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845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doc

魏晋南北朝文学测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自觉: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日益改变了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

表现在三个方面:

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其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

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认识。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比如说四声的发现并运用,诗歌中讲究用事、对偶等等,证明人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2.文学家族:

魏晋时期政治上采取官位世袭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家族观念不断加强。

加之两汉时期,当权者重视经学,世族为迎合政治需要,逐渐垄断了以经学为中心的文化活动。

经学的传播由师传变成了家传,平民基本接触到这些,也没有门路。

长此以往,世家大族在文化上形成了极高的声望,文化素养成为门第高低的评判标准,世族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社会价值取向,大力提高族中子弟素养,形成良好家风,维持家族声誉和影响,经过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一个个文学家族。

如:

“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东晋谢氏家族。

3、建安风骨:

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4、志怪小说:

兴起和繁荣于魏晋。

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

如干宝《搜神记》等。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

第一,独立的艺术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体裁有了细致的区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等。

3、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4、“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是___《蒿里行》__中的名句。

5、.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步出夏门行·观沧海》_。

6、“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中有大量记载。

7、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_____《西洲曲》______。

8、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__不为五斗米折腰__。

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志人小说___两大类。

10、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三、简答

1、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种平淡自然的境界。

其成因来自诗人在诗中表现的平和心境和淡泊的人生旨趣,其表征则在于诗歌语言的质朴平易,以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为描写对象,意象的生活化、日常化,并在其境界中充分表现出田园生活的恬淡优美,其极致则臻于物我浑融的“无我之境”。

1、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的诗歌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境界高远,平和淡泊、心与自然融合为一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

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高远舒展的境界。

A、多白描,多口语,多叙态。

多写田家生活中日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

钟嵘《诗品》:

“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

”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语俗而意雅,平常之景而蕴含深意。

B、平淡醇美。

笔致轻闲,意态丰满。

苏轼: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东坡续集》卷三)。

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C、情理兼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一、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

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先叙述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议论或感慨。

二、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和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

如《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传达出诗人心中一种难以言喻的对生命的惊喜。

三、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他能注意到诗中描写之画面的色彩和谐与明暗对比。

3、简述曹操诗歌艺术成就。

曹操诗歌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他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借古题以写新事的,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用其悲凉苦恨之调,创作《薤露行》、《蒿里行》,以写汉末动乱: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后人评论说:

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登高必赋,其诗有一种悲凉沉雄、梗概多气的独特艺术风格,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

其诗古直质朴,但抒情浓郁,悲歌慷慨,气韵沉雄,抒发了建立功业的渴望。

如《短歌行》: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步出夏门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均写得高远阔大,气势雄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