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7633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x

肿瘤生物治疗张

肿瘤生物治疗2001/4/5

张叔人

一.肿瘤生物治疗发展概况

# 早期的肿瘤免疫治疗多采用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如卡介苗(BCG)和小棒状杆菌(C.Parvum)菌苗。

 膀胱癌

# 80年代初期,Rosenburg应用LA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癌症病人取得明显疗效,再次掀起免疫治疗的高潮。

(TILCIK 生物导弹)

# 90年代,比利时ThierryBoon首先应用T细胞克隆的方法找到了人类肿瘤抗原。

SEREX法发现了一批肿瘤抗原。

DC 肿瘤抗原肽

# 肿瘤基因治疗。

P53Rb

# 针对阻止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

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肿瘤抗原、抗原递呈和T细胞识别等方面均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机理有了深入的认识。

众多肿瘤免疫疗法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肿瘤免疫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三大常规疗法有明显的互补性,在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方面展示良好前景。

生物治疗:

应用生物的组织、细胞、蛋白质、多糖、基因等生物制剂

治疗疾病。

肿瘤的生物疗法的策略:

调节强化抗肿瘤免疫、祛除免疫抑制、直接               

           杀伤或诱导肿瘤凋亡、促肿瘤分化、阻断肿 

           瘤营养供应、提高肿瘤被杀伤的敏感性。

二.肿瘤的免疫治疗

策略:

去除免疫抑制、提高免疫原性、增强宿主免疫细胞的反应性

以及免疫导向。

1.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immunotherapy):

LAK,TIL,CIK

(1)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

制备:

IL-2;测定:

51Cr释放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

NationalBiotherapyStudyGroupinterleukin-2

Trials:

TumorResponseAccordingtoTypeofCancer

Response

DiseaseCRPRMRSDPDTotal(CR+PR)%

Melanoma52824587333/18818

Lung17318228/5116

Breast14113155/3415

Renal31011766713/1678

Colon01636331/761

Other0124475912/12210

Total10624924826972/63811

CR:

completeresponse;PR:

partialresponse,MR:

mixedorminorresponse

SD:

stabledisease:

PD:

progressivedisease.

rIL-2:

半衰期短,给药方式:

皮内、瘤内、腔内、淋巴管内、吸入

副作用:

寒战、发热、恶心、乏力、心律失常、神经异常、毛细血

管渗漏综合症(Capillaryleaksyndrome,CLS),肺水肿

预防和处理:

地塞米松、消炎痛、安定类、吸氧

(2)其他非MHC限制性过继免疫治疗

粘附MNCA-LAK

+抗CD3CD3AK

LAK(MNC+IL-2)+抗CD3+IFN-+IL-1CIK

+MEP(TCR-V9、V2)T

Monoethylpospate

LAK、CD3AK、CIK细胞活性及增殖数量(李殿俊)

LU/106cellsCellnum.x106TotalLU

LAK238104

CD3AK18871566

CIK26782028

TAK:

IL-2+抗CD3+Tu-Ag

(2)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富含肿瘤细胞

1.055-

富含TIL

1.077-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TIL)

制备:

肿瘤组织消化(透明脂酸酶、胶原酶、DNA酶)单细胞密度梯度分离富含TIL+IL-2/抗CD3/100Gy自体肿瘤

标志:

CD3+/CD8+CD3+/CD4+

NK、LAK、TIL之间的区别

NKLAKTIL

来源外周血,脾外周血,脾肿瘤区域

抗原致敏+

产生条件自然存在IL-2IL-2、Ag、抗CD3

选择性杀瘤能力++++++

抗瘤谱窄广窄

MHC限制+

体内增殖能力差弱强

聚集肿瘤部位差差强

免疫记忆+

LGL特征++

CD3/++

TIL和LAK体内抗肿瘤效力的比较

回输TIL或LAK早期荷瘤小鼠肺转移抑制率%

数量 X106TIL+IL-2LAK+IL-2

0.4~0.516±8

1~274±12

4~596±4

8~10100

3012±1

6028±4

10059±26

20097±2

肿瘤——照射灭活裂解+DC——注入淋巴结区域腹股沟——

取淋巴结——CTL克隆——扩增——回输

2.肿瘤疫苗:

(1)细胞瘤苗

a. 细菌或病毒佐剂瘤苗:

BCGNDV

b. 转基因细胞瘤苗:

细胞因子(IL-2GM-CSF)

MHC(classIIIB7)

共刺激分子(B7)

c.基于DC的瘤苗:

负载多肽 导入肿瘤抗原基因

  d. 红细胞瘤苗:

 RBC-唾液酸酶

  e. 细胞融合瘤苗:

肿瘤细胞+B细胞/DC

(2) 亚细胞瘤苗:

exosome(外泌小体)

  近期发现DC分泌的exosome属于亚细胞结构,具有多种抗原递呈分子和T细胞共刺激分子。

肿瘤抗原肽刺激的DC产生的exosome能够呈递肿瘤抗原,活化CTL,抑制和根除已建立的小鼠肿瘤,所以exosome瘤苗极具发展潜力。

(3) 多肽分子瘤苗:

 肿瘤提取抗原多肽(酸洗脱),病毒成分(HPV16-E6、E7)合成肿瘤抗原多肽,HSP

(4) 多糖瘤苗:

 MUC-1

(5) 基因瘤苗:

CEA-痘苗V、HPV、erbB2/neu

 

3.基于抗体的免疫治疗:

Ag抗体抗抗体

(1)激活效应细胞(抗CD3AbCIK,TIL,抗4-1BBT)

(2)

idiotype-抗抗体瘤苗

(3)抗肿瘤相关抗原抗体,体内应用直接产生抗瘤作用。

Trustuzumab(Herceptin)anti-HER2

 

VLlinkerVH

VL

VH

VLNVHCPPVHNVLC

Base-loop

 

LHHLKGGK

 

鼠Fab

人Fc

 

(4)抗体导向治疗

对抗体改造克服HAMA反应

a.小分子抗体:

SinglechainFv(ScFv)1/6

Disulfide-stabilizedFv(DsFv)

PermutatedFv(pFv)

b.双功能抗体(BispecificAb)

●杂化杂交瘤技术

轻重链无改变X2

重链不变X4

重、轻链均变X4

●化学交联Fab

●基因重组两套重轻链基因

c.嵌合抗体(chimericAb)Fc

d.人源化抗体(humannizedAb)

重构抗体,VH,VL区6个CDR

移植,骨架区的一些氨基酸同

时移植

e.人源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构建的小鼠XenoMouse,产生

抗EGFr单抗,在裸鼠模型显

示很强的抑瘤作用。

 

FcRScFv

Ag

TcellTumor

FcRScFv

f.

T-body:

T细胞表达的嵌合受体(Fv或ScFv为胞外区与Fcγreceptor

和ζ链 铰链区重组)。

不受MHC限制,杀伤肿瘤或半抗原修饰的肿瘤。

毒素

分类:

双链毒素:

Abrin,Ricin,Modeccin,

植物毒素Viscumin

单链毒素:

PAP,SAP,Lonin,Monoridin,

内化毒素Triuchosanthin

细菌毒素:

Diptheriatoxin(DT),Pseudomonas

exotoxin(PE),

膜活性毒素:

staphylococcal-hemolysin(HL),streptolysinO,

E.coli-hemolysin,pneumolysin,aerolysin,

perferins,eqinatoxins

a.毒素改造:

●PE664E(将结合细胞能力的DIa中Lys57,His246,Arg247,

和His249诱变为Glu,使其失去结合能力)

●PE40(缺失DIa,剩40KD)

●PE38(从PE40的DIb中去除365-380aa)

●PE38KDEL(将PE38中DIII的C端Arg-Glu-Asp-Leu-Lys用

Lys-Asp-Glu-Leu,KDEL替代,提高IT跨膜效率)

Reiter证明:

ScFv-PE38KDEL较ScFv-PE38对直肠癌多

种细胞系细胞毒活性高3-5倍,体内高2倍。

b.杂合毒素:

植物与细菌毒素杂交100-1000倍

c.基因重组毒素:

融合蛋白,必须存在与天然毒素一样的蛋白水解

位点,使毒素与载体内化时解离,便于进入胞质,发挥

杀伤效应。

d.膜活性毒素:

不需内化,杀伤力大,毒副作用大,需改造。

靶向治疗肿瘤相关的靶抗原

抗体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

●淋巴瘤

Kaminski:

1996131I-抗CD20鼠源,顽固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75%患者有效,分化低的>分化高的,化疗不敏感的也取得较好疗效。

Knox:

90Y(钇)-抗CD20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有效率72%(治愈率

33%)。

90Y-抗个体基因型治疗B细胞淋巴瘤有效率近33%

●白血病

人源化抗CD33单抗M195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31I-M195与白消安或环磷酰胺合用于骨髓移植(BMT),除去排异反应的T细胞。

131I-抗CD54(ICAM-1)急性髓样白血病或急性单核细胞增多型白血病的BMT,与传统全身辐射除去T细胞对正常细胞毒性小。

●结直肠癌

鼠源抗表皮粘附分子单抗17-1A,对Duke’C期结肠癌死亡率和复发率分别降低了30%和27%,主要与低分化肿瘤结合,ADCC,80%产生HAMA,但未影响疗效。

人源化改造。

放免治疗:

131I-抗A33,与骨髓也有相当数量的结合,5/23有一定的疗效。

125I与靶向抗体偶联物易为肿瘤细胞内吞。

125I-抗A33,21例患者,10例显效,而骨髓细胞很少与125I标记抗体作用,被射线损伤机会少。

近来证明:

放射偶联物离细胞核越近,细胞毒越强,并成指数增加。

免疫毒素:

LeY-Ab与PE化学偶联,I期研究,5/38例好转,正常组织表达同样靶抗原,但未受损。

但是,由于毒素的免疫原性强,再次使用应有效果。

●乳腺癌

●肾癌

131I标记鼠源G250,由于HAMA反应,二次使用则失效。

131I-G250人鼠嵌合型,肿瘤富集浓度>0.1%(每克组织达到的注射计量,一般水平为0.001%-0.01%),16例中的2例有轻微

HACA反应。

ADCC

干扰素治疗肿瘤

肿瘤疗效

毛细胞白血病60-90%缓解

慢性白血病50%PR

淋巴瘤37%PR+CR

Kaposi氏肉瘤26%PR

急性白血病24%PR

多发性骨髓瘤20%PR+CR

神经胶质瘤17%PR+CR

肾细胞癌16%PR+CR

黑色素瘤10%PR+CR

局部应用好

卵巢癌10%PR

乳腺癌10%PR

4.细胞因子治疗

(1)干扰素(interferon,IFN)

I型干扰素:

细菌、病毒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等,IFN-166-172aa(1、2亚族)无糖基;IFN-166aa糖蛋白;广谱抗病毒作用,促进多数细胞MHCI类分子的表达,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CTL抗肿瘤作用。

II型干扰素:

IFN-成熟分子143aa的糖蛋白,同源双体形式存在,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它可上调多种细胞MHCI类分子、II类分子表达,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促转移?

(2)Interleukin,IL白细胞介素糖蛋白18种

IL主要生物学活性

1促T细胞分化,增殖、CTL,NK活性↑

2      促T细胞分化,增殖、CTL,NK,LAK活性↑

3      多能干细胞、T细胞增殖

4      促B细胞增殖,产生Ig,DC

5     促B细胞分化

6      促T、B、干细胞增殖,Ig↑,巨核细胞分化

7      促T、B细胞增殖,诱导LAK

8      趋化中性、嗜碱性粒细胞、T细胞

9      T细胞生长,协同IL-3刺激肥大细胞

10      抑制TH1,促胸腺和肥大细胞增殖

11      促Ig分泌,促血小板形成

12      协同IL-2促进CTL、NK、LAK分化

13促B细胞增殖

14      促B细胞增殖

15      CTL,NK,LAK活性↑

16      促进CD4+细胞增殖,抑制病毒复制(HIV)

17      促IL-6、IL-8、PGE2、MCP-1、G-CSF↑

18      NK、T↑

IL-12:

●35KD、40KD异二聚体,激发NK、LAK、T细胞增值、分化;向肿瘤趋化;诱导IFN-产生;促巨噬细胞产生NO;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利于TH1细胞分化。

●临床研究:

I期美国遗传研究所主持安全性和耐受性

II期另一研究组,肾癌17人中15人出现严重副作用。

胃肠

道出血,肝毒性和贫血,2人死亡。

动物实验表明:

第一次单计量注射两周后再多次给药可预防毒

性反应。

SC代替iv,减少用药次数,未出现毒性反应。

●改进:

IL-12基因自体纤维母细胞扩增注入体内(或与灭活的瘤细胞混合,作为瘤苗)CD4+,CD8+细胞浸润,出现大量并指状细胞。

对晚期肿瘤有效。

(3)肿瘤坏死因子TNF:

分为两种,TNF-又称为恶质素;TNF-又称为淋巴毒素。

两者都是同源三聚体。

炎症因子,与败血症休克、发热、多器官衰竭、恶病质有关。

体内外均能杀死某些类型的瘤细胞,或抑制其增殖,激活免疫细胞攻击肿瘤,增强IL-2依赖的胸腺细胞、T细胞增殖能力,促进IL-2、CSF、IFN-等淋巴因子产生,干扰肿瘤血液供应。

它的许多功能与IL-1相同。

另一方面,肿瘤坏死因子又可促肿瘤有丝分裂、肿瘤扩散、血管生成和恶液质。

毒性大,基因重组突变型

(4)血细胞生成因子 G-CSF、GM-CSF、TPO、EPO、IL-6、SCF

其他生物反应调节剂:

BCG、OK432、香菇多糖、中草药(黄芪、女贞子

对抗免疫抑制:

PGE2-InM;Ts-CYC或低剂量辐射;反义RNA(TGF-,IGF,IL-10)

配体导向治疗:

IL-2/IL-2R、EGF/EGFR

 

三、抗血管生成

肿瘤长至1-2mm3无新血管行成供应营养,则不能生长。

策略

Fourstrategies(todesignanti-angiogenesisagents)

(1)Blocktheabilityoftheendothelialcellstobreakdownthe

surroundingmatrix.

(2)Inhibitnormalendothelialcellsdirectly.

(3)Blockfactorsthatstimulateangiogenesis.

(4)Blocktheactionofintegrin,amoleculeontheendothelial

cellsurface.

1阻断内皮细胞降解周围基质的能力

2直接抑制正常内皮细胞

3阻断刺激血管生成的因子

4阻断整合素的作用(内皮细胞表面的分子)

 

活化内皮细胞生长、运动的因子

activeendothelialcellgrowthandmovement

1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

2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

3angiogenin

4epidermalgrowthfactor(EGF)

5scatterfactor(SF)

6placentalgrowthfactor(PlGF)

7interleukin-8(IL-8)

8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

天然抗血管因子

naturallyoccurringinhibitorsofangiogenesis

1.Angiostatin

2.endostatin

3.Interferons(IFN)

4.plateletfactor4(PF4)

5.thrombospondin(凝血栓蛋白)

6.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

7.16Kdfragmentofprolactin

8.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2,and-3

(TIMP-1,TIMP-2andTIMP-3)

●Angiostatin血管抑素:

1994年O’Reily研究转移癌抑制机制时从Lewis肺癌鼠血清和尿中提取38Kda蛋白,亲肝素和赖氨酸,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和新的血管形成。

是纤溶酶原的酶解产物。

●endostandin内皮抑素:

1997年从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中发现,20kDa,胶原XVIII的酶解产物,原核表达无天然折叠,可溶性差,体外无活性。

皮内注射出现活性。

●抗肿瘤作用:

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各有其局限性,肿瘤生长严格依赖血管形成。

肿瘤长至1-2mm3无新血管行成供应营养,则不能生长。

通过抑制血管形成对各种实体瘤均有效。

血管内皮细胞为新生血管前体,很少发生变异,治疗效果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

对正常静止的血管内皮细胞无抑制作用。

O’Reily称其为休眠疗法(dormancytherapy)。

真核表达的血管抑制素有种属差异。

小鼠实验中达同样抗肿瘤效果,人血管抑制素用量100mg/kg.d,小鼠血管抑制素为6mg/kg.d

●基因重组内皮抑素皮下注射已长至小鼠体重3%的多种肿瘤都缩小至镜下可见水平。

凋亡率是对照组的7倍之多。

接种3%endostandinendostandin

2-6个周期

●andostandin+Angiostatin肿瘤不复发

●非实体瘤白血病血管形成在骨髓,血管形成抑制剂同样有效。

●优越性;几乎对所有的原发和转移瘤都有效。

不产生耐药性。

无毒副作用。

给药途径方便(SC)

●问题:

长期应用对人类能否产生副作用。

对自发性人类肿瘤的疗效是否与小鼠实验效果相同。

四 基因治疗

1.策略:

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

内容:

直接攻击肿瘤(诱导凋亡和直接杀伤)、调节免疫系统、

对抗肿瘤血管生成、修饰保护正常细胞

2.载体:

retrovirus(RV)、adenovirus(AdV)、adeno–asociatedvirus(AAV)、herpessimpexvirus(HSV)、Epstein-Barrvirus(EBV)、vacciniavirus(VV)、其他真核表达质粒

各种病毒载体的特点

RVAdVAAVHSV

类型双链RNA双链DNA单链DNA双链DNA

整合与细胞染色体随机整合不整合定点19号短臂可整合

产生感染病毒条件 缺陷病毒    穿梭载体   复制:

辅助   缺陷病毒

         包装细胞    缺陷病毒   病毒AdV,VV  包装细胞

         PA317(gag包装细胞HSV 或    (早期病毒

         Pol,env)293(E1)UV,γ-射线  基因IE3)

外源基因装载容量8kb35kb4.9kb>30kb

感染细胞谱广谱,分裂期广谱广谱,辅助病毒神经和上皮类细胞

制备效价(PFU/ml)106-107101210121011-1012

感染效率较低高高高

安全性有风险安全安全有风险

3.基因导入方法:

病毒感染、脂质体(图)、电穿孔、基因枪(图)、

裸基因注射、基因缝线等

基因缝线:

汤健缝线直接涂抹DNA或通过polylysine偶联到缝线上

血管、骨骼肌、心肌比单纯注射表达率高5-10倍。

尿激

酶基因缝线微小动脉缝合防止吻合口血栓形成和狭窄。

基因针:

用polylysine将基因粘附在不锈钢针上(75-100gDNA)

刺入肌肉(0.2V,1mA,直流脉冲,DNA为负极无关电极为

正)电针30分钟第3天表达14天达高峰持续一个

月。

针刺捻转为电针效率的1/3-1/5。

基因球囊和支架:

外源基因(反义N-ras)在冠状动脉中表达,抑

        制损伤造成的血管内膜下增生和狭窄

血管外基因转移:

a外科切开蘸有基因的滤纸贴于血管外膜

    b可溶性纤维蛋白+DNA——血管周围注射——凝血酶+组织凝血因子——网状不溶性纤维蛋白/DNA复合物——>14天纤溶酶作用降解

4.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组织特异性表达

(1)病毒:

●RV:

IL-2替代其envN端部分IL-2-Env淋巴细胞

胶联EGF、Ab有待评价

●AdV:

Ad5-纤维蛋白的糖基,经化学修饰与一种血清类粘蛋白(ASOR)和多聚赖氨酸连接物共价连接与ASOR+细胞结合

●HSV:

具有嗜神经性,改造成只感染分裂相胶质瘤细胞,而脑内正常细胞不受影响。

●EBV:

EBNA-1是EBV复制所需唯一的反式激活因子。

存在于所有的EBV转化的细胞中。

pFR-tk-Zta质粒中溶细胞性复制周期反式蛋白Zta是依赖EBV激活。

(HBV-嗜肝性)

(2)脂质体:

特异性配基(抗体、凝集素、病毒表面的糖蛋白)

EGFp-LysDNA

+++

 

(3)受体介导:

转铁蛋白-多聚赖氨酸/DNAK562

EGF-多聚赖氨酸/DNAK562

(5)肿瘤组织特异性表达: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增强子、反式作用因子调控表达。

AFP启动子/增强子-TK

5.目的基因及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