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7478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D】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2.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D】的动机。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3.罗杰斯的“让学生自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C】

A.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B.发展性教学模式

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4.下列对瞬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保持时间为几十到几百毫秒

B.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

C.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

D.容量的平均数量是7

5.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

C.韦纳

D.多伊奇

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B】。

A.优先救护女性B.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C.优先救护老年人D.优先救护残疾人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

A.实施素质教育B.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C.实现教育均衡D.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是【B】。

A.业务能力B.师德表现C.工作业绩D.学术水平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为【C】

A.每二年一周期B.每三年一周期

C.每五年一周期D.每八年一周期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B】。

A.合班教学B.小班教学C.中班教学D.大班教学

二、多选题

1.教初三语文的邢老师与教数学的程老师应家长的要求,利用寒假组织所教班级的十余个学生补课一周,每人收取了600元补课费,他们的做法【BD】

A.符合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B.违反市教委禁止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规定

C.体现教师勤奋敬业认真负责精神

D.侵犯学生的休息权

2.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ABCD】

A.仪表

B.举止

C.语言

D.礼仪

3.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ABCD】

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C.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D.没有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E、良好的性格特征

4.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体现在哪里?

【ABCDE】

A.不用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学生

B.和小学生交流,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

C.要求学生作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作到,不凌驾于学生之上

D.不以个人的或职业地位掩饰自己,不带假面具

E、理解教学相长的含义,具有向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5.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ABCDE】

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B.教师的情绪状态

C.教师的领导方式

D.教师的教学方法

E.师生关系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访谈和【D】。

A.家长开放日B.家长咨询C.家长会D.父母育儿橱窗

2.与托儿所、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B】。

A.系统性B.随机性

C.计划性D.组织性

3.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D】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4.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B】

A.自我学习

B.自我调节

C.自我控制

D.自我反省

5.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体育课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D.运动竞赛

6.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是态度形成过程中的【B】阶段。

A.顺从

B.认同

C.内化

D.改变

7.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

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

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

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

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

A.特殊岗位补助津贴B.生活补助津贴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D.特殊奉献补助津贴

9.某小学黄老师让未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在上课时站在教师的最后一排。

黄老师的做法【C】。

A.是激发学生的有效手段B.有利于督促学生学习

C.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D.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

10.《教师法》规定,在教师任聘中,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权利。

义务和责任由【B】。

A.学校确定B.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确定

C.学校和教育工会规定D.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二、多选题

1.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达到慎独,应着重从几个方面下功夫【ABCD】

A.要求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

B.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

C.要重视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D.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2.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些误区?

【ABCD】

A.利用家长

B.排斥家长

C.教师一言谈

D.向家长推卸责任

3.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保持正确的合作态度应该做到【ACD】

A.谦虚和蔼

B.颐指气使

C.尊重理解

D.一视同仁

4.义务教育具有【ABE】

A.强制性

B.免费性

C.公开性

D.公平性

E.普及性

5.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ABC】

A.认知

B.动作技能

C.情感

D.言语信息

E.认知策略

三、填空题

1.《规范》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______和______的基本要求。

(道德品质、职业行为)

2.《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______作用,是调节教师与______、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______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指导、学生、社会)

3.规范第二条"爱岗敬业"中,教师要做到的三个认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上课备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

4.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特意提到教师要保护____________、关心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

(学生安全、学生健康、学生权益)

5.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对评价学生作了明确要求:

不以____________。

(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6.__________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反思)

7.__________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

(泰勒)

8.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教学计划、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教学大纲、教科书)

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__________改革。

(课程)

1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__________。

(上好课)

最新上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上行下效”相关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评价法

2.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

3.“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所推崇的是( )的教育理想。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义务教育

4.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巴格莱

C.杜威

D.赫钦斯

5.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 )

A.杜威

B.鲍尔斯

C.梅伊曼

D.赫钦斯

6.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

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导处

7.小学生的思维( )

A.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8.( )是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9.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这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D.共性和差异性

10.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资料

11.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负向迁移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3.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1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 )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15.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

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 )

A.恐惧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16.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7.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育过程

B.教育事例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18.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13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 )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9.“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品质。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20.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是( )

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

二、填空题

1.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是___________心理学。

2.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要实现不同的认识任务,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___________。

3.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___。

4.“掌握学习”教学法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5.教师的科研以___________为主,并与自己的教育实践密切相关。

6.操行评定是以___________为指导思想,以___________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7.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

8.研究论文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另一类是___________。

9.科尔伯格认为大部分的成年人都处于___________道德发展阶段。

10奥苏贝尔认为儿童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式掌握概念。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2.简述班主任在班级中的角色。

3.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B。

5.B。

6.B。

7.C。

8.D。

9.A。

10.B。

11.C。

12.C。

13.B。

14.D。

15.A。

16.B。

17.D。

18.B。

19.C。

20.B。

二、填空题

1.人本主义

2.激发学习动机

3.集体主义教育

4.布卢姆

5.教育科研

6.教育目的、“学生守则”

7.学生个人、学生集体

8.理论性的学术论文

9.习俗水平

10.概念同化、概念形成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合理地没计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目然;

(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2.【答案要点】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答案要点】

(1)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3)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