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5191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docx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意义do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及意义

 

姓名:

杜超

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

植物学

学号:

31308003

摘要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循环经济,资源能源

 

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

“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深刻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以及经济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以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

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1]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广义的生态文明,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包含普遍意义上的绿色生态文明,更包含政治、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生态文明等。

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

所谓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在对待生态问题时所表现的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念形态,如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和生态道德等。

所谓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先进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念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各种活动及其对人们文明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引导和培育。

所谓生态制度文明,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进步的制度形态,如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制订的法律法规等。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

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绿色化”、无害化道路,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要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并将这一发展战略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和个人。

在社会领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以及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在文化领域,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

同时,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使人们自觉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我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并付之于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3]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赖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

2.必须加快解决我的国的生态危机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

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峻。

2005年山西省霍州市王庄村发生的工业排污致使数百亩农田被毁。

2008年7月28日15时45分到16时,在广州市番禺区石著镇的大龙村和凌边村,烈日中冰雹突至,惊煞村民。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冰雹里竟然裹夹着小石球,小若豌豆,大若玻璃球。

中科院广州市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匡耀求认为,这是热岛效应之下,城乡接合部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石球是空气中污染物与水汽凝结而成。

2007年洞庭湖鼠患、长春和太湖等地蓝藻暴发导致水污染等一系列事件敲响了我国的生态警钟[4]。

我们必须警醒,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以损害环境、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生态危机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化异化的产物。

人与自然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除了利益冲突外,主要的原因是公众的环境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有环境意识,如果干部自身思想意识严重扭曲,问题就会进一步复杂化。

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而在不少地方,仍有一些干部在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摇摆。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污染企业转移阵地搬到农村。

其实这样做既不能治标,更谈不上治本,只会使受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大。

3.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

人类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自然规律制约的。

在人类初期,由于受生产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人类屈服于自然界的权威,接受自然界的摆布。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也随之逐渐加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配自然和改造自然。

但恩格斯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生态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去发展,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防止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在利用生产过程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从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可以忽视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否则,人类将自食苦果。

4.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传统文明形态,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构成现代文明体系的、独立的文明形态。

其内涵与本质特征决定了在其构建体系中公民意识的核心价值。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

公民意识内涵丰富,包括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看法、观点和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自律、自我体验或自我把握;还包括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我价值、自我人格、自我道德的评判,对实现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采取手段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情感、依恋、感应和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心理的意向。

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公民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

公民意识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观念形态系统,有它自身内在逻辑联系着的层次结构。

作为公民意识的一个分支,生态文明意识在表层操作方面包括公民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和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与评价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预期与参与程度;在深层的理性认知方面,应该包括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和对社会基本规范所持有的认知与观念。

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在各种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发生演化的,同时,又会对生态文明的构建产生积极作用。

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因为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其他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都是由个人构成的,公民的生态意识与价值观在根本上决定了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所持有的生态意识与价值观。

可以说,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整个生态文明意识体系构建与成熟的根本出发点与持续的动力保障。

在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境与难点。

近年来,我国在培育和发展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方面已经形成法治建设和宣传教育与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从被动治理到主动规划等多个明显的特点。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困境与难点,其中既有公民意识本身的问题与矛盾,也有制度层面的缺陷。

从更深层次的分析看,实际上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

5.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恩格斯就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对社会造成了难以预计的影响。

“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为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就更加困难得多了。

”[3]他列举了具体的事例:

阿拉伯人发明酒精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会成为殖民者用来灭绝土著居民的武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没有想到他复活了在欧洲早已被抛弃的奴隶制度,掀起了贩卖黑奴的交易。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在于实现使用价值,不在于直接消费,而在于获取剩余价值或利润。

利润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控制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自然界和人类劳动也变成了赚取利润的工具。

每个资本家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总是想“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从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5]可以说,在利益的驱动下,资本家对自然进行无偿占有和恣意掠夺,对这种占有和掠夺的后果不加考虑,更不会考虑生产的生态后果了。

要实现对整个社会的调节,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就必须用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恩格斯的论述启示我们,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障碍,而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则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扩展,使它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社会调节。

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一定能力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又从根本上限制了这种调节,使它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6]但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讲究效率至上,这就要求我们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汲取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避免重蹈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覆辙,最终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共转变、共促进、共制约、共融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具有任何已有社会的优点,与生态文明有内在统一性,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社会和谐型为重要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共转变、共促进、共制约、共融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有机统一的,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

1.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航仪和方向标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价值理想和目标追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沉重代价。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发展还是粗放的、外延的、初步的,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表现得尤其明显。

实践证明,那种以追求GDP为目标、以资源消耗为依托、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经济发展方式往什么方向转,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

生态文明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评判标准、目标方向、路径选择。

新的发展方式必须体现渗透生态文明的精神,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与生态权益的有机统一。

2.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孕育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

长期实践证明:

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建设生态文明为推动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建设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以环境保护和治理为主的环保产业,以资源回收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以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以有机无公害产品为主打产品的绿色产业,以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

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3.建设生态文明,是建立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

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前提。

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中,我国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发达国家,然而,在这次新的文明转型中,为了避免再次落伍,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利用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大力开发生态化科学技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态文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已经内在地构成了我国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讲,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

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生态方面,许多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

现实向人们提出:

应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这种落后的发展模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我们不但不应该限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反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危害。

我们应当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利用气候问题来干涉我们的工业化,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宪法和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包括控告和检举权、监督权、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权,确保程序的可操作性。

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强制性地规范人们的生产、消费行为,并利用适当的经济手段、合理的激励机制推进环境资源保护。

此外,鼓励环境保护的公众公益活动,对人们进行长期的引导、教育并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加以规范。

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善待生命、关爱生物的道德良知,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植物的基本生存权。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发展生态文明,促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附加值高的环境良好型发展模式转变,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开发,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技术。

应以研制和开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大力开发高端高新生态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的利用开发技术,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绿色市场”的发育、绿色产业链的形成。

此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从而缓解我国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4):

284.

[2]党的十七大报告[J],2007,

(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95.

[4]夏群友.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理论前沿,2010,

(1).

[5]徐民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主义研

究,1999,(5):

1-3.

[6]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导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