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4727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总论

一、传染病基本特征

二、临床特点

1、阶段

(1)潜伏期

(2)前驱期:

非特异症状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2、症状体征

3、表现

①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②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不引起或指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最常见。

③病原携带状态:

能排出病原体。

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的传染源通常为携带者,在二次流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潜伏性感染:

不排出体外。

如单纯疱疹病毒、疟原虫

三、流行过程基本条件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流行性斑疹伤寒:

人虱

地方性斑疹伤寒:

鼠蚤

乙肝:

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四、影响流行病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五、预防

1、管理传染源

(1)甲类传染病(2种):

霍乱、鼠疫【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内上报】

(2)乙类(25种):

其中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按甲类处理【其余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内上报】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检疫期长短怎么确定:

根据最长潜伏期确定

隔离期怎么确定:

根据传染期

●传染病早期诊断指标:

特异性IgM抗体

●消毒概念:

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达到无害化。

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

第三章第九节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病原体为肝炎病毒,不包括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HSV)、EB病毒等

1.HAV:

·嗜肝RNA病毒属,为单股正链线状RNA

·分为7个基因型和1个血清型

·IgM抗体为近期感染的标志(可诊断甲肝),IgG抗体则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2.HBV:

·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同属包括土拨鼠肝炎病毒、地松鼠肝炎病毒;同科包括鸭乙型肝炎病毒

·为不完全的环状双链DNA

·形态:

一般小球型颗粒最多,Dane颗粒最少

大球形(Dane)颗粒:

包膜(HBsAg)、核心(HBcAg、DNA、DNAP);

小球颗粒和丝状颗粒(HBsAg)

·基因组结构:

分为S、C、P、X区四个位于长链的开放读码框

S区:

分为S1、前S2和S三个编码区;三者分别合成pre-S1、pre-S2、和HBsAg

HBsAg为小分子蛋白或主蛋白、与pre-S2合称中分子蛋白、三者合称大分子蛋白

C区:

前C基因--编码HbeAg(前C区可变异)

C基因--编码HBcAg

P区:

为最长的读码框,编码DNAP(翻转录酶活性的聚合酶,90kD)等,与复制有关

X区:

编码X蛋白(HBxAg)

·抗原系统:

HBsAg

最早出现、诊断依据;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抗-HBs

保护性抗体;单独阳性可排除乙肝感染

HBcAg

HBV复制的标志,血清中游离较少但窗口期可检测

抗-HBcIgM

急性期标志,提示病情活动

抗-HBcIgG

记忆性抗体;低滴度提示既往感染,单独阳性见于窗口期

HBeAg

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常仅见于HBsAg+血清;与HBV-DNA及DNAP有关

抗-HBe

恢复期,传染性降低

3.HCV:

·单股正链RNA

·基因组有显著的异质性:

同一基因组的不同区段变异程度有显著区别

·HCV-Ag含量很低,检出率不高;抗HCV为感染标志,非保护抗体

4.HDV:

缺陷病毒,继发于HBV感染;为单股闭合负链RNA

5.HEV:

·单股正链RNA

·抗-HEV-IgM提示近期感染;抗-HEV-IgG急性期滴度高、恢复期下降

【流行病学】

传染源

HAV、HEV

急性感染及亚临床感染者(HEV的动物宿主)

HBV、HCV、HDV

病人和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HAV、HEV

粪口途径和密切接触

HBV、HCV、HDV

输血和注射、母婴、密切接触、性

易感人群

HAV

6月以后,随年龄↑易感性↓、终身免疫

HBV

普遍易感,随年龄↑易感性↓

HCV

普遍易感,主要侵犯青壮年

HDV

HBV

HEV

普遍易感,终身免疫

·HBV的流性特征:

低度流行区

HBsAg携带率0.2%-0.5%

中度流行区

HBsAg携带率2%-7%

高度流行区

HBsAg携带率8%-20%

·各型肝炎间无交叉免疫,可重叠感染

【发病机制】

·乙肝:

HBV不直接导致肝细胞病变,干细胞病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

【病理生理】

1.黄疸:

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肝C的肿胀和坏死两条途径

2.肝性脑病:

·血氨和其他的毒性物质蓄积

·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的比例失调

·假性神经递质

3.出血

4.急性肾功不全(肝肾综合征):

有效血统了下降导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5.肝肺综合征:

基础肝病+肺血管扩张+动脉血液氧合障碍三联症候群;根本原因为肺内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异常扩张导致动静脉分流

6.腹水:

早期原因为钠潴留

【病理解剖】

·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

炎症活动度

纤化程度

分级

汇管区及周围

小叶

分期

纤化程度

0

无炎症

无炎症

0

1

汇管区炎症

少数坏死

1

局限于窦周

2

轻度碎屑样坏死

出现嗜酸小体

2

纤维间隔形成

3

中度碎屑样坏死

见融合、桥型坏死

3

小叶结构紊乱

4

中度碎屑样坏死

广泛桥型坏死

4

早期肝硬化

·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

大块坏死、占2/3以上

亚急性重型肝炎

亚大块坏死,小于1/2

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基础上出现的坏死或亚大块坏死

【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6个月)

·急性黄疸型:

黄疸前期:

持续5-7天;发热、乏力、消化道症状

黄疸期:

持续2-6周;热退黄疸现、自觉症状减

恢复期:

持续1-2月

·急性无黄疸型:

发病率高;起病缓慢、症状轻

·急性丙肝:

临床表现一般较轻,无黄疸型较多

·急性丁肝:

与HBV同时发生(同时感染)或继发于HBV(重叠感染)

·急性戊肝:

症状较重、病程较长

2.慢性肝炎(>6个月):

·甲肝、戊肝不转为慢性;急转慢乙肝<丙肝<丁肝

·轻度慢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

3.重型肝炎:

·常见戊肝

·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精神症状、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和进行性加深的黄疸

·分类:

急性重症肝炎(肝衰)

2周内出现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

亚急性重症肝炎(肝衰)

15日-26周内出现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

慢性重症肝炎(肝衰)

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有肝失代偿表现

4.淤胆型肝炎:

·急性大多可恢复;慢性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淤胆表现

·可有皮肤瘙痒、脂肪泻和白便;有黄疸深,消化道症状轻(与重症肝炎鉴别点)

·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5.肝硬化

6.特殊人群肝炎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血清酶:

ALT:

常用,重型肝炎可出现胆酶分离

AST:

提示线粒体损伤、病情持久且较严重

·血清蛋白:

重型肝炎、肝硬化和中度以上的慢性肝炎可出现白蛋白(35-55)和球蛋白(20-30)的比例下降甚至倒置

·PTA:

反应肝细胞的坏死程度,<40%提示重症肝炎

2.病原学检查:

见病原学部分

【并发症】

肝内并发症

肝癌、肝硬化、脂肪肝

肝外并发症

胆道炎症、胰腺炎、糖尿病、甲亢、再障贫和溶贫

重型肝炎

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

【治疗】

1.急性肝炎:

隔离休息、清淡饮食、保肝抗病毒治疗

2.慢性肝炎:

·一般治疗、护肝

·抗病毒:

乙肝治疗总体目标: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

干扰素(禁忌症: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上限2倍、失代偿期肝硬化、自身免疫病和严重器官病变)

核苷类似物: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

-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替诺福伟)

丙肝---干扰素+利巴韦林

【预防】

1.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隔离----甲肝、戊肝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乙肝:

医务工作者不慎可疑感染后应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周后疫苗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2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第三章第十二节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乙脑)

·由乙脑病毒经蚊虫传播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

【病原学】

乙脑病毒

·单股正链RNA

·嵌有外膜蛋白(E蛋白)和非糖基化膜蛋白(M蛋白)

·嗜神经病毒;抵抗力弱但耐高温和干燥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动物;猪为主要的传染源(中间宿主),特别是幼猪

2.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以库蚊为主要媒介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可获得持久免疫

【病理解剖】

·主要以大脑皮层、间脑和中脑受累最严重

·神经细胞病变:

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和坏死

·炎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炎细胞形成”血管套”;胶质细胞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

·血管病变:

浆液渗出→脑水肿

【临床表现】

1.初期:

病初3天

·急起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可有颈强直和抽搐

2.极期:

持续3-10天

·高热(达40℃),伴剧烈头痛和喷射状呕吐

·意识障碍:

昏迷越早、越深、越长,病情越重

·惊厥:

多为病情严重的表现

·呼衰:

多为中枢性呼衰(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

·颅高压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3.恢复期:

一般2周左右完全恢复,多自限性

4.后遗症期:

病程半年仍不能恢复则称后遗症

【并发症】

·发生率约10%,以支气管炎最常见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脑脊液:

·血常规:

外周血WBC↑,一般在(10-20)*109左右;中性粒在0.8以上

·脑脊液:

WBC轻度↑,多在(50-500)*106

2.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最早出现,用于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

·流脑:

多见于冬春季,可有皮肤和粘膜的瘀点;脑脊液呈细菌性脑膜炎改变

【治疗】

·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预防】

·关键是灭蚊防蚊、预防接种和动物宿主的管理

第三章第十三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汉坦病毒引起,鼠为主要的传染源

·病理变化主要为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上以三主征(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病程主要经五期经过(热低少多恢)

【病原学】

汉坦病毒:

·单股负链RNA

·我国主要流行的血清型为Ⅰ型汉滩病毒(野鼠型)和Ⅱ型首尔病毒(家鼠型)

·对热、酸、消毒剂和紫外线敏感;免疫原性强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宿主为啮齿类;我国主要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人不是)

2.传播途径:

最主要为呼吸道传播(鼠类散布的含病毒排泄物),常见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3.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有稳定持久的免疫力

【发病机制】

1.病毒直接作用:

损害细胞膜和细胞器

2.免疫损伤作用: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Ⅲ型变态反应),为主要原因

·其他变态反应、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

【病理生理】

1.休克:

原发性休克主要由于血管改变→血浆外渗→血容量↓;继发性休克主要为大出血

2.出血:

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

3.急性肾衰:

·肾滤过率下降:

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主要原因)

·肾灌流不足:

血容量↓

·肾小管机械性压迫:

髓质水肿

·肾小管管腔阻塞:

管型形成

【病理解剖】

·以全身小血管和肾脏病变最明显

·血管:

为主要病理;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肾脏:

肾皮质苍白、髓质极度充血、出血和水肿

·心脏:

右心房内膜下广泛出血

·脑部:

垂体前叶腺垂体显著充血、出血和凝固坏死,后叶无明显变化

·后腹膜和纵膈有胶冻样水肿

【临床表现】

三主征---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表现、肾损害

1.发热期:

·三红(面、颈、胸),三痛(头、腰、眼),三肿(球结膜、眼睑、面),出血

·本病特点:

轻型热退后症状缓解;中重型热退后症状加重

·全身表现主要以胃肠、精神和神经症状为主

·毛细血管损害征:

皮肤充血潮红(面、颈、胸),重者呈醉酒样貌

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和胸背部,常呈搔抓样、条索样瘀点

粘膜出血,常见于软腭的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球结膜水肿)

·早期就出现肾损害

2.低血压休克期:

神皮唇脉压尿

3.少尿期:

·本病死亡多发于此期

·500ml/d(20ml/h)可认为少尿,少数无明显少尿而存在氮质血症

·少尿期的主要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尿中有膜状物为重症(非重型)

·可有高血容量综合征:

体表静脉充盈、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脉搏洪大,脸部胀满和心率增快

·轻重与少尿持续时间和氮质血症的高低相平行

4.多尿期:

可分为移行期、多尿早期和多尿后期

·新生肾小管重吸收未完善、尿素氮等潴留物质滤出引起

·移行期仍有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

5.恢复期

体温

血压

出血

肾脏损害

轻型

<39℃

正常

轻度

+~++无少尿期

中型

39-40℃

收缩压<90mmHg

明显

+++以上少尿

重型

>40℃

X休克

严重

++++少尿、无尿

危重型

在重型基础上并发:

难治性休克、重要脏器出血、少尿超出5天或无尿超出2天、BUN超出42.8mmol/L、出现心衰肺水肿、脑水肿、中枢系统并发症、继发感染者

临床特点------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WBC↑、淋巴细胞↑(异型C有利于早期诊断;>0.15为重型)、Hb↑、PLT↓

2.尿常规:

病程第二天可出现尿蛋白,镜检可见管型、膜状物

3.血液生化检查:

BUN和肌酐在低血压休克期开始升高,移行期达高峰,多尿后期开始下降

4.免疫学检查:

·IgM:

第二日起即可检出,1:

20阳性

·IgG:

1:

40、一周后上升四倍以上有确诊价值

【并发症】

1.腔道出血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3.肺水肿

4.继发感染:

易发于多尿期和恢复期

【治疗】(简答)

1.治疗原则:

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2.发热期:

·早期抗病毒:

4天以内治疗病因和免疫调节为主

·减轻外渗和综合补液、改善中毒、预防DIC

3.低血压休克器:

扩容纠酸活血管,重点是维护肾功能

4.少尿期:

稳促导透

·每日的补液量=前一日的尿量+呕吐量+500-700ml

·透析主要用于解除高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

5.多尿期: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第三章第十四节登革病毒感染

登革热

【病原学】

·登革病毒:

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

·有4个血清型,有广泛的交叉免疫反应性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

2.传播途径:

伊蚊叮咬

3.易感性:

普遍易感;对同株有牢固免疫力;对其他血清型有短暂交叉免疫

4.流性特征:

·热带和亚热带之间流行

·20-40岁青壮年易感

·多有市镇向农村蔓延

【发病机制】

·第一次病毒血症:

在单核-巨噬系统增值并进入血循环

·第二次病毒血症:

定位于单核-巨噬系统和淋巴组织之中复制,再次入血;引起病毒血症

【病理改变】

·主要为肝、肾、心和脑等器官的退行性变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乏力、皮疹,有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

·潜伏期3-15天,通常为5-8天

1.典型登革热:

·发热:

双峰热或马鞍热型,全身毒症明显;常伴头眼和骨关节肌肉痛

·皮疹:

3-6天出现;先见于躯干后逐渐向四肢或头面部蔓延,最后分散于皮肤

·出血、肝大

2.轻型登革热:

类似流感

3.重型登革热:

·罕见的病死率高

·出血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

·可有中枢型呼衰

【并发症】

·常见急性血管内溶血,多发于G-6-PD缺乏患者

·精神异常、肝肾综合征等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常用于早期检测

·WBC第2天下降,4-5天降至2*107/L;退热一周后恢复

·PLT下降或轻度增高

·部分病例可见蛋白尿和血尿

·脑脊液压力升高,WBC和Pr可轻度↑,糖和氯化物正常

2.血清学检查:

·红细胞凝集抑制抗体于病程4-5天开始出现,补体结核抗体于2周开始出现

·确诊:

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

·确诊:

血清中检出登革病毒的抗原

【治疗】

·高热慎用退热药,以防G-6-PD缺乏患者诱发急性血管内溶血或大量出汗造成虚脱

【预防】

·防蚊灭蚊为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疫苗尚未推广使用

登革出血热

【发病机制】

·低滴度的促进性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弱,但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液浓缩和休克

【临床表现】

·典型登革热症状:

发热伴疼痛、皮疹、出血

·严重的出血倾向:

束臂试验+

【实验室检查】

·特征性改变:

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伴血液浓缩

第三章第十六节艾滋病

【病原学】

·HIV属反转录病毒,为单链RNA

·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HIV-1型为主要致病型;根据gp120的高变区V3差异分为3群和13个亚型

·HIV基因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

结构基因

群特异性抗原基因(gag)

编码p24

包膜蛋白基因(env)

编码gp120、gp41

调节基因

病毒蛋白调节因子(rev)

正调控结构蛋白,增加gag和env的表达

负调因子(nrf)

抑制HIV增值

病毒蛋白R基因(vpr)

编码R蛋白,可以促进HIV在巨噬细胞中的增值

HIV-1病毒蛋白U(vpu)

编码U蛋白,促进HIV-1在细胞膜上的释放

HIV-2病毒蛋白X(vpx)

编码X蛋白,促进HIV-2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值

·病毒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紫外线抵抗力强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及无症状的HIV感染者

2.传播途径:

性传播(广泛)、血液传播(高效)、母婴传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

·主要感染宿主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HIV外模gp120与CD4+TC受体结合

·受损机制包括:

直接损伤

感染细胞表面的gp120表达,与未感染的细胞结合,发生细胞溶解破坏

感染骨髓干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受损

B细胞↑、克隆化

【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

2-4周

·有CD4+细胞一过性的减少

·窗口期(血清转换期):

持续2-6w;一般查不到抗-HIV,需查抗原

2.无症状感染期:

·除抗-HIV阳性以外可无任何症状

·CD4+T细胞进行性下降、易传染

3.艾滋病期:

·全身淋巴结肿大(除腹股沟以外两个或以上、直径≥1cm、持续3个月、无压痛和粘连)

·神经系统症状

·机会感染:

卡氏肺孢菌、结核杆菌、念珠菌、隐孢子虫和巨细胞病毒的等

·继发性肿瘤:

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4.各期的临床表现:

·肺部:

多发生,症状重而体征轻,多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消化系统:

鹅口疮

·皮肤:

感染、炎症和肿瘤

·眼部:

常见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视网膜炎和眼底絮状白斑

【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血小板一般无变化

2.免疫学检查:

·两次初筛、三次诊断

·CD4+T↓、机会感染时常<0.2*109/L

·CD4/CD8≤1.0

3.病原学检测:

·抗原:

筛选献血员时加测以防窗口期测不出抗-HIV

·抗HIV:

感染至少2-3周;主要测gp41和gp120

【预后】

·评估预后主要测CD4+T绝对值计数

【治疗】

·确诊HIV感染立即服药

·终生服药

水猩天麻斑疹伤寒

12345-67

第四章第三节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

【病原学】

·立克次体(东方立克次体),胞内寄生、G-菌但、姆萨染色为紫蓝色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鼠类

2.传播途径:

恙螨为主要的额传播媒介,也是原始宿主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

·先在叮咬的局部组织内细胞繁殖,引起皮肤损害;入血后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

·皮损:

丘疹→水泡→焦痂→溃疡(基底淡红无渗液)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发热及中毒表现:

多为弛张热,偶有畏寒和寒战;可有颜面和胸颈部的潮红和结膜充血

·焦痂及溃疡:

最具诊断意义;(一般为单个)

焦痂呈焦黑色,如围堤状,周围有红晕;无继发感染则无渗液、不痛不痒;

脱皮后形成溃疡,基底部呈淡红色肉芽创面

多见于股沟、肛周、会阴、外生殖器、腋窝及腰背

·皮疹:

多发于病程4-6天

·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检查:

患者血清可与变形杆菌OXK发生凝集反应,最早第四日

2.病原体分离:

取发热患者全血0.5ml接种小鼠腹腔,7-9日后做涂片吉姆萨染色

【治疗】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有特效

患者不必隔离

第一节流行性斑疹伤寒

·为普氏立克次体感染

·患者为本病唯一传染源,人虱为主要传播媒介

·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神经系统表现,多有脾大可有肝大

·可见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外斐试验OX19抗体≥1:

160或恢复期滴度≥4倍急性期有诊断价值

·治疗首选多西环素

·预防关键为以灭虱为中心的综合措施

第二节地方性斑疹伤寒

·为莫氏立克次体感染

·鼠类是本病的传染源,鼠蚤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外斐试验OX2可呈阳性

第五章第二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奈瑟脑膜炎球菌经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病原学】

1.脑膜炎球菌:

·G-双球菌,专性需氧、营养需求高,需要巧克力-学琼脂培养基

·主要致病为内毒素;上呼吸道感染常为菌毛黏附导致

·外界抵抗力差,体外自溶(自溶酶)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是唯一宿主;流行期间以A型为主,非流行期间以B、C群为主

2.传播途径:

主要为呼吸道传播

3.易感性:

·普遍易感,15岁以下多见、6个月-3岁发病率最高;多为无症状带菌者

·可产生持久免疫,各群可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

4.流性特征:

周期性流行(人群免疫力↓及新易感人群的聚集)

【病理解剖】

·败血症期主要病变时血管内皮损害

·脑膜炎期主要病变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严重者可有脑实质损害→脑疝形成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一般2-3天

·基本特征为高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和皮肤瘀点瘀斑

1.轻型:

不典型

2.普通型:

最常见;起病急、进展快,常难以分期

·前驱期:

大多无症状,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败血症期:

寒战高热、瘀点瘀斑(严重扩大呈紫黑色坏死或水疱,与乙脑鉴别)

·脑膜炎期: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脑炎症状

·恢复期

3.暴发型:

疾病急骤,病势凶险;儿童多见(内毒素致急性微循环障碍)

·休克型:

特征为24h内迅速出现的循坏衰竭,可有大块的瘀斑伴中央坏死(需肝素抗凝)

·脑膜脑炎型:

特征为脑实质损害和颅高压

·混合型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WBC显著增高,一般在(10-30)*109左右,中性粒在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