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7295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4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docx

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

第1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规范与图纸

序号

依据规范与图纸名称

编号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5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手册》

GBJ17-88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7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8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

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10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

11

《深圳市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深建规{2007}14号

12

《深圳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深建规{2007}15号

13

《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整治措施实施细则》

深建质安{2010}246号

14

《关于进一步完善深圳市建设工程中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深建协字{2009}042号

15

关于印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粤建质〔2011〕13号)

16

《深圳市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工作管理办法》

深建协字(2008)第024号

17

车辆段运用库、综合库主体结构设计图纸

/

1.1.2参考手册

序号

参考手册名称

备注

1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编制说明

根据建质【2009】87号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深建协字(2008)第024号《深圳市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工作管理办法》规定:

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此方案主要是针对深云车辆段综合库和运用库(A、B、C、D区)大盖主体结构梁板超高支模施工编制的需要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总体概述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深云车辆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龙珠大道,南坪快速路东侧的塘朗山郊野公园内,段址基本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宽约307m、长约905m。

车辆段主要包括运用库、综合库、咽喉区等区域上盖平台上布设综合楼、实训基地、及休闲运动健身等设施;盖体外包括NOCC、易燃品库、垃圾间、汽车库、门卫等建筑单体。

深云车辆段设计总用地面积:

320172.22m2,总建筑面积:

161549.80m2(不含NOCC及上盖物业)。

车辆段上盖部分主要划分为A~D区、1~5个区共9个区域,具体分区见基底总平面布置图。

其中A区尺寸约167×108m,B区约151×108m,C区约169×74.5m,D区约150×65m。

A~D区建筑面积共56684m2,1~5区建筑面积:

52737.82m2。

图2-1-1车辆段分区示意图

A、B、C、D区结构类别列表如下表:

表2-1-1车辆段大盖区分区结构类别列表

分区

地上层数

结构高度(m)

结构类别

最大跨度(m)

基础

A区

2层

17.2

框架

17.4

钻(冲)孔灌注桩

B区

1层

13.6

框支框架

17.4

C区

0层

13.0

框架

24.5

D区

0层

13.0

框架

25.5

表2-1-2上盖物业开发与车辆段各区对应关系表

车辆段分区

车辆段功能(楼、屋面标高)

物业开发功能

A区

运用库(10.0m)

二层北侧设标准游泳池,西侧边跨设停车库

和商铺,其他区域为运动场、绿化场地及消防通道

B区

运用库(10.0m)

西侧边跨设停车库,其他区域为运动场、绿化场地及消防通道

C区

定临修库(13.0m)

屋面以上设体育运动场地及绿化场地

D区

物资库(13.0m)

屋面以上设体育运动场地及绿化场地

高支模施工概况

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按照建质【2009】87号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深建协字(2008)第024号《深圳市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工作管理办法》规定:

本工程结构支撑模板高度最大高度13.0m、最大跨度25.5m;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的部分为结构顶板部分;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部分主要为结构梁部分。

大盖A、B、C、D区板厚度均为250mm,最高支模高度为13m。

本工程各区高支模结构梁的截面尺寸较多,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表2-2-1各施工分区梁截面尺寸

部位

板厚(单位:

mm)

梁截面尺寸(mm)

最大支模高度(单位:

m)

A区

250

600×1200、600×1500、600×1600、600×1700、700×1600、700×1800、800×1800

10.0

B区

250

600×1100、600×1300、600×1400、600×1500、600×1700、900×2200

10.0

C区

250

600×1200、900×1200、900×1300、900×1600、900×1800

13.0

D区

250

500×1500、600×1300、600×1500、600×1600、900×1600、900×1900

13.0

本工程高支模支撑体系选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采用的钢管规格为A48×3.5mm(考虑市场材料新旧程度,计算时按φ48×3.0mm计算),模板采用915mm×1830mm×18mm双面覆膜木胶合板模板。

2.2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结合区域内实际综合考虑,并充分考虑车辆段内其它施工工点的互相影响,大盖A、B、C、D区总共布置6台5613式固定式塔机,其中A、C区各安装两台,B、D区各安装1台。

施工区内道路采用环形道路,施工用水、用电统一规划,并规划了完善的排水系统,满足盖体各区域施工需要。

大盖区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见本方案后附图《深云车辆段大盖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设计设置宽缝位置将运用库划分成12个施工段,综合库划分为6个区,根据主体结构大平行小流水的施工顺序,确定了板梁施工同样按照大平行、小流水的方式进行工期计划,以满足整体节点工期工期和里程碑工期施工需要。

图2-4-1施工区段划分和流向示意图

(2)方案编制要求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需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报公司审核。

并根据相关要求,报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按照此方案施工。

(3)计算要求

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承载力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4)技术保证

根据高支模参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论证,通过专家论证后对现场进行技术交底,组织高支模搭设专项安全会议,保证现场施工严格按模板工程方案编制要求搭设并固定;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对高支模施工时按要求先期完成混凝土柱浇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高支模架体与周边先浇混凝土墙柱采用抱箍等方式进行钢性拉结,保证架体整体稳定性;所有梁下立杆与相邻楼板模板支架立杆拉通连成整体。

大截面梁及框支柱浇筑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时进行分层浇筑,厚度30~50cm一层,分层浇筑控制好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补偿新浇混凝土。

第3章施工、劳动力计划

3.1施工计划

本工程大盖区结构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本方案后附图《深云车辆段大盖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2劳动力计划

支撑架体的搭设施工按照现场高支模的施工进度组织人员施工,详细劳动力计划按高支模施工的月、周计划劳动力为准。

按照总体施工计划安排配置施工人员,拟人员配置计划如下:

表3-2-1人员配置计划表

序号

工种

施工内容

数量

备注

1

管理人员

协调组织

4

2

施工员

现在指导施工

2

3

钢筋工

钢筋加工、绑扎

60

4

木工

模板拆立

60

5

电焊工

电焊作业

25

特殊工种

6

混凝土工

砼浇筑

40

7

普工

辅助工种

40

8

测量工

测量放样

4

9

电工

配电操作

8

特殊工种

10

司索

塔机司索

6

特殊工种

11

信号

塔机信号

6

特殊工种

12

塔机司机

塔机操作

12

特殊工种

13

汽车司机

天泵、材料运输等

6

特殊工种

14

架子工

支架搭设及拆除

60

合计

333

3.3材料及设备计划

(1)主要设备配置计划如下(表3-3-1):

表3-3-1设备配置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手风钻

YT48 

8台

凿毛

2

空压机

9m3

4台

凿毛 

3

电焊机

BX1 

20台

钢筋焊接

4

剥离滚压直螺纹机

GHG40

4台

5

钢筋切断机

GQJ40 

4台

钢筋加工

6

钢筋弯曲机

GWJ40

6台

钢筋加工

7

钢筋拉直机

GTQ4/14

4台

钢筋加工

8

弯箍机

GWJ40

6台

9

混凝土天泵

42m

2台

混凝土浇筑

10

搅拌车

9m3

4台

混凝土浇筑

11

软轴棒

ZX50

18根

混凝土浇筑;6根备用

12

软轴棒

ZX30

12根

4根备用

13

平板式振捣器

3

14

电钻

φ22 

8把

地面、楼板打孔 

15

细木带锯机

2.2KW

4台

模板加工

16

材料转运车

2台

17

吊车

3台

现场吊装

(2)高支模工程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如下(表3-3-2):

表3-3-2材料用量计划表

序号

项目

材料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板(2~3次周转)损耗20%

模板

37545

高支模模板

混凝土

15643

2

满堂脚手架

碗扣式脚手架

T

6850.137

支撑架

可调底座

42228

可调拖撑

42228

3

落地式外排架

φ48*3.5脚手架管

T

197.13t

外排架

扣件

47587

4

其他

马道板

11152

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网

122272

第4章施工工艺技术及检查验收

4.1楼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本工程楼板厚均为250mm,最大支模高度为13.0m。

该区域楼板模板支撑体系使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采用50×100mm间距250mm的木枋(计算按照90×90mm计算),木枋上满铺胶合板(1830×915×18mm),顶托内采用φ48×3.5mm双钢管托梁。

主要杆件有立杆、扫地杆、纵横水平杆等,碗扣架各种杆件使用φ48×3.5mm的普通钢管,横向水平杆、扫地杆使用4~6m长度的钢管,立杆顶部使用可调顶托支座,可调顶托伸出长度不大于200mm。

楼板部位支架搭设参数为0.6×1.2×1.2m(横距×纵距×步距),在梁底部位加密布置,参数为0.3×0.6×1.2m(横距×纵距×步距)。

梁板下立杆间距均应成模数,水平杆双向拉通,要求立杆纵横成行、板下支撑体系的水平横杆均应延伸至梁下,与梁下立杆连接确保稳定。

支撑体系遇已浇筑的墙柱等竖向构件及周边楼层边梁板均采用钢管抱箍、拉结顶牢,形成水平固结点,竖向间距≤3m、水平间距≤9m,扫地杆距地距离碗扣式≤350mm;可调托撑顶伸出立杆顶层水平杆的长度≤500mm(含螺杆伸出长度);支架外围周圈、内部双方向每4.8m及大梁设竖向连续加强型剪刀撑,底端应与地面顶紧;顶层、底层、竖向剪刀撑顶部各交点平面设加强型水平剪刀撑,竖向间距≤6。

8~20m的模板支架在最顶1个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纵横向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碗扣架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节点间距),立杆均对接接长并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由于场内整体地面均进行硬化,每根立杆下均应设置底座,在硬化地面不平整处立杆底部应加设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高支模部位的墙柱模板支撑互成整体。

砼浇筑设备与砼输送管道均另设置支撑加强。

高支模施工区设上下通道、安全平网防护及操作层、防跌层。

支撑架具体设计详见本方案后附图《大盖高支模支撑架平面图、剖面图》。

4.2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承重架基础设计:

保证本工程高支模承重架最关键的为架体基础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对大盖区域原软基基础按照碎石桩和强夯进行地基处理,软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120Kpa,对加固地基进行承载力压板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素填土的分层回填,上部素填土分层回填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逐层回填,并用夯机夯实,分层厚度控制在20cm~30cm,不得大于30cm每层,分层回填要求压实系数不低于0.94,分层回填完成后进行面层硬化,硬化采用C20素混凝土硬化,硬化厚度不小于15cm。

碗扣架立杆要求在硬化地面上搭设时,必须保证立杆基础坐实,采用底座垫不低于50mm厚木垫板的措施,要求每根立杆必须坐实吃力,不得有悬空现象。

由于本工程结构梁截面尺寸较多,因此采用分类的方式对梁模板支撑体系进行简述,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表4-2-1梁模板支撑设计

截面分类

梁截面尺寸

梁模板支撑设计

支撑示意图

Ⅰ类

截面积0.66㎡≤A≤1.02㎡

断面下采用3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截面方向间距300mm均分搭设,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600mm,梁下100×100mm木枋间距300mm,水平杆步距1.2m;梁侧木方间距300mm,双钢管大楞,采用φ16对拉螺杆,沿梁高方向间距500mm,梁长方向间距500mm设置。

承重立杆必须保证以梁中心线对称布置。

梁下立杆不升至板底,全部为支撑托节点。

Ⅱ类

截面积1.02㎡≤A≤1.71㎡

断面下采用4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截面方向间距300mm均分搭设,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600mm,梁下100×100mm木枋间距250mm平行梁截面设置,水平杆步距1.2m;梁侧木方间距300mm,双钢管大楞,采用φ16对拉螺杆,沿梁高方向间距500mm,梁长方向间距500mm设置。

梁下立杆不升至板底,全部为支撑托节点。

Ⅲ类

截面积A>1.71㎡梁

断面下采用5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截面方向间距300mm均分搭设,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600mm,梁下100×100mm木枋间距250mm平行梁截面设置,水平杆步距1.2m;梁侧木方间距300mm,双钢管大楞,采用φ16对拉螺杆,沿梁高方向间距500mm,梁长方向间距500mm设置。

梁下立杆不升至板底,全部为支撑托节点。

梁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要求:

梁底顶托内采用双钢管φ48×3.5,立杆端头可调顶托伸出长度不大于200mm,扫地杆距基面不大于350mm,剪刀撑设置与周边满堂架设置一致,并与周边柱按规范要求设置拉结措施。

梁侧模板支撑次楞采用100×100mm木枋间距300mm,主楞采用双钢管φ48×3.5mm,梁侧模板沿梁高方向每间距不大于5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杆(直径φ16),对拉螺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500mm设置,最下面一道对拉螺杆距梁底200mm。

侧模支撑附加设置45°~60°斜撑,间距与立柱在梁跨度方向设置间距一致。

4.3碗扣式脚手架材料构件要求

4.3.1构件形式

碗扣节点构成:

由上碗扣、下碗扣、立杆、横杆接头和上碗扣限位销组成(图4-3-1-1)。

脚手架立杆碗扣节点应按1.2m模数设置。

立杆上应设有接长用套管及连接销孔。

图4-3-1-1碗扣节点构成图

4.3.2材质及制作要求

(1)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2)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

(3)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4)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5)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形的下碗扣,钢板应符合GB700标准中Q235A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

并经600~650·C的时效处理。

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

(6)立杆连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内径不大于50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

(7)杆件的焊接应在专用工装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缝高度不小于3.5mm,其组焊的形位公差应符合表4-3-1-1的要求。

 

表4-3-1-1杆件组焊形位公差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杆件管口平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度

0.5

2

立杆下碗扣间距

±1

3

下碗扣碗口平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度

≤1

4

接头的接触弧面与横杆轴心垂直度

≤1

5

横杆两接头接触弧面的轴心线平行度

≤1

(8)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9)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10)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11)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2)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5)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6)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12)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4.3.3碗扣式模板支撑架构造要求

(1)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施工荷载组配横杆及选择步距,根据支撑高度选择组配立杆、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

(2)支架外围周圈、内部双方向每4.8米及大梁设竖向连续加强型剪刀撑,底端应与地面顶紧;顶层、底层、竖向剪刀撑顶部各交点平面设加强型水平剪刀撑,竖向间距≤6。

模板支架在最顶1个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纵横向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碗扣架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节点间距),立杆均对接接长,每根立杆下均设置底座,若场地整体平整硬化,则在不平整地段应在立杆底部加铺不小于50mm厚木垫板,垫板长度不小于2倍立杆间距,以确保立杆均匀承力;高支模部位的墙柱模板支撑互成整体。

砼浇筑设备与砼输送管道均另设置支撑加强。

(3)各区域高支模体系的高宽比应控制≤2。

高度大于6米的高支模区域应先浇筑柱、墙等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再施工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工程。

竖向构件浇筑混凝土的速度应控制≤1.5m/h。

4.4模板架体施工工艺要点

4.4.1测量放线

(1)测量员根据建筑物的控制线测放完轴线后,主管工长应做以下三种复核:

首先,复核轴线与控制线间的关系是否正确,其次,复核控制线上下层间是否吻合,最后,复核边梁轴线与下一层的边梁轴线是否吻合,偏差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在基线复核正确无误后,才能进行细部线的测放。

细部线测放时需有工长现场指导及跟班复查。

(3)柱模线弹好后,应在外围20cm处弹出参考线,以利于支模后的模板位置校核。

4.4.2模板的配置及发放

(1)绘制配模图:

参考模板模数与梁板净空尺寸,对梁板进行组合配模,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证材料使用率,减少浪费。

(2)配模采用专人,并设置专用的木工车间,采用合金钢锯片配模,保证锯路的平直。

配置成型的模板需用手电刨将锯口边缘刨平整、光滑,以保证模板拼接时的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配置完毕后应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3)模板半成品投入使用时,实行按量配额发放制度,做到材料出入有记录。

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4.4.3支撑架搭设

(1)钢管使用前要调直,保证支模的平整度。

(2)钢管支模架的搭设应根据轴线统一规划,为保证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观感,本工程要求钢管立杆纵横应通线,水平杆应高低一致。

立杆在梁两侧的间距根据设计要求适当缩小。

(3)支模架搭设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合格材料。

2)间距必须按方案进行,不能加大间距,立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水平方向纵横成线。

梁底加密钢管的位置和尺寸必须按照方案进行。

3)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

立柱底部不平地段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

硬化平整地段立杆底部按要求应加设底座。

4)必须按要求设置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5)搭设架子必须在垂直方向,所有立杆必须落地,不得在水平杆上加悬空立杆。

6)扫地杆必须按要求进行搭设。

7)根据层高选择立杆,并配以可调支座来调节高度,水平杆必须扣接在立杆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拧紧。

8)立杆竖接和水平杆横接一定要保证碗口扣紧,线性顺直,保证杆体传力和观感。

9)增设扫地杆时,应尽量将扫地杆置于混凝土梁或其他混凝土结构上。

10)加密斜撑,将端头斜撑在混凝土底板或基梁上,增强整体抗变形能力。

4.4.4支撑架搭设要求

(1)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

(2)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

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

(3)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

(5)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6)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挡脚板及护身栏杆;

(7)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

(8)作业层下的水平安全网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置。

(9)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连墙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的有关规定。

(10)脚手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11)模板支撑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