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1.docx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1
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在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用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实践条件,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在交流与讨论中,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在图文和音像资料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在开放性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开展搭建人工鸟巢等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中,确立爱鸟护鸟的意识,热爱大自然、珍爱动物的情感。
重点
1.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难点:
以探究性学习促进生物学概念的建构。
三、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1.播放音诗画
《钱塘湖春行》
2.设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谁的妙笔吗?
这首诗描写了鸟的哪些繁殖行为呢?
3.了解“知晓与困惑”
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你一定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也可能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困惑,能把你已知晓的和你还困惑的说给大家听听吗?
4.揭示学习主题
一番交流、解疑之后,及时肯定同学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强烈的求知热情,同时引领学生带着"模糊与未知"再一次走进鸟的世界,一起去探讨鸟的生殖和发育问题。
1.欣赏音诗画
在古朴典雅的音乐声中,品味自然的美丽,领略生命的精彩。
2.感悟
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遐想,分析并交流诗句中有关鸟类的繁殖行为。
3.交流“知晓与困惑”
调动知识储备,展开交流,自由发言,或陈述知晓,或提出疑问,或相互解疑。
4.明确学习主题
带着问题走进鸟的世界,共同探讨有关鸟的生殖和发育问题。
开门见山,通过品唐诗,一来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愉快的课堂探究氛围;二来使科学内容富于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诊断性评价之一:
教师在交流“知晓”与“困惑”中,既充分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新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进入下面的学习环节,同时也自然呼应了最后的“比比赛赛”环节。
看看议议
课题1:
鸟的生殖和发育
1.提出要求
请根据即将播放的画面内容,以4人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录像中涉及到的有关鸟类的繁殖行为,进而总结归纳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1.明确要求
带着问题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
2.播放影像资料
主题:
鸟的生殖和发育
人与自然的和谐
2.观看影像资料
在悠扬婉转的鸟鸣声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洗礼,惊叹着生命的鲜活。
用录像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组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悠扬婉转的鸟鸣声中,一幅幅精美的自然画卷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
生机勃勃的早春季节,绿孔雀闪亮开屏;梁上双燕不辞劳苦地衔泥筑巢,三五雏燕在巢中嗷嗷待哺,母燕在晨曦中精心哺育雏燕;织布鸟精心筑巢;雌雄翠鸟缠缠绵绵;母鸽尽心孵卵;橘燕妈妈舔犊情深……
品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考着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
看看议议
课题1:
鸟的生殖和发育
3.指导学习
走到学生中间,协助他们结合录像内容,调动知识储备,作出贴切、合理的分析。
4.组织交流
组织学生间的交流,鼓励同学间的相互评价。
对正确合理的分析给予及时的肯定,不科学的描述则给予适时的点拨。
3.协作学习
各小组成员热烈研讨,达成共识,形成了小组统一观点。
4.汇报交流
小组代表阐述本组观点,组间进行补充、修正、完善,进而归纳总结出鸟类生殖发育的基本过程:
·求偶·筑巢·交配
·产卵·孵卵·育雏
5.质疑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定要经过这些阶段吗?
有没有例外?
所有的阶段都有例外吗?
6.指导辨析
巡回,进一步启发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参与他们的讨论,起好点拨、指导作用。
5.讨论
调动经验储备,将前一阶段形成的概念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在分组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辨析。
6.得出结论
讨论明确:
(l)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鹊。
(2)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都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诊断性评价之二:
通过形成概念之后的质疑,不仅可以激励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真正理解鸟类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最基本行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该情境可以有效地诊断学生对前面所形成概念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
题
2
观
察
鸡
卵
的
结
构
1.师生协商,明确目标
通过“探卵壳、探气孔、探鸟卵结构”一探活动,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使胚胎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从而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2.实施过程A.一探卵壳
(1)出示目标感受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建构“卵壳对卵起保护作用”的概念
(2)提出要求
学习方式:
个人自主探究式
1.明确目标
(1)明确目标
(2)明确要求
动动探探
课
题
2
观
察
鸡
卵
的
结
构
在个人自主探究过程中,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设计方案时务必考虑方案的可行性。
(3)巡视指导(4)组织交流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合理的引导其他同学帮助分析原因,协助完善、修正。
B.二探气孔
(1)出示目标
建构"卵壳上的气孔可以透气,确保卵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概念。
(2)提出要求
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式
合作要求: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确立组长,明确分工,积极营造彼此信任、互帮互助、精诚团结的合作氛围。
各成员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先进行小组讨论,推出小组最佳方
案,再依据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创新要求:
实验桌上有老师提供的材料和器具,仅供参考若你有优于课本和老师的实验方法,更好!
评价要求:
实验设计严谨合理吗?
原理分析令人信服吗?
得出结论真实可靠吗?
临场表达清楚流畅吗?
问题讨论切中要害吗?
发表感想给人启迪吗?
新的疑问引人思考吗?
(3)指导探究
参与讨论交流,鼓励
学生大胆创新,设计出简
便易行的实验方案。
(4)组织交流
对方案的点拨:
①如何防止小眼和针头间的漏气?
(3)个人自主探究
个人自主设计实验,依据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4)汇报交流
(1)明确目标
(2)明确要求
(3)合作探究
各小组协作形成的方案合计有五种:
放大镜初步观察法、埋入沙浴加热观察法、注射墨水观察等法。
(4)汇报交流
通过一个基于不同学习方式的探究活动,一来帮助学生明确卵壳不是密封不透气的,鸡卵在发育时,可以通过卵壳上的小孔进行气体交换,理解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二来也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空间,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留有了余地。
②为何要把鸡蛋的钝端插在沙浴中?
③加热的速度为什么应该缓慢而均匀?
……
(5)设问
为什么被污染的鸡蛋孵不出小鸡,水洗后的鸡蛋容易腐败变质?
C.三探鸟卵结构
(1)出示目标
观察鸡卵,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2)提出要求
学习方式:
教师指导下的实验观察法。
参阅教师出示的“观察与思考”提纲,展开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过程中观察务必细致,思考务必深入。
(3)指导探究
出示观察提纲(略),特别提醒:
注意比较1号(未受精卵)与2号(受精卵)鸡卵的胚盘:
仔细观察打开的3号鸡蛋(发育16~17天的鸡卵)。
(4)组织交流
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展示设计方案,阐述设计思路,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和建议,要求答辩。
(5)回答
(1)明确目标
(2)明确要求
(3)实验观察
(4)汇报交流
在观察、分析和交流中,认识卵的结构,理解卵的各部分作用;学会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明白新鲜的鸡卵是“活”的;进而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诊断性评价之三
结合生活常识,通过此问来检测学生在开放性设计活动中形成的对气孔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概念的建构。
诊断性评价之四: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在类似游戏的比试中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比比赛赛
(回顾总结)
※全班分四组进行比赛,比赛形式分:
笔答题、抢答题、挑战题和创新题。
快乐比试,热情参与
比比赛赛
(回顾总结)
1.笔答题:
请你在30秒内准确填写鸟卵的结构示意图
2.抢答题
根据表格,请你推测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
(表格见书P20)
3.挑战题
各组从四道题中任选一题,相互挑战。
※问题来源:
交流“知晓与困惑”时未能明白的内容。
4.创新题
选择一种你认为最恰当的形式表现环境污染、过度猎捕对鸟类生存的影响。
快乐比试,热情参与
课外延伸
走出校园,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如:
①组织前往本市红梅公园,观察鸟巢的结构,开展搭建人工鸟巢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
②组织参观本市五星乡养鸡场,进一步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研究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学生被赋予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自由和权利;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因此变得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
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学生呈现了创意,其中不乏一些奇思妙想,为问题意识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鸟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设计、反思
Tags:
鸟的生殖和发育生殖和发育全套教案打包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是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新教材在内容深度安排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参与教学。
通过学生主动探究鸟卵的复杂结构,得出鸟卵适于陆地发育的特点。
本节还使学生认识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对种群繁衍的意义,从而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
最后,本节还结合“S.T.S”内容,通过组织参观家禽养殖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态度和情感。
二、设计思路
“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教材的总体顺序是先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探究鸟卵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然后再讲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
为了更好地运用好教材,我对课本做了适当的调整:
先通过视频播放关于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系列图片,让学生总结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的几个阶段,然后学生再主动探究鸟卵的结构及卵壳上气孔的有无,得出鸟卵适于陆地发育的特点。
这样处理,一方面符合初中学生对事物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动手探究尝试,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理念。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与鸟类有关的就是鸡蛋,是不是所有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蛋壳真的无缝吗?
大多数学生小时候都养过小鸡、小鸭和小鹅,他们也许早已注意到小鸡、小鸭等鸟类一孵出来,全身上下毛茸茸的,十分可爱,且容易成活,而麻雀等鸟类的小鸟刚孵出来,全身湿漉漉的,站都站不稳,不易成活,同是雏鸟,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对于关于鸟类的种种疑问,学生还有很多很多的不知道,但他们从来没有深究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课前认真查阅资料,课堂上仔细探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到了许多关于鸟类的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很有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②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③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②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③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1、观察鸟的繁殖行为,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探究鸟卵的结构和作用。
3、训练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难点
1、设计探究活动,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
七、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多地提供条件,使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录像片、观察事物、亲自探究、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感性认识。
在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通过观看有关的图片和录像片,再启发学生回忆和描述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实例,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人工鸟巢,因此,本节课课前我就让学生搭建人工鸟巢,课上开展比赛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认识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而且还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
在认识鸡卵的结构时,我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首先来感受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以便理解卵壳对卵的保护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到紧贴在卵壳里的卵壳膜,在课前我将鸡蛋放置在醋酸中一段时间,使卵壳溶解,壳膜露出,上课时让学生观察。
在观察鸡卵内部结构时,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将实物与我自己制作的鸡卵内部结构的flash动画相结合,认清鸡卵的各部分结构。
在学生认识鸡卵结构的基础上,我结合鸡卵发育过程的模式图,引导学生分析卵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理解鸡卵发育为什么能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新鲜的鸡卵是“活”的,我将孵化了一段时间(7~18天)的鸡卵,演示给学生观察,此时鸡卵的胚胎已呈白块状,在卵膜周围有血管分布。
在探究卵壳上气孔的有无时,先让学生设计实验,然后在动手实验来验证,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课前准备
教师:
制作本节课件,收集与鸟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的材料(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探究实验材料:
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放大镜、针管(带针头)醋酸、熟鸡蛋、生鸡蛋、已发育的鸡卵、40——50度的温水。
学生:
每组两个生鸡蛋、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的问题和资料,动手制作人工观鸟台。
八、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题: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观看课件,气势恢宏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鸟巢的一系列图片,思索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件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的一系列图片,质疑:
鸟巢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有关吗?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生物学知识,它不仅给奥运会增添了气势恢宏的美,而且会给中国带来好运,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和民族自豪感,渗透人文精神。
一、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继续观看课件,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请同学深情地朗诵白居易的诗——《钱塘江春行》,分析这首诗,提出有关鸟类生殖和发育的问题,互相交流,尝试回答。
观看鸡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片及模式图。
观看课本P18图Ⅶ—8鸟类繁殖过程中的一些行为,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的知识,开展交流与合作,概括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学生关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提出各种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比比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最有代表性,谁知道得最多、解答得最准确。
思索并回答。
播放早春的精彩录像片。
引导学生对诗句中的内容提出关于鸟类生殖和发育的问题,尝试回答。
引发思索,引出第一主题——鸟的生殖和发过程。
演示鸡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片及模式图。
总结引导:
鸟的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过程一般包括哪些阶段呢?
演示图片,图片中有哪些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关?
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
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阶段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疑问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二、鸡卵的结构
探究:
鸟卵的结构
卵壳:
具有保护作用
卵壳膜:
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
保护卵细胞,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卵黄:
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进一步探究:
卵壳的结构特点
上有气孔,用于气体交换
鸟卵的结构为什么这样复杂,这样的结构适合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发育?
探究:
拿出鸡卵,分组设计实验,感受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
观察思考卵壳膜作用:
将一个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连同外壳除去,即可见卵壳膜和气室。
观察用醋酸浸泡过的除去蛋壳的鸡蛋。
观察思考卵白和卵黄及系带的作用:
用剪刀将卵壳膜剪破,使卵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内。
对照鸡卵结构图观察卵的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的小白点,认清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观看鸡卵发育过程的模式图
进一步探究:
卵壳上气孔的有无
验证卵壳上气孔的有无,思考卵壳上气孔的作用。
讨论:
①卵白和卵黄及系带各有什么功能?
②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③所用的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吗?
④新鲜的鸡卵是“活”的吗?
⑤鸟卵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的结构?
这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组织、参与探究,课件展示观察到的每种结构,提问每种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提供探究材料:
用醋酸浸泡后蛋壳溶解露出卵壳膜的鸡卵;鸡卵结构的flash动画;受精的鸡卵和未受精的鸡卵;孵化了7~18天的鸡卵;镊子、40——50度的温水。
解剖针、解剖剪、放大镜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亲自动手实验,巡视、适时点拨,协助各小组展开交流,完善探究方案,实施方案,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参与讨论,引导分析,归纳总结。
三、技能训练
运用数据做出选择和预测
仔细分析、解读课文P19图表中提供的数据,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通过量化选择最佳的配制鸡饲料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题干,明确影响鸡产蛋率的两个因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读图表的能力。
组织学生解答课文P20中的问题,巡视、指导,排疑解难,集中订正。
四、课外实践走进生活(S.T.S):
带你参观养鸡厂
阅读课本P21”带你参观养鸡场“,初步了解养鸡场是怎样根据鸡的生长和发育特点,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产量的?
参观养鸡场,询问专家,作好参观记录,写出参观体会,开展汇报交流。
课件展示养鸡厂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
组织参观,强调安全和纪律,组织汇报交流。
亲近自然:
建立鸟类的观察中心
与当地的野生动物组织联系,在校外建立一个鸟类的观察中心,搭建人工鸟巢,观察记录鸟类的生活情况,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展示。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
九、教学反思
1、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似乎很枯燥。
其实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它和人文也是分不开的。
科学教育中对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抒发美好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从气势恢宏的奥运会鸟巢引入本节“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引入本节的第一主题“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观看有关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图片和录像片,理解生命之艰辛、母爱之伟大;通过参观养鸡场,渗透科技人文;制作人工鸟巢,增强爱鸟、护鸟的情感。
2、体现课改精神,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
“科学探究”被放在《课程标准》十个主题的首位。
学生进行探究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思维的品质和创新的精神:
本节课所涉及的两个探究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和探究“卵壳上气孔的有无”)都是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动手探究、自主讨论、自主总结等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启发和点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3、注重课堂和课外的结合,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分析诗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讨论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解读图表等提供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充分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生命活动的探究,常常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而学校课程的安排,通常是由间隔的课时组成的,课堂上学生只能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课下实践。
这样课内外交织,既体现生活处处都有生物学,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