参与、合作转变;要从金字塔式层级管理为主向网络化引导服务转变;要从传统说教为主向以情感交流、活动凝聚等引导方式转变。

二是要破除封闭性思维定势,树立开放的发展理念。

封闭思维就是视野狭窄、画地为牢、按部就班,习惯限于小集体、小圈子、小领域、小时段来考虑问题、谋划工作,不大气,太土气。

就山东共青团论山东共青团,我们是“整体领先”,习惯被称之为“生力军、突击队”,放眼全团,才看到差距不小,置身全局,才明白微不足道。

为什么山东团的工作就得必须自己干,为什么不能联合兄弟省市共同开展?

为什么团的重大会议就必须板板正正,为什么不能加入时尚、情感和艺术的元素,网上网下互动开展?

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树立开放的发展理念,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使我们的工作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要立足团内、着眼全局,使我们的工作定位更高、起点更高、境界更高;要立足山东、放眼全国甚至国际,使我们的工作辐射更宽,影响更大。

三是要破除单一性思维定势,树立全面的发展理念。

单一思维就是习惯从一个角度、一个层次、一个侧面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工作缺少弹性、缺乏灵活,表现在工作上就是简单化,容易简单模仿“跟风”或者片面化,非此即彼“常换频道”。

枢纽型组织建设,不是另起炉灶重新建设一个新的组织形态,而是共青团组织体系不断丰富、工作体系不断健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用全面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导。

第二,要健全完善体系,实现组织形态的有效转变。

重点是构建由骨干层、重点层以及外围延伸层紧密围绕核心的“同心多层”组织体系,实现由单一的、封闭的、垂直的组织体系向多元的、开放的、网络化的组织体系转变。

要强核心,提升团的内在活力。

一个没有内在活力的组织必然走向萎缩和衰亡,一个没有活力的组织难以对其他组织进行影响和辐射,更谈不上在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提升新形势下团的内部活力,一是保持持续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力度,坚持党建带团建,继续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团建,进一步巩固驻外团工委建设和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更加灵活地设置基层团组织,不断加大对基层的支持。

二是在工作体系上要加强基层团组织横向的相互联系,推动实现工作横向联动、信息横向流动、资源横向共享,增强工作的开放性和协作性。

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形成一池活水。

三是有序发展团内民主,把团员青年充分调动和组织起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健骨干,延伸直接工作手臂。

骨干是指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志愿者协会、青少年宫协会等组织,这是传统意义上共青团组织的直接工作手臂。

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支持他们依照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服务好各自联系的工作对象;要引导他们适应工作对象的变化,创新和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帮助他们把自身建设成为“微枢纽”,辐射和凝聚相关的社会组织。

比如,学联相对于各级学生会和广大学生社团,就可以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

同时,各级青联、学联、少先队以及各类青年协会,还负有管理所属青少年社团的职责,这也是健骨干的内容之一。

要重合作,加强对青年组织的联系和培育。

对于各类发育完全的青年社团,要重点加强联系。

一是要加强调研,摸清底数。

年内,团省委将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对青年社会组织特别是青年社团进行研究,掌握这类青年组织的性质、规模、分布和活动,特别要掌握一批影响力和规模较大的组织情况。

二是要加强联系,开展合作。

要建立和青年社团定期联系和沟通制度,借助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等传统品牌活动强大社会影响,通过组织开展“青年社团嘉年华系列行动”、“爱山东,青年汇”青年社团主题公益节等全新活动,吸引他们参与合作,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动员力。

三是要加强服务,优化环境。

团属协会、青学联等骨干组织,应当加大对青年社团的吸收力度,对一些可以信任、有发展潜力、需要重点引导的,我们可以主动担任业务主管单位,将其纳入联系服务范畴。

此外,团组织可以通过资金支持、购买服务、项目委托等形式,支持青年社团开展公益活动。

对于发育尚未完全的青年组织,要重点加强培育、做好引导。

要积极倡导向着服务青年的发展性、服务社会的公益性以及服务行业的专业性发展,对引导向发展的组织给予适当人力、政策、经费的支持;要通过开展骨干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对这类组织核心成员和工作骨干进行培训,加强他们之间横向交流,提高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要适当开展项目合作,建立共建关系,随着组织规模和社会影响的提升,引导他们进行合法登记注册,保障其实现规范化发展、科学化管理。

第三,要丰富载体路径,实现动员方式的有效转变。

动员水平的高低,是共青团枢纽作用发挥的关键,决定着“同轴共转”的牵动力。

要实现由组织化、社会化动员“两结合”向组织化、社会化、新媒体动员的“三结合”转变。

一要进一步巩固组织化动员方式。

共青团作为鲜明政治属性的全国性组织,基本的、稳定的动员力还是来源于组织化动员。

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巩固和强化共青团的组织化动员方式,通过健全团的组织体系,一级一级对团员青年进行联系和发动。

这一点也是共青团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体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要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步调一致,政令畅通。

二要进一步拓展社会化动员方式。

一项好的活动所蕴含的情感力量、道德力量、文化力量往往比简单的行政命令、物质激励更具号召力和凝聚力。

要丰富“社会化动员”的有效载体。

“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心愿直通车”就是共青团社会化动员的工作典范,通过调动各方资源,引导、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下一步,要在持续深化现有载体工作内涵的基础上,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工作项目。

要建立“社会化动员”的有效方式,善于运用青年喜欢的新的沟通、交流、聚集、联络方式,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增强社会化动员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要建立“社会化动员”的有效机制。

遵从市场机制,尊重利益,找结合点。

去年,团省委农村部联合数家车友会,共同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效果非常好。

今年,各条战线的工作都应该更多的运用社会化动员。

三要不断创新新媒体动员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动员逐渐成为与组织化、社会化动员并列的第三动员,这种新的动员方式隐蔽、开放、快速、便捷,动员力量巨大,不容忽视。

要强化运用新媒体组织动员青年的主动意识和危机意识。

今年,我们要迎来多个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的活动如何施加新媒体的影响,大家要好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