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2726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北师版最新学习文档

第六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课题:

妈妈的手真巧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学目标】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通过学习课文识记食物名称、灶具名称、食品加工方法、配料名称。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4.积累关于杂粮和瓜果的一副对联、有关刀削面的一则谜语、关于烹饪的一首小诗歌。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规范书写会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类推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文识记某些面食的的名称。

2.学会生字,认识生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4.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学生看各种家庭食品的图片。

(出示课件1:

家庭常见食品图)

2.指名学生说一说各种食品的名称。

(面条、豆包、馒头、水饺……)

3.这么多美味的食品是谁做出来的呢?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妈妈的手真巧

二、学习诗歌

(一)学习字词

1.自己读一遍诗歌,提出不认识的字或不懂得的词语。

2.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

(出示课件2)

(1)生字:

煮蒸馒饺滋谷

(2)词语:

面食豆包馒头水饺手艺高超

3.小组内交流:

说说自己是如何识记这些字词的。

煮、蒸:

这两个字下面都是四点底,“煮”的上面是“者”,“蒸”的上面是草字头加一个“丞”字,不要读成chéng。

馒、饺:

这两个字都是“饣”字旁,与饭有关系,右面部分都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滋:

左右结构,笔画较多。

左面三点水,右面一个“玆”,读音zī,不读cí。

谷:

读音gǔ,三声。

上面不是“火”。

4.教师检查,学生汇报。

师生共同纠正。

5.仔细观察会写的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你是怎样记住读音和字形的?

(出示课件3)

食:

上面是“人”,下面是“良”,但最后一笔要变形,不是撇,是反捺。

软:

左右结构,左边是“车”,右边是“欠”。

味:

注意右边是“未”不是“末”。

妙:

左右结构,读音miào,不要受“抄”“吵”影响读错音。

艺:

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乙。

6.指导书写。

(二)学习课文。

1.看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

(3)

2.诗歌的题目是:

妈妈的手真巧,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手才能算上巧?

(会织毛衣;会写字会画画;会做手工;会做饭;会做衣服……)

3.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这位妈妈会做什么呢?

4.学生自己读诗歌,说一说妈妈会做什么?

5.教师引导学习。

(1)从第一小节你知道这首小诗从哪方面讲妈妈的手真巧?

(她做的面食花样不少)

面食包括哪些?

(学生自由说)

(2)仔细读第二小节,想一想:

妈妈会做哪些面食,她做的好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面条细细的

豆包圆圆的

馒头又松又软

水饺胖胖的

(3)你认为这位妈妈做的面食好不好,想想在自己家里妈妈做的好不好,对比一下,说一说。

(4)第三小节写了什么?

(对妈妈的评价)用了什么词语?

(巧高超)

(三)小组内同学练习朗诵,评选优胜者。

然后推荐优胜者参加全班朗诵比赛。

三、对联欣赏

1.学生先自读对联,说说自己的发现。

(出示课件4)

八方风味五谷杂粮红黄白绿样样好

四季飘香四时蔬菜春夏秋冬季季鲜

教师指导学生对“对偶形式”的认识。

2.小组交流:

理解对联内容。

重点交流下列词语:

风味五谷杂粮四时

3.师生共同交流,教师指导,理解对联含义。

四面八方都有美味佳肴,各种粮食各种颜色样样都好;春夏秋冬香味不断,四季

都有新鲜蔬菜让人们品尝。

4.学生大声朗读,熟读成诵。

5.对联游戏:

你来说我来对,我来说你来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读音。

煮(zhězhǔ)蒸(zhēnzhēng)滋(zīzī)

食(shíliáng)妙(chāomiào)软(ruǎnyuǎn)

二、连线。

面条圆圆的

豆包胖胖的

馒头又松又软

水饺细细的

三、你知道的面食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煮(zhǔ)蒸(zhēng)滋(zī)食(shí)妙(miào)软(ruǎn)

二、面条——细细的豆包——圆圆的馒头——又松又软

水饺——胖胖的

三、示例:

包子大饼油条

【板书设计】

妈妈的手真巧

面条细细的

豆包圆圆的

馒头又松又软

水饺胖胖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生字,认识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字

(一)学习第一组词语

1.(出示课件5:

“火”和“灬”的由来演变)学生观察。

2.谁来说一说你认识哪些带有“火”和“灬”的字。

3.学生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6)

炉灶烧烤油炸炒面

4.根据拼音认读词语。

5.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

6.生齐读三遍。

(二)学习带“灬”的字。

1.(出示课件7)学生观察带“灬”的一行字。

2.谁来说一说你认识哪些带有“灬”的字。

3.理解这些字的含义。

前四个字都是做饭菜的一种方法。

教师分别讲解。

4.根据拼音认读生字,然后分别组词。

5.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

(三)学习第三组词语

1.(出示课件8:

“饣”的由来演变)学生观察。

2.谁来说一说你认识哪些带有“饣”的字。

3.学生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9)

饥饿饭馆馅饼饱餐

4.根据拼音认读词语。

5.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

6.生齐读三遍。

二、朗读诗歌

1.谁吃过刀削面?

刀削面味道好吗,向你的同学介绍一下刀削面。

(出示课件10:

一碗刀削面图片)

2.你知道刀削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知道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

3.自己读诗歌,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者问同学。

4.教师范读。

5.指名读前两句: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

谁知道这两句写的是什么?

(削面的情景,“叶”指削出的面像树叶一样薄。

)6.指名读后两句:

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谁知道这两句写的是什么?

(削出来的面落进锅里的情景。

7.生齐读诗歌。

8.练习背诵。

四、书写指导

1.生观察会写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2.书写指导:

炉、烧、炒:

这三个字都是“火”字旁,“烧”字的右边是“尧”,不要多点。

熟:

读shú,不读shoú。

上面是“孰”,书写时注意右边部分是“丸”不是“九”。

锅:

左右结构,左边是“钅”,因为与金属有关。

2.练习书写。

3.优秀作品展示。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看你能写出几个。

火:

饣:

灬:

二、连线。

炉灶shāokǎo

烧烤tiěguō

饥饿xiànbǐng

馅饼jīè

铁锅lúzào

三、猜谜语。

大碗长着俩耳朵,比碗盛得多得多。

不怕水,不怕火,爱在炉台上面坐。

(打一厨房用具)

参考答案:

一、火:

灶、炉、烧、烤、炒、炸

饣:

饼、馒、饥、饿、馅

灬:

蒸、煮、煎、熬、熟

二、连线。

炉灶lúzào烧烤shāokǎo饥饿xiànbǐng馅饼jīè铁锅tiěguō

三、锅

【板书设计】

火——灶炉

灬——熟煮

饣——饼饭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4.发现汉字形体特点,能有规律地识字,并借助图片协助认字,提高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挂图导入

观察两个古代的汉字“酉”“刀”“皿”的挂图,你们能猜出这三个汉字是什么字吗?

对,它们就是以前我们认识的三个老朋友“酉”“刀”“皿”。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和它们有关。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汉字”,为“我要学汉字”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三、学习诗歌

(一)出示一组词语:

(出示课件11)

米醋酱油酸菜搭配。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词,发现了什么?

它和我们学过的“身”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偏旁的书写与汉字不同,为书写的正确和美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2.想想看这些词为什么都有“酉”字旁呢?

(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这些字你都认识吗?

谁会读?

(先指名认读后抢读)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酉”字旁的字?

(学生根据平时的识字情况回答。

(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为什么上面几个词都带有“酉”字旁,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总结事物的规律。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

(出示课件12)

剪刀切菜削皮刷碗

 1.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词语的认识,不认识的字,动手查一查字典。

 2.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在认清字形的基础上对字义有所了解。

 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刂”字旁的字?

(学生根据平时的识字情况回答。

(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出示一组词语:

(出示课件13)

面盆食盐茶盘锅盖。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词,发现了什么?

它和我们学过的“皿”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2.想想看这些词为什么都有“皿”字底呢?

3.这些字你都认识吗?

谁会读?

(先指名认读后抢读)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皿”字旁的字?

(学生根据平时的识字情况回答。

三、学习诗歌

1.自读诗歌。

2.小组内同学交流。

3.教师范读。

4.小组内朗读,评选出优胜者,参加班内比赛。

5.班内比赛,师生评价。

四、指字游戏

同学甲随意读生字(不按顺序),同学乙应立即指出甲同学读的字。

(用游戏复习巩固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在学习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  

五、学写生字。

1.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地方:

如个别笔划。

2.指导书写:

配刷盆糖

配:

左右结构,左边是“酉”不是“西”,右边是“己”,不是“已”。

刷:

左右结构,左边是“尸”字半包着“巾”,右边是“刂”。

盆:

上下结构,上面是“盆”,下面是“皿”。

糖:

左右结构,左边是“米”,右边是“唐”。

3.其余的字放手让学生自己写。

六、课后延伸

请学生课后留心找一找带有“酉”“刂”“皿”字旁的字,记下来,比一比谁找得多?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汉字。

酉:

刂:

皿:

二、给下列汉字补全音节。

配(p)削(x)刷(uā)盆(p)

盘(án)盖(g)酸(uān)糖(t)

三、猜谜语。

白白一片似雪花,落下水中不见它。

单独吃它会皱眉,不吃它时活不下。

(猜一调味品)

参考答案:

一、醋酱酸配剪切削刷盆盘盐盖

二、èiiaoshénpàisáng三、食盐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4.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们到野外游玩过吗,在哪儿举行过野餐吗?

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与野餐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

野餐去

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有些什么问题要问呢?

(谁去野餐?

到哪儿去野餐?

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

(1)借助拼音或查字典的方法读准字音,自由读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画出来。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

丁丁一家为野餐准备了哪些东西?

2.学生按要求进行初读。

(老师巡回指导)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重点提示:

(出示课件14)

塞:

多音字,在文中读sāi。

露:

多音字,读lù,也读lòu,在本文“露一手”这个词中应读lòu。

咸:

读xián,是“感”字的上半部分。

洗:

读音xǐ,不要读成xiān。

兴:

多音字,在“兴奋”中读xīng,在“高兴”中读xìng。

(2)指名接龙读课文,重点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错误。

(3)说说丁丁晚上又想起了什么。

(要拿上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垃圾。

三、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课文中画出丁丁一家为野餐准备的东西。

(1)学生自读课文。

老师注意提示默读课文的要求,不用手指,不出声。

(2)全班汇报。

(3)观看教学课件。

(出示课件15:

丁丁一家准备的东西列表)

(4)鼓励学生说一说,他们准备的怎么样?

2.展开讨论:

看看谁想的最周到?

(1)分组朗读相关的段落。

(2)在小组内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集中汇报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板书:

丁丁:

鸡蛋、西红柿、黄瓜塑料袋

妈妈:

纸巾、面包、咸菜

爸爸:

鱼肉罐头水

3.深入感悟课文主旨。

(1)丁丁晚上拿上两个塑料袋,想分类装垃圾。

你怎么看这件事?

(最有意义,说明丁丁有环保意识。

(2)在生活中,你注意到环保了吗?

四、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会写字,说说你是怎样识记字音和字形的。

2.重点指导:

鸡:

左右结构,左边的“又”要写得小一些。

凉:

左边是两点水。

总:

下面的“心”字要占半个格。

件:

左右结构,左小右边大。

3.练习书写。

4.优秀作品展示。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连线。

塞进lòuchū

冰块xiáncài

露出xīngfèn

咸菜bīngkuài

洗手xǐshǒu

兴奋sāijì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shāojīliángshuǐxiāohuàqíquán

三、分别写出丁丁一家人为野餐准备的东西。

丁丁:

妈妈:

爸爸:

参考答案:

一、塞进sāijì冰块bīngkuài露出lòuchū咸菜xiáncài洗手xǐshǒu兴奋xīngfèn

二、烧鸡凉水消化齐全

三、丁丁:

鸡蛋、西红柿、黄瓜塑料袋

妈妈:

纸巾、面包、咸菜

爸爸:

鱼肉罐头水

【板书设计】

野餐去

爸爸:

鱼肉罐头水

妈妈:

纸巾、面包、咸菜

丁丁:

鸡蛋、西红柿、黄瓜塑料袋

保护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课后反思】

1.激发识字愿望,调动识字兴趣。

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每一课的设置或以诗歌引入,或从汉字演变讲起,或以有趣的课文开端。

教师成功地在开课的黄金五分钟之内将学生带入到我们的课堂中。

2.转换教师角色,落实写字教学。

书写规范化是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重点,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书写规范指导,已经具备了对汉字基本的观察、审美能力,因此,在写字指导中,我以学生为师,让他们先自主观察,然后告诉我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接着,我在范写的过程中一方面再次巩固写字的要点,另外一方面也结合字义,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字形的记忆。

然后,通过学生的点评,学优点,找不足再写,最后通过同桌的互评来代替老师的评价,争取做到一写一得。

3.立足汉文化传播,增加识字内涵

汉字,作为古老的表意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承着汉民族灿烂的文化。

因此,我们的汉字学习和研究意义非常。

本节课中,通过一部分汉字的甲骨文、字源追溯,向我们的学生传递——汉字的含义丰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设计教学环节,在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以及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同时,又让每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后作业

一、根据拼音,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星期天,我来到了乡下的姑姑家。

上午,姑姑为我做了guō()子bing(),还有一pán()táng()醋鱼,wèi()道美极了。

下午,姑姑先chǎo()shú()了jī()蛋,又专门为我做了一小pén()汤,说是这样dā()pèi()利于xiāo()huà()。

二、填空。

我平常吃到的面食有,最喜欢的面食是

三、阅读短文。

红的不一定都甜

  一天,粗心的小猴子听老师讲道:

“果子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有听完,就溜出教室向野外跑去。

  啊!

树上的苹果红红的,就去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甜呀!

他又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

他想老师说的对,红果子都是甜的。

  他走着走着,看见一片辣椒地,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

小猴子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放在嘴里。

啊!

辣得小猴子直冒汗,他拼命地跑回学校问老师:

“这个红果子怎么不甜呀?

  老师说:

“红的不一定都甜。

我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

”小猴子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从此,小猴子学习非常认真,成了一个好学生。

1.按短文内容填空

  (   )红红的,(     )红红的,(    )也是红红的。

2.读句子,用带点词写句话

  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

3.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