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9733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x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

6月10日,我第二次到济南参加高考理综阅卷工作,阅卷时间共10天,从11日到20日。

今年是理综网上阅卷第一年,所以我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希望能多了解一些信息。

一、今年高考网上阅卷方式简单介绍

网络中心先将考生试卷分题组扫描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局域网发送到各小组。

每个人只负责一个题组,且只能看到自己批阅的题目。

比如我这次批阅的是33题,那么在我的电脑上我只能看到33题的答题情况,而无法看到该考生其它大题的答案。

每一位阅卷老师使用固定电脑,每个人分配了一个账号和密码,登陆阅卷系统时需要输入各自的帐号和密码,并且只能在规定的时间登入。

登入系统阅卷开始后,系统就跟踪统计你已阅卷的数量及阅卷的速度、正确率、有效率等等,供各组组长监督该组阅卷老师的工作情况。

每一道大题分为几个得分点,比如33题,

(1)

(2)小题为一个得分点,最高分为4分,系统给出的可输入的分数有1分,2分,4分;(3)(4)小题为一个得分点,最高分也是4分,系统给出的可输入的分数为2分,4分。

除了系统给出的可输入分数为,其他分数无法输入。

这样可减少阅卷老师输入错误。

每一位考生每一大题至少要经过两位阅卷老师的认真批阅,两位阅卷老师分别在电脑上给出一评和二评的分数,若一评和二评的分数相同(包含该题组的总分和各个得分点的分数都相同),分数才有效;若一评和二评的分数不同(得分点的分数不同),系统就会自动将之筛选出来,发给质检组,质检组将组织阅卷老师进行三评,三评时系统自动会将一二评打出的得分点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最终分数以三评为准。

据本人观察,大部分阅卷老师对网上阅卷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网上阅卷的好处,首先,大大的加快了阅卷速度,如以往手工阅卷需要各阅卷老师批完每一份试卷后在两处签名,而网上阅卷每一位阅卷老师只要在开始工作前输入各自的帐号及密码,阅卷时给出分数后,只要点“确定”,回车就可进行下一份试卷的批阅,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其次,网上阅卷实行将试卷按题切割分送到各阅卷老师电脑上,在保密性和公平性上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再次,减少了分数误差,阅卷要求三评分数无差异,而这在人工阅卷时是无法实现的。

很多老师都会担心网上阅卷会不会因为扫描不清而使考生失分,我觉得这个担心根本没有必要。

只要考生在规定的区域答题,一般不会有这样的问题,通过扫描录入电脑的学生答案基本都很清楚,甚至有部分字迹较小或字迹不清的试卷,通过“放大”功能可使阅卷老师基本看清。

当然字迹太潦草,老师看不懂,那就没法说了。

而且每道题目给考生预留了足够的答题空间,从目前的阅卷情况看,超出答题位置的试卷不多,即使仍有考生用箭头把答案指向答题位置以外的地方,今年高考阅卷特意强调了电脑阅卷时的人性化,如果出现了箭头指的情况,阅卷老师可以当作特殊试卷处理,由技术人员通过评卷系统中的查看原图功能查找答题的实际位置,然后再予以正常打分。

今年还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但是这种情况,部分考生将答案写错答题框,或者在做选做题时,将答案写错题号,这些也都根据人性化原则,给予特殊处理。

当然,这些考生因为个人原因出现的意外,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强调让学生避免出现。

总而言之,本人觉得实行网上阅卷无论是对考生还是阅卷老师来说,都应该是利大于弊。

二、整体感受今年的高考题。

单纯看今年的高考题,感觉就是平实近人,对高中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化学题目处处考查能力,但是没有一处偏难怪;处处体现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就好像课后习题一样的亲切。

预料学生会反映简单,却又隐隐透着一点担心。

真正看到学生的答卷的时候,知道那种担心是什么了,也觉出这份纸卷不仅仅是一个“好”字能概括的了的——这应该是一份真正有分量的化学试题。

从选择题来看,着重关注了七大知识板块:

材料和环保(9题,涉及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能量转化、环境保护);化学史和方法论(10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1题,传统题型,但是覆盖知识面的意图明显,侧重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2题,覆盖知识面的意图明显,非常基础);物质的量(13题,传统题型,渗透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热力学与动力学(14题,涵盖反应焓、反应限度、反应速率和反应方向);沉淀溶解平衡(15题,新课改后加入的知识点,以此为载体考查读图识图分析、信息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其中9、10关注了考生的科学素养的考查;11、12、13题偏重基础知识的覆盖,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考查;14、15题偏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规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历来需要重视的教学重点。

而读图和识图、数据分析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能力要求。

同时还关注了科学史与方法论的内容,这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一种体现形式。

从二卷试题来看,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抓住主干知识,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对知识的深度挖掘不大,但是对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

相较以往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考查,今年的高考淡化了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的考查,而是把这些元素化合物当作载体,考查学生对化学原理,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渗透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如环保,能源等)。

如28题,涉及到了Fe、Cu、S、Al、I等元素及其化合物,但是考查的重点却是氧化还原反应、环境保护、催化反应、物质的分离和物质的检验等知识。

29题以烃类、CO2、碳酸盐载体,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燃料电池、化学平衡常数、水解和电离等知识。

今年的实验题仍然占大半的比例,二卷必做题42分中,有22分是实验题(28题的(4)6分,30题16分),与去年的比例大致相当。

这两部分实验题,不仅考查了物质的提纯、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以及常见气体的制备等实验基础知识,还通过仪器装置的选择考查了考生分析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设计等方式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总体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教学必须以课标为依据,主干知识必须牢牢抓紧,学科语言要掌握规范,着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其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其规范表达能力。

这是目前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跳出题海战术的依据。

三、二卷试题错解分析

28题.(14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

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

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                       。

(不必配平)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

方法为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人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澡、煅烧得Fe2O3。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2O3。

提供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碘水

所选试剂为                       。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                       。

参考答案:

(l)Cu、O

(2)b、c

(3)2Fe3++2I-=2Fe2++I2        S2O82-+2Fe2+=SO42-+2Fe3+

(离于方程式配平不扣分)

(4)a.Al3++4OH-=AlO2-+2H2O。

[或Al3++4OH-=Al(OH)4-]

b.稀硫酸、KMnO4溶液

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本题对于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1)被还原的元素错的很多,写Cu、Fe、S的都有,而且,要求写元素符号,很多人写了名称。

这说明,学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最基本的原则:

“化合价升降原则”缺乏理解。

可想而知我们平时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学习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

(2)选a、c的很多。

这类题目在练习中出现很多,尤其是a,说明学生学习的僵化现象严重。

(3)这个小题的错误种类非常多,错误率也超过50%。

一是离子符号写错(包括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电荷写错如Fe2-、Fe3、I等,这些错误非常普遍,这是日常教学不规范造成的),二是反应物和产物颠倒,三是反应物和产物错误,不沾边。

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学风非常浮躁,而这种浮躁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练习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对催化反应并为理解。

(4)离子方程式正确率比较高,但是选择试剂的错误率却非常高。

正确答案为高锰酸钾与稀硫酸,学生的选择有用盐酸、KSCN和NaOH溶液的,或者稀硫酸、高锰酸钾与KSCN溶液的,或者用硫酸、KMnO4溶液、NaOH溶液的,甚至有的学生连酸都不用,就能将FeO溶于NaOH溶液中。

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错误率这么高,反映出学生不会分析问题,或者我们平时的训练过于机械,过多的练习只起到了“公式”的作用,离开了“公式”,就不会思考。

29题.(12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l)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

C3H8(g)=CH4(g)+HC≡CH(g)+H2(g)△H1=156.6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H2=32.4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            kJ·mol-1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人O2和CO2,负极通人丙烷。

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

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c(H2CO3)=l.5×10-5mol·L-1。

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

HCO3-+H+的平衡常数K1=                 。

(已知:

10-5.60=2.5×10-6)

(4)常温下,0.l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    c(CO32-)(填“>”、“=”或“<”),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1)124.2

(2)C3H8+5O2=3CO2+4H2O                             负

(3)4.2×10-7mol·L-1

(4) >   HCO3-+H2O

CO32-+H3O+(或HCO3-

CO32-+H+)

HCO3-+H2O

H2CO3+OH-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本题对于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定量和定性处理能力,体现充分。

(1)错误率不是很高,学生对于盖斯定律掌握的还可以,少数错误是因为小数点弄错造成的,纯属粗心。

(2)燃料电池的反应式写的不好,离子的移动方向也错的挺多,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白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实际上就是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加上燃烧产物与电解质作用的方程式的和。

这道题目也在提醒我们,这类题目做的也不少,可是学生为什么不会?

对于练习的目的和练习的过程,我们要好好把握。

(3)这个数据错的也很多,而且数据五花八门。

可以看出,今年高考没有设计很复杂的计算,但也并没有忽略对计算能力的考查。

在教学中,我们也不需要强化太复杂的计算,如果能把基本的计算能力训练好,让学生能扎扎实实地把简单的计算问题搞清楚就是胜利了。

(4)大多学生能弄清c(H2CO3)和c(CO32-)的关系,但是在解释原因时,要么只有电离方程式没有水解方程式,要么只有方程式没有文字说明。

回答问题不完整。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多训练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答案,否则,学生遇到问题还是无法自己解决。

本题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离子漏掉电荷等等因为学风不好出现的一些不应该的错误。

30题.(16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l)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

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只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                     。

(2)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mL4.00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除药匙、玻璃棒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若收集的H2为2L,则同样条件下收集的Cl2 (填“>”、“=”或“<”)2L,原因是               。

装置改进后,可用于制备NaOH溶液,若测定溶液中NaOH的浓度,常用的方法为                。

(4)实验室制备H2和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

Zn+H2SO4=ZnSO4+H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据此,从下列所给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H2的装置    (填代号)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             (填代号)。

可选用制备备气体的装置:

(l)①BaCl2、NaOH、Na2CO3(错选或多选本小题不得分。

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及是否答NaOH不影响得分)

②75%乙醇

(2)天平、烧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  电解生成的氯气与电解生成的NaOH发生了反应

   酸碱中和滴定

(4)e      d

本题重点考查实验能力,非常基础。

(1)①顺序比较简单,错误较少。

②乙醇很难选出,正确率只有30%左右。

很多学生选择了饱和碳酸钠溶液或者四氯化碳,忽略了引入新杂质和KCl难以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

本题充分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或者说是分析问题没有耐心、缺乏深度的缺陷,这通常也是我们题海战术的一种负面结果。

(2)出现错误较多的是容量瓶不写容量,漏胶头滴管。

(3)错误较少,有学生忽略Cl2与NaOH反应,而写了Cl2溶于水。

(4)正确率较高。

这样的题目很基本,训练也很多,学生做起来很简单。

31题选的学生太少,数据没有参考价值。

略。

32题.(8分)【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l)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                  。

(2)N≡N的键能为942kJ·mol-1,N一N单键的键能为247kJ·mol-1,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比         键稳定(填"σ"或"π")。

(3)(CH3)3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100℃,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           (填"大"或"小"),可用作         (填代号)。

a.助燃剂

b."绿色"溶剂

c.复合材料

d.绝热材料

(4)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X的元素符号是          ,与同一个N3-相连的X+有          个。

(l)1s22s22p6

(2)π          σ

(3)小         b

(4)Cu          6

该题选做的学生数也就1/6左右。

得分在2到4分,尤其是(3)(4)两小题,学生基本不会做。

本题的详细分析也略。

33.(8分)【化学一有机化学基础】

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简式为

 (l)由苯丙酸诺龙的结构推测,它能             (填代号)。

a.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与Na2CO3溶液作用生成CO2

苯丙酸诺龙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提示:

已知反应

据以上信息回答

(2)~(4)题:

(2)B→D的反应类型是               。

(3)C的结构简式为                  。

(4)F→C的化学方程式是                                     。

(1)a、b

(2)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3)

(4)

从这两年的阅卷情况来看,去年结构化学选做的大约能占到1/3,而今年降到了1/6,可以看出,全省各个学校还是倾向于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选做题相对来说得分比较高,平均在6分左右。

(1)

(2)小题得分比较高,主要的错误有:

(1)漏选b或者选择了d。

这类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性质掌握不好。

(2)主要是基本功不扎实。

“加成反应”写成“加层反应”、“加陈反应”,“还原反应”写出“氧化还原反应”、“氧还反应”等。

(3)(4)小题错误率要高得多。

一是学风不好,将结构式写错的,如

写成

写成

写成

,单双键写错等;二是结构式判断错误的;三是方程式没配平的。

四.针对今后教学,我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

(1)把握好“新课标”和“考纲”的基本要求,多花费精力抓基础知识,不要人为的加深教材和练习题的难度。

不管是去年的还是今年的高考试题,考查的都是学生的基本功,无“偏、难、繁、怪”题出现,今年的考题还注重了对知识的“所以然”的考查。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确保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是掌握,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不怕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变通。

(2)防止只重视复习用书的使用,而轻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导向功能。

今年的化学题甚至就是课后习题的水平。

能利用好各种教材的课后习题和手头的常规习题,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肯定不吃亏。

(3)除注重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非智力能力的培养。

比如化学语言的规范性、书写的规范性(注意不是强调练习书法,而是要求书写规范)、读题审题的能力、坚持的能力、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的精神等。

(4)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

在目前试题覆盖面大大减少的理综试题中,化学实验能力考查继续得到加强,且增大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覆盖面,同时,其所占分分值达到了近一半的比例,因此在实验教学上一定要加大力度。

除了实验试题练习之外,最好是能让学生多看看化学仪器,多做常规实验,至少要让学生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在心中留下感性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