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5489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docx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总9页)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正方形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5×103米2的柱形轻质容器置于木块中央,容器内盛有千克的水。

①求地面受到的压力F。

②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③在水中放入一物块,物块沉底且水不溢出,若水对容器底部

压强的增加量与地面受到压强的增加量相等,求物块的密度ρ物。

 

金属实心圆柱体甲的密度为×103千克/米3,体积为103米3;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轻质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水,水深米。

求:

(1)甲的质量m甲;

(2)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若将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求:

容器对水平地面可能的最大压强p最大。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内盛米深的水。

一个实心金属球的质量为3千克,体积为1×103米3。

求:

①金属球的密度。

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将金属球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变化量△p容器的范围。

 

如图10所示,质量为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容器中盛有米高的水。

①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②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③若将一个体积为2×10-3米3的实心均匀物块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物块的密度。

 

某底面积为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内盛有米深的水,另一容器中盛有体积为×10-3米3的酒精(ρ酒精=×103千克/米3)。

①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求酒精的质量m酒;

③若把以上两种液体分别倒入底面积为S和2S的两个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要求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比值最大。

根据要求选择:

底面积为_____的容器装水,底面积为_____的容器装酒精;

求出:

液体对两容器底部压强的最大比值。

 

如图17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足够高)。

A中盛有深度为3h的液体甲,B中盛有深度为4h、质量为4千克,体积为5×10-3米3的液体乙。

求:

①液体乙的密度ρ乙。

②在图示水平面MN处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求两液体密度之比ρ甲∶ρ乙。

③若A容器底面积为2S,B容器底面积为S,现将体积为V的金属球浸没在两液体中(没有液体溢出),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请通过计算比较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V的取值范围。

 

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容器高米,底面积为200厘米2,内装有米的水,求:

(1)容器内水的质量m水;

(2)

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P水;

(3)若将体积为×10-3米3的正方体轻轻放

入容器中,则:

此正方体的密度至少为多

大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才能达到最大值。

 

如图9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

(ρ酒精=×103千克/米3)

①求乙容器中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②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将两物体各放入合适的容器中

(液体不会溢出),使甲、乙两容器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求出该比值。

 

11111(分割线)

 

质量为2千克,边长为米实心正方体合金。

底面积为米2的薄壁圆柱形轻质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10千克的水。

求:

①正方体合金的密度ρ金

②水对薄壁圆柱形轻质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若将实心正方体合金浸没在薄壁圆柱形轻质容器的水中后,发现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150帕,实心正方体合金浸没后(选填“有”或“没有”)水从容器中溢出。

如果选择“有”,请计算溢出水的重力。

如果选择“没有”,请说明理由。

 

如图9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盛有质量为m的水、乙盛有质量为3m的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3S、5S。

(ρ酒精=×103千克/米3)

①求甲容器中质量为2千克水的体积V水。

②求乙容器中,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③为使容器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且两容器内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需将一实心物体A浸没于某一液体中(此液体无溢出),求物

体A的质量mA与密度ρA。

 

在一底面积为×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内放入一个密度均匀的质量为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高度为米的柱状木块,然后向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2所示,此时水面高度为米。

①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求木块浸入水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V浸∶V木。

③若将木块沿虚线以下截取整个木块的一半后,求木块上表面下降的高度h。

 

如图11所示,质量均为千克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

容器A中盛有米高的水,容器B中盛有质量为千克的酒精。

(ρ酒精=×103千克/米3)求:

①容器B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②容器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③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块,若将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酒精中后,两液体均未溢出,且两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之比。

 

如图11所示,边长为米均匀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高米,内盛有米深的水。

正方体甲的密度为5×103千克/米3。

求:

①甲的质量。

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③现分别把一个体积为3103米3的物体丙放在正方体甲上方和浸没在乙容器内的水中,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恰好为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的

倍,求物体丙的密度。

 

如图14所示,一个重为6牛、容积为V容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积S为2×102米2。

①求该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地面。

②若在该容器中倒入体积为V水的水后,求水面下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③若将一个体积为V物的金属物块浸没在水中后,讨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的变化范围。

 

如图13所示,水平地面上的完全相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高米、底面积米2,它们分别盛有质量为5千克的水和千克的盐水(已知ρ盐水=×103千克/米3)。

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乙容器中盐水的体积;

(3)现有实心物体A、B,A的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米3,B的质量为千克、体积为米3。

请从A、B中选择一个物体浸没在合适的容器中,使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最小,并求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的最小值。

 

分割线222

 

如图11所示,金属圆柱体甲的高度为d,底面积为S;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为2S,且足够高,其中盛有深度

为H(H>d)的液体,置于水平面上。

①若甲的体积为1×103米3,密度为2×103千克/米3,求它的质量m。

②若乙所受重力为G1,其中所装液体重为G2,求乙对水平面的压强p。

③现将甲浸入乙的液

体中,其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求液体对甲下表面

压强p甲与液体对乙底部压强p乙的比值及其对应h的取值范围。

 

如图所示,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小刚同学用一个平底试管装入适量钢珠漂浮在液面。

该试管总质量为200克,底面积为平方米,试管总长为20厘米。

⑴求水深为25厘米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⑵将该试管放入容器中漂浮时,求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的增加量。

⑶若该试管在水中漂浮时,试管对应水面的位置设为

,如图所示:

若将该试管分别漂浮在

的液体中,试管在两种液体液面所对应位置分别为

a请判断试管上位置

分别位于位置

的上方或下方,并选择其中一种液体通过计算说明。

b若将试管漂浮在密度为

液体中,所对应液面位置为

,且

,发现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

的距离,求液体密度

的大小。

 

如图12(a)所示,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3×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有4×10-3米3的水。

⑴求水面下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⑵若将另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高度为米的实心金属圆柱体A,缓慢竖直地浸入水中,如图12(b)所示,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时,圆柱体A底部所处深度h。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中分别放入A、B两个实心小球(密度分别为ρA、ρB),并倒入足量的水和酒精(确保小球可以浸没),静止后如图15所示。

(ρ酒精<ρ水)

(1)若小球A的体积为1×10-3米3,求小球受到水的浮力。

(2)若把两个小球对调放入对方容器内(无液体溢出),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和ΔP乙。

请问能否找到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A、B,使得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甲等于ΔP乙。

如果能,通过计算求出质量;如果不能,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