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8109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

《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光美小传之二.docx

王光美小传之二

王光美小传之二

中南海里欢乐幸福的家

27岁的光美在和少奇结婚时,也同时成为少奇原有五个孩子的母亲。

其中何葆贞烈士留下的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的一男一女:

刘涛和刘允真(丁丁)。

  后来,光美又生育一男三女,即刘平平、刘源、刘亭亭、刘小小。

王光美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对非亲生的五个子女,都视同己出,体现出仁慈的母爱。

刘允斌是刘少奇和早期革命伴侣何葆贞的长子。

1945年考取莫斯科钢铁学院,后转入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副博士学位。

刘允斌在苏联与一位苏联姑娘结婚,生有一女索尼娅,还有一子阿廖沙。

这对姐弟还分别有一个中国的小名“苏苏”和“辽辽”。

  1957年,刘允斌奉命回国,在包头某研究所从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专家,在我国航天发展史册中,还记载着他的名字。

  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仅比王光美小6岁,王光美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2002年5月18日,刘爱琴为生母举办“何葆贞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会”,王光美不顾体弱多病,亲临会场。

刘爱琴对王光美始终非常敬重,直到两人都到古稀之年,仍亲切地一声声叫着“妈妈”。

王光美在北京、回湖南、去开封,刘爱琴夫妇经常陪伴左右,倍加照顾。

  刘涛1944年生于延安枣园,在王光美的一手抚育下成长起来。

光美对刘涛的疼爱比其他任何一个孩子都多,中南海里的同学们都知道,刘涛在刘家孩子中最受宠,打扮得像公主般漂亮,以至于后来刘涛与王光美的亲生女儿平平、亭亭吵架时,说出气话:

“你们不是我的亲妹妹”时,平平和亭亭竟跑去追问王光美:

“为什么姐姐是你亲生的,我们就不是亲生的?

       在颐和园游览(左起:

王光美、刘涛、刘少奇)

 刘涛考入清华大学后,正值“文革”开始,1966年底,江青单独约见刘涛,让她揭发父亲。

年轻幼稚的刘涛遂卷入了政治漩涡,写下了一张“揭发父亲”的大字报。

1972年8月,当刘涛得知父亲已在河南开封病逝时,她悲痛欲绝,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忏悔。

不久,刘涛带着积郁内心的悲愤、屈辱和悔恨,来到监狱探望被关押的王光美,沉痛地向母亲道歉,抱着母亲失声痛哭。

  王光美最操心的是刘少奇的次子,小名毛毛的刘允若。

他的婚姻曲折蹉跎,成了王光美心中的一个“结儿”。

  刘允若1931年在上海出生,1955年被派往苏联学习,临行前,光美曾为他辅导补课很长一段时间。

1960年刘允若学成归国。

  在苏联留学期间,刘允若与一位叫丽达的苏联姑娘相爱。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在那样的特定年代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刘少奇,对儿子的跨国婚姻没有选择的余地,毅然让儿子剪断情丝。

父子关系由此紧张,王光美心中焦虑万分。

她深知丈夫的政治抉择不可逆转。

但作为继母,对失去生母的孩子,她想尽办法给予关爱,让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幸福。

  刘源上中学时,学生中流行组装矿石收音机,他也迷上了,老去逛商店买零件,对市场十分了解。

1963年春节期间,由于经济好转,市场日渐繁荣,鸡蛋由原来的3元多一斤,降到6毛5。

刘源就在家里的饭桌上,向父母说起了这些事,并讲起了厂甸集市上有风车、大糖葫芦、各种土特产,少奇和光美都被他打动了。

几天后,全家一起来到厂甸,走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孩子们买了棉花糖,少奇和光美也要了些,高兴地吃起来。

其实他们更是为国家经济的初步好转而高兴。

这个特殊的家庭,有着特殊的欢乐,并融入到了亿万人民的幸福之中。

  1979年1月王光美出狱后第一次参加人民大会堂的春节联欢晚会刘源和万里的两个儿子搀扶光美

在秦城监狱的十二年

  1967年9月13日凌晨三点多,夜色苍茫之中,清冷的秋风阵阵掠过,一辆军用吉普车突然停在中南海光美的住所前,几个不速之客闯进住处,宣布对她正式逮捕。

  在此前后,她受到了无数次围攻式审问,充满逼供、欺骗和辱骂。

两个月后,王光美以“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潜伏的高级战略特务”的罪名,被投入秦城监狱,开始了隐秘的监牢生活,监号是67130。

她被单独囚禁在二层楼的一间牢房,里面又脏又湿,墙壁霉湿半截。

平时要求必须坐着,脸朝门口,不能靠墙。

有时她坐着没事,捻捻头发,哨兵就马上走过来,问:

“你手上是什么东西?

”十二年里,她不知道当天是几月几号,只知道是上午、下午,抬头透过牢门上监视的小窗户才知道是阴天、晴天……。

春去冬来,寒冬里北风尖厉地呼啸,铁窗外的天空中雁群一掠而过……。

  王光美逐渐钝化的意识中,不断浮现出亲人们的身影。

少奇怎么样?

孩子们在哪里?

幼女小小见不到妈妈会怎样?

她一概不知。

王光美后来回忆,那时她常想起少奇与她最后分手时留下的话,相信党和人民总会把问题搞清楚,历史总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不管遭受多大的冤屈和磨难,她坚定地要活下去。

  她向监狱申请送些生活用品和换洗衣服来,没想到的是,东西送来后,意外地夹杂着一双少奇的袜子。

她万分惊喜,忙把这双袜子珍藏起来,想念少奇和孩子们的时候,就悄悄看看这双意外得来的袜子。

  在狭窄的斗室里,王光美坚持活动躯体,进行一些徒手锻炼。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努力让自己的心理生活在正常的世界,尽量做到身体被囚禁,精神却仍然健康和自由。

  1971年9月,林彪出逃事件发生后,王光美的孩子们听说彭真、薄一波的子女相继见到了被关押的父亲,就给中央和他们熟悉的叔叔阿姨们写信,要求见爸爸妈妈。

毛主席在宋庆龄转来的信上批示:

父亲已死,可以见见妈妈。

当专案组向王光美说有孩子来见她时,倔犟的王光美并不同意!

她想,我关在监狱里,这么个样子,算什么呢?

不明不白地怎么能见孩子们呢?

后来,监狱人员向王光美传达了毛主席的批示,她才同意。

也就是在这一天,她才知道,少奇已经在三年前含冤辞世。

她80多岁的老母亲,也被抓进监狱,惨遭迫害致死。

  1972年8月18日,王光美的4个子女,刘源和刘涛、刘亭亭、刘小小历尽曲折,终于见到了他们的母亲。

此时曾经容光焕发的母亲瘦弱不堪,满头灰白头发,连腰也伸不直。

穿着一身旧黑衣,神情麻木、迟钝……。

中央组织部在接管所谓专案工作的当天,就将王光美从监狱中接出来,安排她和孩子们住在一起。

她被送到的地方竟是她当年参加革命的地方——翠明庄,这里已成为中组部招待所。

命运仿佛画了一个大圈。

      十二年的监狱生活后,王光美一度行走困难,这是她第一次骑自行车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这样记录她采访王光美及相关人士时的情景。

王光美:

现在我走过翠明庄,我都觉得翠明庄与我有关系。

杨 澜:

刘红是翠明庄的工作人员,王光美出狱来到翠明庄时,她才19岁,被分配给王光美当服务员。

刘 红:

我记忆中她穿的是狱衣,就是她从车里走出来时穿的一身黑衣服,进我们房间就换普通衣服了,就像咱们一般的普通衣服,那种布的衬衫,头发都过肩了。

我给她理完发就给她放洗澡水,赶快让她洗澡,洗干净后,她见到了他们家人,家人一起过来。

杨 澜:

孩子到这儿见到她,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刘 红:

当时孩子就喊她妈妈,都哭了,然后王光美也哭了。

刘亭亭:

尤其是刚出来的时候,她看人一多,精神就比较紧张,有时她一做操,都是这种弯着手,这样做操,当时她那个屋子,就6平方米,她伸不直,后来我就说,有的是地方了,没关系,伸直了。

原本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在这个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中,6人身陷囹圄,4人因迫害而惨死。

王光美的幼女小小与父母分别时只有6岁,母女12年后相见时,彼此竟不识对方了。

  1979年春节,王光美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春节联欢会。

这是王光美12年来第一次公开露面。

先是一部分人认出了她,走过来同她握手、拥抱,后来,人们越聚越多,把光美密密地包围起来,有的同志拉着她的手失声痛哭。

被挤得东倒西歪的王光美,从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脸上、眼里,看到了人们的怀念和敬意。

她眼含热泪,向人们深深鞠躬,高兴地说:

“我又和同志们在一起了,是人民解放了我!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少奇的问题尚未最终解决,她不便过多露面。

在一次会议上,她见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在主席台上,散会时,想过去打个招呼。

邓小平看见她后,显得很激动,老远就从主席台上站了起来。

他一站起来,主席台上的人也都站起来,会场上爆发出一片掌声。

人们向王光美投来敬慕的目光,给予她深情慰勉。

胡耀邦安排王光美住进翠明庄后,还批示给王光美增加工资,批准为她配备专车。

          毛刘两家三代欢聚李敏、李讷坐在王光美两侧

毛刘两家的历史性欢宴

  虽然饱经磨难与忧患,但王光美从不怨天尤人,始终秉持乐观宽容的处事品性。

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更加宽广地面向未来。

她以化解恩怨之心,使毛刘两家后代的来往逐渐密切起来。

她说:

“我是这两个家庭中唯一的长者了,你们都是我的儿孙,你们一切都好了我才能放心。

  200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晚年很少出来应酬和吃饭,也从来没有宴请过别人的王光美,嘱咐刘源作个准备,想请李敏、李讷两家吃个饭。

王光美说,她们姐妹俩都来看过我,我年岁大了跑不动,又老惦记着她们和孩子们,就聚会一次吧。

老人还嘱咐早点准备,因为是两家的聚会,不要麻烦秘书和别人。

  刘源遵从母命,把地点选在北京西三环中路京都信苑大厦26楼的中式大厅。

时间是一个周日的晚上。

那天,李敏和她的女儿最先赶到,一会李讷和她的丈夫─—曾给少奇担任过警卫秘书的老王,带着他们的儿子也到了。

光美在女儿婷婷的搀扶下,如期而至时,毛家姐妹急忙迎上前去,握住了这位老人的手……。

席间,一会儿聊起家常,一会儿回忆起过去的欢乐。

大家为光美的健康长寿频频举杯。

孱弱清癯的光美慈祥地看着孩子们,关切地询问毛岸青一家的情况。

毛刘两人出生地仅一山之隔,始于1922年相知相交,尔后风雨同舟,舍身为国,共同攀上了辉煌的巅峰。

后来,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在国策上发生分歧而共同陷入了不幸。

他们个人的悲剧又波及了两个家庭,更使国家和人民深受磨难。

在历史掀开新一页的今天,两家后人相聚一堂,是两家的幸事,也是民族的幸事。

  其实毛刘两家从未隔断关系。

1996年10月18日,李讷到三峡工地参观时,听说刘源正在工地上带领武警水电部队建设三峡工程,便托信想与刘源见面。

第二天,刘源赶到刚通车不久的西陵长江大桥边,迎候李讷,两人激动地握手拥抱。

李纳说:

“小时候我最喜欢源源了,那时候长得多漂亮,现在都是将军了!

”两个特殊的家庭折射出国家的兴衰命运。

孔冬梅后来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

“山花烂漫时,情谊别样浓─—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聚会侧记”。

文章发表前,她请刘源进行修改。

刘源反复改动后致信孔冬梅:

“冬梅:

你好!

文章我仔细推敲磨合,特别是议论的几段,真费了心思,耽误了几天。

我想,不应该回避历史,但又要婉转、深刻,表达出我们两家割不断的渊源、深情,共同的历史压力和感情重负,以及彼此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再引申到今天的所有家庭直至整个国家的层面。

不仅能满足群众们的美好愿望,更牵动每人每家的情思。

” 

刘源在这篇文章中加上了这样的精彩语句:

“还是他们说的对:

终究,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如今,人民继承了他们,又超越他们,走上了繁荣、富强、自尊、自强之路。

“早已做古的他们,文韬武略,忘我为民,当得住盖世奇功,负得起任何过失;彪炳于世的他们,光明磊落,不动如山,无愧为中华千年最伟大的一代英雄之表。

至今,已换了人间,国家步入新的时代,人民仍旧真诚地怀念他们,尊敬他们。

 

10月中旬的一天,孔东梅的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报》显要位置。

同时配发了毛刘两家来往的历史照片。

文中生动记录了毛刘两家近八十年来,三代人首次共聚一堂的热烈场景。

孔东梅在文章中写道:

“这两家的后人,其实早就回归到伟人们共同的奋斗与共同的荣辱中。

或许正是相通与共通,理解与同情,才使两家人的聚会如此轻松愉快,亲密无间。

这使我不由地想到:

今天,我们屡经辉煌又饱受灾难,千年一统又内乱不止的民族,完全应该,而且一定能够超脱一切阻碍我们前行的羁绊,携手走向美丽的明天!

  一代伟人为了民族和国家大业,付出了毕生的一切,并没有给家属后人留下什么物质财富,甚至连所有家庭都有的温情柔意的回忆,也极其有限。

在显赫的家庭名声背后,家人们却为伟人的遗留,身负沉重的压力,默默地付出代价,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牺牲。

次日,稿子出现在各大网站首页,引起数万计网民的热议,“王光美真是胸怀宽广、空前绝后的伟大母亲!

”。

“毛家与时俱进,刘家不计前嫌,可贵!

”一条条帖子纷沓而来。

当有人赞扬两家化干戈为玉帛时,立即有人反驳说,伟人们本没有任何私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伟人之腹!

几天后,中国青年报又辟出专栏,选登了部分帖子。

而孔东梅和刘源都接到了许多表达感谢和敬意的电话。

中宣部办公厅给刘源打来电话,转达刘云山同志对王光美老人的敬意。

                 和四哥王光杰在一起

四哥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主角原型

  王光美的十多个兄弟姐妹中,最早参加革命的是四哥王光杰。

后来改名为王士光,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的原型之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光杰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读书,后转到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无线电专业。

当时姚依林、郑天翔等也都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和王光杰很熟悉。

  1935年12月北京爆发“一二·九运动”,王光杰投身其中,不久加入了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清华大学迁往西南内地,王光杰没有随校转移,而是留下参加抗日活动。

为了收听苏联伯力一家电台的抗日广播,把内容记下来进行抗日宣传,王光杰在家里组装收音机和无线电台。

王光美还帮他收听收抄过。

后来,中共北方局需要在天津建立秘密电台,化名姚克广的姚依林找到王光杰,让他想办法组装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并筹建秘密电台。

为了掩护工作,地下党物色了一名叫王兰芬的女青年,以夫妻名义和王光杰在天津英租界租房,作为秘密电台的地点。

王兰芬又名王新,是东北军将领、曾任锦州省省长的王端华之女,当时是东北流亡学生,共产党员。

俩人在共同的艰苦斗争中建立了感情,1938年12月经党组织批准,正式结婚。

  王新成为光美的嫂子后,有段时间住在光美家里,以少奶奶的身份作掩护,进行党的地下工作。

她介绍王光美认识了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崔月犁等同志。

而王光杰后来则在革命队伍中继续从事军工和电信事业。

1946年9月1日党在河北邯郸建立的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向全国传达党的声音。

这座电台的设备,就是王光杰和战友们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七拼八凑搞起来的。

他因此被授予“特等功臣”称号。

1948年王光杰从晋冀鲁豫根据地来到西柏坡,向中央汇报解放区的广播电台工作。

王光美见他需要手表,就把自己的表送给了他。

由于王光美是学物理的,四哥要王光美和他一起去根据地搞电台。

王光美想了想说现在不行了,我可能要结婚了,并把和刘少奇的来往告诉了他。

他听了表情很严肃,说你别胡思乱想,刘少奇是我们党的领导!

  解放后,王光杰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

他把老革命和大知识分子两种气质完美地结合起来,正直随和,稳重和蔼,在电子行业德高望重。

“文革”中,他被称为“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加上和王光美的关系,审查、检讨,没完没了,最后在秦城监狱关了8年。

在狱中他无事可做,就索性写起书来。

在监狱里的小纸片上,他写满了密密麻麻的70万小字,足足钉了39本。

出狱后,他一口气出版了12本无线电和雷达方面的专业书,再次显出传奇色彩。

江泽民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时,王光杰考虑自己年纪已大,要求退下来,但江泽民考虑他资历深,业务精,特意挽留他任副部长并兼总工程师。

后来中国工程院成立时,电子部推荐他为院士,王光杰坚辞不受,他说年龄大了,当院士没实际意义,要让年轻人当。

  王光杰作为舅舅对刘源也关爱有加。

在公事场合,对刘源官职相称,尊敬有加,让刘源如坐针毡,私下里却从工作到生活,对刘源鼎力相助。

有一次,他对刘源说:

“你妈越来越像你外婆了!

”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他嘱咐刘源:

“你要帮我好好照顾她啊!

”他病逝时,刘源正在西藏部队考察,无法回京,使刘源至今抱恨不已。

               和五哥光复、六哥光英在一起

打落八架半敌机的王光复

  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几位抗战老战士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坐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

其中一位面容清癯、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中国空军英雄王光复。

此次中国政府邀请旅居海外的89岁的王光复和夫人来华参加纪念活动。

胡锦涛主席亲自给他们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国政府也曾邀请王光复和夫人回国,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大会。

王光复作为抗日老战士代表,也是唯一来自海外的抗战人士代表,坐在纪念大会主席台上。

王光复是王光美的五哥。

抗日战争中,光复在国民党空军服役,是一位优秀飞行员。

他在对日空战中,先后驾驶战机打掉日寇飞机八架半(半架指与另一美国飞行员共同击落)。

  抗战期间,我国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是九架,王光复以八架半居于第二位,成为当时著名的抗战空军英雄,后升任国民党空军总部作战处长。

抗战胜利后,王光复曾回家一次。

这时国共两党已现分裂,王光美和家里的兄妹们围住他七嘴八舌:

你为什么站在国民党一边?

你有没有向共产党投炸弹?

王光复急忙申辩:

“我在国民党军队里打日本鬼子,我没有也不会向共产党投炸弹。

  王光复毕业于当时北平的志成中学。

他性格外向,喜欢打球、滑冰等体育活动。

那时,日军几乎天天派飞机来骚扰轰炸。

王光复所在的学校为了躲避日本飞机,常常停课。

王光复心中燃起怒火,心想“我总有一天要亲自把它们揍下来!

”当国民党政府准备加强中国的空军力量,到光复所在的志诚中学招收飞行学员时,光复立即报名参军。

当时,王家老大因体弱多病而逝,老二、老三出外求学,老四在清华大学读书,整天忙于学生运动,很少回家。

王治昌夫妇对初长成人的老五恋恋不舍,又不放心。

但二老深明大义,理解光复的报国之心,不仅同意了儿子的从军要求,而且鼓励他学到真本领,保卫国家。

  经过三年紧张而艰苦的飞行训练,王光复于1939年毕业于空军特训班第九期。

首次奔赴新疆伊宁空军基地执行飞行任务。

很快他被任命为飞行七分队分队长,作为长机带领僚机外出作战。

一次,他带领几架飞机外出巡逻,在返回湖北老河口机场途中,发现日军的荆门机场有几架轰炸机正在落地,立即带领所有飞机飞临机场上空,给敌人毁灭性打击。

还有一次,为了不让敌人打通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他们在进行空中威慑侦察时,发现下方敌人在一个火车站里设了两道防火墙,一长串车厢被油布盖得严严实实,猜想是敌人的军火库,立即组织轰炸,使整个火车站夷为平地。

在壮烈的武汉空战中,光复中弹负伤,坚持把飞机开回机场,战友们将他从飞机上背下来,送到后方治疗数月,身体康复后又重返前线。

  王光复在国民党军队里深受重用,曾任空军大学教官、飞行监察室主任、空军总部作战处长等。

但50年代初,国民党知道了光复和光美的兄妹关系,他因而受到排挤。

王光复一气之下,提前退役,携妻子和一儿一女离开台湾赴美国定居。

  改革开放以后,王光杰去美国访问时,这两个多年站在对立阵营的兄弟俩,在美国相拥而泣。

物换星移,时空变迁,许多记忆和情谊消蚀,许多东西化为过眼烟云,但一切都隔不断血脉和手足之情。

王光美和光复的联系越来越多,她的影集中,珍存着许多光复过去和现在的照片。

此时他们都历经沧桑,拥抱生命的夕阳了。

每次兄妹相逢,王光美和光复都满是激情地讲述离别思念之情,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王光复说:

“虽然我曾流血负伤,但我觉得自己只是尽了一个军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杨澜与王光美王光英合影

兄妹情深:

六哥王光英

  王光美排行老七,与她关系最密切、来往最多的是六哥王光英。

他出生时,因父亲正出访伦敦,所以给他取名“光英。

”王光英多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王光杰和王光英只差两岁,两人小时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充满儿时的欢乐。

王光英喜欢弹钢琴、唱京剧、看球赛,还当过拉拉队长。

他的朋友很多,经常带着一大堆人到家里来。

旧刑部街28号的房子,就租给了王光英一个同学宗德纯。

后来王光英和他一起在天津办起了工厂。

在天津,王光英认识了辅仁大学教育系女生应伊利,两人开始谈恋爱,1942年结婚。

王光英先后两次表示要弃商参加革命,都未得其果。

  1944年,王光英看到兄妹们追求进步,也寻找机会,想到延安参加抗日斗争。

地下党的负责人崔月犁在北海公园旁边的路上,约他谈了一次话。

王光英开门见山:

“我想请你介绍我去延安。

”崔月犁笑着说:

“你不是在天津办了工厂吗?

”王光英说:

“那是为了谋生找个出路,但我认为真正的出路是在延安。

”崔月犁耐心告诉他:

革命是多一个人好,但你到了延安,党恐怕还要你做生意,你不要把做生意同革命截然分开,为共产党做生意,不也是为革命作贡献吗?

听了崔月犁的话,王光英留了下来。

  1949年春,王光美陪少奇回到旧刑部街的家中,王光英非常高兴,穿上笔挺的西服,专门为刘少奇买了一条围巾,作为礼物送给了少奇。

见面后,他对少奇说,自己刚30岁,不愿意当资本家了,要靠近共产党,或者搞技术。

少奇听了对他说:

共产党员、干部,我们党内有许许多多,但是能在工商界起作用的却不多。

你如果穿着工商界的衣服,屁股坐在共产党、工人阶级一边,那就很好,也可以为党工作嘛!

刘少奇的几句话,明确了王光英一生的努力方向,成为他一辈子的座右铭。

  王光英后来曾被周恩来称为“红色资本家”。

1983年,他开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把总公司设在香港的大型国企“光大实业公司”,打开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一扇大门。

他对王光美最为呵护,看到光美因为孩子多,生活并不富裕,他多次给予接济。

一直到晚年,他常来看望王光美,也常常给王光美些“红包”或小礼品,他觉得这是做哥哥的义务,多少能体现出他对小妹的感情。

晚年的兄妹俩仍一往情深,无以用言语来表达。

当王光英说道,王光美嫁给刘少奇,她无怨无悔时,王光美说:

老哥,你也无怨无悔啊,你沾我的“光”沾得够戗!

兄妹俩都有些动情。

王光美见状对光英说:

我们先别动感情,我先给你拿点镇静药吃……。

      1978年兄妹在故宫角楼下合影(左:

光平光中光英夫人应伊利光美光英

光和光正)

曾为李宗仁顾问的二哥

  王光美的二哥王光琦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成后回国。

他高大帅气,聪颖开朗,有不少女孩子追他。

他常带着王光美去看球赛,请王光美吃刨冰,后来王光美才知道,是让她陪着去和他的女朋友胡珉见面。

  胡珉毕业于南开大学。

胡家是四川当时有名的船王,经营长江航运,在广东有很大的生意。

王光美清楚地记得,二哥和胡珉结婚时,选在位于南池子的欧美同学会院内。

婚后,光琦先到青岛金城银行当主任,后来又在北平一家银行里当高级职员。

还到燕京大学当过一段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夫妇随学校迁到了四川。

抗战胜利后,李宗仁被任命为北平行辕主任。

赴任前他对熟识的胡珉父亲说,他要去北平了,但在北平一个熟人也没有。

胡珉父亲就推荐了自己的女婿王光琦。

国共战争时期,王光美的父亲非常谨慎。

他多次盘问光琦,为什么和李宗仁搞到一起。

王光美和妹妹曾躲在屏风后面,好奇地偷听王光琦的解释。

  李宗仁当选国民党副总统后,聘请王光琦为经济顾问。

北平解放前夕,王光琦拒绝离开大陆而留下来。

后来,他在对外贸易部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王光琦、胡珉夫妇有4个孩子。

胡珉的父亲在解放后旅居海外,把国内的家产交由管家胡子昂管理。

1955年公私合营中,胡子昂把全部财产上交国家。

后来,胡子昂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王光琦满腹经纶济苍生,一生曲折多跌宕。

“文革”动乱中,王光琦被关押监狱6年多,出狱后把补发的工资全部买了毛主席语录。

由于精神受到了强烈刺激,1985年因脑血栓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