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105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

《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性检测卷一.docx

阶段性检测卷一

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鲁)

阶段性检测卷

(一)(1~2单元)

(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答案:

D

2.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答案:

D

3.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

答案:

A 

解析:

水变成氢气,氢气变成水,这是化学变化。

4.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答案:

B 

解析:

化学学科在解决人类温饱、医药健康、生命科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面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更多的是采用化学手段来解决。

5.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右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

答案:

A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最外层电子数、是否容易得失电子。

6.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选项错误。

7.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答案:

A 

解析:

A图中只有一种分子,且分子都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所以属于单质;B图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和D图中虽然都只有一种分子,但各自的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都属于化合物。

8.化学反应2H2O22H2O+O2↑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

B

9.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与臭氧、红磷、铁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钢B.冰C.液氧D.空气

答案:

C 

解析:

冰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液氧是纯净物中的单质,钢和空气都是混合物。

10.右图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镁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D.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C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煤B.加碘食盐C.水D.酱油

答案:

C

12.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  )

A.Na+B.Cl-C.OH-D.N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微粒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在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在阴、阳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离子带电。

N表示一个氮原子,其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

13.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D.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答案:

C

14.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答案:

C 

解析:

节约用水要循环使用水,一水多用,农业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并没有节约用水,只是寻找水源。

15.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

A.2B.6C.8D.14

答案:

B

二、填空与简答(共41分)

16.(8分)用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____________;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____。

答案:

(1)E 

(2)B (3)A (4)G

(5)H (6)F (7)D (8)C

17.(5分)右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填字母)

(3)锂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

(填字母)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

(1)3 Li 

(2)D (3)Li2O (4)C

18.(6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航天员携带的应急食品采用高强度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的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员呼吸、排汗产生的水汽被自动收集,冷凝后通过电解制得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的氧气可用于________。

(3)航天员的尿液通过“尿液循环器”可转化成高品质的纯净水。

要将尿液转化成纯净水,可能用到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与空气隔绝,防止物质被氧化变质

(2)2H2O2H2↑+O2↑ 供给呼吸

(3)蒸馏(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1)物质的腐败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造成的;

(2)电解生成的氧气能供给呼吸;(3)把尿液转化成纯净水最好的方法是蒸馏。

19.(10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得到

(2)Al3+ (3)Na2O(Na2O2)

(4)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

解析:

(1)16号元素是硫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得电子;

(2)中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Na2O(Na2O2);(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

20.(12分)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标准

感官指标

无异味、臭味等

化学指标

pH6.5~8.5,铜<1.0mg·L-1,铁<0.3mg·L-1,氟化物<1.0mg·L-1,

游离氯≥0.3mg·L-1等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若化学指标中的pH=8时,表明自来水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自来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_。

A.吸附B.沉淀C.过滤D.蒸馏

(4)长期饮用蒸馏水__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

元素是氧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Na2O(Na2O2);(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

三、实验与探究(共20分)

21.(8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

A.氢氧化镁B.氯化镁C.植物油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所示,实验Ⅰ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Ⅰ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___。

②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的分子数为________。

答案:

(1)B 

(2)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合理得分)

(3)①分子间间隔 ②2H2O2H2↑+O2↑ 2n

解析:

氯化镁能溶于水,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

水可以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钙等反应。

蒸馏水时,水分子本身不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间的间隙、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电解水时,水分子会发生变化,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水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分子数目比为2∶1,B试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则A试管中的气体是氢气。

22.(12分)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标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下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__。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水的密度为1g/mL)。

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字母标号)

(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答案:

(1)②⑤①④③ 

(2)药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