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7279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docx

春高中化学期中检测题一鲁科版必修2

期中检测题

(一)

(时间:

10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LiH、LiD、LiT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产生极高的能量,被广泛应用在火箭推进剂和核反应中。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iH、LiD、LiT互为同素异形体

B.LiH、LiD、LiT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

C.H、D、T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D.LiH、LiD、LiT在反应中常做氧化剂

解析:

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LiH、LiD、LiT是化合物,不是单质;H、D、T互为同位素,H、D、T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所以LiH、LiD、LiT的化学性质相似,其中Li显+1价,H、D、T均显-1价。

常做还原剂,A、B、D错误。

答案:

C

2.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

A.氢气球发生爆炸

B.向污染的河水中投放生石灰

C.

D.

解析:

A选项中氢气球发生爆炸是因为氢气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B选项中向河水中投放生石灰时发生反应:

CaO+H2O===Ca(OH)2,是放热反应;C选项中两个氯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原子之间形成了共价键,对外释放能量;D选项中一个氢气分子分解生成了两个氢原子,断开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答案:

D

3.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

2H2O

2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气是一次能源

C.使用氢气作燃料将会增加温室效应

D.在这一反应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

水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H2是二次能源;H2是清洁能源,不会增加温室效应。

答案:

D

4.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

钠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不稳定,易失电子形成钠离子,钠离子最外层8个电子,稳定。

答案:

B

5.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钠>硫>氯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ClO4>H2SO4>H3PO4

C.最高正化合价:

氯>硫>磷

D.热稳定性:

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

解析:

钠、磷、硫、氯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因为非金属性Cl>Br>I,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Br>HI。

答案:

D

6.有下列物质:

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O3晶体;④CaO固体。

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呈现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U形管内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说明锥形瓶中气体受热膨胀,NaOH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热,NH4NO3晶体溶于水吸热,CaO与水反应放热。

答案:

B

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解析: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如NH4Cl,A项错误;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可知,B项正确;有的元素有同位素,如16O和18O,这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C项错误;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弱,D项错误。

答案:

B

8.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D.Al在氧气中燃烧时将Al片改成Al粉

解析:

A.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由于参加反应的物质无气体,所以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变,错误。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因为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Fe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制取H2时的速率反而减慢,错误。

C.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水是液体物质,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也不变,错误。

D.Al在氧气中燃烧时将Al片改成Al粉,接触面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

答案:

D

9.已知16S、34S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

H2Se>H2S>HCl

B.原子半径:

Se>P>Si

C.酸性:

H3PO4>H2SO4>H2SeO4

D.还原性:

Se2->Br->Cl-

解析:

Se、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A错误;P、Si是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P

答案:

D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第Ⅰ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原子半径:

r(X)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推断可知X为氧元素,Y为氟元素,Z为钠元素,W为硫元素。

O2-为10电子结构,S2-为18电子结构,二者电子层结构不同,A错误;NaF为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离子化合物,B正确;氟的非金属性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更稳定,C错误;原子半径:

Na>S>O>F,D错误。

答案:

B

11.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SO3)=

解析:

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A项不正确;增大反应体系压强的方法有许多种,当向反应体系中充入无关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项不正确;降低温度会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使达到平衡的时间增长,C项不正确;化学反应速率就是用某一时间段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值除以反应时间,v(SO3)=

,D项正确。

答案:

D

12.两种金属A与B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A的金属性一定强于B

B.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C.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D.A的金属活动性一定排在氢前面

解析:

构成原电池时,一般是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作正极,但有时A的金属性强于B,如:

镁铝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镁作正极、铝作负极;电子由负极B经外电路流向正极A,在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可以排在氢前面也可以排在氢后面。

答案:

C

13.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

W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W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Z

解析:

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为钠元素,Z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中性,说明为氯化钠,W可能为氮元素或氧元素,则Y可能为磷元素或硫元素。

根据元素性质可知答案选B。

答案:

B

14.用下列试剂与装置制备气体,能随用随制、随关随停的是(  )

选项

试剂与制备的气体

反应装置

A

碳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制CO2

B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O2

C

浓硝酸与铜片反应制NO2

D

锌粒与稀硫酸制H2

解析:

碳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CO2时,碳酸钠溶于水使反应无法随时停止,A项不符合题意。

二氧化锰是粉末,无法被阻隔在有孔塑料隔板上,反应不能随时停止,B项不符合题意。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不能使用长颈漏斗,应该用分液漏斗盛放与滴加,C选项不符合题意。

锌粒与稀硫酸用该装置制备H2时,若关闭导管活塞,试管内压强增大,可把稀硫酸压回长颈漏斗,使稀硫酸与锌粒脱离,反应停止,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5.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

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只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B.t2时,反应达到限度

C.t2~t3,反应不再发生

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解析:

由图像可以看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的。

A.在t1时,由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反应正向进行,但逆反应方向也在进行,错误。

B.在t2时达到了该反应条件下的平衡状态,正确。

C.t2~t3,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反应与逆反应仍然在进行,只不过是单位时间内的任何物质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速率也都不发生改变,错误。

D.t2~t3,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但是它们的浓度不一定相等,错误。

答案:

B

16.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

已知12g石墨或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Q1和Q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1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质量相等的石墨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D.质量相等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解析: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所以金刚石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A、C项正确;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错误;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质量相等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D项正确。

答案:

B

17.锂电池反应原理如下:

FePO4+Li

LiFePO4,内部为能够导电的固体电解质。

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放电时,Li发生还原反应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

FePO4+e-+Li+===LiFePO4

解析:

若加入H2SO4,则Li与H2SO4发生反应,A错误;放电时,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错误;放电时,Li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放电时,原电池正极反应为:

FePO4+e-+Li+===LiFePO4,D正确。

答案:

D

18.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解析:

A.合成氨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逆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温度对吸热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所以对该反应来说,对逆反应速率影响更大,错误。

B.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正确。

C.减小反应物浓度,使正反应的速率减小,由于生成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逆反应速率不变,错误。

D.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逆反应速率改变的倍数相同,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同,错误。

答案:

B

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r(X)<r(Y)<r(Z)<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Z为O元素,所以Y为N元素;钠是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Na;X原子序数最小且不与Y、Z同周期,所以X是H元素。

原子半径N>O,A错误;W的最高价的氧化物是氢氧化钠,是强碱,B错误;氮气的氧化性比氧气弱,C错误;H、N、O可以组成HNO3等共价化合物,也可以组成NH4NO3等离子化合物,D正确。

答案:

D

20.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整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慢慢地向水槽中滴入浓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  )

A.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

解析:

当杠杆为导体时,图中装置构成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

Fe>Cu,所以铁球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铁球的质量减少;铜球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Cu极上得到电子析出,铜球的质量增加,故A端低B端高。

当杠杆为绝缘体时,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球的质量增加,铜球的质量不变,因此A端高B端低。

综上所述,C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

21.(13分)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核、三核和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_,丙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解析:

从分子的特点和单质为无色气体去分析可确定:

X、Y、Z分别为H、O、N;甲、乙、丙分别为NO、H2O、NH3;丁为HNO3;戊为NH4NO3。

在NH4NO3晶体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

答案:

(1)氢 

 

(2)NO 4NH3+5O2

4NO+6H2O (3)c

22.(15分)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

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的方向为________(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

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

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H2

2LiH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②已知LiH固体的密度为0.82g/cm3。

用锂吸收224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与被吸收的H2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解析:

(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2)负极发生的反应可以理解为H2失电子生成H+,H+再与电解质溶液KOH溶液反应,负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3)题中提到“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因此电极表面镀铂粉可加快电极反应的速率。

(4)①可根据价态变化知氧化剂和还原剂;②H2为10mol,完全反应可得到LiH20mol,质量为160g,体积为

L,LiH与被吸收的H2的体积之比为

≈8.71×10-4。

答案: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由a到b

(2)H2+2OH--2e-===2H2O

(3)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H2、O2的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的速率

(4)①Li H2O ②8.71×10-4

23.(12分)已知反应A(g)+B(g)

C(g)+D(g)。

回答下列问题:

(1)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

L-1·s-1,则6s时c(A)=______mol·L-1,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解析:

(1)Δc(A)=0.003mol·L-1×6s=0.018mol·L-1,6s时c(A)=0.20mol÷5L-0.018mol·L-1=0.022mol·L-1。

n(C)=0.018mol·L-1×5L=0.09mol;加入氩气后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未发生变化,则A的转化率不变。

(2)该反应属于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反应过程中容器的压强不会发生变化,密度也不会变化,单位时间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因此a、b、d三项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c(A)不改变说明单位时间生成的A与消耗的A相等,反应达到平衡。

答案:

(1)0.022 0.09 不变 

(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