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5009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

《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课记阅读答案.docx

上课记阅读答案

上课记阅读答案

【篇一: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36分)

1、默写。

(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乘长风书少年意气,济沧海达千古文章”。

这幅自勉联是从李白的诗句“,”中获得的灵感。

(7)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

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写照。

(8)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原创】

【命题意图】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积累”的要求,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积累的程度。

命题时采用了三种形式。

(1)

(2)(3)(5)(8)题是简单的识记题,学生只要根据记忆,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

(4)(7)题除了识记,学生还需理解所背诵的诗句才能答出。

(6)题则是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参考答案】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9)不求闻达于诸侯。

(每空1分,共15分)

2.画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

(4分)

痛心疾手刚弊自用越祖代庖出类拔瘁

【原创】

【命题意图】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准确掌握成语的能力,了解

学生书写汉字和成语积累的基本情况。

【参考答案】2、首、愎、俎、萃(每空1分,共4分)

3.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语段,对画线的句子作修改,使表达准确。

(3分)

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等主办的“国际人才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论坛上指出,阅读太重要了,①阅读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但我们国家国民的阅读能力长期以来一直走低,导致国民素质下降。

朱永新指出,②现在连大学生基本上都不读书了,要鼓励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报考师范学校。

在阅读缺失的情况下,满堂灌的教学体系出现了,它让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学生“③考试背笔记,上课记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成为大学教育的典型写照,中小学也是如此。

【原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语病的辨析能力。

涉及到常见语病中的搭配不当、成分赘余、语序不当三种现象。

【参考答案】第①句中用词不当,把“决定着”改为“关系到”或“影响到”;第②句中成分多余,将“要鼓励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报考师范学校”去掉;第③句中语序不当,将“上课记笔记”位置调至“考试背笔记”前。

4.名著阅读(4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请你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两题作答。

(4分)

?

《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是怎样来到慧骃国的?

(2分)

?

在《水浒转》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回中,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2分)

【原创】

【命题意图】《考试说明》中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提出了如下要求:

能说出文学名著的常识和情节,有自己的阅读感悟。

要求学生从三道题中任选两题作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便于学生选择最熟悉的去解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参考答案】?

格列佛从飞岛国回到英国,休养五个月后被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冒险出海,途中水手叛变,被囚禁五个月后被流放,后来漂泊到慧骃国。

?

粗中有细的一面:

①担心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掇条凳子坐在店中两个时辰,以拖延时间让金氏父女远走他乡。

②鲁智深发觉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回头指着郑屠尸道:

“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以麻痹围观的人,趁机脱身。

?

找别人换票,十张黄票可以换得校长的一本《圣经》。

5.2008年11月3日中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一行飞抵台北。

晚上,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以东道主的身份,在台北最高的摩天大楼101大楼84层的“风云会”宴请陈云林一行。

(4分)

(1)“江山有情,丙火恒丰乾坤会;陈谷无偶,云水复泰儒林谈。

”——这是张贴在大楼高速电梯入口处的巨大对联。

如果你是央视随行记者,请设计一段简要的介绍词,其中要包含其张贴位置、内容与巧妙构思。

(2分)

(2)宴会六道主菜及一道甜点分别取名为:

“四海一家齐欢庆”“海阔天空展新局”“福临大地报佳音”“龙跃青云呈吉祥”“协和齐力转乾坤”“一团和气万事兴”以及“花开果硕喜民生”。

如果你是主办方发言人,请你简要说说这样命名的用意。

(2分)

【网上收集改编】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等语文素养。

此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

解答此题时须注意:

读题要细,要明确题目要求,读透所给材料,如题干中的“张贴位置、内容与巧妙构思”,一项都不能遗漏;答“巧妙构思”、“命名的用意”时要展开合理的联想;表述要明确,答题语言要准确得体,层次清晰,细化考点,仔细作答。

【参考答案】

(1)在台北最高的摩天大楼高速电梯的入口处,张贴着一副巨大的对联江山有情,丙火恒丰乾坤会;陈谷无偶,云水复泰儒林谈。

对联将陈云林与江丙坤的名字镶嵌其中,构思巧妙又文采飘逸。

同时乾坤会儒林谈指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谈,恒丰复泰又寄托着国泰民安、繁荣发展的美好希望,含义可谓丰富,匠心独运。

(2)这份充满喜庆的菜谱,寄托着我们努力营造两岸和谐氛围的希望。

期待海峡两岸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新局面,为两岸人民造福。

6、请你对“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某保险公司广告)广告词进行点评。

(2分)

【命题意图】考察了学生对广告语的赏析。

【参考答案】这则广告主要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强调参与保险的好处。

7语文综合性学习。

(4分)

2012年12月2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

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下图是对某校学生路遇红灯后,行为与心理状况的统计。

请结合活动主题,将图表信息转化为两条主要文字信息。

(2分)

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采访了一些行人并询问了他们闯红灯的理由,请你据此提出4条有针对性的建议,以遏制闯红灯现象的发生。

(2分)

甲:

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可没到绿灯亮,大家都走了,就剩我一人,挺傻的,所以跟着走了。

乙:

不就过个马路吗,不看信号灯也不至于出事啊!

哪儿那么巧,交通事故就让我遇到了?

丙:

司机闯红灯会重罚,行人闯红灯又不会罚款,干嘛非得站在那里等绿灯呢?

丁:

交通信号灯设置不是太长就是太短,如果车很少就不要设置那么长的时间。

附近就这一条斑马线,又没有天桥,过马路的人又这么多,肯定没人愿意等。

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编】

【命题意图】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题

(1)考查学生读图表分析材料的能力。

本题

(2)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参考答案】

(1)①遵守交通信号,没有闯过红灯的学生只有2%。

②98%的学生不遵守交通信号,以各种理由闯红灯。

(2)①提高全民文明素养,避免从众心理的不良影响。

②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杜绝侥幸心理。

③执法部门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

④市政公用设施(信号灯、斑马线、过街天桥)设置更人性化。

二、阅读(40分)

(一)(共16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2)百废具兴().

(3)野芳发而幽香。

().

(4)饿其体肤。

().

2、翻译。

(6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①(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运用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答:

4、邹忌用什么方式来讽谏齐王?

这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5、《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2分)

答:

【原创】

【命题意图】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学习文言文的相关要求,题1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理解能力。

四个小题包括了对文言文的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各方面知识的考查。

题2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重点语句的能力。

题3考查学生诵读古诗词,积累、感悟和理解赏析古诗句的能力,了解学生赏析品味古诗句的基本情况。

题4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题5考查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参考答案】1、

(1)拜访;

(2)通“俱”,全,皆;(3)开放(4)使。

受饿。

(每空1分)2、

(1)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异”“穷”的意思各计0.5分)

(2)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

(3)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共2分,其中“则”和“加”没有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3、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意近即可,答对一点给1分)(2分)4、以家事喻国事,由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类比推理,由小及大,现身说法,启发诱导,委婉规劝。

作用:

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含蓄委婉。

(2分)5、三种:

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

谈自己的人生观,只要积极向上,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二)(10分)

失败是个未知数

①你品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

?

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篇二:

四年级课外阅读自测题】

s=txt>班级姓名得分

诗句检查

1.《元日》王安石(北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2.《宿建德江》孟浩然(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望洞庭》刘禹锡(唐)“(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4.《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5.《江雪》柳宗元(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时代广场的蟋蟀》阅读题

一、填空题。

1.柴斯特是在(纽约时代广场水泥墙边的废报纸下和煤灰中)被找见的。

2.塔克住在(美国纽约市时代广场地铁站一个废弃的排水管道里)。

3.玛利欧给柴斯特的新家在(一个火柴盒里)。

4.文中指出报刊亭里有(旧收音机)、(面巾纸)、(火柴)、(钱箱)、(闹钟)。

5.柴斯特是一只(老鼠),塔克是一只(蟋蟀)。

二.选择题(30分)

1.《时代广场的蟋蟀》的作者是美国人(c)

a蒙哥马利b.怀特c乔治.塞尔登

2.柴斯特的老家在(c)。

a.时代广场的地铁站b.排水管c.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

3.在纽约,第一个看到柴斯特的是(b)。

a.亨利b.玛利欧c.塔克d.保罗

4.柴斯特来到纽约最后坐的是什么?

(b)

a.汽车b.地铁c.走路

5.“他穿的上衣上装饰着好些用红丝线绣的龙,外面还加了件丝质背心。

老人正衔着一根好长的白色泥质烟斗抽着烟。

”这段话描写的是是(b)

a.中国绅士b.冯赛c.史麦德利

三、问答题。

1.你最喜欢这本书中的谁?

为什么?

柴斯特:

它是一只特别有音乐天赋的蟋蟀,甚至可以说是个音乐天才。

喜欢过那种虽然不知名却十分平静自由的生活。

亨利:

它是一只可爱的、善解人意猫咪,它遇事不慌张,做事稳重,看起来就像一个绅士.。

2.出了名的柴斯特柴斯特最后却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你觉得它这样做值得吗?

为什么?

例如:

1.因为这样他又获得了自由,不会很累,也不会被人们盯着看了,所以值得。

2.值得。

因为这样最起码可以让他感到了很自由,很快乐。

3.值得。

因为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家乡,而且,在时代广场时身不由己。

4.值得,因为他应该是选择了属于他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水孩子》阅读题

一、填空

1.《水孩子》是(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2.小汤姆是个孤儿,住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镇子里,靠(扫烟囱)为生。

3.小汤姆在(仙女)的感化和教导下,闯荡世界,克服性格缺陷,最后长大成人。

5.在去海特伯爵府的路上,小汤姆和师父碰到了一位爱尔兰女子,她是一个(仙女)。

6.仙女说了一句话:

“那些愿意清白的人得到的将是(清白),那些自甘下流的人,将要(下流)到底。

7.海特伯爵府的烟囱错综复杂,汤姆在扫烟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另一个房间,那是(爱丽)的房间。

8.在爱丽的房间,小汤姆在镜子中看到了一个又丑又黑的小孩子,那是(他自己)。

9.小汤姆在逃亡的过程中变成了一个(水孩子),在水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10.为了找到和自己一样的水孩子,小汤姆一路来到(海上)。

二、选择题。

1.《水孩子》是(b)的童话故事

a.中国b.英国c.意大利

2.《水孩子》的作者是(a)

a.金斯利b.金波c.克莱立

3.《水孩子》主人公叫(a.)

a.小汤姆b.汤姆斯c.小明

4.小汤姆是做什么工作的(a)

a.扫烟囱b.扫花园c.做点心

5.小汤姆的师父叫做(b)

a.瓦格纳b.格里姆斯c.唐僧

6.小汤姆跟着师父去(c)府扫烟囱

a.海特公爵b.海特侯爵c.海特伯爵

7.在路上小汤姆和师父碰到了一位爱尔兰(a)

a.女子b.老婆婆c.小女孩

8.在路上谁骑着小驴子(b)

a.小汤姆b.格里姆斯c.爱尔兰女子

9.爱丽为什么会哭(a)

a.被小汤姆吓到b.小汤姆打了她c.小汤姆亲了她

10.爱丽的房间主要是什么颜色的(a)

a.白色b.粉红色c.淡黄色

《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阅读练习

一、填空题。

1.《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作者(叶永烈),他的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福尔摩斯》、《哭鼻子大王》.)。

2.洪大夫的病历是记载在(病例光盘上),首先测试小虎子的方法是(测试唐诗宋词)。

第二次测试小虎子的是(汉译英)。

3.小灵通是一位(新闻记者),他肩上挎着个小包,包里鼓鼓囊囊的,躺着他的宝贝(照相机)

4.我和爷爷乘坐的“原子能气垫船”能(在水上飞,又能在陆地上行驶)。

5.奇怪的船是一种新式的船,叫做“(原子能气垫船)”,它是用一种叫做(铝)的新金属做的。

6.在未来市,(肥胖病)成了流行病。

当身体不舒服,(电脑大夫)可以帮助检查。

有一个病人一觉睡了(两年零九天)。

医生通过(注射冬眠激素)减肥。

7.在“未来市发电厂”(没有烟囱),许多工厂的机器人工作(24小时)。

8.小灵通第一次去未来市是从(海上)去的,第二次去未来市是从(空中)去的。

第三次去未来市是从(山洞中的时光隧道)去的。

9.铁蛋在七用车中吟诵(白居易)的诗句。

诗句内容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故事梗概: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通过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三)次漫游未来的所见所闻,并对未来作全景式的“扫描“。

小灵通前往“未来市”,乘坐的是(“原子能气垫船”),小灵通手腕上戴的(“电视手表”),小灵通在未来市乘坐的“飘行车”,(不仅能在地面行驶,而且能够在空中“飘行”)。

二、选择题。

1.在未来市,要查看某年某月某时某版的《未来时报》,只要按动有关的数码键,(a)后,你所需要的报纸就会出现在屏幕上。

a.一秒钟b.一小时c.一天

2.再游未来市时,小燕和小虎子在(b)迎接小灵通。

a.机场b.屋顶c.车站

3.在未来市,做一套西服需要(b)就行。

a.一天b.洗澡的时间c.七天

4.为小灵通设计的西服全是(a)。

a.胶水粘起来b.线缝合的c.烫上去的

5.在未来市,银行发给的使用证,(b)。

a.任何人都可以使用b.只有本人可以使用c.少了不可以补办

6.在未来市,学生上课记笔记时使用(c)。

a.练习本b.电脑c.写话机

7.未来市的孩子去一趟欧洲.非洲.南极需要(a)。

a.一天时间b.一学期c.一个月

8.人造肉是由(c)做成的。

a.石油b.石粉c.石蜡

9.在未来市农厂,刘叔叔请小灵通他们吃“那个东西”是指(c)。

a.橘子b.鸡蛋c.西瓜

10.208号阅览室门上亮着(a)灯,表示里面没有人。

a.绿b.红c.黄

《草房子》阅读题

一、填空题。

1.草房子的作者是(曹文轩),秃鹤因为(秃子),所以不能参加汇操。

他在《屠桥》中演(“扬大秃瓢”)。

2.桑桑砸锅卖铁为的是(买鸽子)也是油麻地小学文艺宣传队的(胡琴手)。

3.离板仓大约一里地,有条大河。

大河边上有一大片树林,在林子深处,有一座古寺,叫(浸月寺)。

4.当纸月将书包里的东西都取出来查看时,脸一下子红了:

在她的作文本下,压着(桑桑)的作文本。

5.(桑桑)和(陆鹤)在烂泥塘里打泥巴仗。

二、选择题。

1.《草房子》曾获过(b)奖

a.冰心文学奖.b.国家图书奖.

c.中宣部“五个d.台湾《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2.“嘴里叼根屎楔子,那根麻花都不换。

”是形容(c)人物

a.乔桑b.柳三下c.白三d.秦大奶奶

3.让秃鹤最为骄傲是(c)

a.汇操b.新学期小组活动c.文艺会演d.与细马打架

4.纸月的爸爸(d)a.惠思僧人b.蒋一轮c.桑乔d.不知道

5.桑桑家视为“家宝”的东西是(c)?

a.黑鞭b.猎枪c.装奖状的小木箱d.二胡

三、问答题:

1.书中有个男孩子因为是秃子而被同学嘲笑,他叫什么名字?

后来他做了什么事情,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答:

陆鹤,在文艺会演时主动提出参演伪军连长,并十分出色。

2.桑乔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你觉得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

答:

由于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他比较自傲、好强、有掌控欲。

后来家道中落之后他的转变,可以看出他热爱学习、坚强、言出必行。

【篇三:

2016.6.28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上课用)】

xt>雷超然

(一)别骂香蕉

1有天下班回到家,儿子把我拉到玻璃餐桌旁,桌上摆着两只香蕉,颜色、个头都○

相差无几,像孪生兄弟。

我猜测儿子的意思是,让我把香蕉吃掉;但他说的话却吓了我一跳,他说:

“爸爸,你挑一个香蕉骂一顿!

2为什么要骂香蕉?

试想一个刚下班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来到家手还未来得及洗○

一把,就冲着一只香蕉开骂,这事传出去准会被人当作神经不正常。

所以,我觉得儿子出的这个主意也够馊的,但接下来他的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3儿子的确是想拿我做一个实验,据他说,两只香蕉摆在一起,如果你挑一只冲它○

大骂30分钟的话,它会比另外一只没挨骂的率先皮肤黑掉,扒开吃它的话,味道也会不如另外没挨骂的那只。

骂它什么呢?

总不至于将“无耻、混蛋”之类的词汇加注于它身上吧,想想一只香蕉也不容易,想想人家自热带不远千里而来,而且要被人类剥皮果腹,命运就够多舛的了,临死之前再挨顿臭骂,就算是香蕉,也会“死不瞑目”的。

4骂一只香蕉,无非说它样子难看、身材不挺拔、皮肤没光泽之类?

?

可是,可是,○

这些和香蕉有啥关系?

但据说,有人真的做过这样的实验,被骂的那只香蕉果然率先“衰老”下去,而且口感发涩。

我不相信这样的试验有科学依据,如果非要做一次实验的话,我宁愿夸奖一只香蕉,对它说一番赞美的言词,然后检验一下被赞美的那只香蕉,是否会更饱满和可口一些。

5后来读了一本书,一个日本人写的,名字叫《水知道答案》。

据说这是一本和《时○

间简史》一样,是本神奇的科普读物。

我读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在很多国家畅销数年了。

这本书的内容,初看上去和骂香蕉一样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更离谱。

它写的是,作者通过拍摄水结晶,发现了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

当水听到“爱”或“感谢”,包括美..好的音乐,都会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或者与乐曲风格相对应的浪漫、忧伤、明媚的样子出来,而如果被骂作“混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

6这太神奇了!

而作者通过实验室拍摄的水结晶图片,似乎也在证实这个实验的真○

实性。

我着重看了那张几乎不能结晶的水的图片,好像隐约可以感到水内心的不安和颤抖。

我觉得我上当了,被作者带进了某种心理暗示里,但马上我又为自己的这种想法感到羞愧。

这个世界原本是多么纯洁啊,就是有了人类种种猜测、怀疑和不信任,才变得如此复杂起来。

我们又不是水,怎么会了解水世界的奥妙呢?

7同样道理,我们也不是香蕉,亦不会了解一只香蕉的童年、青春与成长。

我们虽○

然不会开口骂一只香蕉,但却会抱怨它的味道不好,吃了一口便将它扔到垃圾筒里,谁能保证不是我们自己的味蕾出了问题?

8睡前去儿子的房间和他说晚安时,我站在床头对他说了一句,“我不会骂香蕉的”。

不知道他听没听懂我语音里的歉意。

以前在生活里,因为一些小事我骂过儿子,现在我想起来他挨骂时那种无所适从和茫然的样子,那会儿,他内心的水晶肯定也无法组合成美丽的形状?

?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3分)儿子让我做责骂香蕉的试验,我认识到:

责骂会对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得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

2.②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3分)

这是个疑问句,写出“我”内心的疑惑、不解,(1分)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3.⑤加点词语“这样”指代什么内容?

(3分)

当水听到“爱”或“感谢”,包括美好的音乐,都会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或者与乐曲风格相对应的浪漫、忧伤、明媚的样子出来,而如果被骂作“混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

4.文章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心理描写(1分),细致表现出了“我”内心认识由疑惑到深思、有所感悟的过程(2分)。

5.⑧段中“我不会责骂香蕉的”一句话有什么含义(3分)?

表面上是承接文章开头的实验表达自己的观点(1分),实际上,这里的“香蕉”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指儿子(1分),表达父亲对以前责骂的歉意及以后在教育过程中不会责骂儿子的愿望(1分)。

6.“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