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5615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24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docx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LT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有关信息的几种定义,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对定义进行比较。

  ②了解信息的载体和形态,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③能够能过生活的实例来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信息与人类的关系;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

信息的含义;信息实例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交流、探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做过猜词游戏呢?

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游戏。

刚才我们做的游戏中,两个同学的实质是在进行着什么?

(信息交流)

在古代,语言和文字没有诞生之前,人们就是用手语来进行信息交流的,可以说信息交流是无所不在的,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必须要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上的交流,闭关锁国的清政府等来的是世界列强的入侵。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信息是通过什么来传播的呢?

它又有什么特征呢?

这就是我们第一章将要学习的内容。

每组出两名同学做猜词游戏,一个人比划,另一个人根据描述来猜词,看谁猜对的多。

通过游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

 

人们常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可见信息是多么重要,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换和处理。

【问】:

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信息呢?

(上课铃声:

该进教师上课了;看新闻:

可以了解各地发生的大事;气象云图:

分析可以预测天气信息;谈论昨天晚上的球赛等)

由此可见,我们是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问】:

大家能不能由此得到信息的定义?

其实信息的定义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特定的公认的定义。

信息是怎么传播的呢?

古代,人们用烽火来表达敌人进犯的信息。

问:

烽火是信息吗?

烽火是信息的载体,它表达敌人入侵这一信息内容。

再如:

红灯和绿灯不是信息,而是停和行两种信息的载体。

电话传递声音信息等。

信息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甚至不同年代信息传递的载体也不同。

语言、文字、声音、视频和图像都可以承载信息,它们都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请把下列信息与载体连线

A读报纸a因特网

B足球赛b电话、手机

C告诉千里外朋友一件事c文字、纸张

D电子邮件d电视

总之,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

信息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自学,讨论)

【问】:

请将下面有关信息特征的资料连接

A信息的时效性a课程表和时间表

B细腻系必须依附于载体b大家一起看球赛

C信息可以被储存和保留c《功夫》影碟

D信息的传递性、共享性d找路时,使用旧地图

脑筋急转弯:

李先生看到报纸上一则信息“今明两天到金鹰家电市场购买空调1台可获得300元优惠券”。

于是,李先生便前往购买,却被告知不能享受优惠,为什么?

(因为他过期了,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下面我们来播放一段视频,大家看完后告诉我,你们从这段视频里可以提取出哪些有用的信息。

 

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

 

阅读课本

 

积极思考

完成任务

 

阅读教材

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节,信息及信息的特征,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有哪些常见的特征,可以说信息对我们人类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的信息落后于别人,就将被别人所打败,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加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后要更好的学习好信息技术,为自己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认真听讲

回顾、巩固本节课知识。

1.2信息编码

教材分析:

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就必须把要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即对信息进行编码。

通过对信息编码的学习,初步了解数的编码、字符编码和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基本原理。

本节课的内容是《1.2.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和《1.2.2字符编码》。

学生分析:

信息编码的原因、原理很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如何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是一个关键。

对于二进制,虽然在初中学生可能有一点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已经忘记或者也是似懂非懂,所以总的来说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这些都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

故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深入浅出,从学生熟悉的内容着手,采取问题讨论、合作解决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

2、了解二进制计数系统的特点。

3、初步了解字符信息的编码方法。

 4、了解ASCII编码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信息编码与二进制的学习讲解,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原理,鼓励学生不断探究新知,开拓科技新领域。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协作研究的精神,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字符编码

难点:

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

教学准备与教法: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与案例

讲解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问题1:

信息有些载体

问题2:

信息的特征

问题3:

请把下列信息与载体连线

A读报纸a因特网

B足球赛b电话、手机

C告诉千里外朋友一件事c文字、纸张

D电子邮件d电视

问题3:

请将下面有关信息特征的资料连接

A信息的时效性a课程表和时间表

B细腻系必须依附于载体b大家一起看球赛

C信息可以被储存和保留c《功夫》影碟

D信息的传递性、共享性d找路时,使用旧地图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巩固复习上节知识,衔接本节课内容

教学问题引导设计

观察数据,

理解编码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的基本特征,现在下列一组数字,它们不是一个简单的数,而是代表着不同的信息,猜一猜,它们可能代表什么?

119:

120;96315(本地区的邮政编码):

(本地区的身份证编码):

(本地区的电话号码):

你知道生活中信息的编码形式还有哪些?

条形码、交通图标、红绿灯信号、盲道……)

计算机能识别我们人类的语言吗?

计算机的编码是什么?

为什么?

简介信息技术发展史有关二进制部分内容。

讲解二进制表示方法;二进制与十进制的换算;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换算。

学生回忆生活经历,体验生活中常见的信息编码形式与方法

学生自己练习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简单换算。

例:

9与1000那个更大?

15=()2

10001101B=H

从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编码入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创设情景,引导探索

观察我们的键盘(101键或103键),将它们输入电脑时电脑内部是如何区分他们的?

观察并思考二进制码(0-9数字可以用二进制码)。

键盘是学生的常用工具,对熟悉的事物的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引导探索

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国际普遍采用ASCII码。

在键盘输入字符“A”,电脑内部即表示为怎样的一串二进制码?

输入字符“a”呢?

问题:

计算机内存中有一个字节的内容是65,它究竟是数值65还是字符“A”?

看书:

ASCII字符编码表(7位二进制数,编码范围0-127,94个图形字符码、34个控制符码。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引导探索

体验实践

用一个字节对汉字进行编码,行吗?

用两个字节能编码多少个?

简介GB2312-1980编码。

介绍汉字的“大字符集”——ISO/IEC10646。

“其他”中的GB18030介绍(兼容GBK与GB2312)

问题:

拼音输入法与五笔输入法所生成的汉字内码一样吗?

分组实践:

观察字符的编码。

根据学生活动手册要求,明确任务,分组协作,独立完成。

计算:

一、两个字节分别可以表示多少个编码。

学生实践:

打开IE浏览器的菜单“查2312编码。

(如下图1)看”“编码”,会发现GB

学生实践:

查看“其他”编码,如日文、韩文等。

学生实践体验:

观察字符的内码。

填写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实践一

通过实践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编码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评价

分组交流实践过程与结果。

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自我评价并填写“学生学业成长记录表”

通过交流与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实践结果有一定的定性评价,有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归纳总结

总结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信息的编码。

对奔节课系统地了解与认识

拓展应用

根据自己兴趣自选探究性主题

1.汉字“中国2008”及自己姓名的GB18030-2000编码

完成好的同学操作

教学反思:

1.2信息编码

(二)

教材分析:

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就必须把要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即对信息进行编码。

复习巩固前节课有关信息编码的信息,了解多媒体信息编码原理及方法。

学生分析:

通过前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编码应该有一定的理解,在理解文字信息编码的基础上理解多媒体信息编码应该要容易的多。

但由于多媒体信息编码又有很大的不同,也不太容易理解,故如何深入浅出还是本节课设计中的重点考虑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巩固汉字编码方法与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

2、了解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原理与方法

3、了解声音数字化、图象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画图”中的“显示网格”,让学生明白图像的实质像素及图像大小与分辨率、颜色数的关系。

通过“录音机”软件的录音、播放功能的使用,及“采样”动画的播放,便于学生理解声音数字化的简单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

图象数字化

难点:

判断声音采样频率的高低、图像分辨率的高低等因素对于声音、图像所占存储容量大小的影响。

教学准备与教法:

    多媒体信息的准备(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

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问题1:

14=B

问题2:

41H=B

问题3:

查ASCII码表

1.’A’=

2.’a’=

3.’0’=

问题4:

“新桥中学”内码为

学生在纸上练习,也可以用计算器来回答

使用UE软件查看内码

 

巩固复习上节知识,衔接本节课内容

图像数字化引导探索

教师用数码相机现场拍摄照片,并保存到电脑中,设置共享。

启动“画图”程序,打开拍摄的照片文件(或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复制在新建的文件中),并放大到400%,显示网格。

(如下图2)

通过菜单“图像”的“属性”查看分辨率。

将原图像另存为单色位图后,计算存储大小。

并与该文件的实际大小作比较。

问题:

计算所得的大小与文件实际大小不一,为什么?

与师一起操作并体会图像的实质(像素)和特点(每个像素的颜色都被数字化成一定的数值)。

将该图片分别以256.bmp(256色)、16.bmp(16色)、2.bmp(单色)为名保存在D盘中,观察文件的大小,并理解文件大小关系与颜色位数之间的关系。

深入与拓展

利用扫描仪,将一张照片进行各种不同分辨率、同颜色位数(真彩色)的扫描(如图3)。

单击分辨率下拉按钮,分别选取100dpi(即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都为100象素/英寸)、200dpi,在左下角的“任务1”处分别显示图像的大小为123KB、494KB。

再次了解图像数字化原理,并理解图像存储大小与分辨率的关系。

直观的实践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视频数字化

播放GIF动画“跳动的小猪”

观察,讨论得出视频的实质:

一串相关的静止图象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课堂过程

评价

1.说出图像的组成实质。

2.存储画面为640*480像素的黑白两色的图像至少需要多少字节的空间。

3.能否理解图像存储大小与分辨率、颜色数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总结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声音数字化引导探索

利用Windows附件中“录音机”程序录音并播放,引出声波。

录音时模拟信号如何转化为数字信号?

——采样、量化(模数转换器)

存储空间的介绍。

模拟信号(录音)模数转换器    数字信号

数模转换器  (放音)

学生自由录音。

采样动态演示(看flash动画,如图5)

试着利用“录音机”程序处理声音文件(将录制后声音进行“加速”、“添加回音”等操作),比较播放效果,体会声音的数字化原理。

自己动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

归纳总结

总结信息编码

学生参与

练习系统总结能力

拓展应用

根据自己兴趣自选探究性主题

2.文件固有格式占据空间情况。

如新建空白画图文件、DOC文件等,观察、比较他们的文件大小。

3.请学生到网上搜索有关“(图像)分辨率”、“声音采样”的资料,并整理成论文或做成演示文稿

有能力的学生做

分层次教学,满足基础好的同学

教学反思:

 

1.3信息技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章第3课,通过对身边的信息技术的发掘和对信息技术的历史的探索,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应用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对以前和现在的信息技术应用有些了解,但是对信息技术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展望可能了解更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未来展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家庭、社区、生活、个人学习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通过观看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演示文稿,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通过“信息技术展望”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情。

能够在小组合作搜索信息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协作探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搜索过程和结果。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历史及信息技术展望

难点:

信息技术展望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历程和展望信息技术,内容讲解的是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有名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抽象、枯燥的讲解方式可能太过空洞,无法真正理解。

本节课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以“情境引入→了解原理→操作体验→应用展望”为组织线索,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考,通过两个主题活动,体验信息获取过程,同时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充分交流和讨论,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制作一个自主性学习网站,网站内容包括:

1.信息技术应用:

概念、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

2.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有文字、图片说明。

3.信息技术展望:

包括课本7中新技术,增加学生更感兴趣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技术)和蓝牙技术等,并增加课本7种技术的文字图片说明。

学生可以自主的浏览该网站,特别是在做两个主题活动的时候,方便学生查找资料。

创设

情境

1.观看浙江省首届智能机器人足球比赛录像。

2.提问:

这段视频在播放什么内容?

3.提问:

制作这个机器人用到了哪些技术?

(学生回答不全面,教师可以把问题留到后面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

1.观看浙江省首届智能机器人足球比赛录像。

2.回答:

4台机器人在进行2对2的足球比赛。

3.回答: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

新授

知识

1.3.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1.概念:

到目前为止信息还没有一个十分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技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

2.组成:

信息技术一般分为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

微电子技术:

研究如何利用固态内部的微观特性以及一些特殊工艺,在固体的一个微小体积中制成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完整的电路或器件。

通信技术:

传递信息的技术

计算机技术:

指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

传感技术:

指对信息的传感、采集技术

引导探索

主题活动1

举例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了哪些信息技术?

1.简单回顾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要求:

联系生活,以上面的四种信息技术为讨论方向。

可以浏览教师准备的网站,也可以上网搜索资料。

成立小组,确定小组长——分工——查找资料——小组成员发表观点——讨论——总结,推荐一位发言人。

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

活动评价

根据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情况和小组讨论程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以肯定和鼓励为主)。

1.观点的正确性、全面性和新颖性

2.参与讨论、合作的程度

个人自查

学生互评

小组评价

组间互评

新授

知识

1.3.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动播放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演示文稿(有背景轻音乐),同时教师按照画面的变化进行讲解。

1.提问:

在观看完此片之后回答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2.播放顺序

古代信息技术

手势、声音和各种形体动作——语言、文字的出现(甲骨文,商代青铜器上铸字,竹片、木片和丝织品上写字)——造纸术——印刷术——视觉通信和听觉通信(烽火、信鸽)。

近代信息技术

机械计算机——手摇计算机——电报、电话——摄影技术、电影技术、广播技术和电视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

学生带着问题看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演示文稿,看完后回答问题。

引导探索

主题活动2

1.3.3信息技术展望

活动主题:

展望新技术

简单回顾下载文字、下载图片的操作步骤

要求:

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内容是新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1.每组选一个感兴趣的主题。

2.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3.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一些新技术的概念、应用及发展前景。

4.小组发言人展示小组作品

活动评价

根据各小组展示作品和小组讨论程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

1.从作品的观点的正确性、完整性、新颖性及是否有发展前景几方面进行评价。

2.参与讨论、合作的程度

个人自查

学生互评

小组评价

组间互评

归纳总结

讨论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拓展应用

由于信息技术新技术非常多,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选探究性主题。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

设计完成任务的流程

组内分工

完成主题研究

【教学反思】

 

2.1信息获取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技能:

(1)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

(2)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

(3)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认知:

(1)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

(2)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3)能根据实际工作中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总结一般规律。

(4)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

(1)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能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

(二)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三)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需求。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

引入

学校开展一个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周系列活动,现假设我们也来参加这个宣传活动,该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并自由回答。

 

学生观摩电子作品“爱鸟报”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看一份以禾花雀为专辑的名为《爱鸟报》的作品,分析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

因此,我们首先要找资料,获取信息,那么怎样搜集资料,从而获取你想的信息呢?

以你的以往经验,能说说需要怎样做吗?

教师总结出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

 

 

 

 

1、确定信息的需求

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活动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问题,分析问题,从中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

(1)制订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需求清单。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如何确定信息需求。

通过填写附表1“信息需求清单”,感受分析信息需求的过程。

以两人为一小组,参照以上主题另选一主题(可参考练习部分的两个主题“学生饮用奶”和“番茄无土栽培”),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2、确定信息来源。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再次突出本节重点: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通过分析教材表2—1了解信息的几种来源。

学生根据自己列出的信息需求清单,讨论要获取其中所需的信息可以有哪些来源。

3、采集信息

(1)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

教材表2-2给出信息采集的一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表2-2,了解采集信息的一些方法。

(2)采集信息的工具

在信息社会,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我们应善于借助工具来采集信息,同时还应该注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采集,表2-3中给出了采集信息的一些工具,学生们可以从表中进行了解。

1、学生阅读教材表2-2,根据教师的指导掌握采集信息的方法。

2、学生进行交流,谈谈自己在采集信息方面的经验,并讨论如何从刚才所选择的信息来源获取信息。

4、教师邀请不同的学生谈谈对曾使用过的不同信息采集工具的认识和了解。

4、存储信息

(1)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杂乱,需要进行整理。

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将信息整理和分类,填写信息采集卡。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大,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学会信息的整理和分类保存的方法,理解信息釆集卡的意义。

2、小组根据之前的讨论根据选定的需求信息、信息类型及来源,在课堂及课后进行采集,填写附表2“信息釆集卡”并将它们保存在计算机中(两周时间),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及课外的条件设计采集信息的方案,

本课

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

课后练习

教师布置学生运用本节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各小组搜集与所选主题相关的信息,并整理、保存。

学生利用两周时间,运用接下来两个课时学习的网上信息搜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