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3832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

《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体与背景教案.docx

主体与背景教案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课题

《主体与背景》

执教人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材第四课,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绘画过程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感受相同主体、不同背景或不同主体、相同背景的画面给人的不同感受。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正确处理画面内容的关系,清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体验不同背景或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组合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并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作品中运用。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欣赏作品直观的来认识主体与背景,并在情境中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自主探究,深入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了解二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同一主体不同背景,或同一背景不同主体进行灵活创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图片,多媒体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

常用美术用具,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工具、彩纸等。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导入

1、上课前我们先欣赏一张图片。

2、仔细观察画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次要内容是什么?

3、对,画面的主要内容是走钢丝的人,次要内容是后面的楼房与天空。

4、在美术课中,画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主体”,次要内容称为“背景”。

5、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主体背景

 

学生观察汇报。

 

简单阐述自己的理由。

 

 

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

 

(一)主体与背景的特点

1、谁来说一下,为什么你一眼发现走钢丝的人是画面的主要内容?

主体有哪些特点呢?

2、生讨论回答。

颜色比较鲜艳,在画面的中间,人物比较大。

 

3、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色彩:

鲜艳明亮

位置:

在画面的中间位置,比较突出。

比例:

人物占据的面积比较大。

这是主体的最主要的特点,我们平时作业时老师就是这样要求同学们。

4、既然主体是画面的主要内容,背景是次要内容,我们可不可以不要背景,或者把背景换一下,看看是什么感觉?

5、对,我们不可以随意的去掉背景或者更换背景,因为画面的意境会变得空旷、没有惊险的感觉了。

由此可见背景虽然是画面的次要内容,但是对主体起到非常重要的衬托作用。

6、下面我们继续欣赏一组图片,仔细观察这一组图片的主体与背景又有什么特点?

 

生汇报:

第一幅的主体是雪景中房子

第二幅的主体是汽车

第三幅的主体是孩子

师总结:

通过这三幅的变化我们发现画面的主体不是固定不变的,第一幅的主体变成第二幅的背景,第二幅的主体变成了第三幅的背景,他主要取决于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想要达到的效果。

7、比如这张图片,画面的内容很多,我们要有选择的确定画面的主要内容。

可以吧黄色的鱼变成主体

也可以把红色的鱼变成主体

主要取决于我们想要的一种效果。

(2)主体与背景的变化组合

1、有些艺术家就是运用了主体与背景的灵活变化创作了非常有创意的一些视屏或摄影作品。

2、播放视频(44天环游世界)

 

这段视频给你什么感受?

主体与背景有什么变化?

3、师总结:

视频中是同一个人,到了不同的地方,背景在不断的变化,作者用来表现自己用了44天周游世界。

像这一种变化组合属于,

同一主体不同背景

4、下面还有一种变化,我们再看看他属于哪种组合

这组图片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

师总结:

都是在黑板前,拍摄的不同学生的作品,这组图片属于:

同一背景不同主体

5、巩固练习

看看你们是否能够快速的发现他们属于哪一种组合。

同一背景不同主体

 

同一主体不同背景

6、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

生小组讨论,并举例

7、游戏阶段(时间、地点、事情)

(1)看到这么多同学对这些场景有些陌生,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帮组我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的场景,下面我们把同学们分成3组,

一组的同学(A)每人想一个人的名字,

二组的同学(B)每人想一个地方,

三组的同学(C)每人想一件具体的事情,

规则是每人想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给你们30秒时间准备。

(2)下面老师点到谁谁快速的说出你的内容。

游戏过程:

A1BC

A2BC

学生思考:

相同的是同一个人地方不同的人,属于同一背景不同主体

游戏过程:

AB1C1

AB2C2

学生思考:

相同的是同一个人去了不同的地方,做了不同的事情,属于

同一主体不同背景

 

 

生回忆主体与背景的特点,从平时的作业要求中找到答案。

 

学生感受去掉背景和更换背景的效果。

 

学生感受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层层转变。

 

通过自己的想法确定画面的主体。

 

学生欣赏视频内容,思考视频带给我们的感受。

 

通过刚才的学习,辨别属于哪一种组合。

 

学生参与游戏,了解不同的游戏内容。

 

通过学习再次引导学生分析主体与背景的特点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主体固然重要,但是背景的衬托作用也不可忽视。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主体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主观意思出发确定自己想要的效果。

 

通过44天环游世界的视频,引出同一主体、不同背景,同一背景不同主体的组合变化。

 

从欣赏到理论,再从理论到欣赏,加深对不同组合的理解。

 

通过这种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解决本课的难点。

三、作业阶段

1、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想不想也来表现一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或者同一背景不同主体的作品?

2、

你们打算为这两幅作品添加什么样的主体与背景?

3、作业要求

添加主体:

要注意主体突出。

添加背景:

要更好的衬托主体。

都要达到一种想象之中,意料之外的效

 

学生谈自己的表达方式。

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

 

学生谈想法

 

通过欣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组合方式,

然后引导学生如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从何入手,抓住哪些主要特征,从而为下一环节的作。

四、作业评价

1.多媒体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2.学生到前面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提建议或者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介绍自评互评,

五、课后拓展

 

欣赏利用同一背景不同主体的取景方式,拍摄的恶搞视频。

 

 

 

 

 

板书设计:

         主体与背景

        

             

色位比衬

彩置例托

      同一主体不同背景

同一背景不同主体

教后记

《主体与背景》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美术教学类知识点相对比较多的一课,在这次课中,我对这样的课进行了尝试和挑战,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的卡通引人分析,让孩子们对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进行了理解。

本节的作业完成的较好,大部分同学都能把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表现了出来,个别同学的作业十分优秀。

但我也发现了我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我的担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在每个引导提问中,我都准备了备用的答案,一但看到学生有回答不上,我就会马上引导回答出,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创造性就会给大打折扣,我之所以担心,也是与学生本身有关,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敢于积极提问和发言,我的美术课也亦是如此。

再次,知识点稍多,减少了学生的绘画制作时间,在教学中,以有趣卡通形象为主的给学生引导和分析,我讲述了什么是主体,什么是背景,背景的作用一、二点,以及主体特点这几个部分,虽在美术教学理论中算是多的,可庆幸的是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的很好,并且在作业阶段也把知识点运用到了其中。

我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教学,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去学习更多的美术教育教学知识,向同事请教教学经验。

不断摸索,争取进步!

对于学生,我将会在自信和积极创造方面给学生们多点尝试,多点挑战!

让学生们也能在课堂中,敢于挑战,更加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