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916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doc

《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doc

余英时:

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

 五四运动有广、狭两种含义:

狭义的五四是指民国八年(1919年)五月四日在北京所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则指在这一天前后若干年内所进行的一种文化运动或思想运动。

这一文化或思想运动,其上限至少可以追溯至两年以前(民国六年)的文学革命,其下限则大抵可以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北伐为界。

本文所说的五四运动是专就广义而言的。

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和评论,向来都强调它“新”的一面,尤其是接受西方思想的部分。

就五四以来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这一强调无疑是有充分的根据的,因为五四在近代思想上的正面意义确在于此。

至于它和中国旧传统的关系,则一般论者除了着眼于反传统,特别是反儒家这一点以外,其余便很少深涉了。

本文将专就五四运动在思想方面和中国旧传统的关系略加疏解。

但其目的并不在翻案,不过是要指出五四运动虽然以提倡新文化为主旨,而其中仍不免杂有旧传统的成分而已。

  我们都知道,五四时代新文化、新思想的倡导者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这些人都出身于中国旧传统,对中国的旧学问都有相当的造诣,而且盖棺论定都或多或少在不同领域内对旧学有所贡献。

虽然他们之中,许多人都出国留学(美国或日本),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冲击,但他们即使在国外的时期也不曾完全与旧学绝缘。

最显著的,如胡适在美国写《先秦名学史》的博士论文,鲁迅与钱玄同则同时在东京向章炳麟问学。

在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对他们思想最有影响的则是严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一辈人。

其中康、章两人正是当时代表今古文经学的大师。

不可否认的,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一方面固然受到前一时代学人所鼓吹的进化论、变法、革命等源于西方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深刻而明显的刺激,但另一方面则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们对于中国传统的解释。

因此,要分析五四与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便不能不上溯到清末民初的中国思想界。

而康有为与章炳麟两人更是占据了中心的地位。

因为撇开学术造诣的深浅不谈,只从思想上的影响来看,清末的康、章并立,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清初的顾炎武与黄宗羲,中叶的戴震与章学诚那种“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的局面。

这是清代学术思想史上非常有趣的现象。

  但是当近代思想史进入五四的阶段时,康、章两人都已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为保守的象征了。

康有为提倡孔教,与当时“打倒孔家店”针锋相对;章炳麟反对白话文,主张读经,也是和新思潮背道而驰。

至于他们两人之间争辩得津津有味的今古文问题,除了极少数的专门学者之外,更是引不起一般青年知识分子的兴趣了。

因此之故,讨论五四运动的思想背景的人往往容易忽略康、章两人和新思想运动之间还有什么正面的关系。

而事实上,进一步分析,对于新思想运动的风气,康、章都有其创始之功。

首先,我们必须指出,今古文之争就其思想的内容言,在五四时代虽已成既陈刍狗,但由这一争论所激发出来的疑古辨伪精神却在五四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传统在两千年中所逐步造成的庄严形象,开始被揭破了。

据顾颉刚的回忆,他的“古史辨”运动,即种因于早年从《国粹学报》上看今古文之争的文字,后来在民国九年(1920年)认识了兼通今古文的钱玄同,钱氏对他说:

“我们今天,该用古文家的话来批评今文家,又该用今文家的话来批评古文家,把他们的假面目一齐撕破,方好显露出他们的真相。

”这个近乎虚无主义的观点后来就变成顾氏辨古史的一个最重要的锐利武器了。

  不但五四运动打破传统偶像的一般风气颇导源于清末今古文之争,而且它的许多反传统的议论也是直接从康、章诸人发展出来的。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一开头便是“上古茫昧无稽考”,说“夏殷无征,周籍已去”,甚至对后来五四时代很受推崇的崔述《考信录》他都说是“岂不谬哉!

”这也正是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的一个起点。

梁启超分析康氏《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对思想界的影响共分四点,其中第三、第四两项都和五四的新思想运动有直接的关系。

梁氏指出:

  三、《伪经考》既以诸经中一大部分为刘歆所伪托,《改制考》复以真经之全部分为孔子托古之作,则数千年来共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经典根本发生疑问,引起学者怀疑批评的态度。

  四、虽极力推挹孔子,然既谓孔子之创学派与诸子创学派,同一动机,同一目的,同一手段,则已夷孔子于诸子之列。

所谓“别黑白定一尊”之观念全然解放,导人以比较的研究。

  梁氏这些话是在民国九年(1920年)说的,正值五四新思想运动的高潮阶段,所以特别值得注意。

  章炳麟虽与康氏争今古文的门户甚烈,然而在对待旧传统的态度上则与康氏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近钱宾四师论章氏《国故论衡》一书,有非常深刻的观察。

他说:

  太炎深不喜西学,然亦不满于中学,故其时有《国粹学报》,而太炎此书特讲国故,此国故两字乃为此下提倡新文化运动者所激赏。

论衡者,乃慕王充之书。

太炎对中国已往二千年学术思想,文化传统,一以批评为务。

所谓国故论衡,犹云批评这些老东西而已。

故太炎此书即是一种新文化运动,惟与此下新文化运动之一意西化有不同而已。

  而且章氏仅以史家目孔子,尚不似康有为至少在表面上尊孔子为教主。

不但如此,他在寄寓日本的时代,颇接触到日本批判儒学的思想家如远藤隆吉、白河次郎诸人的著作,所以《訄书》第二篇“订孔”,即仿《论衡》的“问孔”而来。

更使人诧异的是他对远藤、白河等人的激烈反孔言论虽略有辩解,但是却丝毫不以为忤。

可见这位国学大师在内心深处并不认同于儒家。

章氏对中国传统的态度影响胡适最大,所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自序》对于当代学者“最感谢章太炎先生”。

蔡元培为胡书作序,指出其中四种长处,即一、辨别真伪;二、断自老子、孔子;三、平等对待诸子;四、系统的研究。

这正是综合了康、章二氏考经论子的方式。

  由于章炳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论学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他在思想上所散布的影响面因此要比康有为来得大。

五四以来大家所推崇的非正统的思想家如王充、嵇康、阮籍、颜元、戴震等人差不多都曾先由他作过近代的评价。

在消极的一方面,五四以后反程朱的风气也和他多少有些关系。

对于伊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说,他早就指出是“一言以为不智”。

章氏虽没有公开地反礼教,但他提倡“五朝学”,盛称钱大昕“何晏论”为何氏辨诬,对玄学清谈有着相当高的估价,甚至对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之语,他也从当时政治背景上去加以同情的解释。

这一点同鲁迅的反传统、反礼教思想尤其有很深的渊源。

  鲁迅在1908~1909年之间曾在东京民报社向章炳麟问学,同时听讲者还有周作人、钱玄同、许寿裳等人。

据鲁迅自己说,当时去请业主要是为了敬仰章氏的革命精神,而不是他的经学、小学。

因此所听的“说文解字”,后来一句也记不得了。

这大概也是实情。

不过章氏讲学,并不一味地板起面孔。

据另一在座者许寿裳的回忆,他“有时随便谈天,亦复诙谐间作,妙语解颐”。

在这些“诙谐间作”之中就常夹着一些对孔子不太尊敬的论调。

周作人记太炎“庄谐杂出”讲解“说文”,就有下面这一段话:

  中国文字中本有些素朴的说法,太炎也便笑嘻嘻地加以申明,特别是卷八尸部中“尼”字,据说原意训路,即后世的昵字。

而许叔重的“从后近之也”的话很有点怪里怪气。

这里也就不能说得更好,而且又拉扯上孔夫子的“尼丘”来说,所以更显得不太雅驯了。

  周作人写这段话时已是八十岁的人了,事隔五六十年,尚且记忆犹新,可见当时印象的深刻。

这类话也未必一定有什么恶意,不过可以看到在章氏心目中,孔子已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大成至圣先师”了。

五四以后林语堂编《子见南子》的剧本曾引起轩然大波,其实较之章氏之解“尼”字,也不见得就更为轻薄。

所以鲁迅后来虽然记不起章氏讲“说文解字”的话,但这一类拿孔子来开玩笑的话,一定还记得不少。

  刘半农曾赠鲁迅一副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上联的“托”是托尔斯泰,“尼”是尼采,据说鲁迅自己也以为很恰当,但这当然是五四初期的鲁迅。

事实上,鲁迅不但爱好魏晋的文章,而且也深受魏晋思想的感染,章炳麟的影响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

章氏《自述学术次第》曾言:

  余既宗师法相,亦兼事魏晋玄文。

观夫王弼、阮籍、嵇康、裴頠之辞,必非汪(中)、李(兆洛)所能窥也。

  由于章氏的提倡魏晋文章,鲁迅从此便对《嵇康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民国二年以后,许寿裳常见他伏案校书,一部《嵇康集》便不知校过多少次。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思想人格方面所受到的孔融、阮籍、嵇康等人的影响,许寿裳说:

  鲁迅对于汉魏文章素所爱诵,尤其称许孔融和嵇康的文章。

我们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便可得其梗概。

为什么这样称许呢?

就因为鲁迅的性格,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

  在许氏所提到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那篇文章里,鲁迅就特别引了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非汤武而薄周孔”那句话,并且对他们“毁坏礼教”的罪名力加洗刷。

他说:

  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

魏晋的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这些话在当时显然颇有几分“夫子自道”的意味。

更有趣的是他接着举出阮籍、嵇康都不要儿子学自己那种放诞,而嵇康“家训”中更是充满了教儿子做人要小心谨慎的话头。

在这种地方,鲁迅简直和嵇康在人格上有一种认同的倾向。

鲁迅虽然激烈,做人却有他“世故”的一面,其细心多疑之处与嵇康竟有遥相契合之处。

据说当他死的时候,他的儿子海婴已经八岁了,但是这个孩子却一直不知道父亲是鲁迅。

不知道鲁迅究竟是有意效法嵇康诫子的办法呢,还是性格上的偶合。

  我们看了鲁迅的例子便最能明白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其所凭借于旧传统者是多么深厚。

当时在思想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们反传统、反礼教之际首先有意或无意地回到传统中非正统或反正统的源头上去寻找根据。

因为这些正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至于外来的新思想,由于他们接触不久,了解不深,只有附会于传统中的某些已有的观念上,才能发生真实的意义。

所以言平等则附会于墨子兼爱,言自由则附会于庄生逍遥,言民约则附会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这是魏晋间以佛经配拟外书的所谓“格义”的老路子,有时尽管他们笔下写的全是外国新名词,若细加分析则仍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的旧格局。

胡适在当时对西方文化最有亲切的体会,但他的“非孝”说也还是根据王充、孔融以来所谓“父之于子,当有何亲”那一派的议论。

所以在五四时代,中国传统中一切非正统、反正统的作品(从哲学思想到小说戏曲歌谣)都成为最时髦的、最受欢迎的东西了。

胡适把“整理国故”当作“新思潮的意义”的一部分,正可见五四与传统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的。

鲁迅虽然后来很讨厌“国故”,但他自己仍然做了不少“整理国故”的工作,他的《小说旧闻钞》的再版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一月,其中仍略有增益,距离他的逝世不过一年多而已。

  已故的李文孙(JosephLevenson)对近代中国思想史曾提出一个有名的论断,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大体是在理智方面选择了西方的价值,而在情感方面却丢不开中国的旧传统。

这个说法在美国流行一时,迄今未衰。

李氏所言,当然不是全无所见,但终不免失之笼统、粗糙。

中国的传统,其内容实在太复杂,不容易接受这种简单的处理。

传统中非正统、反正统成分在近代的兴起当然和所谓西方价值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然而也不是完全被动的。

远在近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前,传统中的异端有时也爆发为激烈的偶像破坏运动。

继明代程朱陆王的争论之后,潘用微痛斥孔庙两庑都是一群僧道,并说孔子不得明师,所以其学十五年、十年才能进一步。

这种大胆破坏的言论在当时曾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这正是钱玄同在今古文之争的问题上所采取的“一齐撕破”的办法。

清初的颜元也同样是一位最有破坏力的思想家,他不但反程朱陆王,同时也反训诂考证,他不但痛恨书本知识,同时也鄙薄知识分子。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并未全面解体,又没有外来文化的挑战,因此这一类反传统的思想才得不到充分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