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3968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docx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

 

文件编号:

TP-AR-L3779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

InTermsOfOrganizationManagement,ItIsNecessaryToFormACertainGuidingAndPlanningExecutablePlan,SoAsToHelpDecision-MakersToCarryOutBetterProductionAndManagementFromMultiple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

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

 

编订人:

某某某

审批人:

某某某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正式版)

使用注意:

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国家、企业安全生产遵循的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二、劳动者的职责

  1、严格遵守公司、车间规章制度和班组管理条例。

  2、服从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

  3、熟悉岗位流程,熟悉操作细节。

  4、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5、要认真的做好每一项记录。

  6、交接班时要认真检查本岗位的各项情况。

  7、按时巡检,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及时上报

  8、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9、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工具等。

  10、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11、发生异常事故时要及时如实地向班组长汇报,保护现场并作好详细记录。

  12、对岗位商业秘密及其它非共享资源要保密,不得随意向外人泄露。

  13、对公司的物资财产在本区域本岗位的流通负有安全义务,确保不发生意外。

  14、按时参加公司及车间举行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生产例会等。

  三、我国为减少人为事故而采取的,在作业中作业人员的一个互相监督原则为,“四不伤害”: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别人伤害

  4.保证他人不受伤害

  四、做到“三不违”:

  不违规操作规程

  不违章指挥

  不违反劳动纪律

  五、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安全色:

红、蓝、黄、绿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如禁止通行标志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如当心有毒有害气体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

如必须携带矿灯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如通行标志

  六、劳动者工伤的认定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7.患职业病的。

  七、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况: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八安全常识基本知识点

  1. 生产操作人员四懂:

懂设备构造,懂设备性能,懂设备用途,懂工艺原理

  2. 三会:

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事故

  3. 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4. 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5. 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6. 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

  7. 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8. 停机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9. 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得登高作业

  10. 操作的六严格:

严格交接班制度;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操作法规,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11. 危险化学品:

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性质,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12. 除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外,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13. “四不放过”事故处理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14. 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助燃物、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温度。

  15.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或作业地段坡度大于45度,斜度上方及附近有坑、池、罐和传动机械等易伤人地段作业,均视为高处作业。

  16. 在易散发有害、有毒气体上方的厂房、塔、罐上部施工,应禁止放空,同时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站在上风侧,佩戴防毒面并派专人监护。

  17. 直接攀登高塔、平台、栏杆必须在作业前严格检验是否牢固,作业完毕及时撤离。

严禁作业人员依、靠、坐在栏杆及脚手架护栏上休息。

  18. 皮肤被化学品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

  19、进行接触腐蚀性液体操作时,应该戴橡胶手套。

 

  20、有人低压触电时先脱离电源,再接触伤者。

  21、出现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当向上风方向疏散

  车间常见物质的性质、防护和处理

  一:

氢气

  1、性质、

  5Z%q(v8b+O氢气的垂直漂浮性:

氢气的密度小,当室内的氢气设备发生泄漏溢出的氢气,会升至屋顶死角处聚集不散,下面的门窗通风不宜将它驱散。

氢气的积聚增加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氢气可使人肺部缺氧,浓度达75%即可使人致死。

  8t3r&]7w%r5_'V.]2P6U&S氢气的爆炸极限宽:

爆炸极限为4.1~74.2v%,氢气在很稀薄的情况下,也能发生爆炸。

  #G&U2e*`4q/L/G氢气的爆炸威力大:

具有易燃易爆,燃烧温度高,爆炸威力大等特点。

  2 z7k3W,z(~)e.U'T2、氢气的泄漏处理及防护

  *{2t2c4v7k#E:

T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气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使用。

 S

  3、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5r*@0V,s/F&X防护措施:

一般不许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作业场所,必须有人监护。

  二:

氯化氢

  1、氯化氢气体性质

  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的无色气体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300米,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

建议废料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放,从加工过程的废气中回收氯化氢。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三:

甲苯

  1:

、性质

  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芳香气味。

  2、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达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有大量甲苯洒在地面上,应立即用砂土、泥块阴断液体的蔓延;如倾倒在水里,应立即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或用围栏阴断甲苯的蔓延扩散;如甲苯洒在土壤里,应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任其挥发。

事故现场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

  3、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灭火方法: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四:

醋酐

  1、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2、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最好不用水处理,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3、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其它:

工作后,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灭火方法

  火方法: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五:

氯苯

  1、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不愉快的苦杏仁味。

  2、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

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光气生成。

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3、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六:

多聚甲醛

  1、性质

  味道:

甲醛刺激性气味

  外观:

白色固体颗粒

  2、防护措施:

  避免加热、接触火焰和火花等让其燃烧。

不要接触溢出的多聚甲醛。

少量的溢出使用适当的容器装好,再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大量溢出时,撒上纯碱,用大量的水冲洗污染的地方,最后筑小堤防护,移开一切使其燃烧的物品。

让不必要的人离开,将污染的地方隔离,不允许人接近。

  应急人员防护:

应佩戴适合个人的防护品。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下污染的衣服或鞋子,用肥皂水冲洗皮肤,如果需要,进行身体检查。

彻底的清洗污染的衣服或鞋子。

  眼睛接触:

立即撑开眼皮,用温水冲洗眼睛,进行眼科检查和治疗。

  吸入:

立即转移到没有污染的地方;如果不能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可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输氧;还要进行身体检查。

  吞入:

立即喝水、牛奶、蛋清或木炭粉的悬浮液,并以手指插入喉咙催吐,呕吐的时候保持头低于臀部;如果失去知觉,将头转向一边,保持体温,立即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

穿着防护衣,戴防毒口罩,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及防渗透手套。

  医师注意:

对于吸入应准备好输氧设备;要避免洗胃和呕吐。

危险特性:

很小的火也是很危险的。

其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可以爆炸,其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可以燃烧或者爆炸。

  4、灭火方法:

  灭火物质:

十分干燥的沙子、泥土,化学泡沫,水,泡沫。

  对于大火:

喷洒大量的泡沫或水。

  灭火措施:

如果没有危险,首先移开着火地方多聚甲醛,用水喷洒着火的容器并驱散蒸气稀释外泄物或不燃物。

如果货仓着火,用软管或水枪接水灭火。

如果这些措施无效,采取以下预防:

将无关人员离开,隔离危险区域,禁止入内,直到火灾熄灭。

  七:

盐酸羟胺

  性质:

无色结晶,易潮解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2急救救措: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泄漏处理: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TheCorrespondingCompanyOrOrganizationName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