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教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756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七大手法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QC七大手法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QC七大手法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QC七大手法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QC七大手法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七大手法教材.doc

《QC七大手法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七大手法教材.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C七大手法教材.doc

QC七大手法

一、特性要因圖

二、查檢表

三、層別法

四、柏拉圖

五、直方圖

六、推移圖

七、散佈圖

一、特性要因圖(CAUSEANDEFFECTDIAGRAM)

1.何謂特性要因圖

(1)掌握影響問題點的要因

(2)結果與要因的關係

(3)又稱魚骨圖或石川圖

2.特性要因圖的畫法

步驟一:

決定品質特性

●品質特性:

製品尺寸、不良率、成本

●自左向右劃一粗線,並將評價特性寫在箭頭的右邊,如下圖

品質特性

步驟二:

列出大要因

●大要因:

製造部門可以製程分類,亦可用4M(人MAN、機

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來分類)

●大要因用匡圈起來,加上箭頭的大部份枝到橫粗線(如下圖)

評價特性OMWCHQ

    ●各大要因分別展開中、小要因

●展開原則:

連問五次為什麼/合邏輯

●最末端必須是能採取措施的小要因

步驟三:

圈選4-6項重要要因

       ●依過去的經驗判斷影響度大的要因

       ●相關人員共同決定

  圈選原則:

●可以掌握的

       ●有標準可依據的(可判定良或不良)

       ●自己可以解決的

3.特性要因圖的應用

(1)改善解析用:

以改善現場之品質、成本或效率時進行現狀解析

(2)管理用:

發生很多抱怨、不良品或異常時,為尋採原因找取措施時用

4.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

1938年奧斯朋博士提出一種會議方法,這種會議對某一主題盡量讓大家在不批評的氣氛下,提出構想,同時利用靈感相互誘導,簡而言之,此乃充分發揮全員腦力,集思廣義的技巧

腦力激盪的四大原則:

●禁止批評

●歡迎自由聯想

●構想愈多愈好(創意)

●歡迎搭便車

二、查檢表(CHECKLIST) 

1.何謂查檢表

   

(1)掌握影響問題點的事實,為了便於收集數據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

   

(2)用很簡單的劃記、符號、數字記入表格或圖表

 2.查檢表的種類

(1)記錄用查檢表:

把數據分類成數個項目,以符號、數字記錄作為分析

        問題及改善用的圖表或表種類如下:

          ●原因別、機台別、缺點別、不良項目別…..

          ●位置別

(2)點檢用查檢表:

把非做不可或非檢查不可之工作或項目按點檢順序列出,逐一點

        檢並做記錄之表

 3.查檢表設計的步驟 

  步驟一:

決定要收集的分類項目及數據

      (依據特性要因分析中之圈選要因)

  步驟二:

決定層別的方法

  步驟三:

決定記錄方式(劃記、數字、正字)

  步驟四:

決定收集數據的方式

      ●明確收集人:

可提高數據可靠度

      ●明確收集數據的時間(時間、頻率、期間….)

      ●明確檢查方式(全檢或抽檢)

三、層別法(STRATIFICATION)

 1.何謂層別法:

   將人、事、地、物、環境…等,分門別類使之層次分明的想法謂之層別法。

  2用途:

.

   2-1解決問題的基礎

  2-1經過層別之後,可以使得造成問題之原因更為清楚。

  3.做法:

   3-1決定層別的對象(影響品質特性的要因) 

   3-2決定層別的方式

  4.範圍:

人員別:

男女、教育程度、年齡、班、組、生手熟手

   機械別:

機台、新設備、舊設備、廠牌、可使用次數 

   材料別:

產地別、供應者、存貨別… 

   時間別:

國內國外、海岸內陸、東區西區

   氣候別:

氣溫、潮濕與乾燥、晴天與雨天

   產品別:

新產品、舊產品….

   其他:

 位置、方向

  5.層別時的注意事項

   5-1了解的性質及履歷

     ●避免不同的製品混合在一起

●設計配合目的的查檢表,以便收集數據

  5-2層別後所得的資訊要結合實際行動

●找到真正原因訂立確實對策

四、柏拉圖(ParetoDiagram)

1.何謂柏拉圖

●掌握影響問題點的重要要因

  ●將一定期間所搜集的數據(不良數、缺點數、不良率…)依項目別、原因別、分

類,而按其大小順序排列的圖形。

 ●義大利經濟學家分析其社會經濟結構國民所得分配情形,發現多數金額被少數人

    控制,後來此法則被應用在其它事物的調查上也發現多數的事都集中在某些項目

上,故又稱ABC圖。

  

●百分之八十的問題出現在百分之二十的項目,故又有人稱之為20/80法則。

2.柏拉圖的作法

   步驟一:

決定數據分類之項目(計數值)

    ●原因的分類:

材料、設備、作業者、方法、工具…    

●結果的類:

不良項目、缺點….

 步驟二:

決定收集數據的期間(以查檢表收集數據)

步驟三:

按分類項目由大到小排列,做成統計表,如下圖

項目

不良數

(特性值)

不良率

影響度

累計影響度

冷氣不涼

噴漆脫落

噴漆不均

其他

合計

   

不良率%=(各項不良率÷總檢查數)×100

   影響度%=(各項缺點數÷總缺點數)×100

   

步驟四:

劃圖

       縱軸左邊為特性值,右邊為累計影響度,橫軸記入項目,按數據由大到小排

列,其它項無論多大都排最後,劃成柱狀圖,如下圖疕

累計影響度

A

不良率

BA

D

C

其他A

項   目   別

3.柏拉圖的用途 ─── 掌握重點

   

(1)可作為降低不良率之依據

   

(2)可作為決定改善目標之依據

   (3)可作為改善效果的確認

    累計影響度70%至80%之項目即為重點部份

   練習:

柏拉圖 

   請利用下列數據製作柏拉圖,並考量應從那些項目著手改善

不良項目

8/11

8/12

8/13

8/14

8/15

合計

容器破損

11

容器瑕疵污點

51

沖壓瑕疵污點

57

接著劑

20

其他

14

內包裝瑕疵

16

內包裝破損

39

外包裝破損

6

合計

49

36

43

44

43

215

 總檢查數:

500

五、直方圖(HISTOGRAM)

1.何謂直方圖

劃分數據的分配範圍成數個組間,計算各組間內該數據出現的次數,並製作成次數分

  配圖即稱之。

2.作法

    步驟一:

收集數據(計量值)

        至少要收集50個以上的數據(最好100個以上,如此較具代表性),以n

表示。

    步驟二:

計算組數K=√n(結果取整數)

    步驟三:

決定組距  h=R(最大值-最小值)÷K (組數)

    步驟四:

決定組的組界值:

測定單位的1/2

●第一組下組界值=最小值-組界值 

       ●第一組上界值=第一組下組界值+組距

    步驟五:

作次數分配表

    步驟五:

作圖

       ●以橫軸表示組界,縱軸表示次數,並將每組以長方形圖示座標上。

3.直方圖的看法

3-1常態型:

       ●中間最高,離中心愈遠則次數愈少,且大致呈左右對稱

      ●表示製程穩定秜秜

 3-2鋸齒型:

●中間,高往左右高低交錯降低

       ●呈鋸齒型

      ●表示數據的讀取有偏好或組的分配不好(組的寬度不是數據的整數倍)

  3-3絕壁型(峭壁型):

●最高點往某一邊,呈自然降低箷

●製程能力不夠,為了符合規格而做全數選別,亦即數據經挑選

 

  3-4離島型:

        ●原料或製程發生異常的分配狀態

       ●應迅追求原因採取必要措施 

練習:

直方圖

     為了調查顧客的等待時間,測定從總機接起電話至被指名的職員或該接線生回

      答為止的對應時間,取得數據如下,請製作直方圖

11

10

11

10

12

9

13

11

11

11

12

17

12

19

10

10

12

12

11

12

13

12

10

16

11

10

12

10

10

11

17

11

13

11

12

11

14

10

15

11

10

14

13

10

10

12

10

10

13

14

12

13

11

11

14

15

11

12

10

11

11

11

10

12

12

16

13

11

12

10

12

10

14

六、推移圖(趨勢圖)

1.意義:

數據的變動依時間序列打點,點與點之間以折線連起來的圖,稱之。

 2.用途:

看趨勢 

      →立即看出數據變化的情形。

 3.做法:

  3-1決定期間,蒐集數據

  3-2計算:

不良率,缺點數…

  3-3作圖:

    

(1)橫軸是時間

    

(2)縱軸是特性(可以是不良率、不良數、金額…)

    (3)依數據打點,點與點之間折線連接

 4.看圖法:

  4-1是否有上升或下降之趨勢

  4-2是否有週期性之趨勢

七、散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