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十八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十八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十八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十八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十八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一、单项选择题
(xx·盐城模拟)读我国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核电站分布图,完成1~2题。
1.影响目前核电站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
B.市场
C.技术
D.交通
2.核电作为能源的最大优点是( )
A.就业岗位多 B.环境效益好
C.能量密集D.投资成本低
解析:
1.B 2.C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第2题,核电作为能源的最大优点是能量密集。
(xx·扬州模拟)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的零排放”。
读图完成3~4题。
3.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
A.飓风频繁登陆B.季风环流显著
C.盛行西风强盛D.极地东风强劲
4.与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
C.劳动力资源不足D.科技水平较低
解析:
3.C 4.D 第3题,据图中经纬度数值分析可知,丹麦地处欧洲西部地区,常年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
第4题,与丹麦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不利条件是科技水平较低。
(xx·盐城模拟)2016年6月23日,盐城市阜宁县受龙卷风影响,造成重大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
读龙卷风发生时地面天气图(图1)及我国部分年份龙卷风统计图(图2),完成5~6题。
5.当强龙卷风发生时,阜宁( )
A.受地面气旋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
B.受东北冷锋影响
C.受西南低压中心控制
D.受西北冷高压的控制
6.江苏省强龙卷天气发生频率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
B.位置特殊,冷暖气流常在此交汇
C.地势比较平坦,风速大
D.江河湖泊众多,地面潜能输送多
解析:
5.A 6.B 第5题,据图1分析可知,当强龙卷风发生时,阜宁受地面气旋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
东北冷锋主要影响辽宁和吉林两省,西南低压中心主要影响西南地区,西北冷高压控制我国西北地区。
第6题,江苏省强龙卷天气发生频率较高,主要是因为江苏省地处南方与北方的交界处,位置特殊,冷暖空气常在此交汇。
(xx·盐城模拟)“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气象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多雨时期。
读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回答下题。
7.“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各地与其面临的气象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梅雨、洪涝
B.华北平原——洪涝、暴雨
C.东北地区——冰雹、滑坡
D.华南沿海——伏旱、台风
解析:
选B 据题意(图文信息)分析可知,“七下八上”期间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长江中下游为梅雨过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地区而形成洪涝、暴雨等气象灾害。
(xx·苏北四市联考)如图为甘肃舟曲某次泥石流流通区和掩埋堆积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泥石流流速快且裹挟固体碎屑物最多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选B 甲、乙为泥石流的流通区,泥石流流速均较快,但乙位于甲的下游方向,裹挟的固体碎屑物更多。
二、双项选择题
(xx·扬州中学测试)下表为部分国家与世界人均水资源及利用状况对比表,据表完成9~10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
拥有量/m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
耗水量/m3
5045
514
387
288
1344
9.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低
C.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D.人均水资源比澳大利亚少是因为我国河流径流小
10.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 )
A.建设大型水利工程B.缩减工业生产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加强水资源的高效配置
解析:
9.BC 10.CD 第9题,中国总人口远远多于法国,所以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于法国,A错。
我国多大江大河,而澳大利亚气候干燥,缺少大江大河,D错。
第10题,节水型社会要围绕“节流”做文章,而非“开源”,所以A错。
缩减工业规模会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B错。
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应提高其利用率;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提高其水资源配置效率成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第一要务。
(xx·连云港锦屏中学月考)某年10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
10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
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的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
依据材料和图,回答11~12题。
11.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
A.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
B.台风频繁出现
C.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
D.地处较低纬度
12.此次海南连降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
A.洪涝B.海啸
C.地震D.泥石流
解析:
11.AC 12.AD 第11题,10月份左右,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图中海南岛中部山地(地形雨)加剧了局部地区降雨的强度。
第12题,此次海南连降暴雨可能引发洪涝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三、综合题
13.(xx·淮安月考)图1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图2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xx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能资源来源于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是其气温却很低,分析其原因。
(2)从三个方面概括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对我国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3)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以开发太阳能资源,但是却面临电力剩余的尴尬,请提出解决的合理措施。
解析:
第
(1)题,太阳能资源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资源丰富;同时,又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
第
(2)题,从化石能源、非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污染程度三方面概括能源消费构成特点,对我国环境质量和能源安全两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第(3)题,从本地消费和能源输出两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答案:
(1)太阳辐射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2)化石能源比重大、非可再生能源比重大、高污染能源比重大 环境质量 能源安全
(3)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电力消费;将多余电力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
14.(xx·苏北四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8月21日我国首座规模化储能光热电站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投入使用,该电站利用盐类熔化实现储能。
熔盐储热系统的投运,可在多云天气或完全无日照条件下连续、稳定发电,使得光热发电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清洁绿色能源。
材料二 图1为德令哈位置示意图,图2为德令哈储能光热电站景观图。
(1)与同纬度的华北平原相比,德令哈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太阳能资源以外,光热电站落户德令哈的有利条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站建成后,对是否扩大光热电站的规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解析:
第
(1)题,与同纬度的华北平原相比,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丰富。
第
(2)题,光热电站的建设选址条件一般有地形平坦开阔;土地丰富,地价低;原材料丰富;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广阔等。
第(3)题,产业规模是否扩大问题一般都是利弊参半,有利的一面一般从利于经济效益、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分析;不利的一面一般都是对环境的影响、市场狭小、资源是否短缺、替代产品是否丰富等。
答案:
(1)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空气洁净,尘埃物质少等
(2)地势平坦;荒地多,土地价格低;靠近盐湖,原料充足;交通便利;靠近水源
(3)支持:
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反对:
发电成本高;周边地区能源需求量小;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输电成本高;当地风能等能源资源丰富。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人口迁移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单项选择题
(xx·宿迁模拟)xx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
如图为1990~xx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
完成1~2题。
1.1990~xx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
A.生育率提高 B.就业率提高
C.迁出率下降D.人口容量下降
2.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
A.经济 矿产开发B.环境 生态保护
C.政策 国土开发D.军事 加强国防
解析:
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1990~xx年俄罗斯远东地区总人口下降,说明出生率下降,A错。
总人口减少,就业人口上升,说明就业率提高,B对。
总人口减少,说明迁出率上升,C错。
总人口减少,不表示人口容量下降,D错。
第2题,根据材料,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刺激人口迁入。
主要目的是国土开发,从事农业生产,C对。
据统计,截至2017年2月5日,全国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达2.08亿人次。
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
据此完成3~4题。
3.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
A.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B.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C.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D.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农村之间
4.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
A.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解析:
3.B 4.C 第3题,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地区经济、科技发达,有大量人口前来务工、求学,主要为人口的迁入区;春运期间客流方向复杂,不一定是在城市之间或者在农村之间。
第4题,北京等地务工流的形成主要与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有关,学生流的形成主要与科教发达、高等院校众多有关,而与政治、环境因素无直接关系。
(xx·扬州调研)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如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
B.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
C.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
D.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
6.最可能导致xx~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B.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
D.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加快
解析:
5.C 6.D 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净迁入省份主要集中在人口线东南,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
第6题,最可能导致xx~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加快,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结合下表,回答7~8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7.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
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7.B 8.B 第7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所以B正确。
第8题,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二、双项选择题
(xx·盐城测试)读xx四国移民比例图,完成9~10题。
9.与甲乙丙丁相匹配的国家最可能是( )
A.甲——英国B.乙——美国
C.丙——印度D.丁——阿联酋
10.乙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 )
A.资源丰富B.气候优越
C.经济发达D.文化教育条件好
解析:
9.BD 10.CD 第9题,英国、印度国际移民人口比重少。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人口总数多,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所以乙为美国;阿联酋开发石油资源也引入大量劳工移民,虽然迁入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高但总人数较少,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低。
第10题,美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条件好。
(xx·如东模拟)如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变化情况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xx年前后人口增长以净迁入为主
C.人口数量最少的年份是1992年
D.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xx
12.对该地人口状况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B.净迁入率的变化减缓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
C.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交通、社会秩序的压力加大
D.该地区净迁入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解析:
11.BD 12.BC 第11题,1992~1995年人口总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数量减少,1995年人口总增长率为0左右,人口数量最少,A、C项错。
第12题,该地迁入率较高,说明由于经济相对发达,吸引人口迁入;该地区净迁入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A、D项错。
三、综合题
13.(xx·扬州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
如图为我国1982~xx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
xx年
xx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5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3)从xx年到xx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第
(2)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
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
第(3)题,从xx年到xx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因素。
答案:
(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
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3)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14.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石油、煤等资源富集,说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有铁路通过,同时区域首府乌鲁木齐也位于这里,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这些都是其区域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
第
(2)题,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分析。
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新疆区域环境承载力最低的地方,该地位于高大山脉的阴坡,热量条件受限,位于沙漠边缘,水分条件受限。
明确了区域发展的制约条件,再结合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即可理清正确的答题思路。
第(3)题,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的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一数值;新疆是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
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