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4270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docx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解析

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岳阳楼记要点梳理

一、课文内容概括

《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课文第一段,简要记叙作记的缘由、背景,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四段分别描写阴晦和晴朗时的景色.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

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竞境。

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第五段的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二、文体常识。

记: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作者作品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四、字音字形

滕(ténɡ)谪(zhé)守日星隐曜(yào) 浩浩汤汤(shānɡ)淫雨(yín)

薄雾冥冥(bómínɡ) 偕(xié)樯倾楫摧(qiánɡjí)岸芷(zhǐ)

汀(tīng)兰心旷神怡(yí)宠辱xié(偕)忘朝huī(晖)

薄暮míngmíng(冥冥)皓(hào)月属(zhǔ)予作文

樯倾楫摧(qiángqīngjícuī)

五.词语汇总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通“俱”,都、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二)一词多义。

1.和:

  政通人和(和乐形容词)  

春和景明(和煦形容词)

2.通:

  政通人和(顺利形容词)  

北通巫峡(通向动词)

3.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动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名词)

4.空:

  浊浪排空(天空名词)  

长烟一空(消散动词)

5.一:

  一碧万顷(一数量词)

长烟一空(全、都副词)

6.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动词)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副词)

     此乐何极(穷尽动词)

7.会: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集,动词)

会宾客大宴(适逢,副词)

8.国:

去国怀乡国都,名词

死国可乎国家,名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名词 

9.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副词

或以为亡有人,代词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副词

10.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连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连词)

(四)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

景象。

今义: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古义:

没有。

今义:

细小。

3.去国怀乡(古义:

国都;今义:

国家)

4.春和景明(古义:

日光;今义:

景致,风景)

(五)词类活用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郡的长官

2.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3.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六)流传至今的成语:

 百废待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政通人和。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了主语“滕子京”,即“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3.倒装句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其上”为后置状语,应在“刻”字的前面,即“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为前置宾语,应在“与”的后面,即“微斯人,吾与谁归”。

七、名句集锦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八、文章主旨

《岳阳楼记》通过对迁客骚人登岳阳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九、补充资料。

中国四大文化名楼及相关诗文名句

(一)山西:

鹳雀楼;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湖北:

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三)湖南:

岳阳楼;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江西:

滕王阁;

《滕王阁序》(唐)王勃

(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五)唐代名人笔下的岳阳楼

1.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3.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六)关于岳阳楼的对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具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言,问谁领会得来?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醉翁亭记要点梳理

一、课文要点概括

庆历五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

本文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

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

他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和诗酒之中。

全文四个自然段。

以“醉”“乐”二字提挚全篇。

“醉”是事物的现象;“乐”是事物的本质。

“醉”“乐”二字都是借“醉翁亭”说出,全文脉络十分清楚。

第1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

(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

(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

(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

(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二、文体常识。

记: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作者作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宋代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四、字音字形

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yá)潺潺(chán)僧(sēng)辄(zhé)晦明(huì)

霏(fēi)瞑(míng)伛偻(yǔlǚ)携(xié)洌(liè)肴(yáo)蔌(sù)

觥筹(gōngchóu)阴翳(yì)弈(yì)酿泉(niàng)翼然(yì)岩穴(xuè)

朝暮(zhāomù)酣(hān)颓然(tuí)

五.词语汇总

(一)古今异义

①意古义:

情趣。

例: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今义:

意思或愿望。

②去古义:

离开。

例:

游人去而禽鸟类也。

今义:

到、往。

③射古义:

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例:

射者中

今义:

射箭。

(二)一词多义。

①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趣)

②名名之者谁(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③秀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

④意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每有会意(意旨)

此中有真意(心思)

⑤高而年又最高(大)

风霜高洁(高爽)

⑥宴太守宴也(宴请)

宴酣之乐(宴会)

⑦出水落而石出者(显露)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出来)

⑧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

⑨乎在乎山水之间也(于)

颓然乎其间者(在)

⑩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三)词类活用

①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③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④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⑥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称呼)

(四)流传至今的成语:

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

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

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

现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

本义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

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风霜高洁: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 

望之蔚然而神秀者,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

……滁人游也……太守宴也……苍颜白发……太守醉也。

醉能同其乐……太守也.。

2.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译:

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酒上。

) 

3.倒装句

(1)定语后置: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状语后置: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

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③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即“于两峰之间泻出者”。

“于两峰之间”为后置状语,应在“泻出”的前面)

七、名句集锦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八、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叙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精练而流畅自然的语言叙情结合,体现了欧阳修在被贬之后寄情山水以遣愁绪的旷达胸襟,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湖心亭看雪要点梳理

二、课文内容概括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文章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

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二、作者作品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

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史阙》《夜航船》等。

张岱,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三、文体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

小品文的文体并无定制,尺牍、日记、游记、序跋等均可包含,其特点有三:

一是通常篇幅不长;二是结构松散随意;三是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小品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明代。

晚明小品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核心为“性灵”,与唐宋古文的核心“道统”恰好相对,使散文得到了一次解放。

四、字音字形   

崇祯(zhēn) 拏(ná)更(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è)      铺毡(zhān) 喃(nán)喃  

五.词语汇总

(一)古今异义

①白古义:

杯。

例: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今义:

白色。

②更古义: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例:

是日更定也。

今义:

更加。

(二)一词多义。

①是是日更定(这)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②更: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③白:

上下一白(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④大:

见余大喜(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与“小”相对)

⑤余:

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⑥一:

上下一白(全 副词)

余拏一小舟(一只 数词)

(三)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③拥毳衣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④与余舟一芥(小草,这里名词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金陵人(用“是”做判断动词,表判断。

2.省略句

见余大喜(省略主语“他们”,指湖心亭上“铺毡对坐”的人。

3.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中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七、名句集锦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八、文章主旨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诗词三首要点梳理

三、课文要点概括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

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规律,富有哲理,同时诗人在逆境中仍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2.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

全诗抒写了诗人深感仕途艰难,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

3.《水调歌头》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多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遂作此词。

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文体常识。

1.律诗:

通常的律诗为8句。

超过8句(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

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

2.宋词: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词,又称长短句、乐府、近体乐府、诗余”。

词,萌发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最初的词都可以配合音乐来唱。

“词”按字数一般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一首词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不可以没有词牌。

词牌是词谱的名称。

词谱的数目繁多,到清代康熙时期,总数应在一千以上,如《如梦令》、《西江月》、《蝶恋花》、《念奴娇》等。

词的单位量词称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宋词主要有两种主要艺术风格——婉约与豪放。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婉约派”以“李清照”“柳永”“秦观”为代表。

三、作者作品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关心人民疾苦,主张政治革新。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其诗刚健豪宕,雄浑老苍,有“诗豪”之称。

散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3.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

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

有《东坡全集》等。

四、字音字形

闻笛赋(fù) 烂柯(kē) 金zūn(樽)投zhù(箸)

歧(qǐ)路绮(qǐ)户宫què(阙)chán(婵)娟

五.词语汇总

(一)通假字

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味美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二)古今异义

今安在古义:

哪里。

 今义:

安全,平安。

(三)词类活用

病树前头万木春(名词作动词,争春)

怀旧空吟闻笛赋(形容词作名词,老朋友)

六、特殊句式

省略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句前省略主语“月儿”)

七、名句集锦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文章主旨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本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2.《行路难》全诗抒写了诗人深感仕途艰难,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

3.《水调歌头》 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资料补充

有关“月”的古诗词。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