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9433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预案.docx

《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预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救援预案.docx

应急救援预案

 

重庆金隅大成时代都汇项目(三期)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金隅大成时代都汇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3年3月日

目录

一、编制目的1

二、应急求援组织机构1

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机构的职能和职责1

1、事故现场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1

2、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2

3、伤员营救组的职能2

4、物资抢救组的职能2

5、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2

6、保卫疏导组的职能职责2

7、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责3

8、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3

四、重大事故报告及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原则3

1、工程项目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发生事故报告3

2、应急准备3

3、应急响应4

五、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图4

六、根据施工特点,特确定以下为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类别5

七、各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5

1、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5

2、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6

3、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9

4、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10

八、救援器材及设备、通讯联系11

九、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1

1、应急反应培训11

2、培训的内容11

3、培训目的12

 

一、编制目的

1、为了保证金隅大成时代都汇项目(三期)1、2、3、4号楼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本工程项目特制定此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2、适用范围

本施工生产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适用于金隅大成时代都汇项目(二期)1、2、3、4、5栋、幼儿园施工区域内的工作场所。

二、应急求援组织机构

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吴新元现场任总指挥

副组长:

李上辉现场任副总指挥

组员:

陈阳、陈平安、陈贵、

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图:

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机构的职能和职责

1、事故现场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1.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1.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1.3、与企业外应急反应行动;

1.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1.5、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的安全;

1.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1.7、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1.8、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1.9、通报外部机构;

1.10、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1.11、决定应急撤离。

1.12、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

2.1、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2.2、现场事故评估;

2.3、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

2.4、控制紧急情况;

2.5、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2.6、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2.7、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应急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3、伤员营救组的职能

3.1、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3.2、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4、物资抢救组的职能

4.1、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4.2、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5、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

5.1、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5.2、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6、保卫疏导组的职能职责

6.1、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6.2、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7、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责

7.1、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7.2、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7.3、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8、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

8.1、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8.2、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四、重大事故报告及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原则

工地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

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项目的应急救援小组,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领导。

1、工程项目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发生事故报告

项目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付行动。

1.1、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

1.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

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

1.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

1.4、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1.5、协助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

1.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2、应急准备

2.1、设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

2.2、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本项目的保卫、消防方案,内容包括:

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

2.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

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检查记录。

3、应急响应

3.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3.2、工程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3.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

3.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3.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3.6、项目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

3.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五、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图

六、根据施工特点,特确定以下为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类别

1、坍塌:

包括建筑物、堆置物、排山、土石方、深基坑(槽)倒塌等;

2、高处坠落:

包括从架子、高支模、卸料平台、屋顶坠落以及从平地坠落地坑等;

3、触电:

包括雷击伤害;

4、起重伤害:

指起重大型设备或操作过程的伤害;

5、物体打击:

指落物等碰伤的伤害;

6、火灾爆炸;

7、中毒。

七、各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1、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1.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

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1.1.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1.1.3、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1.1.4、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1.1.5、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1.1.6、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1.1.7、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人员进行指挥,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1.1.8、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1.9、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1.2、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2.1、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人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暧、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1.2.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2.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2.1.1、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法人公章。

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按好后办验收手续。

2.1.2、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2.1.3、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2.1.4、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

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2.1.5、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2.1.6、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2.1.7、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2.1.8、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2.1.9、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或TT的三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

注意事项有:

①、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设备做保护接地。

②。

、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

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

③、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④、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⑤、电动设备和机具必须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

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⑥、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2.2、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2.2.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2.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①、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闸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②、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拔离或者将触电者拔离电源。

③、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

④、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⑤、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导致电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⑥、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丝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得进入断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2.2.3、在使用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②、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接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

③、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④.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

⑤、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2.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2.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

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暧,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诊治。

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2.2.6、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

当判断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脏复苏法地抢救。

方法如下:

①、通畅气道。

第一,清除口中异物。

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

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倒咽喉深处。

第二:

采用仰头抬郏法畅通气道。

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骸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手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

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在触电者头下。

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使病人仰卧。

松懈衣扣和腰带。

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

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

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

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

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

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③、胸外心脏按压:

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

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

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3、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3.1、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

3.1.1、组织措施

①、要建立、健全消防机构。

指挥部、项目要成立义务消防队,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②、指挥部、项目要加强对员工、外来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技能的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进行不小于一次的消防演练。

③、办公场所、集体宿舍、设备、材料堆放场所要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3.1.2、管理措施

①、各单位要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藏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放火警示标志,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②、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③、在易燃易暴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

④、严禁对盛装过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接。

⑤、焊接(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劳动、消防部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工证后,方可上岗,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⑥、集体宿舍的用电要由持证电工安装,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在电线上凉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使用电热器具和烧香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

⑦、仓库存放物品应分类、分堆储存,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⑧、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的灯具。

⑨、库房内设置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管保护,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做到人离断电,禁止使用不合适的保险装置。

、厨房不准同时使用煤气炉、柴炉、油炉。

3.2、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3.2.1、发生火灾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扑灭火源和报警,及时疏散有关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

3.2.2、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发生火灾部位的人员要及时把握好这一时机,尽快把火扑灭。

3.2.3、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

3.2.4、在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员工撤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

3.2.5、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

3.2.6、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方法疏散、撤离事故区域。

3.2.7、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打“120”电话求救。

4、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常见的中毒事故主要有锰、苯中毒、液化石油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地下建筑内、人工挖孔桩井底窒息等。

遇到中毒紧急情况时,必须:

保持冷静;确保自己安全;报警和电话救援;将患者移离危险区;实施第一救援。

4.1、防止锰中毒的预防措施

4.1.1、集中焊接场所,可以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吸烟尘罩,将锰烟尘吸入支管道,再汇入总管道,经过过滤净化后再进行排放。

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

装置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作业操作,以减少猛烟尘的危害。

4.1.2、防苯毒的技术措施有:

①、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污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②、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苯中毒和铅中毒。

③、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取机械送风、送氧及抽风等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如果只送风不抽风,就会形成毒气“满溢“而无法排出,仍易中毒。

4.1.3、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措施

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能产生一氧花碳。

一氧花碳进入人体后会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

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以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

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

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特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懈衣服,但要注意包暖。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注射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

也可读昏迷者人中、十宣、涌泉等穴针刺,待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4.1.4、液化石油气中毒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均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但因它们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常压条件下,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影响,若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很高,从而使空气中氧含量减低时,就能使人窒息。

中毒后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并有四肢麻木及手套袜筒形的感觉障碍。

接触高浓度时可使人昏迷。

对此类伤员要立即脱离现场,解衣宽带,保暖,吸氧。

使用脑细胞代谢剂,如细胞色素C、ATP、辅酶A和维生素C、B1、B6、B12等静滴。

有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

八、救援器材及设备、通讯联系

救援设备清单

设备分类

名称及数量

照明器材

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灭火器材

按要求配备并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通讯器材

固定电话

1个

移动电话

若干

对讲机

12台

交通工具

指挥车

1辆

救援车

3辆

急救药品及器材

止血带

夹板

担架

氧气袋

灭火器

防毒面具

急救药品及器材的保管

保管人

存放地点

医务室

九、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应急反应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定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1、本工程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1.2、新加人的人员及时培训

2、培训的内容

2.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2、个人的防护措施;

2.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

2.4、事故报警;

2.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措施;

2.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2.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3、培训目的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4、应急反应演练

应急反应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项目部人员应每年最少演练一次,本工程计划在8月份演练一次。

 

应急预案的教育培训记录

时间:

2013年3月12日

地点:

金隅大成时代都汇项目(三期)施工现场和生活区

主持人:

项目经理

培训参加人员:

所有施工人员

培训目的: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培训内容: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个人的防护措施;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措施;

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及常识;

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培训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的救援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能;明确怎样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金隅大成时代都汇项目(三期)项目部

20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