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6020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

广西南宁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约站78%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正确;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错误;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错误。

考点:

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知识。

2.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B.延展性C.酸碱性D.氧化性

【答案】B

考点:

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的知识。

3.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

A.玉米B.豆腐C.奶油D.黄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正确;B.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错误;

C.奶油含有丰富的油脂等,错误;D.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错误。

考点:

考查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的知识。

4.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供给呼吸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用途,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常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错误;C.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错误;D.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不符合题意,错误。

考点:

考查二氧化碳的用途的知识。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银HgB.氖气Ne2C.氧化铝Al2O3D.氯化铁FeCl2

【答案】C

【解析】

考点:

考查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的知识。

6.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钢是一种化合物B.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C.生铁是一种铁合金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钢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错误;B.黄铜是铜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正确;C.生铁是铁合金,正确;D.焊锡是锡合金,其熔点比纯锡的低,正确。

考点:

考查生铁和钢及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的知识。

7.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的工业用盐,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B.+3C.+4D.+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2=0,则x=+3价,所以选项B正确。

考点:

考查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的知识。

8.下列说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食用适量含碘海产品,预防甲状腺肿大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防止其变质

C.提倡青少年每天饮用奶制品,防止缺钙

D.焙制糕点时添加适量的小苏打,使糕点松软可口

【答案】B

【解析】

考点:

考查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的知识。

9.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防止液体从漏斗外壁流出,正确;B.用玻璃棒引流,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可能将滤纸弄破,错误;C.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从而加快过滤的速率,正确;D.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出,正确。

考点:

考查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知识。

10.南宁市人民政府规划,未来三年内将投资约176亿元打造百里秀美邑江,就要从源头上防止邑江水受到污染,下列做法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A.严格控制在邑江流域网箱养殖水产

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施用农家肥

C.沿江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邑江

D.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严格控制在邑江流域网箱养殖水产,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食用农家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正确;C.沿江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邑江,容易造成水体污染,错误;D.污水处理厂严格按照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

考点:

考查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措施正误判断的知识。

1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用镊子夹取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

C.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答案】C

不断搅拌,正确。

考点:

考查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硫酸溶液的稀释的有关知识。

1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B.化学式前的系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错误;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正确;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正确;

考点:

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的知识。

1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

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C

【解析】

考点:

考查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及物质的质量、组成等知识。

1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

考点:

考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的有关知识。

1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正确;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间的间隔大,错误。

考点:

考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的知识。

1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Fe→CuB.KNO3→NaNO3C.Mg→MgOD.H2SO4→HC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转化能一步完成,错误;B.由KNO3转化为NaNO3,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钾盐,而硝酸盐和钾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正确;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转化能一步完成,错误;D.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转化能一步完成,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和制备的知识。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H4+、NO3﹣、OH﹣B.H+、Na+、HCO3﹣、Cl﹣

C.Ba2+、Ag+、Cl﹣、CO32﹣D.K+、Mg2+、NO3﹣、SO4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NH4+、Cu2+与OH﹣能结合成氨气和水、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B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确。

考点:

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

18.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答案】D

考点:

考查碳的化学性质的知识。

19.下列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B

鉴别CO和CO2

分别通过灼热的CuO

C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D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待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

A.AB.BC.CD.D

【答案】

【解析】C

试题分析: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插入吸入的空气的木条正常燃烧,插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物质的性质及燃烧条件的判断的知识。

20.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锌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因此:

A.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可能含有锌,正确;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错误。

考点:

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知识。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5分)

2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

(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农业上,可以用_________溶液来选种.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_________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答案】

(1)氮元素;磷元素;

(2)氯化钠;(3)一氧化碳

考点:

考查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应用的知识。

2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再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_.

(3)日常生活处理垃圾时,通常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根据此分类方法,纸张、金属和塑料瓶属于_________.

【答案】

(1)天然气;

(2)酸雨;(3)可回收垃圾。

【解析】

试题分析:

(1)天然气与煤、石油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3)玻璃、废纸、金属、以及塑料等可以再被循环利用,故属于可回收垃圾。

考点:

考查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物质的简单分类的知识。

23.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钠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_______ (填“较大”或“较小”).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35.8;

(2)增大,较小;(3)不饱和溶液;(4)36.0~36.3。

【解析】

考点:

考查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知识。

24.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认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________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

【答案】

(1)三;金属;

(2)得到;S2﹣;(3)最外层电子数;(4)从1到8依次递增。

【解析】

试题分析:

(1)12号元素是镁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镁属于金属元素;

(2)16号元素是硫,其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3)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氟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同一周期元素之间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

考点:

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的知识。

25.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及解释

(1)测定碱溶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_______比较,读出pH.

/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_______(填“>”、“=”或“<”)实际值

(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_______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_______性.

(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答案】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及解释

(1)测定碱溶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填“>”、“=”或“<”)实际值

(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红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

碱性.

(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考点:

考查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

26.“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乙两种粒子的符号:

甲______,乙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______(填粒子符号,下同)和______结合成H2O。

【答案】

(1)H2SO4+2NaOH=Na2SO4+2H2O;

(2)Na+,SO42-;(3)H+;OH﹣。

【解析】

试题分析:

(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2)由图可知,C代表Na2SO4,故甲是Na+,乙是SO42-;(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考点:

考查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中和反应及应用的知识。

2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G由三种元素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E的化学式:

B_______,E_______.

(2)C发生缓慢氧化的条件是_______.

(3)写出G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D→F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答案】

(1)CO,CO2;

(2)是接触氧气、水蒸气;(3)Ca(OH)2+Na2CO3=CaCO3↓+2NaOH;

(4)CH4+2O2

C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D是

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考点:

考查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物质的鉴别、推断的知识。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

28.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不宜立即收集,当___________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4)若用装置B制取CO2,为了防止CO2从长颈漏斗逸出,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_。

【答案】

(1)试管;铁架台;

(2)2KClO3

2KCl+3O2↑;(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4)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

考点:

考查气体的氧气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及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2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考虑,装置A属于__________型气体发生装置。

(3)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下同)无明显变化,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对此,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Ⅰ.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溶解性不大),并能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

Ⅱ.氯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成为氯水,氯水除了具有消毒作用,还具有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物质具有漂白作用?

【提出猜想】猜想1:

氯水中的H2O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2:

氯水中的HCl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3:

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

猜想4:

氯水中的Cl2具有漂白作用.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

石蕊纸花__________

猜想1不成立

②将石蕊纸花放入__________中

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_________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猜想3__________

【反思交流】①同学们一致认为,不用再做实验对猜想4进行探究,理由是:

进行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时,装置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的现象已证明了Cl2不具有漂白作用。

②钱程同学认为,由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用实验装置F中的蒸馏水吸收氯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将装置F中的蒸馏水换成了氢氧化钠溶液,则最终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__________。

【答案】

(1)浓盐酸;

(2)固液加热;(3)除去氯气中的HCl;浓硫酸;

(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

石蕊纸花

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②将石蕊纸花放入

盐酸中

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石蕊纸花放入

次氯酸中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猜想3

成立

【反思交流】①D;②氯化钠、次氯酸钠。

【解析】

遇酸变红,探究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石蕊纸花放入水中

石蕊纸花

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②将石蕊纸花放入

盐酸中

石蕊纸花变红但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石蕊纸花放入

次氯酸中

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猜想3

成立

【反思交流】①根据D中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不变色,说明Cl2不具有漂白作用;②用实验装置F中的蒸馏水吸收氯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将装置F中的蒸馏水换成了氢氧化钠溶液,C1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那、氯化钠和水,则最终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次氯酸钠。

考点:

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气体的干燥(除水)等知识。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30.硫酸铜溶液对过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