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脚手架搭建施工技术.docx
《高边坡脚手架搭建施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脚手架搭建施工技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边坡脚手架搭建施工技术
参评论文
公路工程
高边坡脚手架搭建施工技术
【摘要】:
在高边坡喷锚支护施工中,脚手架的搭建是决定后续挂网喷锚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关键工序,挂网喷锚的质量是保证边坡安全的重要因素,故脚手架支撑体系对高边坡喷锚支护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骑骡沟高边坡支护施工实例,介绍高边坡脚手架搭建施工技术。
【关键词】:
高边坡、脚手架、搭建、计算书
骑骡沟高边坡位于省宁南县葫白公路K10+980~K11+000段,边坡高度为60m。
脚手架分两个平台搭设,第一平台搭设在混凝土路面上,高度为30m;第二平台搭设在边坡马道上,高度为30m,两个平台间采用横向钢管连接成一整体,结构形式为双排脚手架。
1施工工艺
1.1施工流程:
基础清理→垫块→竖立杆并同时按扫地杆→搭设水平杆→设置连墙件→搭设剪刀撑→铺设脚手板→搭设安全防护措施→安装爬梯→验收。
1.2施工材料:
钢管选用φ48.3×3.6mm钢管,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折叠、裂缝、搭焊等缺陷存在,不得有超过壁厚允许偏差值的划道、刮伤、焊缝错位、烧伤结疤等缺陷存在,钢管表面锈蚀的深度<0.50mm,钢管弯曲<12mm。
脚手架钢管严禁用电焊或氧焊切割,严禁打孔。
1.3搭设参数:
立杆纵距1.8m,立杆横距1.55m,步距1.5m,连墙件设置为二步三跨,排架距离边坡控制在0.35m,见图1。
图1:
脚手架布置图
1.4工艺要求
1.4.1接头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布置,错开距离不小于0.5m,立杆顶部高出施工面1.5m。
1.4.2水平杆按间距1.5m设置,接头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外两根纵向水平杆交错布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0.5m,各接头中心距立杆轴距应小于跨距的1/3。
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相交处必须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1.4.3按照二步三跨设置连墙件,且竖向间距不大于3倍步距,水平间距不大于3倍纵距。
采用Ф25插筋打入山体深1.5m,并对其注浆,插筋固定后,用钢筋将插筋与纵杆、横杆连接,防止脚手架整体向外倾翻和下滑。
1.4.4脚手架马道基础锁脚锚杆采用Φ25螺纹钢筋进行锚固。
1.4.5立杆由底到顶贯通。
脚手架由底到顶外立杆离墙距离必须一致,不一致时必须采取措施校正到位。
1.4.6沿脚手架全高采用柔性拉锚系统分段向上斜拉,斜拉方向上倾45度,柔性钢绳拉锚系统按照6m×6m间距进行布置。
同时,每级平台设置一排地锚插筋与脚手架水平纵向水平杆连接牢固,地锚间距与脚手架纵向间距一致,按照1.8m间距进行设置。
通过以上局部加固,以起到分段卸荷和防止脚手架在钻机冲击反力作用下向外倾翻,确保边坡脚手架整体安全稳定
1.4.7搭设剪刀撑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脚手架应在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剪力撑。
②每副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5根,间距≤9米,与纵向水平杆呈45~60度角。
③剪刀撑应设置在脚手架立杆外侧,接头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固定间距不应小于1m,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其交点距中心主交点的距离应大于150mm。
1.4.8安装安全爬梯:
采用钢管、旋转扣件连接,踏步采用双钢管铺设。
1.4.9验收:
脚手搭设完毕必须经验收后才能使用。
2脚手架计算书
2.1计算参数
2.1.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60m,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8m,立杆的横距为1.55m,步距为1.5m;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5m;横向水平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水平杆上的横向水平杆根数为2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0.8;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米,水平间距3.6米,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1.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00kN/m2;同时施工层数为1层。
2.1.3风荷载参数:
基本风压为0.45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0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65。
2.1.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0.1291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0kN/m2,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0.15kN/m,安全设施与安全网0.005kN/m2。
脚手板为竹串片脚手板,栏杆挡板为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0.033kN/m2。
2.1.5地基参数:
地基土为混凝土、碎石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60Kpa,立杆基础底面面积0.25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为1。
2.2横向水平杆的计算:
按照JGJ130-2011第5.2.4条规定,横向水平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水平杆在纵向水平杆的上面。
季涮跨度取立杆纵距la,抗压强度设计值按JGJ130-2011表5.1.6取值为f=205N/mm2,容许挠度按表5.1.8取值为v=l/150与10mm。
2.2.1均布荷载值计算
横向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kN/m;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1.05/(2+1)=0.105kN/m;活荷载标准值:
Q=2×1.05/(2+1)=0.7kN/m;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3+1.2×0.105=0.166kN/m;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0.7=0.98kN/m;
图2:
横向水平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3:
横向水平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2.2强度验算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为:
跨中最大弯距为:
M1max=0.08×0.166×1.22+0.10×0.98×1.22=0.16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为:
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0.10×0.166×1.22-0.117×0.98×1.22=-0.189kN.m;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16×106,0.189×106)/4490=42.094N/mm2;
横向水平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42.094N/mm2小于横向水平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2.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静荷载标准值:
q1=P1+P2=0.033+0.105=0.138kN/m;活荷载标准值:
q2=Q=0.7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V=0.677×0.138×12004/(100×2.06×105×107800)+0.99×0.7×12004/(100×2.06×105×107800)=0.735mm
横向水平杆的最大挠度0.735mm小于横向水平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550/150mm与10mm,满足要求!
2.3纵向水平杆的计算:
按照JGJ130-2011第5.2.4条规定,横向水平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水平杆在纵向水平杆的上面。
季涮跨度取立杆纵距la,抗压强度设计值按JGJ130-2011表5.1.6取值为f=205N/mm2,容许挠度按表5.1.8取值为v=l/150与10mm。
2.3.1荷载值计算
横向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1.2=0.04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1.05×1.2/(2+1)=0.126kN;
活荷载标准值:
Q=2×1.05×1.2/(2+1)=0.840kN;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4+0.126)+1.4×0.84=1.375kN;
图4:
纵向水平杆计算简图
2.3.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纵向水平杆自重均布荷载与横向水平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qmax=1.2×0.033×1.052/8=0.006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pmax=1.375×1.05/3=0.481kN.m;最大弯矩M=Mqmax+Mpmax=0.487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487×106/4490=108.421N/mm2;
纵向水平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108.421N/mm2小于纵向水平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2.3.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纵向水平杆自重均布荷载与横向水平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纵向水平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为:
Vqmax=5×0.033×10504/(384×2.06×105×107800)=0.024mm;
横向水平杆传递荷载P=p1+p2+Q=0.04+0.126+0.84=1.006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为:
Vpmax=1005.96×1050×(3×10502-4×10502/9)/(72×2.06×105×107800)=1.861mm;
最大挠度和V=Vqmax+Vpmax=0.024+1.861=1.885mm;
纵向水平杆的最大挠度为1.885mm小于纵向水平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2.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JGJ130-2011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R≤Rc式计算,其中Rc为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R为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横向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3×1.2×2/2=0.04kN;
纵向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3×1.05/2=0.017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0.3×1.05×1.2/2=0.189kN;
活荷载标准值:
Q=2×1.05×1.2/2=1.26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0.04+0.017+0.189)+1.4×1.26=2.06kN;
R<6.4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2.5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容:
2.5.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0.1291KN。
NG1=[0.1291+(1.20×2/2)×0.033/1.50]×33.70=5.248KN;
2.5.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为0.3KN。
NG2=0.3×22×1.2×(1.05+0.3)/2=5.346kN;
2.5.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15KN。
NG3=0.15×22×1.2/2=1.98kN;
2.5.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
安全网0.005kN/m2。
NG4=0.005×1.2×33.7=0.202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NG4=12.776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外立杆按纵距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2×1.05×1.2×1/2=1.26kN;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Wo为基本风压,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Wo=0.45kN/m2;Uz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z=1,Us为风荷载体型系数:
取值为0.645。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0.7×0.45×1×0.645=0.203kN/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1.2×12.777+1.4×1.26=17.096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1.2NG+0.85×1.4NQ=1.2×12.777+0.85×1.4×1.26=16.831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为:
Mw=0.85×1.4WkLah2/10=0.850×1.4×0.203×1.2×1.52/10=0.065kN.m;
2.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设部分,按照构造要求设置,不进行稳定性计算,只进行单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下列计算取值均按规JGJ130-2011取值。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17.096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9cm(按附录B表B.0.1取值);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JGJ130-2011表5.3.4得:
k=1.191;当验算杆件长细比时,取K=1。
计算长度系数:
μ=1.54(按附录C表C-2取值);
计算长度,由公式lO=k×μ×h确定:
l0=2.599m;长细比LO/i=163;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计算结果查表得到:
φ=0.265(按附录A表A.0.6取值);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24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4.49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σ=17096/(0.265×424)=152.153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52.153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16.831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9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191(按表5.3.4取值);
计算长度系数:
μ=1.54(按附录C表C-2取值);
计算长度,由公式l0=kuh确定:
l0=2.751m;长细比:
L0/i=213;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按附录A表A.0.6查得φ=0.160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24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4.49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σ=16831.366/(0.160×424)+65280.127/4490=164.338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64.338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7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按JGJ130-2011第5.2.11条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7.528kN,活荷载标准值:
NQ=1.26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0.129kN/m;
Hs=[0.265×4.24×10-4×205×103-(1.2×7.528+1.4×1.26)]/(1.2×0.129)=79.045m;
脚手架单立杆搭设高度为30m,小于HS,满足要求。
2.8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稳定应满足N1/φA≤0.85f的要求。
N1=N1W+N0,其中N1W=1.4×WK×AW=3.072,WK取0.203KN/m2,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10.8m2;N0按双排架取3KN,故N1=N1W+N0=1.4×0.203×10.8+3=6.07。
连墙件长细比按表5.1.9取值λ=350,按附录A表A.0.6计算得到φ=7320/λ2=0.0597,又A=4.24cm2,[f]=205N/mm2;连墙件稳定计算为:
N1/φA=6.07/(0.0597×4.24)=23.98,而0.85f=174.25。
N1/φA=23.98≤0.85f=174.25,故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此论文是以我的实际施工经验并结合相关技术规为基础,在工作后空闲时间书写,其中有错误或者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
4、《脚手架施工与安全》中国建材工业,2008年5月出版
5、《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