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7449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docx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汇编

目录

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板1)1

实验二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板2)4

实验三LR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板1)6

实验四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板1)8

实验五振幅调制器(实验板3)10

实验六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板3)13

实验七变容二极管调频管振荡器(实验板4)16

实验八相位鉴频器(实验板4)18

实验九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实验板5)20

实验十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的频率解调器(实验板5)23

实验十一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主机版面)25

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板1)

一、预习要求

1、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2、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3、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

4、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uh,回路总电容C=220pf(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0。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预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三、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描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毫秒仪

5、万用表

6、实验板1

图1-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

(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实验电路图见图1-1

(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

实验电路中选Re=1K

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1

表1-1

实测

实测计算

根据VCE判断V是否工作在放大区

原因

VB

VE

IC

VCE

*VE,VB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动态研究

(1)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V0(在谐振点)

选R=10K,R0=1K。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毫伏表,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

此时调节Vi由0.02V变到0.8V,逐点记录V0电压,并填入表1.2里。

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表1-2

Vi(V)

0.02

0.8

V0(V)

Re=1KΩ

Re=500Ω

Re=2KΩ

(2)当Re分别为500Ω、2K时,重复上述过程,将结果填入表1-2里。

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曲线。

仍选R=10K,R0=1K。

将扫描仪射频输出送入电路输出端,电路输出接至扫描仪检波器输入端。

观察回路谐振曲线(扫描仪输出衰减档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位置),调回路电容CT,使f0=10.7MHz。

(4)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10.7MHZ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f是对应的输出电压V0,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3里。

频率偏离范围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表1-3

f(MHZ)

10.7

V0

R=10KΩ

R=2KΩ

R=470KΩ

计算f0=10.7MHZ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及回路的通频带和Q值。

(5)改变谐振回路电阻,即分别为2KΩ、470Ω时,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1-3里。

,比较通频带情况。

(二)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实验线路,见图1-2

图1-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1)用扫描仪调双回路谐振曲线

接线方法同上3(3)。

观察双回路谐振曲线,选C=3pf,反复调整CT1、CT2使两回路谐振在10.7MHZ。

(2)测双回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按图1-2所示连接电路,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选C=3pf,置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10.7MHz,反复调整CT1、CT2使两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对应的输出频率f和电压值,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4里。

表1-4

f(MHz)

10.7

V0

C=3pf

C=10pf

C=12pf

2、改变耦合电容C为10pf、12pf,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1-4里。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计算直流工作点,与实验实测结果比较。

3、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名称、型号。

4、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幅频特性。

(1)单调谐回路接不同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整理并分析原因。

(2)双调谐回路耦合电容C对幅频特性通频带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找出单调谐回路和双调谐回路的优缺点。

5、本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是多少(放大倍数下降1dB的折弯点V0定义为放大器的动态范围),讨论IC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实验二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板2)

一、预习要求

1、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2、复习功率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分析图2-1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器件作用。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2、了解电源电压VC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描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万用表

5、实验板2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见图2-1。

按图接好实验板所需电源,将实验板上A、B两点短接,利用扫描仪调回路谐振频率,使其谐振在6.5MHz频率上。

图2-1功率放大器(丙类)原理图

2、接负载50Ω,测I0电流。

在输入端接f=6.5MHz、Vi=120mV信号,测量各工作电压,同时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峰值电压,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2-1里。

表2-1

f=6.5MHz

实测

实测计算

VB

VE

VCE

V1

V0

I0

IC

Pi

P0

Pa

 

VC=

12V

Vi=

120

mV

RL=50Ω

RL=75Ω

RL=120

Vi=

84

mV

RL=50Ω

RL=75Ω

RL=120

 

VC=

5V

Vi=

120

mV

RL=50Ω

RL=75Ω

RL=120

Vi=

84

mV

RL=50Ω

RL=75Ω

RL=120

其中:

Vi:

输入电压峰--峰值

V0:

输出电压峰--峰值

I0:

电源给出总电流=

Pi:

电源给出总功率(Pi=VCI0),(VC:

为电源电压)

P0:

输出功率

Pa:

为管子损耗功率(Pa=ICVCE)

3、加75Ω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2-1内。

4、加120Ω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2-1内。

5、改变输入端电压Vi=84mV,同2、3、4测试,并填入表2-1测量。

6、改变电源电压VC=5V,同2、3、4测试,并填入表2-1内。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计算各种情况下IC、P0、Pi、η。

2、说明电源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相互关系。

3、总结在功率放大器中对功率放大晶体管有哪些要求。

实验三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板1)

一、预习要求

1、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2、复习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3、分析图3-1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并计算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IC的最大值(设晶体管的β值为50)。

4、实验电路中,电感量L1=3.3uh,若电容C=120pf,C′=680pf时振荡频率各为多少?

二、实验目的

1、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电容反馈式电路设计及电叁数计算。

2、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EQ对谐振起振及振幅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频率计

3、万用表

4、实验板1

图3-1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

(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电路见图3-1。

实验前根据图3-1所示原理图,在实验板上找到相应器件及插孔,并了解其作用。

1、检查静态工作点

(1)在实验板+12V插孔上接入+12V直流电源,注意电源极性不能接反。

(2)反馈电容C不接,C′接入(C′=680pf),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停振时的情况。

注意:

连接C′接线要尽量短。

(3)改变电位器RP测得晶体管V的发射极电压VE,VE可连续变化,记下VE的最大值,计算IE值

IE=

设:

RE=1KΩ

2、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的计算

实验条件:

Ie=2mA、C=120pf、C′=680pf、RL=110KΩ

(1)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入C9、C10、C11时,记录相应的频率值,并填入表3-1里。

(2)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入C9、C10、C11时,用示波器测量相应振荡电压的峰--峰值VP-P,并填入表3-1里。

表3-1

CT

f(MHz)

VP-P(V)

51pf

100pf

150pf

3、测试当C、C′不同时,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IER的关系(R=111KΩ)。

(1)取C=C3=100pf、C′=C4=1200pf,调电位器RP使IEQ(静态值)分别为表3-2所示各值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振荡振幅VP-P(峰--峰值)并填入表3.2。

表3-2

IE0(mA)

0.8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VP-P(V)

(2)取C=C5=120pf、C′=C6=680pf、C=C7=680pf、

C′=C8=120pf,分别重复测试表3-2的内容。

4、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1)回路LC叁数固定时,改变并联在L上的电阻使等效Q值变化时,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

f=6.5MHz时,C/C′=100/120pf、IEQ=3mA,改变L的串联电阻R,使其分别为1KΩ、10KΩ、110KΩ,分别记录电路的振荡频率,并填入表3-3。

注意:

频率计后几位跳动变化的情况。

(2)回路LC叁数及Q值变化时,改变IEQ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

f=6.5MHz、C/C′=100/120pf、R=110KΩ、IEQ=3mA,改变晶体管IEQ,使其分别为表3-3所示各值,测出振荡频率,并填入表3-4。

表3-3

R(KΩ)

1KΩ

10KΩ

110KΩ

f(MHz)

表3-4

IEQ(mA)

1

2

3

4

f(MHz)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名称、型号。

3、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以IEQ为横轴,输出电压峰--峰值VP-P为纵轴,将不同C/C′值下测得的三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制成曲线。

5、说明本振荡回路有什么特点。

实验四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板1)

一、预习要求

1、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2、查阅晶体振荡器的有关资料,说明为什么用石英作为振荡回路元件就能使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大大提高。

3、试画出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和串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的实际电路,并阐述两者在电路结构及应用方面的区别。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掌握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及参数计算方法。

三、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频率计

3、万用表

4、实验板1

图4-1晶体振荡器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图,见图4-1。

1、测振荡器静态工作点,调图中RP,测得IEmin和IEmax的值。

2、测量当工作点在上述范围时的振荡频率及输出电压。

3、负载不同时对频率的影响,RL分别取110KΩ、10KΩ、1KΩ,测出电路振荡频率,填入表4-1,并与LC振荡器比较。

表4-1

R(KΩ)

110KΩ

10KΩ

1KΩ

f(MHZ)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3、整理实验数据。

4、比较晶体振荡器与LC振荡器带负载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5、你如何肯定电路工作在晶体的频率上。

6、根据电路绘出的LC叁数计算回路中心频率,阐述本电路的优点。

实验五振幅调制器(实验板3)

一、预习要求

1、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2、复习幅度调制器有关知识。

3、认真阅读实验教材,了解实验原理及内容,分析实验电路中用1496乘法器调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计算各引出脚的直流电压。

4、分析全载波调幅及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特点,并画出其频谱图。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并研究已调波与二输入信号的关系。

2、掌握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

3、通过实验中波形的变换,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三、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6、实验板3

图5-1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

四、实验电路说明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调幅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本实验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1496来构成调幅器,图5-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图,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

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V6的恒流源。

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阻,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⑥、⑿之间)输出。

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5-2所示,图中RP1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RP2用来调节引出脚⑧、⑩之间的平衡,三极管V为射极跟随器,以提高调幅器带负载的能力。

五、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图,如图5-2所示。

图5-21496构成的调幅器

1、直流调制特性的测量

(1)调RP2电位器使载波输入端平衡:

在调制信号输入端IN2加峰值为100mV,频率为1MHZ的正弦信号,调节RP2电位器使输出端信号最小,然后去掉输入信号。

(2)在载波输入端IN1加峰值为10mV,频率为100MHZ的正弦信号,用万用表测量A、B之间的电压VAB,用示波器观察OUT输出端的波形,以VAB=0.1V为步长,记录RP1由一端调至另一端的输出端的波形及其峰值电压,注意观察相应变化,根据公式V0=KVABVC(t)计算系数K值,并填入表5-1内。

表5-1

VAB(V)

V0(P-P)(V)

K

2、实现全载波调幅

(1)调节RP1使VAB=0.1V,载波信号仍为VC(t)=10sin2π×105t(mV),将低频信号VS(t)=sin2π×103t(mV)加至调制器输入端IN2,画出VS=30mV和100mV时的调幅波形(标明峰--峰值与谷--谷值)并测出其调制度m。

(2)加大示波器扫描速率,观察并记录m=100%和m>100%两种调幅波在零点附近的波形情况。

(3)载波信号VC(t)不变,将调制信号改为VS(t)=100sin2π×103t(mV),调节RP1观察输出波形VAM(t)的变化情况,记录m=30%和m>100%调幅波所对应的VAB值。

(4)载波信号VC(t)不变,将调制信号改为方波,幅值为100mV,观察记录VAB=0V、0.1V、0.15V时的已调波。

3、实现抑制载波调幅

(1)调节RP1使调制端平衡,并在载波信号输入端IN1加VC(t)=10sin2π×105t(mV)信号,调制信号端IN2不加信号,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

(2)载波输入端不变,调制信号输入端IN1加VS(t)=100sin2π×103t(mV)信号,观察并记录波形,并标明峰--峰值电压。

(3)加大示波器扫描速率,观察并记录已调波在零点附近的波形,比较它与m=100%调幅波的区别。

(4)所加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均不变,微调RP2为某一个值,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

(5)在(4)的条件下,去掉载波信号,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比较。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整理实验数据,并用坐标纸画出直流调制特性曲线。

3、画出调幅实验中m=30%、m=100%、m>100%的调幅波形,并在图上标明峰--峰值电压。

4、画出当改变VAB时能得到几种调幅波形,分析其原因。

5、画出100%调幅波形及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形,比较两者的区别。

6、画出实现抑制载波调幅时改变RP2后的输出波形,分析其现象。

实验六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板3)

一、预习要求

1、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2、复习课本中有关调幅和解调原理。

3、分析二极管包络检波产生波形失真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原理,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了解二极管包络检波的主要指标,检波效率及波形失真。

3、掌握用集成电路实现同步检波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实验板3

四、实验电路说明

幅度波的解调即是从调幅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的过程,通常称之为检波。

幅度波的解调方法有两种: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方法和同步检波器方法。

1、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适合于解调含有较大载波分量的大信号的检波过程,它具有电路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

本实验如图6-1所示,主要由二极管D及RC低通滤波器组成,它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检波负载RC的充放电过程实现检波。

所以RC时间常数选择很重要,RC时间常数过大,则会产生对角切割失真。

RC时间常数太小,高频分量会滤不干净。

综合考虑要求满足下式:

其中,m为调幅系数,f0为载波频率,Ω为调制信号角频率。

图6-1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2、同步检波器

利用一个和调幅信号的载波同频同相的载波信号与调幅波相乘,在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而获得调制信号。

本实验如图6-2所示,采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解调器,载波信号VC经过电容C1加在⑧、⑩脚之间,调幅信号VAM经过电容C2加在①、④脚之间,相乘后信号由(12)脚输出,经C4、C5、C6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在解调输出端提取调制信号。

图6-21496构成的解调器

五、实验内容

注意:

做此实验之前,需恢复实验五的实验内容2

(1)的内容。

(一)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实验电路图,如图6-1所示。

1、解调全载波调制信号

(1)m<30%调幅波的检波

载波信号仍为VC(t)=10sin2π×105t(mV),调节调制信号幅度,按调幅实验中实验内容2

(1)的条件获得调制度m<30%的调幅波,并将它加至图6-1所示二极管包络检波器VAM信号输入端,观察记录检波电容为C1时的波形。

(2)加大调制信号幅度,使m=100%,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

(3)改变载波信号频率,fC=500MHZ,其余条件不变,观察记录检波器输出端波形。

(4)恢复

(1)的实验条件,将电容C2并联至C1,观察记录波形,并与调制信号比较。

2、解调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条幅信号

载波信号不变,将调制信号VS的峰值电压调至800mV,调节RP1使调制器输出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条幅信号,然后加至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输入端,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比较。

(二)集成电路(乘法器)构成解调器

实验电路图,如图6-2所示。

1、解调全载波信号

(1)将图6-2中的C4另一端接地,C5另一端接A,按调幅实验中实验内容2

(1)的条件获得调幅度分别为30%、100%及>100%的调幅波。

将它们依次加至解调器VAM的输入端,并在解调器载波输入端加上与调幅信号相同的载波信号,分别记录解调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

(2)去掉C4、C5,观察记录m=30%的调幅波输入时的解调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比较,然后使电路复原。

2、解调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条幅信号

(1)按调幅实验中的实验内容3

(2)的条件获得抑制载波调幅波,并加至图6-2的VAM输入端,其它连线均不变,观察记录解调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较。

(2)去掉滤波电容C4、C5,观察记录输出波形。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通过一系列两种检波器实验,将写列内容整理在表内,并说明二种检波结果的异同原因。

输入的调幅波波形

m=<30%

m=100%

抑制载波调幅波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输出

同步检波输出

3、画出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并联C2前后的检波输出波形,并进行比较,分析原因。

4、在同一张坐标纸上画出同步检波解调全载波及抑制载波时去掉低通滤波器中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