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71279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高考(287)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

袁济喜

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的人文话题。

谈到境界一词,我们生活中常说某人思想道德高尚,就称赞他境界高;有时也指人在某件事物上的处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前提,没有人生境界就写不好诗词。

我以为,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

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中国人自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

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

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

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与坚定意志能力,达到了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

《易传》上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种坚毅厚重人格境界的写照,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没有心灵火光的照亮,就达不到人格境界的高尚。

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对于世俗利益解脱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界。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认为道德的境界有三种,第一种是了解与知道,第二种是喜好,第三种才是乐以为之。

这分明说的是三种道德境界的依次攀登升华。

对人生境界,古人常用胸襟、胸怀、怀抱来形容之,认为这是一个人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历练,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往往对于人情世故有些看穿,胸襟超然。

古人一再强调,做学问如果没有胸襟气度,肯定是做不成大学问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指出,古来成大事业者,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

魏晋六朝是一个追求雅人深致的时代,所谓雅人深致,是指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门第血统。

而这些最直接的显示便是一个人的品味和趣味,也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

同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被阮籍骂作俗物,就是因为他为人斤斤计较。

汉魏以来,围绕着人生的意义主题,各种哲学纷纷出现。

中国古代的人生境界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中国古代的人生观,虽然存在着儒道两家的对立,但是这两派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儒家与道家都将人格境界奠定在天人合一的意识上,主张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构人格,而不是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建设人格,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儒家与天地参的道德境界,与道家的自然之道也可以相通,孔子晚年也希望自己能在浴沂舞雩的美境中获得解脱,他的浴沂舞雩与庄子的逍遥游实质上是相同的人生境界。

儒道两家人格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元化,他们彼此之间的互补,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

因此,谈到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便不得不谈佛教,尤其是禅宗的人生境界论。

唐宋时期的禅宗思想,是中国人生境界论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士大夫这种调和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在北宋苏轼的身上看得很清楚。

苏轼早年也有着忠君之心。

从他给皇帝的上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儒者济世的信念与政治态度。

如果说儒家的人生境界论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精神,道家与玄学主张超离现实,苏轼则游离于二者之间,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他认为对生活之乐既要、又不可沉溺其中;对生活完全不感兴趣则人生索然寡味,对生活一味沉迷则亦玩物丧志,不足为乐。

因而苏东坡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漂流的心态。

正因为对生活的终极意义的无法确定,对人生目标的迷茫,所以苏轼认为生活的意义只能在不断的进程中来确定,这一点与禅宗的思想颇为相似。

因而苏轼的人格相对于老庄与魏晋间的阮籍、嵇康来说,外表似乎没有他们那么高远超离,而从内在意义来说,却是更为超脱,独立性也更强了,并演化成一种新型的人生境界论,对于现代人生境界论影响很大,五四时的许多新派作家对此都予以,比如语丝派的林语堂专门写过一本《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一词,它的研究更多是指一种人生观与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哲学更主要的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它的人文内涵更深,境界更远,它的最高指向是诗化人生。

1.下列有关境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境界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人的思想道德的层次高下,或者说是人在某件事物中的处境。

B.

人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超脱世俗利益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致。

C.

认为,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D.

古来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举竹林七贤中王戎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生品味和趣味相关,人生品味和趣味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

B.

因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苏轼确实表现出时而消极,时而旷达积极面对人生的漂流心态。

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出其外。

C.

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达到了与天地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一种有着坚定意志能力境界,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

D.

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源于儒道两家人格彼此之间的互补,它们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段中引用孔子的话,是对人生境界层次的有力说明。

这三种道德境界是递进关系,其中乐之者这种境界达到了心灵修养的最高境界。

B.

中国魏晋以后的人生境界论是由儒、道、佛多元思想组成的,这些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也可以相通。

C.

认为,苏轼受调和的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思想影响很深,中国历史上的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一直出入于佛老思想。

D.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研究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其坚毅厚重等人格境界的写照,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

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

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呜呼!

是亦足矣。

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

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

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

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曰:

人性恶。

桀、纣,性也。

尧、舜,伪也。

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

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

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浩乎不知其津涯

涯:

边际

B.冉有之知

知:

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

易:

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恃:

依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否定荀卿的一组是(

)(3分)

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喜为异说而不让

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焚烧夫子之六经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荀卿明王道,述礼乐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

(5分)

(2)

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释:

汪元量:

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

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黄金台: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碧玉:

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乐苑》)

劲气:

寒气。

8.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5分)

9.

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分析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多于市人之言语。

(5)曾子曰:

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6)死亦我所恶,_________________,故患有所不辟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夏丏尊的教学改革

夏丏尊尤其重视教学的改革。

夏先生教国文,就对国文教学作了全面改革,使春晖中学的国文教学独树一帜。

从教材看,夏丏尊和他的同事们将当时春晖的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

必修科的教材有两种:

一是商务版的《国文课本》;一是教师自编的《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

对范文的选择教师特别重视,既要内容新,又要形式美,以利于学生从中吸收营养,在思想、道德、情操上得到熏陶,在语言文字、写作方法上得到借鉴。

这些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对于初中要不要教文言文的问题,当时社会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主张兼教,一种主张绝对不教。

夏丏尊等主张兼教,他们认为自小学以至大学的学生,文言文尽可以不写,而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却希望其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

如果中学毕业生没有阅读中国普通书的能力,那就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不特是本人的不幸,恐也是国家社会之不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

夏先生等还认为,当时文言文事实上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如果不授与学生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将不能看日报、官厅公告以及现代社会上种种文件。

但分量要控制,以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为宜,且教材要精选。

选修科按年段分设。

第一学年注重补习,第二学年注重个性,第三学年注重调剂。

选修教材的内容从实用文、修辞大意到文学史、近代文艺思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学生的爱好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考试是夏丏尊在春晖早期国文教学中的又一举措。

在1923、1924年保留下来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一份国文考查试卷,从考查内容看,语文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诸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几乎都已涉及到了,可见,当时的基础教育是比较全面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夏丏尊和春晖早期国文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和很大气力。

他们经常研究学生的写作实际,发现问题,想出办法,加以指导。

首先,夏丏尊十分重视作文的态度。

他认为,文章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态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

第二,重文风,提倡实、新、小。

他要学生注意周围的实生活,用实生活来做作文的材料。

为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他们先积极引导学生周围新鲜的人和事,经常以一二百字写生活的一个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这样的文章篇幅小了,内容却充实了,感情也更真切了。

第三,夏先生等十分重视文章的批改,讲究当面指点。

校友王文川在一篇《怀念母校》的文章里提到:

夏丏尊往往叫我们去他那里,当面批改作文,启发我们明白错误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遇到好文章就张贴出来叫我们大家去看。

夏丏尊、朱自清等先生几乎都用了相同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一张成绩升降表,我们的每篇作文,都标出升降记号,让我们自己看到进步或退步。

夏丏尊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尤其是博学的好处。

因此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夏丐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他为学生们开出了一份书单。

书单设有两条标准:

一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

一份书单共85部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用中文写的也有用英文写的;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

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

陈望道于l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也是当时必读书目之一。

书目中还列入《新旧约》等,夏先生认为这类书对后来的思想、文学影响不小,也应该了解。

(摘编自严禄标《春晖的一大功臣夏丏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夏丏尊先生认为初中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但教师要控制分量,最好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而且教材还要精选。

B.春晖教师从《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中选取内容新、形式美的文章,编成了《选授讲义》一书。

C.夏丏尊先生提倡实、新、小的文风,要求学生实际生活,发现新鲜的人和事,多写生活的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D.选修科三年各有侧重,分别注重补习、调剂和个性,内容广泛,有利于学生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E.本文通过详细记述夏丏尊先生进行教学改革的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作为的教育家形象。

(2)夏丏尊先生为什么主张兼教文言文?

请简要分析。

(6分)

(3)夏丏尊先生对国文教学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6分)

(4)夏丏尊先生开出的书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美英法等国支持和推动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的手段,和当初其处理利比亚问题的手段如出一辙,都是公开宣称,现在政府已经失去了继续执政的合法性。

B.29日报道,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斯拉姆-增敏(SLAM-ER)今年6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因推进器问题坠毁。

然而,韩国空军方面5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C.在政府严禁大面积拆迁的情况下,某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偷换概念,剥茧抽丝,小片小片拆,小片小片建,到最后再连成一个整体。

D.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如果你是一位官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

1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3分)

A.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体系,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

B.肌纤维的信号可控制干细胞行为和参与肌肉生长,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人们找到因年龄和疾病引发的肌肉萎缩问题的方法。

C.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

D.

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年奋斗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

按照这个解释,

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

依此类推,

,国学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学术文化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国学

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国学

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国学

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国学

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A.

B.C.D.

1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阐释性内容。

(6分)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不是这样的。

一个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以笑容感染对方、温暖别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心;第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5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

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事随心,心随欲。

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吕氏春秋》

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

————古语

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约翰

米尔顿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

期末期考试答案

1.D歪曲原文意思,虚设因果。

2.

A举竹林七贤的例子应是为了论证文化修养与人生品位趣味、人生境界相关。

3.

C原文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

4、C(易:

更改、篡改)

5、A(说的都是李斯,是对荀卿的肯定)

6、B原文没有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的信息)

7、

(1)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

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仇敌来看待。

(事、道、啻各1分,句意2分)

(2)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

(诋、是、法

各1,句意2分)

8.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动作神态表达愁绪(2分);颔联用典(1分),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

(2分)

9.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2分)。

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

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2分)。

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2分)。

10.略

11、

(1)B、D

答对一个得3分(B项,《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其中只有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D项调剂和个性顺序错)

(2)中学生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

拥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需要。

(答没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亦可。

)文言文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学会了才能看日报、公告和种种文件。

(3)教材的改革:

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现成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

兼教文言文。

考试的改革: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作文的改革:

重视作文的态度,重实、新、小的文风,重视文章的批改。

阅读的改革:

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答出四点给6分。

没有具体解说酌情扣分。

(4)夏先生开列书单的两条标准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和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启示我们:

读书是为人生奠基,要用发展的、世界的眼光读书。

(2分)(既要重视继承,也要重视与时俱进。

夏丏尊先生的书单共85部书,涉及古今中外不同的学科,这启示我们,读书要多,不仅数量上要有保证,内容上也要广博。

(2分)

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

书单中《共产党宣言》和《新旧约》并存,这启示我们,读书要选择中外最优秀最先进的、最具影响力的书。

(2分)

结合自己阅读实际。

(2分)

12、C(A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B保守秘密,不肯宣布C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D指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或者自己不懂却要让别人知道)

13.

C.14.B解析:

本语段阐述国学的定义和依此涵盖的范围。

句先从正反方面限定国学的范围,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与前句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相呼应;句用只要……就……的句式紧承这样理解,句举例说明;句中的凡是紧承前句的依此类推并和后句的包罗万象相呼应。

15、言施,就是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心施,就是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每点2分)

16、【答案】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幻—卜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5分)

我曾读《史记

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

(他说的一些道理,)好像茫茫无边,但其实

并不遥远;好像浩瀚浑厚,没有边际,但其实并不深奥。

他说的那些事情,普通人都如道,但实行起来,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唉!

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

假使后世有人能按照孔子说过而未做到的去做,想

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啊。

子路的勇敢,子贡的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