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7955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docx

大学毛概复习总结纯手打

分值分配:

一.单选10*1’=10’

二.名次解释4*5’=20’

三.辨析题2*8’=16’

四.简答题4*10’=40’

五.论述题14’

一.名次解释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2.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且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的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

3.实事求是:

‘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省,县,区内外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事物内部联系作为行动向导。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更身,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和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7.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8.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创新型国家:

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10.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11.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12.民族区域自治:

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的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实行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13.基层民主:

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民主权利,渗透各个方面,具有全民参与特点。

14.依法治国: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管理社会事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5.民族精神:

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1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1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18.世界多极化:

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9.“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20.科教兴国战略: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的繁荣富强。

21.人才强国战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22.先进文化:

是符合人类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应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它最根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二.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错)只是过渡型社会,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种过渡型形态,虽然社会主义因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富民强,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型社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错)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我国历史上长达千年的阶级剥削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阶段:

(错)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不高、商品经济条件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的历史阶段。

不但要求对我国社会性质问题有正确判断还要对我国基本国情有深刻把握,才能对我国社会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

从而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义。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发不动摇:

(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的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能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如果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动摇。

5.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它是排斥计划调节的:

(错)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不是经济手段。

二、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在社会化大生产复杂关系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效果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没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6.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对)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社会主义具体体制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有不少方面需要改革。

若具体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会束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甚至丧失掉。

7.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对)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改革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8.公有制经济的主题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数量上的优势:

(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全国而言有些地方可能不同,鉴于过去只重视扩大公有资产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提高,五大他别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9.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对)第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0.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对)第一:

性质相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绝大部分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部分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二:

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保护革命果实,领导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第三:

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原则。

第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国本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第五: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13.经济全球化能促进各国经济的平等发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1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独立自主: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独立自主”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P330)

1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民族团结: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在新时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

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民族区域自治就是空的。

民族地区只有发展才能稳定,才能安定团结。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民族团结”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6.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

(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改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综上所述,“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P368)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

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利用马克思原理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与中国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间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现可能性:

P95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营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p102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4.简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改革,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P81)

5.简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因: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P123)

6.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P147)

7.简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

四项基本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

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走到背离社会主义的邪路上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

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资料)

8.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间哦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P182)

9.简述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3)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4)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

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权利。

(P233)

10.简述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障;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希望;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

P250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

1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P278)

1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相互关系:

P2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关联,互相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14.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24)

15.简述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1)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进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2)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P346)

四.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P118

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被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论述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背景:

P161

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从国际情况看: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而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3.论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在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的理论观点:

内在依据:

(1)中国国情决定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2)中国革命的力量决定必须发动土地革命。

(3)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党强大,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

理论观点:

(1)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

(2),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3)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是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4)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必要条件;

(5)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

和条件。

(网络)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联系世纪谈谈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P36)

科学性: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5.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原因是: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但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4)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

(5)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执政党的工作实行民主监督,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广泛开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建言献策。

(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成就,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网络)

6.论述我们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P237)

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及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分配制度:

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一收入分配制度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依据: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P192)

8.论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现实依据:

现实依据: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P274)

9.论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P281)

10.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

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