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4738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docx

校园环境调研报告材料

 

环境调查报告

 

1调查计划

1.1制定工作计划

(一)确定范围:

XX大学校园

(二)人员分配:

小组四人每人负责一部分调研内容,最后由组长整合

(三)行程安排:

调查时间由2016年4月18日至2016年4月24日

4.18日上午由带队老师安排任务,下午就相关主题查找资料;

4.19日上午确定调查场所,下午查找资料;

4.20日上午查找资料,下午各自去往调查场地进行调查。

4.其余时间进行材料汇总,报告编写。

表1调查计划表

时间

地点

调研内容

预计工作小时

4/18

校园

校园水环境调研

10

4/19

校园

校园大气环境调研

10

4/20

校园

校园固体废物调研

10

4/21

校园

校园噪声环境调研

10

 

2调查内容

2.1水环境现状调查

2.1.1污染源调查

1、校园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食堂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等。

2、食堂水包括洗碗水、洗菜水以及其它污水,洗碗水主要含有N、P等营养物质和油脂,洗菜水含有的沙粒等较少的污染物,其它污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

主要排入下水道和校园内小水沟。

3、实验室废水主要排入下水道,排水量不大。

生活污水的排水量占主要部分。

2.1.2环境水质量现状监测

1、根据污染源特征和评价级别,选取水温、色度、浊度、透明度等项现状监测项目。

2、监测时间与频率

宿舍楼和家属楼每四小时采样监测一次;实验楼实验前后各采样监测一次;校园餐厅用餐前后各采样监测一次。

3、监测点设置

根据污染源特征、气象条件和评价等级等因素,本次采用功能区布点法。

在校区内布设8个监测点。

各监测点的编号、方位、及布点原则见表2。

表2环境水质量现状监测点情况一览表

编号

方位

布点原则

1

教工宿舍区

生活水源

2

实验楼

实验用水

3

办公楼

生活用水

4

1#学生公寓

5

主教楼

6

校园餐厅

7

10#学生公寓

8

3#学生公寓

2.1.3监测方法及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按表中所列分析方法进行,具体方法见表3。

检测项目

采样方法

分析方法

来源

水温

现场采样实验室测定

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

各布点取样水

色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稀释倍数法

浊度

目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

透明度

铅字法,塞氏盘法

电导率

电导率仪法,

溶解氧

电化学探头法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

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

悬浮物

重量法

亚硝酸盐氮

分光光度法

表3环境水质量监测分析方法

2.1.4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详见表4。

检测项目

监测结果

水温

色度

浊度

透明度

电导率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

氨氮

悬浮物

亚硝酸盐氮

表4环境水质量监测结果

2.2空气环境现状调查

2.1.1污染源的调查

(1)食堂油烟排放:

主要是两个餐厅的油烟排放,由于多采用天然气为燃料,所以其成分以CO2和油烟颗粒居多。

而其排放方式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空气中。

(2)汽车尾气:

学校内老师小车及外来车辆,多以燃汽油为主,尾气有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加之一些颗粒物,并且属于直接排入大气。

2.1.2校园区域划分

校园功能分区按宿舍区、教学楼区、行政区、生活区进行划分,校园空气质量执行GB3095-96二类区标准。

对于污染物SO2取一小时平均值,采样时间为45min,浓度限值为0.5mg/m3、NO2取一小时平均值,采样时间为45min,浓度限值为0.24mg/m3,采样时间为2h,浓度限值为0.3mg/m3。

表4NO2采样的结果

NO2

地点

时间

5月7日

XX

NO2的浓度mg/m3

0.005

温度

19.5℃

XXX

NO2的浓度mg/m3

0.0053

温度

18.3℃

压强

101.6Kpa

流量(L)

0.4L/min

采样时间

20min

由《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可知,NO2的1小时均值为0.24mg/m3,从上表可知,XX和XXX的NO2的浓度未超标。

表5SO2采样的结果

SO2

地点

时间

5月7日

XX

SO2的浓度mg/m3

0.5

温度

19.5℃

XXX

SO2的浓度mg/m3

0.048

温度

18.3℃

压强

101.6Kpa

流量(L)

1L/min

采样时间

10min

由《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可知,SO2的1小时均值为0.5mg/m3,XX中SO2的浓度未检出,监测浓度未超标,XXX中SO2的浓度为0.048mg/m3,小于0.10mg/m3,监测浓度未超标。

2.3固体废物排放调查

2.3.1校园固体弃物

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定: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XX大学占地XX万平方米,建筑面积XX万余平方米。

产生固体废物的地方有X个教学楼,XX个寝室楼,化学和物理实验楼,食堂等。

因此,我们选取了学校的垃圾桶,锅炉房,食堂,化学实验楼,寝室以及教室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5校园固体废物排放

对象

废弃物名称

废弃物特性

排放种类

发生源

废弃物的量

处理处置方式

垃圾桶

纸,塑料,未喝完的饮料等

聚氯乙烯等

不连续、每天

人们不要时丢弃的

1000kg/d

垃圾站

食堂

剩饭,剩菜,纸屑,饮料瓶等

聚氯乙烯等

不连续、每天

食品加工及未吃完丢弃

1250kg/d

卖出去喂猪,垃圾站

锅炉房

煤碳渣

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

不连续、每天

燃煤产生的

60—70m3每天

用于工厂造砖

化学实验楼

化学药剂,金属,橡胶,纸等

苯乙烯,丁二烯等

不连续、一周五天

所做试验后丢弃的垃圾

107kg/d

分类处理后,危险固废送至专门的工厂处理

寝室

纸屑,饭盒,塑料,等

聚氯乙烯等

不连续、每天

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不需要的东西

4000kg/d

垃圾桶

教室

粉笔灰,纸等

硫酸钙,碳酸钙等

不连续、一周五天

老师上课写完字后以及学生丢弃的

550kg/d

垃圾桶

2.4噪声环境现状调查

2.4.1噪声质量现状监测

本次监测的区域在校园内,属于1类声功能区,根据划分的区域执行相应的标准值,环境噪声限值见表1:

表1环境噪声限值

环境功能区类别

时段

昼间

夜间

0类

50

40

1类

55

45

2类

60

50

3类

65

55

4类

4a类

70

55

4b类

70

60

本次噪声监测是监测校园周边的环境噪声质量,选择4个最优采样点,监测点位如下所示:

1#—XX大学大门内侧50m

2#—XX大学家属区后100m

3#—XX大学11教厂界1m

4#—XX大学3教后160m

布点理由:

1#属于XX大学校内交通干道和校50m之外的交通干道的噪声,有大量的车辆,主要影响第X宿舍楼学生的生活。

2#属于XX大学家属区,主要受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航空的影响。

3#是正在施工建设区——XXX,主要受到施工的噪声、交通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其周边有居民区和教学楼。

因此,其是一个极其敏感点。

4#是正在施工建设区,其噪声源有施工噪声、交通和社会生活等。

主要影响XX大学第XX宿舍楼和周边的居民。

2.3.1监测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S)GB3096-93。

2.3.2监测仪器

使用声级计,声级计是一种能够把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车辆噪声等,按人耳听觉特性近似地测定其噪声级的仪器。

2.3.3监测条件

(1)测量时的气象条件为无雨、无雪、风速小于5.5m/s。

(2)测量时要求仪器距离地面1.2m,手持噪声仪,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m。

(3)测量时凭测量者的听觉识别出该测点的噪声主要来自哪个方向声源。

(4)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物不得小于1m。

2.3.4测量时间

在XX年X月X日共计测量,每天监测时间为8:

00~9:

30;11:

00~12:

30;17:

00~18:

30,每一点至少测量三次,测量时间为10分钟,每隔5s读一个数,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再通过Leq数值进行分析。

第一时间段上班高峰期,产生噪声的集中点;第二、三时间段,基本处于中午休息时段,交通干线上的交通流量较大,对交通干线附近的生活有明显的影响,但建设施工出的噪声又明显的降低,得到和施工时的比较,选择这些时段,能反映校园周边环境噪声污染的情况。

因此,我们认为选择这几个时段和监测点很具有代表性。

在这次选择的监测点位中,噪声的来源都比较复杂。

监测点位间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对其噪声的吸收影响不是太大,能较有效地反映校园周边的环境噪声污染状况。

2.3.5监测结果分析

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将各个监测点的数据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

 

根据公式Leq=L50+d

/60

其中d=L10—L90 

式中:

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

 L50—— 测定时间内,50% 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

四个监测点不同时段监测结果如下:

表2采样点1

噪声级

L10

L50

L90

Leq

时间

2015/6/16

08:

00-08:

10

69.1

65.8

62.8

66.5

11:

00-11:

10

68.1

59.3

53.6

62.8

17:

00-17:

10

67.3

58.4

50.5

63.1

表3采样点2

噪声级

L10

L50

L90

Leq

时间

2015/6/16

08:

20-08:

30

60.4

46.1

41

52.4

11:

20-11:

30

51.3

45.3

39.6

47.6

17:

20-17:

30

63.1

55.7

49.7

58.7

表4采样点3

噪声级

L10

L50

L90

Leq

时间

2015/6/16

08:

40-08:

50

72.9

67.8

65

68.8

11:

40-11:

50

59

46.8

42.3

51.4

17:

40-17:

50

48.8

42.7

38.8

44.4

表5采样点4

噪声级

L10

L50

L90

Leq

时间

2015/6/16

09:

00-09:

10

46.1

40.6

38.1

41.7

12:

00-12:

10

44.9

40

38.1

40.8

18:

00-18:

10

54.6

47.5

45.7

48.8

依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可确认我校周边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区应属I类标准,即白天低于55分贝(dB),夜间低于45分贝.从本次监测实验分析体现出1、2、3、4监测点的平均值分别为61.5dB、51.3dB、54.2dB、44.5dB。

1#监测点属于交通主干道,在Ⅰ类功能区是严重超标,监测点所研究区域的主要噪声来源是:

交通噪声,校门口的声环境质量最差。

因此,知交通噪声对校园的声环境是有影响的;在2#、3#监测点,噪声质量也相对较差,分时段性的超标,对其附近的文化活动和居民生活有影响;相对噪声质量较好监测点是4#,没有出现时段性的超标,可能由于周边的停止施工,只是出现一些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对周边的文化活动和生活影响不大,较安静。

2.5发现的问题

2.5.1水环境出现的问题

(1)用水设施落后;

(2)同学们节水意识淡薄;

(3)寝室楼热水供应系统冷水无效的损失;

(4)部分用水设施损坏

(5)管理和宣传不到位等。

2.5.2大气环境出现的问题

(1)煤炭不易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形成不完全燃烧,燃烧效率低,相对增加了污染气体的排放;

(2)燃烧过程不易控制,例如挥发成分大量析出时往往供氧不足,造成烟尘析出与黑烟外排;

(3)固体燃料燃烧时温度难以均匀,形成局部高温,促使大量NOX形成;

(4)原煤中硫大多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成SO2;

(5)未经处理的固态煤直接燃烧时,大量粉尘将随烟气一同排出,造成粉尘污染。

(6)试剂的挥发,如HCl、H2SO4、HNO3、NaI、苯、醚、酮、氯代烷烃等;

(7)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8)实验产生的废水散发出的气味;

(9)烹饪食物产生的油烟,以及燃烧天然气时产生的气体。

2.5.3固废产生的问题

(1)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处理,道路上也都是设置一个垃圾桶,人们不好进行分类丢弃。

(2)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

比如,一些塑料袋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一些碎纸片可以回收至工厂中等。

(3)垃圾没有及时的清理,调查发现,在一些道路边上的垃圾桶已经堆满,可是却无人来清理。

(4)垃圾未放入指定的地方。

我们发现,在一些路面上,有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

(5)食堂把厨余垃圾丢到学校的垃圾站点时,有些也是未投放到里面而直接丢弃在外面。

2.5.4噪声产生的问题

(1)校园边缘主要干道的交通噪声。

如汽车的喇叭声,此类污染不仅面广而且噪声声级高。

(2)来自运动场,食堂,商店与公共场所的社会噪声。

(3)来自实验室及机房的噪声。

如实验设备与计算机的噪声。

(4)来自学生宿舍的噪声。

如交谈声,漱洗声。

录音机声,乐器的练习声,走步声,窗关闭的撞击声。

这种噪声往往声级不高,但却往往干扰学生的正常生活。

(5)校园正在施工,工地的建筑噪声。

此类噪声虽是临时性的,但其声音强度很高,又属于露天作业,因此,污染十分严重。

 

3总结

3.1校园水体污染的解决方案

(1)逐步淘汰浪费水资源的设备,积极采用节水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2)加强组织领导力,完善保障制度;

(3)大力宣传水资源匮乏;

(4)鼓励一水多用,中水回收;

(5)开展校园水资源系列问题的讲座活动,提高同学们对水资源的认知关注度;

(6)监测水信息,制定应急措施;

(7)树立青少年的节约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

3.2校园大气污染的解决方案

(1)食堂:

可在食堂后厨多设置几个通风口,也可以使用油烟净化器,油烟净化器可滤去尘埃,清除异味及有害气体,双重灭菌,释放负离子,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

(2)实验室: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学生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倒入废液缸,防止废液挥发产生有害气体,进行有有害气体产生的实验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3)露天煤场:

①用抑尘喷淋喷枪在煤堆上适时喷水,能有效防止粉灰飞扬;

②建立堆场的防尘网墙;

③在煤堆上覆盖防尘罩子;

④建造专门的堆放库房(成本高);

⑤国外有使用专门的胶水喷洒到煤堆表面,让表面的粉灰黏在一起不飞扬开来。

这就每取用一次煤就要在取用的地方再喷洒一次了(不可取,会造成资源浪费)。

3.3校园固废污染的解决方案

(1)定期打印一些垃圾分类,循环和回收利用的宣传语,联系各学院出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板报。

让同学对其有一定的映像,并且付诸实际。

而我们可以宣传,像塑料袋,我们可以循环利用的尽量利用等。

(2)与学校进行交涉,让他们使用分类的垃圾桶,再增设一些这样的垃圾桶以及垃圾清理人员。

我们在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小门附近的垃圾桶很少,但是,这里人流量较多,大部分都是从校外买完东西后,垃圾没地方放,并且有些垃圾桶虽然装满但却无人来清理。

(3)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自制堆肥。

其步骤是:

①②③用一般的塑料桶,在底部打洞,成为简易的有机堆肥桶,找一些土壤(不能用黏土)来,在桶底铺上六、七公分的土(堆肥桶一定要加盖,并用重物把盖子压紧,不让空气进出,才能把垃圾闷热)。

堆肥桶底部打洞流出来的水,是最佳的液体肥料,可以用来浇花。

在堆肥桶底部的洞口接上同样口径的水管,直接接往废饮料瓶,就可以轻松盛接渗出水,也可以避免恶臭味散出;②把果皮,剩饭等水分沥干后,铺平在桶子里,上面再铺土压实,避免臭味逸出;③一层土一层垃圾一层土,像三明治的做法一样,再在上面铺一层较厚的(七、八公分)的土,这种方案可以使垃圾不再发臭,一些难以处理的垃圾,也得到了较好的处理。

(4)压实是指一种通过对废物实行减量化,降低运输成本、延长填埋寿命的预处理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些易拉罐,塑料瓶,纸箱等压实处理,使其减小体积,减少土地的占有面积。

当然,这种方案是靠人们的自觉行为。

以上4种方案,虽然有一些未能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相对于环境效益来说,却有很大的收获。

若只追求经济效益,将来必然会消耗更多的资金来修补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4校园噪声污染的解决方案

(1)加强管理,控制交通噪声

完善校园道路系统,改善路面,加强道路规划,合理进行路旁绿化改造;对学校周围的交通干道的噪声可在有关部门的支持监督下,采用警示牌等提醒过道车辆放慢速度,少鸣或不鸣喇叭。

(2)用隔声屏障减噪

采用隔声屏障降噪,采用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制造出特殊的结构,设置在噪声源与接受点之间,阻止噪声直接传播,可将校园围墙做成隔声体、在教学区与道路之间增设隔音屏障、在楼内的屋顶、墙面、地面铺设隔音板,从而达到减噪目的。

(3)绿地降噪

校园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音。

校方可以加大力度进行植树、铺设草坪,也可在学生间组织植树活动。

实验证明,声波在厚草地上传播时每1000Hz衰减可高达25dB/100m。

(4)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作为校园的主体,在对客观环境进行分析之后,最主要的还是要从我们自身出发,学校可开展有关环境噪声的活动,鼓励同学们参加,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自己身边的噪声污染;相关组织可以加强宣传活动,让防噪深入同学们心中;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相关场所设立宣传标语,在学生群中进行防噪标语征集也是加深同学们防噪意识的一种方法。

 

附录:

(调查照片,参考资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