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3001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

《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一居士传答案.docx

六一居士传答案

六一居士传答案

【篇一:

六一居士传学案】

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教学重点】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作者和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号,晚年号,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

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欧阳修领导了,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之一;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

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他还善于论诗。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二、【梳理字音及文意】

1、字音初谪()滁山颍()水此庄生所诮()涿()鹿轩裳珪()组恻()然赐其骸()骨偿其夙()愿佚()讫()无称焉

2、文意

【第一段】六一居士初谪(隐退闲居)于颍水之上,.()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

欧阳修自命名为“六一居士”之前有别的名号吗?

【第二段】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1)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

“子欲逃名者乎?

而屡易..

()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

志()吾之乐尔。

”客曰:

“其乐如何?

”居士曰:

“吾之乐可胜()道哉!

方其得意于五..

物也,太山在前而()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

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2)。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3)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组..

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4)尚何暇于五物哉?

虽然..(),吾自乞.

()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骸骨...几()志.()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也。

”客复笑曰: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居士曰:

“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

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

”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1、请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

什么事情让欧阳修快乐?

而什么事情让其不快乐?

2、何谓“六一”呢?

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

3、“乐”之如何?

4、欧阳修为什么选择了沉醉于“五物”?

【第三段】已而()叹曰:

“夫士少而仕()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

之,宜()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5)。

吾负三..

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本文主旨:

“三宜去”,与“六一”相对)

三、【自我检测】

1、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六一,何谓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3)方得意于五物也(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6)此吾之所以志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2)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3)吾其何择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简要交代贬谪滁州时自号醉翁,如今又更改名号为六一居士,反映出他的官场经历和心路历程,从中年被贬谪后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到晚年时的急流勇退、修身养性。

b、第二段作者的琴、棋、书、酒、金石都从正面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一种高雅情操,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在作者看来,官场事物不仅劳形,而且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的祸患。

c、第三段作者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引退的两条理由,第一条,“老而休”,是必然规律;第二条,“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d、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反映了欧阳修晚年的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薄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词类活用)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

贬谪b、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劳:

劳累

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

疾病d、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志:

标志

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词多义)

a、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累:

拖累b、是为五一尔,奈何尔:

通“耳”,罢了

c、累于彼者已劳矣累:

被?

?

拖累d、区区不足较也足:

足够

6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词多义)

a、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喻:

比喻b、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乞:

请求

c、吾之乐可胜道哉胜:

尽d、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其:

正当自己

7、列加点字的意思古今义相同的二项是()()(3分)(古今义运用)

a、将退休于颍水之上b、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c、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d、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已而叹曰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c、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d、此吾之所以志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篇二:

六一居士传2222】

一、基础知识

(一)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

1、是为五尔累于此者既佚矣尔:

佚: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退休古:

今:

3、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走古:

今:

4、此吾之所以志也所以古:

今:

5、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过分古:

今:

6、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劳:

7、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累:

8、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为吾累者众也

患:

极:

累:

9、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

10、聊以志吾之乐尔聊:

志:

11、吾之乐可胜道哉胜:

12、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

13、阅大战于涿鹿之原阅:

14、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足:

喻:

适:

15、置之,区区不足较也置:

足:

较:

16、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形:

病:

17、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乞:

18、庶几偿其夙愿焉庶几:

19、其大者有二焉大者:

20、已而叹曰已而:

21、夫士少而仕士:

仕:

22、吾素慕之素:

23、宜去一也宜:

去:

24、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筋骸:

(二)判别特殊文言句式

1、六一,何谓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3、方得意于五物也

4、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6、此吾之所以志也(三)翻译下列句子

1、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2、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3、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5、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四)文言虚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既老而衰且病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b、①则又更号六一居士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①六一,何谓也?

②大王来何操?

..

d、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②太山(泰山)在前而不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是为五一尔②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b、①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c、①子欲逃名者乎?

而屡易其号②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d、①吾固知名之不可逃②吾之乐可胜道哉!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②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b、①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c、①方其得意于五物也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①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②其大者有二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②于是与客俱起..

b、①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

c、①庶几偿其夙愿焉②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

d、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②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b、①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②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d、①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二、文言文阅读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

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

‘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

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

‘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

‘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况且)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

‘术者(指占卜、算命的人)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呜呼!

其心厚于仁者邪!

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庇而为生庇:

依靠b、间御酒食御:

进用..

c、屡废而叹废:

停止,搁置d、其心厚于仁者邪厚:

厚道,忠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怀王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d、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成为欧阳修之父“必将有后”的依据的一项是()①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②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③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④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⑤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

“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⑥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②④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之父居官廉洁,俸禄微薄,他不让俸禄有节余是因为他认为俸禄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b、欧阳修的祖母去世后,无论是“岁时祭祀”,还是“间御酒食”,欧阳修之父都会流泪,为不能好好奉养她而终身感到遗憾。

c、世间治狱的官吏每每想要置犯人于死地,欧阳修之父却经常为死囚寻求生路,为的是不让被处死的人有遗恨。

d、欧阳修年幼丧父,太夫人以“汝父之志”教育他,断定他必能承继父业,光宗耀祖。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2)之!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六一居士传》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一)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

1、尔:

通“耳”,罢了。

佚:

通“逸”,安逸。

2、古:

辞退官职今:

职工因年老或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

3、古:

跑今:

指人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古:

?

?

的原因今: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5、古:

过多的今:

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6、使动用法,使?

?

劳累

7、使动用法,使?

?

劳累

8、患:

忧虑极:

尽情累:

拖累

9、谪:

贬官

10、聊:

姑且志:

记,记述

11、胜:

12、方:

正当

13、阅:

观看

14、足:

能够喻:

形容适:

舒适

15、置:

停止足:

值得较:

比较

16、形:

身体病:

生病

17、乞:

请求

18、庶几:

大概,差不多

19、大者:

大的方面

20、已而:

不久

21、士:

读书人仕:

做官

22、素:

一向

23、宜:

应当去:

离职

24、筋骸:

身体

(二)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应“六一,谓何也?

2、?

?

也,表判断判断句

3、状语后置,“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状语后置,“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秦”之前

5、定语后置,应“为吾累者之世事”

6、?

?

也,表判断判断句

(三)翻译

1、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2、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3、这正是庄子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

【篇三: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

xt>学习目标:

1、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掌握“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

课前预习案

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请给下列划线词注音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将退休于颍水之上()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阅大战涿鹿之原()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赐其骸骨()累于此者既佚矣()而讫无称焉()

2.思考以下问题(请用原文回答问题):

(1)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

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二.走进作者:

1.了解欧阳修其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

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他还善于论诗《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2.文章的写作背景:

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时候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候作者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课堂探究案

小组合作探究

一、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一).解释文言词语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聊以志吾之乐尔。

吾之乐可胜道哉!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赐其骸骨,

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而讫无称焉,

乃以难强之筋骸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答案: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更改)而屡易其号。

(更换)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讥讽)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迅速地,走——跑)吾固知名之不可逃,(本来)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姑且;志——记述)吾之乐可胜道哉!

(说得尽)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得意忘情)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即使;奏响)阅大战于涿鹿之原,(观看)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形容)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担心;尽情)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请求告老还乡)赐其骸骨,(古代官员请求告老辞职,归死故乡)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一起)庶几偿其夙愿焉。

(表推测;素来的愿望)此吾之所以志也(?

?

的原因)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使?

?

劳累)累于此者既佚矣(通“逸”;安逸)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

”(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区区,言其小;不值得比较)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表推测)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素来,向来;应该)而讫无称焉,(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乃以难强之筋骸(于是;难以支撑的身体)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吾负三宜去(担负——具备)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即使)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古义:

即使如此

今义:

连词,表转折。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古义:

辞退官职而休养

今义:

职工因年老或因公致残等而离开工作岗位,按期领取生活费用。

(3)此吾之所以志也..

古义:

?

?

的原因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古义:

过多的,超越职位的

今义:

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聊以志吾之乐尔.

(2)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乐:

形容词作名词,乐趣哀:

为动用法,为?

?

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

劳累

病:

名词作动词,生病(3)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4)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二.翻译句子,指出文言句式类型

1.六一,何谓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3.此吾之所以志也。

4.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6.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答案:

1、宾语前置,应为“六一,谓何也?

”译:

六一,说的是什么?

2、?

?

也,表判断;译:

这就是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去跑到阳光中去的人。

3、?

?

也,表判断;译:

这便是我标明我的志趣的原因;

4、状语后置,译:

当我在这五物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之原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我的快乐和舒适;

5、定语后置,应为“吾累者世事众也”,译:

成为我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6、被动句。

译:

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三.合作探究(答案见课件)

2.“六一居士”中的“六一”何所指?

“六一”能给居士怎样的快乐?

3.文中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

为什么?

4.居士以官场为累,“五物”亦是外物,为何他不以为累?

5.居士以什么理由辞官隐退?

这是居士辞官的真正原因么?

如果不是,那真正原因是什么?

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儒家学者的传统,你觉得欧阳修做到了么?

你如何看待他的辞官?

课后复习拓展案:

一、课内基础知识巩固

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b.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c.而讫无称焉.谪:

贬官更:

更改讫:

到、至

走:

跑d.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

解析:

选c(c项,讫:

终究。

2.下列句子中的“而”与“而屡易其号”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c.心未老而先衰.b.太山在前而不见.d.委而去之.

解析:

选d(a、b、c三项均为连词,表转折。

d项,连词,表顺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既老而衰且病.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其皆出于此乎?

.b.一日天子恻然哀之.c.吾尝用于时矣.d.吾其何择哉!

解析:

选c(a项中的“且”字都是连词,前者表示并列关系,作“并且”解;后者表示意义的递进,当“何况”“况且”讲。

b项中的“之”字都是代词,前者为“我”,代指自己;后者为“它们”,代上文的“天下之兵”。

c项中的“于”字则都是介词,表被动,都作“被”解。

d项中“其”字都作语气词讲,前者用于反问句中,加强反话语气,为“难道”;后者用于推断语气中,与句末的“乎”搭配使用,表推测,为“大概”。

4.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以“六一”命篇,中心意旨在于表现作者晚年徜徉琴棋书酒之间的至乐。

b.把“三宜去”安排在结尾处,才能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宋神宗及其执政者“恻

然哀之”。

c.客主问答,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