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docx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维生素K和氨甲苯酸的止血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防治;
(2)掌握肝素及华法林的抗凝作用特点、机制、应用及自发性出血的防治;
(3)熟悉常用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作用及应用;熟悉铁制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应用;
(4)了解促白细胞增生药及血容量扩充药的作用及应用。
能力目标
(1)能为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止血药或抗凝药。
(2)使用血液及造血系统药时能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预防和治疗措施。
案例引导
止血药可以止血,但如使用不当会诱发心肌梗死而导致患者死亡。
怎样合理运用止血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呢?
案例分析:
患者李某,男性,42岁。
因黏液脓血便6个月入院。
6个月前,李某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10~15次/日,伴左下腹阵发性疼痛,无发热。
自服盐酸小檗碱、吡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治疗3个月症状无改善,之后来到某医院就诊。
李某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
入院后病理学检查为结肠黏膜溃疡,隐窝脓肿形成。
心电图正常。
诊断: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全结肠炎,中度)。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4次/日;泼尼松10mg,1次/日;因患者便血症状严重,给予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药物。
治疗2周后黏液脓血便症状明显缓解。
但几天后,李某突然感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下颌部及左侧肩背部放射,急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广泛心肌梗死,给予吸氧、扩张血管、溶栓等治疗,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
而该患者因便血症状严重,使用了酚碘乙胺、氨甲环酸等止血药,进一步加重了高凝状态,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诱发心肌梗死。
对于本身具有高凝状态的基础疾病所致出血的治疗不选用具有导致血栓形成的止血药物,可选用凝血酶口服进行治疗。
如病情确需止血药,则必须监测凝血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心肌梗死先兆,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促凝血药
(一)概述
促凝血药(止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常用促凝血药有维生素K、酚磺乙胺(止血敏)、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
(二)基本药理作用
维生素K参与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而这些因子是机体内源性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因子,他们能形成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或纤维蛋白而产生凝血。
抗纤溶剂主要为阻碍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发展而起止血作用的一类药物。
(三)临床应用
促凝血药主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及各部位出血,如肺结核咯血、外伤致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及创伤出血等。
(四)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促凝血药不良反应少见,长期应用有可能促进血栓形成,如氨甲苯酸,口服该制剂偶尔发生恶心、上腹部不适感,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五)药物相互作用
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
水杨酸类、磺胺类、奎尼丁等也均可影响维生素K的效应。
(六)常用促凝血药
维生素K(vitaminK)
维生素K是一类具有甲萘醌基本结构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植物性食物如苜蓿中所含的是维生素K1(phytomenadione),由腐败鱼粉所得及肠道细菌所产生者为维生素K2(menaquinone),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称为维生素K3(menadionesodiumbisulfate),甲萘氢醌为维生素K4(menadiol),后两者是人工合成品,具有水溶性,不需胆汁协助吸收,前两者是脂溶性的,需胆汁协助吸收。
【作用与应用】
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及抗凝血蛋白C、抗凝血蛋白S。
维生素K促进这些凝血因子前体蛋白分子氨基末端谷氨酸残基的γ-羧化作用,从而使这些因子具有活性,可与Ca2+结合,再与带有大量负电荷的血小板磷脂结合,使血液凝固正常进行。
维生素K主要用于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早产儿及新生儿出血等患者,香豆素和水杨酸类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凝血酶原过低而引起的出血者,也可用于预防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继发的维生素K缺乏症。
但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
维生素K1作用快,持续时间长,常采用肌内注射,严重出血者可静脉注射。
一般病例口服维生素K3、维生素K4,吸收不良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K3。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该类药毒性低。
维生素K1不良反应少,但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产生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发生虚脱,故一般以肌内注射为宜。
维生素K3、维生素K4常致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
较大剂量维生素K3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对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患者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或选用维生素K1而不用维生素K3。
凝血酶(thrombin)
凝血酶是从猪、牛血液中提取精制而成的无菌制剂,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发挥止血作用。
此外,还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加速创伤愈合的作用。
适用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止血。
局部止血:
用灭菌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成50~200U/mL的溶液喷雾或用本品干粉喷洒于创面。
消化道止血:
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不超过37℃)溶解成10~100U/mL的溶液,口服或局部灌注,也可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增减浓度、次数。
偶可致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
外科止血中应用本品曾有致低热反应的报道。
酚磺乙胺(etamsylate)
酚磺乙胺又称止血敏、止血定、羟苯磺乙胺,能使血小板数量增加,并增强血小板的凝集和黏附力,促进凝血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止血作用。
其作用快速,静注后1h作用最强,一般可维持4~6h。
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药物热、心血管反应、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
氨甲苯酸(aminomethylbenzoicacid)
氨甲苯酸又称对羧基苄胺,能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导致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效果。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产后出血,前列腺增生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但对癌症出血、创伤出血及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无止血效果。
该药不良反应少,但应用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与青霉素或尿激酶等溶栓剂有配伍禁忌;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与本品合用,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
氨甲环酸又称凝血酸、止血环酸。
其止血原理与氨甲苯酸相同,但作用较强。
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纤溶亢进而引起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友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还可出现头痛、耳鸣、皮肤瘙痒等症状,静脉给药过快可致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惊厥或肝脏损伤。
过量也可致血栓,诱发心肌梗死。
二、抗凝血药
(一)概述
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常用抗凝血药有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阿司匹林、链激酶、尿激酶、阿尼普酶。
(二)基本药理作用
肝素能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从而阻止凝血过程的进行;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以及释放,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纤维蛋白溶解药能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后者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溶解血栓。
(三)临床应用
抗凝血药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经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性疾病。
(四)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抗凝血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应用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使用前应测定凝血时间。
此外,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自发性骨折。
对抗凝血药过敏者、有自发出血倾向者、血液凝固迟缓者、有外伤者、产后出血者及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不宜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有加重出血、水杨酸反应等副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药可引起长时间低凝状态、过敏、低血压等反应。
(五)药物相互作用
(1)食物中维生素K缺乏或应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使体内维生素K含量降低,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
(2)阿司匹林等血小板抑制剂可与本类药物发生协同作用。
(3)水合氯醛、羟基保泰松、甲磺丁脲、奎尼丁等可因置换血浆蛋白而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水杨酸盐、丙咪嗪、甲硝唑、西咪替丁等因抑制肝药酶而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
(4)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因诱导肝药酶使本类药物作用减弱,口服避孕药因增加凝血作用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减弱。
(5)肝素可与胰岛素受体作用,从而改变胰岛素的作用,有致低血糖的报道。
(6)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不宜与口服抗凝药合用,会引起出血;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会诱发溃疡和出血;与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会导致低血糖反应。
(六)常用抗凝血药
肝素(heparin)
肝素因最初得自肝脏,故名肝素,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许多脏器中,但以肺和肠黏膜的含量最高。
药用肝素多自猪肠黏膜和猪、牛肺脏中提取,它是由D-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酸及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酯。
肝素存在于肥大细胞、血浆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具有强酸性。
【作用与应用】
肝素具有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作用;此外,它还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抗血管内膜增生等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三方面。
1.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如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的防治。
对静脉栓塞的患者,连续静脉注射肝素,使血药浓度保持在0.2U/mL,可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2.治疗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如脓毒血症、胎盘早期剥离、恶性肿瘤溶解等所致的DIC。
早期应用肝素治疗,可防止因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的继发性出血。
3.体外抗凝 如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心血管手术等。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1.出血 主要不良反应是自发性出血,表现为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口出血等。
如出血严重,可缓慢静脉注射特效解毒剂硫酸鱼精蛋白(protaminesulphate),这是一种强碱性蛋白质,可与肝素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而使肝素失活,急救注射1.0~1.5mg的硫酸鱼精蛋白可使100U的肝素失活,但每次剂量不可超过50mg。
2.血小板减少症 发生率较低,多发生于用药后1~4日,且多为一过性,一般程度较轻,不需停药即可恢复。
3.其他 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发热等。
长期应用肝素可引起脱发、骨质疏松和骨折等。
孕妇应用可致早产及死胎。
禁用于对肝素过敏、有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症、紫癜、严重高血压、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颅内出血、活动性肺结核、孕妇、先兆流产及产后、内脏肿瘤、外伤及术后等患者。
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s,LMWH)
LMWH是分子量低于6.5kD的肝素,作为肝素中分子量较小的部分可由普通肝素直接分离而得,或由普通肝素降解后再分离而得。
目前临床常用的LMWH制剂有依诺肝素(enoxaparin)、替地肝素(tedelparin)、弗希肝素(fraxiparin)、洛吉肝素(logiparin)、洛莫肝素(lomoparin)等。
用于预防骨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透析时血凝块形成,也可用于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易栓症或已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妊娠妇女。
不良反应同肝素,如用量过大仍可导致自发性出血。
香豆素类(coumarins)
香豆素类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4-hydroxycoumarin)基本结构的物质,口服吸收后参与体内代谢发挥抗凝作用,故称口服抗凝药。
常用的香豆素类药物有华法林(warfarin,苄丙酮香豆素)、双香豆素(dicoumarol)、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新抗凝)等。
【作用与应用】
本类药物是维生素K的拮抗药。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前体经羧化酶作用,使其谷氨酸的残基γ-羧化而活化才能保持其活性。
维生素K为此羧化酶的辅助因子。
本类药物能抑制肝脏的维生素K环氧还原酶,阻止维生素K的环氧型向氢醌型的转变,从而使上述凝血因子的γ-羧化作用发生障碍,影响其活性,产生抗凝作用。
本类药物只能阻止凝血因子前体的生成过程,对已有的凝血因子无作用,需待血液循环中具有的凝血因子耗竭后才能出现疗效,因此显效慢。
本类药物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如静脉血栓栓塞、外周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心房颤动伴附壁血栓和冠状动脉闭塞等。
其优点是口服有效,作用时间较长。
缺点是显效慢,作用过于持久,不易控制。
对需快速抗凝者应先用肝素发挥治疗作用后,再用香豆素类药物维持疗效。
该类药与抗血小板药合用,可减少外科大手术、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静脉血栓发生率。
应用这类药物期间,必须测定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应用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可累及机体的所有脏器,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黏膜淤斑、血尿及胃肠道、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出血症状,最严重者为颅内出血,应严密观察。
轻度出血者减量或停药可以缓解;对中度或重度出血者,应给予维生素K1治疗,维生素K3对香豆素类过量导致的出血无效;同时输注新鲜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可以迅速恢复凝血因子的功能。
此外,还可有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增多等。
枸橼酸钠(sodiumcitrate)
枸橼酸钠为体外抗凝药,可与Ca2+可形成难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导致血中Ca2+浓度降低,故有抗凝作用。
该药仅适用于体外抗凝血,如在采血容器中加入2.5%枸橼酸钠10mL可使100mL的血液不凝固。
无不良反应,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三、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药(plateletinhibitors)是指通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以及释放,防止血栓的形成,用于防治心脏或脑缺血性疾病、外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阿司匹林(aspirin)
【作用与应用】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对胶原、二磷酸腺苷(ADP)、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某些病毒和细菌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还能部分拮抗纤维蛋白原溶解导致的血小板激活及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的释放。
临床上可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临床上采用小剂量50~100mg阿司匹林用于防止血栓形成,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脑缺血病患者。
此外,阿司匹林及其代谢物水杨酸对COX-1和COX-2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当,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该药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能减轻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迅速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1.胃肠道反应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使消化性溃疡症状加重。
2.加重出血倾向 阿司匹林能不可逆地抑制环氧酶,对血小板合成血栓素A2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3.过敏反应 该药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
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有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过量或中毒表现 多见于风湿病用本品治疗者,发生水杨酸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重者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
双嘧达莫又名潘生丁(persantine),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生成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病理过程。
双嘧达莫一般与口服抗凝药香豆素类合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可抑制血小板在损伤血管内膜和人工瓣膜表面黏附,防止血栓形成。
与华法林合用,可抑制修复心脏瓣膜时血栓的形成。
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延长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血小板生存时间,增强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呕吐、腹泻、面色潮红、皮疹和瘙痒,罕见心绞痛和肝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持续或不能耐受者少见,停药后可消除。
阿加曲斑(argatroban)
阿加曲斑为精氨酸的衍生物,抑制纤维蛋白交联并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临床上常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此外,还可局部应用于移植物上,以防止血栓形成。
目前临床上不良反应不明,还需继续观察。
水蛭素(hirudin)
水蛭素为多肽类化合物,是最强效的凝血酶天然特异性抑制药,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蛋白水解功能受到抑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凝集,也可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分泌,使纤维蛋白和交联蛋白形成的血小板聚集物易于溶解,最终达到抗凝的目的。
主要用于治疗DIC、心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预防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阻塞等。
无明显不良反应。
四、纤维蛋白溶解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s)又称血栓溶解药(thrombolytics)。
常用药物有:
链激酶(streptokinase)和尿激酶(urokinase)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
链激酶(streptokinase)
链激酶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迅速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导致血栓溶解,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静脉注射治疗动、静脉内新鲜血栓形成和栓塞,如急性肺栓塞和深部静脉血栓等。
现试用于心肌梗死早期治疗,可缩小梗死面积,使病变血管重建血流。
冠状动脉注射链激酶,可使阻塞冠状动脉再通,恢复血流灌注。
主要不良反应是易引起出血,注射局部可出现血肿,一般不需治疗。
如严重出血可注射对羧基苄胺对抗。
更严重者可补充纤维蛋白原或全血。
出血性疾病、新创伤、伤口愈合中、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者禁用。
此外,链激酶具有抗原性,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寒战、发热、头痛等症状,还能引起血压下降,必要时可应用升压药。
尿激酶(urokinase)
尿激酶是从人尿中分离得来的一种糖蛋白,也可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
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溶酶,发挥溶血栓作用,此外,还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血栓性疾病。
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同链激酶。
没有抗原性,也不引起类似链激酶引起的过敏反应,对链激酶过敏者可用。
阿尼普酶(anistreplase)
阿尼普酶是将链激酶进行改良的第二代溶栓药,是链激酶与乙酰化纤溶酶原形成的复合物。
进入血液后经去乙酰化作用而被激活,然后与纤溶酶原结合,使后者活化为纤溶酶。
阿尼普酶分子量为131kD,t1/2较长,为90~105min,具有选择性作用,全身纤溶作用弱。
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也用于其他血栓性疾病。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出血,常发生于注射部位或胃肠道,亦可发生一过性低血压和与链激酶类似的过敏反应。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于1984年用DNA重组技术合成获得成功,含有527个氨基酸。
其溶栓机制是激活内源性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溶酶,t1/2约为5min,溶栓作用较强,对血栓具有选择性,作用快,再灌注率高。
现已试用于治疗肺栓塞和急性心肌梗死。
阻塞血管再通率比链激酶高,且副作用小,是较好的第二代溶栓药。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为第三代溶栓药。
该药不良反应较少。
五、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一)概述
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把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治疗贫血的常用药物,不同类型的贫血采用不同的抗贫血药。
(二)基本药理作用
本类药物主要是针对贫血的病因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铁是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不可缺少的物质,最终参与合成血红蛋白。
食物中叶酸、叶酸制剂和维生素B12进入人体参与代谢,影响血细胞基因(即DNA)合成,如缺乏上述物质则DNA合成受阻,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红系干细胞增生和成熟,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刺激骨髓中性粒前体细胞增殖及分化,并可促进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三)临床应用
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贫血的治疗,针对不同的贫血原因采用不同的药物。
如缺铁性贫血,需采用铁剂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采用需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比较困难,可通过骨髓移植进行治疗。
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适用于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四)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1.胃肠道反应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主要见于铁剂,长期使用叶酸亦可出现上述反应。
2.过敏反应 较少见。
维生素B12肌内注射偶可引起皮疹、皮肤瘙痒、腹泻以及过敏性哮喘,但发生率很低,极个别出现过敏性休克。
3.关节、肌肉疼痛 大剂量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痛及关节、肌肉疼痛。
4.其他 维生素B12可引起低血钾及高尿酸血症;大剂量服用叶酸时,可使尿呈黄色;长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者可见脾肿大。
(五)药物相互作用
(1)叶酸静脉注射较易致不良反应,故不宜采用;肌内注射时,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同管注射;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锌的吸收。
(2)维生素B12缺乏可同时伴有叶酸缺乏,如以维生素B12治疗,血常规虽能改善,但可掩盖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对该类患者宜同时补充叶酸,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宜与化疗药同时应用,因其会干扰化疗药的效果。
(六)常用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铁制剂(ironpreparation)
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ferroussulfate)、枸橼酸铁铵(ferricammoniumcitrate)、富马酸亚铁(ferrousfumarate)。
注射铁剂有右旋糖酐铁(irondextran)和山梨醇铁(ironsorbitex)。
【作用与应用】
铁为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染色质及组织酶(细胞色素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酶等)的组成成分,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
铁制剂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极佳。
尤其对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子宫肌瘤、痔疮出血等)、营养不良、儿童生长发育、妊娠等所引起的贫血疗效较好,用药后一般症状迅速改善,网织红细胞数于治疗后10~14d达高峰,血红蛋白每日可增加0.1%~0.3%,4~8周接近正常。
但体内储存铁量恢复正常值需要较长时间,故重度贫血患者最好连用数月。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铁制剂可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
此外,也可引起便秘。
注射用铁剂可引起局部刺激及皮肤潮红、发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严重者可发生心悸、血压下降等。
小儿误服铁剂1g以上可发生急性中毒,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胃黏膜凝固性坏死。
可应用去铁胺灌胃或肌内注射以结合残存的铁进行急救。
叶酸(folicacid)
叶酸由蝶啶、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广泛存在于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