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5813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名称:

《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课题编号:

2006A095课题负责人:

张卫波

所在单位?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通讯地址?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路8号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及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依托本校师资和社区优势,围绕学校“筑基”办学理念,引导学生在礼仪中成长、在运动中锻炼、在艺术中感悟、在快乐中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原则、步骤、方法、评价。

以体艺教育为突破口,建构适宜本校学生需求,充分体现教师特长、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通过课题组成员们五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学校师生得到共同发展,学校特色得以日益彰显:

学生走向“合格+特长”;教师走向“专业化+研究型”;学校走向“特色+品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课题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

[关键词]:

体艺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发展

引言:

7月国家教育部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体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发展。

)这给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带来了理论指导并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让学生在礼仪中成长、在运动中锻炼、在艺术中感悟、在快乐中学习”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

五年来,我们在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指导下,在开发区教研室的帮助下,我们课题组12位教师共同努力,坚持体艺校本课程开发,不断地深化与发展,走过的是一条研究探索、实践反思、提升创新、发展共赢之路。

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学校办学理念,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丰厚了学校文化,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文献综述

校本课程开发是1973年由菲吕马克和麦克来伦两位学者在爱儿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得到了众多学者及教育实践工作者乃至教育行政官员的积极响应。

我国学者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校本课程开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从理论上加以探究。

例如,钟启泉教授的《现代课程论》1989和《课程设计基础》1998、崔允?

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2000)、王斌华教授的专著《校本课程论》、吴刚平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2002)等几部力作,是我国校本课程研究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

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再次肯定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将课程管理权力下放到学校。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校本课程开发在大陆一些较为先进的学校中早就存在了,如上海市大同中学、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遍布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艺术、语言文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身、综合实践等众多领域,基本能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

体艺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九五"期间学校开设形体课教学的基础上,将体育与音乐、美术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既具有时代性又符合学校特点的体艺类校本课程。

本课题目前在中学的开发与实施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在小学还没有形成可以值得推广的研究成果。

元月《川、渝、云、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报告》谈到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调查显示:

76.5%的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64.1%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关的资料;62.8%的教师认为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50.1%的教师认为缺乏规范的评价。

而分析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83.4%的教师认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是经费的缺乏;70.4%的教师认为缺乏专家的指导;40.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能力有限;15.4%的教师认为领导不重视;14.8%的教师认为家长不支持。

目前,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存在的问题是:

1开发理念上注重学校办学特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忽视学生这个开发主体。

2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

3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模糊,忽视校本课程开发本质特征的研究。

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相当封闭,民主程度不高,普遍缺少合作意识。

(5)缺乏激励机制,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1、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满足本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及学习需求的需要。

我校是开发区新建的第一所社区小学,办学条件优越,但生源面广,大多数学生来自周边社区,少数来自商住小区,学生差异大。

学生迫切要求在体育、艺术方面得到锻炼。

确立此课题前期,我校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做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参与问卷的500名学生中,有97%学生希望自己有一技之长,90%同学看到别的同学比赛中获奖表示羡慕。

85%的学生对体育和艺术活动表示有兴趣,经过此项调查,我们对体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极具信心。

这样一个基于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2、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塑造现代人人格魅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中的身体素质及艺术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健全的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是现代人是否具有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志。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体艺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

3、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增强学校课程适应学生需求、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开发体艺类校本课程能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把潜藏的资源转化成现实课程。

我校是是开发区窗口学校,起着对内辐射,对外交流的重要作用。

教师实行全员招聘,素质全面,特长突出,敬业精神强。

这些都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促使提高学生的体育艺术素质的同时,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4、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深化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的需要。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

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的特色。

我校坚持“筑基教育”,秉持“感受今日幸福,奠基明日成功”的办学理念,把整体平衡、优势发展、卓越成长,培养一批身体、习惯、品质、心态、学识、才艺都得到和谐发展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把“在礼仪中成长、在运动中锻炼、在艺术中感悟”作为办学特色,努力让每个孩子从而都有健全的人格,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突出的特长。

而我们的教材有时不能满足课堂的具体需要,不能满足所有学生个体的需要,而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生长点,因而体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1、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校本课程开发是1973年由菲吕马克和麦克来伦两位学者在爱儿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得到了众多学者及教育实践工作者乃至教育行政官员的积极响应。

体艺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九五"期间学校开设形体课教学的基础上,将体育与音乐、美术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既具有时代性又符合学校特点的体艺类校本课程,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这些为我们确立了研究的视角,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有助于课题研究价值判断。

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取向。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中的身体素质及艺术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健全的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是现代人是否具有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志。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体艺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因而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和优势,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构建体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课题的界定

校本课程:

学校的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崔允?

教授总结了国内外许多不同的观点,从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出发,将其定义为:

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本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体艺教育”是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体育艺术教育及功能融合起来,将课内外的体育艺术活动结合起来,适当加大两者在学校课程安排与教学活动中的比重,使其广泛渗透于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中,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学生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其生命得到全面和谐成长与发展的教育。

2、课题研究的目标

(1)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原则、步骤、方法、评价。

以体艺为突破口,建构适宜本校学生需求,充分体现教师特长、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学生发展目标

“合格+特长”。

形成主动积极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养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乐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整体平衡、优势发展、卓越成长,身体、习惯、品质、心态、学识、才艺都得到和谐发展的人才。

3.教师发展目标

“专业化+研究型”,提升教师开发、研究、实施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一批研究型的教师,促进体艺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提高教师生命质量。

4.学校发展目标

“特色+品牌”,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以“科研兴校”为目标,树立“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迅速成长”的办学宗旨,实现体艺教育?

?

课程与研究?

?

学校特色?

?

师生发展?

?

品牌形成的一体化。

3、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情、教情、校情现状调查,分析评估。

(2)理论研究:

校本课题开发的原则、步骤、方法、评价研究。

(3)建构体艺校本课程:

在学生中,通过对体艺校本课程内容的调查,充分发挥教师资源,结合易于实施和普及的原则,确定了以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子项目。

韵律操的开发和实践: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音体学科结合,创编并推广适合学生发展的一套全校韵律球操和展示型韵律球操。

纸艺的开发和实践:

根据学校师资、学生特点,进行“纸艺的开发与实践”。

礼仪操的开发和实践:

弥补韵律球操雨天操作的不便,结合学校礼仪教育的特色,结合体艺教育,编制、普及礼仪操。

随着体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第三阶段(2010-7>2014)发展规划为指南,围绕学校学生“整体平衡、优势发展、卓越成长”的培养目标,集中力量打造《童?

趣》、《文?

彰》、《武?

艺》三类校本课程,以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

《童?

趣》:

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以丰富的游戏活动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阳光一小时”安全、有序、有效地设置和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快乐竞争、健康发展。

做到“三结合”室内与室外项目相结合,班级、年级项目相结合,大课间与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如跳绳、溜溜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

《文?

彰》:

开展以国学为载体的礼仪教育、以琴棋书画为载体的艺术教育,以“经典诗文为经,文明礼仪为纬”,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如开设国学经典、我学礼仪、纸艺、书画、陶艺等课程。

《武?

艺》:

以“武德武道为经,武术文化为纬”,让学生能够动起来,内外兼修,富有活力与生气,气质与涵养。

将一套拳、一套操和综合性研究学习(3-4年级主要探究武术名师、5-6年级主要探究武术与生活)作为课程内容,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

4)体艺校本课程实施、评价、汇编文本;实施对象将在我校1-6年级全体学生范围内开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总结开发过程中的做法,筛选目前国内外较为成功的经验,指导后面的研究,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组织以及研究的思路及时进行调整,以使研究按计划顺利进行。

其中涉及一些具体的方法:

1、调查法:

对学生在体艺活动中的兴趣情况、情绪反映程度等进行调查。

2、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行动研究法:

将体艺活动的开发和体艺活动的实践结合起来,增进二者的相互反馈功能,使体艺活动研究价值进一步体现。

4、案例研究法:

对典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详细记录过程及发展中的动态变化。

5、叙事研究法:

真实的记录下在课题的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二)研究步骤

7月,在上级科研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殷切期待下,我校独立承担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正式开题。

课题立项以来,学校把课题研究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中层以上行政领导不仅积极参与,而且还分别承担课题的负责人及主要研究者。

在探索研究中,我们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积极开展各项学习培训、研讨活动。

回顾起来课题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它凝聚着三角湖小学全体教师的心血与付出。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迈出了坚实的步子,在曲折的道路上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

第一阶段是酝酿准备阶段(7月?

?

9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人员,拟定实施方案,举行课题开题会,聘请专家指导,初拟课题组相关制度,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启动实施阶段(10月?

?

20XX年12月)。

这阶段,我们确定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确定子课题,编排并普及第一套校园韵律操?

?

《舞动彩球》,室内礼仪操,将纸艺课纳入校本课程,课题进行了中期评估和“同类课题横向互动交流研讨”活动,寻找并解决了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根据《三角湖小学十二五规划》,开发打造了《童?

趣》、《文?

彰》、《武?

艺》三类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体艺课程文本材料,探讨出了实施体艺校本课程的途径、方法、教育模式及评价方法。

第三阶段:

研究总结阶段(20XX年3月?

?

20XX年6月)。

本阶段为研究总结阶段。

课题组收集完善各种资料,组织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聘请专家进行结题工作指导,迎接结题评审。

六、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应该是务实而规范的,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探索。

(一)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机制。

一个好的团队必须有健全的组织管理、完善的工作机制。

学校在体艺校本课程的管理机制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成立管理团队。

由于学校人事变动,学校课题组成员进行了2次变更,现成立了以张卫波校长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聘请周斌英、杨国珍、郭本俊、何文桂为课题组指导专家,领导小组下设课程实施小组。

每学期定期召开二次会议,规划蓝图、商议制度分工、汇报实施情况、解决困难疑惑等,做到胸怀蓝图、有的放矢、逐步推进。

2、确定研究团队。

为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光有管理团队是远远不够的。

韵律球操、纸艺、礼仪操项目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被确定为子课题;纵向建立专题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横向设立课题策划组、教学实验及教材编写组、调查测试组、资料收集整理、活动展示组,负责校本课程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实施校本课程计划,收集和教材相关的素材,编写校本教材。

3、建立学习制度,加强理论研究。

课题组建立了学习制度,课题组的老师定期进行学习研讨活动。

课题领导小组坚持对课题组教师分类指导,要求教师坚持自主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发体艺校本教材。

(二)建立课程体系,优化课堂结构。

校本课程不是一个独立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而存在的教学样本,而是在学校培养总目标统率下和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并重的一门课程,它应该和其他课程一样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1.课程目标设置

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

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一定的依据。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本课题组成员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首先制定了体艺校本课程的的培养总目标:

学生走向“合格+特长”,教师走向“专业化+研究型”,学校走向“特色+品牌”;又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子课题具体实施目标。

(详见附件三角湖小学《韵律球操》、《礼仪操》、《纸艺》、《文?

彰》《武?

艺》《童?

趣》校本课程方案)

2.课程组织设置

在体艺校本课程组织的设置上,学校拟订了课程总体方案,以四种途径在不同层面的学生中开展。

途径一:

课堂教学

音乐、体育、美术课中调适《舞动的彩球》、《武术操》、《陶艺》、《民俗画》等课程,在专教、综研、主题教育等地方课程开发并实施《纸艺》、《我学礼仪》、《武术与名人》、《武术与生活》、《国学经典》等课程。

途径二:

大课间

实施《韵律球操》、《武术操》、《礼仪操》和《童?

趣》课程,如跳绳、溜溜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

途径三:

第二课堂

二课堂时间统筹安排各类校本课程和校级特色课程。

校级特色课程有田径队、舞蹈队、合唱队、打击乐队、鼓号队、腰鼓队、陶艺社、书画社(民俗画坊)、悠悠球队等,将校级社团和年级兴趣班相结合

途径四:

节日课程

以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节日课程为载体,以大型体育艺术比赛为契机,全面实践和展示体艺校本课程。

(三)探究课程开发模式,注重课题实施过程。

1、进行课程设计

在课程体系基本确立后,课题组教师根据课程总目标设计具体课程目标和年段目标,拟定相应课程的具体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可操作性。

如《纸艺》校本课程的目标:

以“创造性地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宗旨,让学生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吸取我国民间纸艺的传统方法,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从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将纸艺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孩子们的学习中。

通过纸艺的意象、心象和吉祥艺术培养美感,锤炼情趣,丰富生活,使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

为此确定上册(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是:

掌握平面纸塑工具使用,了解平面纸塑符号的识别与要领和平面纸塑制作的步骤,学会剪影、拼贴等的制作;把握住物体的形象特征,把它画出来;灵活把握剪刀,逐渐使轮廓达到准确而流畅,有些细部学会用刻刀刻出。

能照简单的范例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品。

在班内开展折叠法、画法、剪法的竞赛,并将作品对外展示。

?

内容确定后教师小组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设计学习活动方案,对学习活动的灵活组织、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及教师的恰当指导,提出参考性意见。

2、挖掘多方资源

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是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注重挖掘多方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不断满足学生需求。

一是教师资源。

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专业素养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一方面我们对照课程开发菜单实行课程招募,让一批有能力胜任校本课程的教师率先开发与实施。

另一方面,为满足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需要,向外聘请有能力和专长的教师。

如目前我校足球、乒乓球、围棋、纸艺等课程共外聘培训教师15人。

第三根据课程需求有计划的对教师实行各类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科技制作培训、彩陶培训、国学经典培训等。

二是家长资源。

我们一直主张家长和教师人人都是教育者,课程开发与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广泛开展饮水浇园工程。

我们将课程菜单向家长发放,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我们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向家长进行课程招募,吸收有能力、有热情、热爱教育工作的家长来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

如张雨晨同学的妈妈是篮球运动员,我们聘请她为篮球课程的教师。

三是社会资源。

我们注重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育人网络,将社会与学校共建工作常态化。

如为满足学生队列队形课程需求,我们与开发区武警支队合力,聘请教官为课程教师,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3、进行课程试验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正确理念指导下,围绕《课程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课程实施的建议,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课程试验;通过试验,检验和修订课程纲要,探索体艺各类校本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组织形式,组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研究课,有步骤地进行小结和研讨。

教师边试验、边积累、边总结,保留那些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的内容,并随时进行补充,随时调整。

如在《纸艺》课程的试验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审美能力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便及时调整课程难易,备好学生所需的制作材料,采取激发兴趣?

?

讲解过程?

?

动手示范?

?

自主尝试?

?

指导制作?

?

展示评价的方式进行。

课程试验的过程虽然辛苦耗时,但是课程实施效果的有力保障。

4.开展小组研讨

自从课题立项以来,学校课题组先后大大小小开展了数十次比较完整规模的研讨会。

每一学年课题组成员连同体育、艺术两个教研组都要针对本课题制定学校的体育、艺术工作计划,制定阶段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开展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更新体艺校本课程的教学思想,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其中重要的活动如下:

(1)、集中精力编排第一套韵律操。

利用书籍、网络学习科研理论、校本课程开发以及韵律操的编排相关知识。

另外课题组的贺小红、郑青松两位教师分别收集韵律操相关的音像、文字资料,选定韵律操的音乐,并编排第一套校园韵律操?

?

《舞动彩球》。

聘请了江汉大学体育系的艺术体操专业教师作指导。

(2)、有计划、有步骤的在全校推广和普及韵律操。

先培训实验组60名学生和所有40岁以下教师。

元旦组织“庆元旦校园韵律操”比赛。

(3)、纸艺的开发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3月开始进行纸艺的开发与实践,在师资不足的条件下,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利用学校特长教师进行自培等方法和途径加大教师学习培训力度,并将纸艺课纳入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每学期进行纸艺教学的专题研讨。

(4)、组织阶段成果展示。

如在6月,在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上,课题进行了中期评估,展示了课题成果,获领导、家长一致好评。

(5)、同类课题横向互动交流研讨。

4月24日,9月22日,20XX年元月15日分别在武汉市育才小学、汉阳区楚才小学和我校进行了“同类课题横向互动交流研讨”活动,实现科研信息有效沟通。

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及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探索科研资源共享、合作机制,突破个体及单个学校的局限性,扩大第一手材料的来源,丰富研究所需的数据、信息;突破成果应用转化的壁垒,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科研价值及阶段性成果的推广作用。

逐步形成了跨校、跨区域的研究协作团队,提高了课题研究质量和水平。

二是“校本课程文本资料的开发。

”就怎样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