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010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docx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

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成绩有目共睹。

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影响深远。

但是,语文教育距理想境界仍相差甚远。

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状况,至今未得到根本改变。

先说费时多,收效微。

吕叔湘先生在30年前所言“中学生语文大多不过关”“涛声依旧”。

近年有人尖锐批评:

今天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用了16年的黄金年华,却不及旧时只读了几年私塾的童子那样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更遑论在经史子集里的较量了!

此说虽有些言过其实,却振聋发聩,令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汗颜。

一些专家、教授对学生语文能力不强也深表忧虑。

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所长,在对课改实验区调查后坦言:

中小学生使用的词汇量大幅度减少,多局限在网络用语,且很不规范,这已影响到学生思维的丰富性、缜密性。

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不足,大学生写论文时病句连篇,知道有错,却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①再说负担重。

2006年11月8日《中国教育报》披露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和农村县中的调查结果:

37%的教师、58%的中小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

另一项对北京、四川、山西、澳门四地中小学生课外生活调查显示:

四地中小学生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仅为国际均值的4%,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仅为国际均值的3.6%,运动时间仅为国际均值的15%。

②我国许多地方中小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

学生往往为了提高几分成绩进行重复复习,透支了学习热情与兴趣,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创造能力受到压抑。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效果却大不如人意,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

教育部发布的2007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足以说明“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中小学语文教育“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有教育外部的、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自身的原因。

在教育内部的原因中,既有诸如课程计划之类宏观的原因,也有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类微观的原因。

教育外部的、社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唯念大学才是人才”的人才观和“唯大学毕业才能找到好工作”的用人观;另一个是英语教育不断升温,母语教育不被重视。

在人才观和用人观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愈演愈烈,高考指挥棒不仅指挥着高中、初中,而且指挥着小学,甚至幼儿园。

形成“社会以文凭为本,教育以考试为本,学生以应试为本,学校以分数为本”的现状。

社会、家长对升学率的期待,使得地方、学校不得不“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

似乎只有升入大学,特别是升入重点大学的才是人才,否则就是庸才。

一些发达国家和我们不一样,“蓝领”尽管没有读过大学,由于有一技之长,且不断进修,工薪未必比大学教授少,他们同样享受着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

“教育的应试化”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不利于各种专才脱颖而出。

我们培养出的下一代,很多人只会应试,他们丧失了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

这样的人怎能担负起提升民族创新能力、以使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任?

怎能使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继续作出有影响的重大贡献?

更令我们焦虑的是,对“教育应试化”“质量分数化”的问题,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哪怕是改革的思路!

关于英语教育不断升温,“经济全球化”“世界已成地球村”要求克服各国人民间的语言障碍,已是不争的事实。

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多了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多了融入国际社会的一张口、一双眼。

问题的关键是要摆正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的关系,要分清主次、先后。

过去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学好一门外国语,出国留学进外企”。

于是,外语被提高到不恰当的地位,似乎母语学不学好无所谓,外语一定要学好,而且要“从娃娃抓起”。

一度双语幼儿园在各地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娃娃学英语成了一种时尚。

有些人爱“刮风”,外国不是如此。

不要说幼儿园,在小学学外语,人家也取慎重态度。

韩国在一些小学搞试点,开英语课。

反对者称,儿童应该首先掌握母语,过早学英语,会造成“语言身份障碍”。

很多日本教育家认为,在小学教英语是个错误,称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证明英语进入小学的益处……儿童首先学习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传统非常重要。

外语是一定要学的,但应当是在母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之后。

在小学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不仅削弱了语文教育,错失了学习母语的大好时机,而且透出了对母语缺乏自信,对母语、对祖国热爱之情的缺失。

中国心是由中华优秀文化打造的。

削弱母语教育,对下一代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要付出沉痛的代价。

汉语教育国外热,国内冷,非常不正常,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痛心疾首。

无论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来说,还是从语文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来说,母语教育必须加强,不能削弱!

陆俭明教授认为,在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与素养,就是母语的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著名语言学家兼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强调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吕叔湘、苏步青二位教授的看法,应成为我们语文教育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③教育内部的、自身的原因,首先是每实行一次课程改革,语文就大幅度减少授课时数,来一次减肥、瘦身。

建国以来,小学、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授课时数最多的时候是20世纪60年代,占总授课时数的38.43%。

此次课程改革课程计划规定,小学、初中语文学科授课时数占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的20%~22%,减少了16个百分点以上。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一定要保证语文、数学、体育的授课时间,其道理不言而喻。

语文是学习母语的课程。

母语学习的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都表明,小学阶段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加强母语教育,就要保证教学时间,使语文课程足以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其次,更多的是语文课程内部的原因。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强,不能总是怨天尤人,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

我以为,语文课程定位不十分明确,没有具体的课程内容目标,教学又不甚得法,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远的不说,建国近60年,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争论不断。

工具论、思想论、人文论、文学论、语感论,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语文是培养语言能力的课程。

就小学语文来说,就是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进行听、说、读、写,以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生掌握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有效的阅读、沟通与表达,是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任”,这一点应当十分明确。

至于教学目标,历次教学大纲和几年前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都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各年段(或各年级)的学习目标。

这两个层级的学习目标是十分必要的,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总要求以及教学要求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有助于准确理解、把握和逐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但是,其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疏漏,就是没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的目标、范围。

加之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绝大多数以课文为主体,教师以为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教语文就是讲课文。

于是,教什么,不教什么,练什么,不练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教多教少,教深教浅,都由教师自己掌控。

难怪有人说“语文课学两个月没长进,两个月不学没实质性损失”。

每个年段没有明确的内容目标,是造成教学盲目、低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要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者要担负起设计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责任;教科书的编者要担负起将内容目标细化并落实到每一册、每一组、每一课的责任。

责任明确,任务确定,教师才会“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

至于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要教法得当,提倡百花齐放,开拓创新。

关键是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把学生引上自主学习的轨道,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每一次都学有所得,逐渐做到爱学语文,学好语文,会学语文,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解决小学语文教育“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出路在哪里?

问题是多方面造成的,解决问题也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一要全社会摒弃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营造培养创新人才、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育人环境,并且渐渐形成传统。

以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在没有分数重压之下,在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进行长远谋划,以求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涂好做人的底色。

二要修订好《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更加明确地强调学科特性;具体目标中要增设各年段(或各年级)内容目标。

从课程目标、内容目标这些核心问题上,使教材编者和广大教师十分清楚有哪些基本要求,十分清楚哪些是“基本口粮”,防止和克服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的盲目性、随意性,使语文教学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三要从课程、教材、教法上进行整体、配套的改革,力争把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办成世界一流的语文启蒙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思路1.提前识字,早认多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6~13岁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要利用这一年龄段的记忆优势,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于游戏之余,利用高质量的韵语启蒙读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读读背背之中,认识2000个左右常用字,只认不写。

这样,小学生一入学便可利用汉字阅读。

在阅读和生活中巩固已识汉字,增识更多汉字。

这一举措可以解决因识字慢拖了阅读后腿的问题,使母语学习不再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小学语文教育一项战略性的变革。

退一步说,识字也可以从一年级开始:

一种办法是利用上述蒙学读物识字;另一种办法是利用新编韵语识字教材识字(可包括童谣、儿歌、古诗以及诸如对子歌、三字经等形式的韵文);第三种办法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习汉语拼音和一批构字率强的基本字以后,边学习拼音输入、边打电脑识字。

此外,还有多种办法。

无论采取上述哪种办法,都能在一年之内认识2000字。

这样一来,识3000字的任务,两三年便可完成。

有人会担心,让幼儿识字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据说,犹太人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诵读《旧约》,到5岁时就要记住全部《旧约》。

中国的孩子不比外国的孩子笨,我们有许多早期教育成功的例子。

如果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每天学一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学前认识2000个常用字是完全有可能的。

2.加强自学,大量阅读。

与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生不仅因识字不快、不多进入阅读晚,而且阅读量太小。

据统计,我国小学生的阅读量仅为美国小学生的六分之一。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自学,坚决地革“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的命,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阅读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享受阅读中学习阅读。

另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阅读量,建议小学六年,课内阅读量不少于180万字(一、二年级10万字,三、四年级50万字,五、六年级120万字),在大量阅读中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这就是说,小学六年,除了学习12册语文教科书(大约30万字),课内还要读150万字的书。

3.识写分步,强化写字。

从一年级起,按照写字规律严格训练写字。

建议每周专设一节写字课,每天固定在校练字的时间,先写单字后写词语,先硬笔后毛笔,由描到摹到临,进行写字训练。

人人做到字写得正确、端正,部分同学做到美观、大方。

小学阶段会写2500字的任务可以提前完成,还能在练字中掌握大量词语。

4.喜欢交流,敢说善说。

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上无拘无束地交流,有话就说,有问题就问。

由敢说、爱说到善说。

学会倾听、讲述与应对。

5.乐写能写,顺畅表达。

激发学生书面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