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900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docx

从党的一大到十八大发展历史

党代会是党的发展历程中标志性的事件,是党的历史的重要节点。

在中国共产党96年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召开过18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每次党代会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作出的决策大都在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

在我们党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的时候,重温我们党18次党代会的红色历史记忆,讲述历次党代会中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回顾96年来我们党苦难辉煌的艰辛历程,对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开幕。

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13人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余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和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参加会议。

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了,一大历史现场的红色故事

1.毛泽东和何叔衡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一大大会过程中,毛泽东和周佛海担任记录,不过遗憾的是,这些记录材料未能保存下来。

除了作记录外,毛泽东在一大上作过一次发言,介绍湖南党组织的情况。

2.王会悟:

建议到南湖去包一个画舫开会最早参加党代会的女性是浙江桐乡乌镇的王会悟,她是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作为一大会务员参加一大。

党的一大先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但却因法租界巡捕的搜查而被意外打断,不得不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王会悟后来回忆说:

“上海已不能开会了,到哪儿继续把会开完呢?

代表们的意见不一。

我想到我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个画舫开会。

李达与代表们商量,都同意了这个意见。

我便作为具体安排事务的工作人员先行出发,与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乘头班车去嘉兴。

”“到嘉兴后,我去鸳湖旅社租了房间,作为代表们歇脚之处。

又托旅社代雇一艘中等画舫,要了一桌饭。

还出主意带了一副麻将牌。

”“代表们上船后,以打麻将为掩护,继续开会。

我坐在船舱外望风,见有船划近了,就敲窗门,提醒代表们注意。

南湖的会议开了一天。

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闭幕式。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一大,就这样结束了。

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3.出席一大的外国人党的一大出席者,除了13位代表外,还有两位外国人:

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克尔斯基。

在开幕式上,会议主持人张国焘报告会议筹备经过,说明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大会的议题。

后由马林致辞,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概况,建议把会议的进程及时报告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

马林一口气讲了三四个小时。

十几年后,毛泽东对此还记忆犹新,评价他“精力充沛,富有口才”。

因为怕有外国人引起别人注意,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没有参加南湖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第一个章程;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第一次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4.毛泽东:

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地点毛泽东本是二大代表,而且也到了上海,但未能参加大会。

据他自己回忆:

“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

那年(1922年)冬天(按:

日期有误,应是夏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错过了这次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会议。

大会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

这既有利于国民党的改造,使国民党获得新生;又有利于共产党走上更广阔的政治舞台,得到锻炼和发展。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党的三大的重大历史功绩。

5.毛泽东第一次走入党的领导核心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三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湘区党的代表身份出席。

三大选出了由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随后,中央执行委员会又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五人组成中央局,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并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

根据规定:

“秘书负责党内外文书及通讯开会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

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走入党的领导核心。

6.向警予:

三大上唯一的女性代表向警予和同为代表的蔡和森是夫妻。

三大主要是讨论国共合作问题。

蔡和森坚决反对共产国际的指示和陈独秀的意见,成了反对国共合作的主要发言人。

但在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时,他仍以高票当选。

蔡和森的观点,曾遭到向警予的强烈反对。

三大代表徐梅坤回忆说,这个问题让蔡和森和向警予散会后回到住处发生激烈的争论。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出席大会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

陈独秀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四大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

7.毛泽东请假回湖南养病未能参加四大此前的1924年12月,毛泽东向中央请假回湖南老家养病,所以未能出席四大,大会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他也未能当选。

8.周恩来以中共留法组代表出席党的四大周恩来在大会介绍了广东的军事情况。

周恩来是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的,10月便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所以,这次大会他是以中共留法组代表的身份参加的。

周恩来还是大会主席之一。

初次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明敏干练,应付自如,对许多问题给予很好的总结提炼,充分表现出一位出色行政人才的本领,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多里奥、维经斯基、鲍罗廷等参加会议。

陈独秀作《政治与组织的报告》。

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大会要求会后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明确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将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为中央委员会、设立中央政治局等。

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9.毛泽东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方案五大期间,毛泽东担任了大会设立的土地委员会秘书。

早在五大召开前,他回湖南农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农民革命的伟大意义。

在会议召开前,毛泽东邀请彭湃、方志敏等各省农民协会负责人在武汉举行联席会议,制定了立即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提交大会。

但毛泽东的建议不为陈独秀所接受,大会拒绝讨论他的提案,还剥夺了他在大会上的表决权。

在五大上,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0.五大是刘少奇第一次参加的党代会刘少奇参加过五大、七大、八大。

五大是他第一次参加的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1945年的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对党的建设许多重大理论与原则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在八大上,刘少奇代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政治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

这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正式代表84人。

瞿秋白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职工运动报告,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报告。

会议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上澄清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认识,对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六大也存在一些缺点。

一是对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否认存在中间营垒,把民族资产阶级当作最危险的敌人;二是把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城市;三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四是在组织上片面强调党员成分无产阶级化和“指导机关之工人化”。

尽管六大存在着上述缺点,但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11.周恩来、邓颖超赴会途中遇险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和100多位参加六大的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分批秘密前往莫斯科。

代表中,除小部分从上海乘船到海参崴再到莫斯科外,大部分是经陆路去莫斯科的。

走陆路的代表为了避开特务跟踪,到哈尔滨后兵分两路,一路由绥芬河过境,另一路经满洲里出境。

最为惊险的是周恩来夫妇的经历。

据邓颖超回忆,1928年5月初,周恩来夫妇扮作古董商人夫妻,乘坐一艘日本客轮,由上海前往大连,“当轮船刚停到大连码头,我们正准备上岸时,驻大连日本水上警察厅上来几个人,对我们进行盘问。

首先问恩来同志是做什么的?

他回答是做古玩生意的。

又问你们做生意为什么买那么多报纸?

我们说,在船上没事可以看看。

他们又问到哪里去?

回答,去吉林。

问到东北干什么?

答去看舅舅。

他们当即让恩来跟他们到水上警察厅。

在那里,他们又详细询问恩来同志出生年月日、学历、职业等……”

敌人好像对周恩来特别感兴趣,所以要邓颖超先走,留下周恩来继续盘问。

对此,邓颖超回忆说:

“我与恩来同志分开了。

我住进旅馆,等候恩来同志回来。

大约两小时后,恩来同志来到我的住处,进来之后,没有说什么话,安然无事的样子。

然后,他低声对我说,我们去接头的证件在哪里?

要我立即销毁。

我马上找出来到卫生间撕碎投入马桶里。

第二天,周恩来与邓颖超坐火车从大连到了长春,住进了他伯父家。

然后又从长春到了哈尔滨,但是,他们在哈尔滨用来联系的证件却因为躲避敌人的搜查而毁掉了,无法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只得等待下一批同志。

邓颖超同志回忆说:

“我们在哈尔滨接头的证件已毁掉,无法同有关的人取得联系。

幸运的是六大代表分批出发,在我们后面还有一批,其中有李立三同志,因此,我每天到火车站等候李立三同志,最后还是等到了,经过同他的联系,再同哈尔滨外国朋友联系上了。

这样,我们才离开哈尔滨去莫斯科参加党的六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

毛泽东致开幕词,向大会提交《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并作口头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发言。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总结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经验,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七大真正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最盛大、最完满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

匕大历史现场的红色故事

12.毛泽东: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毛泽东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参加党代会次数最多的领导人。

从1921年至1976年,总共召开过十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参加了其中的七次,未能参加的是二大、四大和六大。

在1945年4月21日的七大预备会议上,他说:

“我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逢双数的大会,我都没有参加。

13.毛泽东在七大作了两个报告七大至十大都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召开的,但他只在七大上作了报告,并作了两个政治报告,一个是他向大会提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