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9507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

《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铁大国的历程.docx

钢铁大国的历程

[本文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而作]

钢铁大国的历程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纪实余扬斌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

在这90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既有在战争年代中枪林弹雨、生死攸关的斗争;又有新中国建立后在建设征程中的沉重付出、血的教训与光昭日月的荣耀辉煌。

90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328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而其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体现国家实力和民族素质的,历尽坎坷再造辉煌的新中国钢铁大国的历程,它是这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中的绚丽华章。

旧中国留下来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冶炼铁、钢和使用铁、钢的国家。

冶炼术在中国的起始年代,见诸于青铜器铭文的,应始于周成王时代(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1078年)的同簋,又名毛伯彝。

此器腹内有铭文190余字。

据郭老(沫若)考证,当时已有冶铁术。

而后,则是春秋晚期的铜剑铁柄和湖南长沙杨家山出土的铸铁鼎和钢剑等。

但在此后漫长的年代里,中国的炼铁、炼钢工艺始终没有多大发展,也没有采用近现代世界上先进的冶炼技术和工艺。

直到1890年,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办汉阳铁厂,才引进国外新的冶炼技术和工艺装备。

建厂后,1894年出铁、同年开始出钢。

到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铁矿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流的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尚有几个官办的小军火工厂,主要冶炼军火用钢。

辛亥革命后,一些民族资本家在山西阳泉、北京石景山、湖北汉口等地建立了一些新的炼铁厂。

此后,随着日本势力侵入中国东北,为掠夺钢铁资源,也先后在1911年和1917年选址本溪、鞍山筹建炼铁厂矿。

到1919年,中国全国用近代冶炼技术生产的生铁为16.6万吨,1921年产钢7.7万吨,势头尚好。

但是好景不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倾销钢铁的市场,自1922年开始钢铁生产渐趋衰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东北沦为殖民地。

日本加速扩建了本溪和鞍山炼铁厂,并在沈阳、大连和抚顺新建钢铁厂。

到1943年,东北地区产铁170万吨、钢81万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拆迁了汉阳铁厂、大冶铁厂、六河沟铁厂和上海炼钢厂的部分冶炼设备,在四川巴县大渡口建立钢铁厂。

其间,民间也在云南、四川建了一些小钢铁厂。

日本则在其占领区内增扩建了石景山炼铁厂、阳泉铁厂、西北炼钢厂,在唐山、天津、马鞍山也建立了炼铁和炼钢厂。

从1890年晚清办的汉阳铁厂一直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56年间,中国境内除了鞍山的昭和制钢所外,所有钢铁企业规模都不大。

1943年是新中国成立前旧中国钢铁产量最高的一年,全国产铁180万吨,钢92.3万吨。

东北地区是主要的钢铁生产企业集中的地方,钢铁产量约占全国的95%左右。

虽然到1944年,光东北地区钢铁产能已分别达到130万吨和250万吨与钢材75万吨的解放前最高水平,但由于战争等原因,当年全国钢铁产量均未能创造新高。

昭和制钢所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与日本关东军部于1933年在鞍山建立的,经过几次扩建形成了年产钢、铁各100万吨的规模,这在当时不但是中国,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进驻鞍山,拆走了昭和制钢所的大部分重要设备及有关配套物资共7万多吨.其中包括一些厂子的重要设备和铁前工序的设备物资。

另一比较具有规模的是本溪炼铁公司,它始建于光绪31年(1905年),是一个从铁矿、煤矿、炼铁、炼钢(特殊钢)一直到轧钢和设备制造的联合企业。

1945年9月20日,苏联红军进驻本溪炼铁公司,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里,拆走了其所属厂矿的主要设备。

日商开办的进和商事株式会社(1905年开办)和大华矿业株式会社(1918年开办),在1945年9月苏军进驻大连时也被拆走了大部分设备。

由于战争、国民党的无能和人为的破坏、拆迁,这些企业在日本投降以后,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凄凉萧条的“烂摊子”。

某些日本技术人员在被遣送回国时,甚至狂妄“预言”,共产党接收以后的鞍钢只能被用来“种高粱”。

随着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从1947年起,人民政府陆续接管了国内的一些钢铁企业和冶金矿山。

1947年接管的有山西阳泉铁厂、大连大华矿业株式会社、进和商业株式会社;1948年接管的有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山东金岭镇铁矿、本溪煤铁有限公司、抚顺制钢厂、唐山制钢厂、石景山钢铁厂;1949年接管了天津炼钢厂、西北炼钢厂、华北钢铁公司、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钢铁公司等。

1949年10月,新中国正式成立。

当年,全国产钢15.48万吨,为全球钢产量的0.1%。

这对于偌大中国的钢铁工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零”的起点。

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强国之路

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强国之路漫长而充满坎坷。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钢铁工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但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干扰影响下,中国钢铁工业曾经走过一段探索、曲折、反复与徘徊的路。

即便如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仅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1949-1996年),以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的发展速度,使中国登上了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的“宝座”。

进入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尤速。

2010年中国钢产量突破六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近一半。

中国人实现了自已的钢铁大国梦。

上图所示为中、日钢产量的走势(趋势上升的曲线为中国)曲线,它清楚地描述了中国大国梦的实现动态。

从新中国成立到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一、计划经济阶段(1949-1978年),即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29年,中国钢铁工业是在探索、曲折、反复与徘徊中前进的

这29年,中国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等要素结构比较完善,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科学研究、冶金教育等门类比较齐全,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具有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新中国冶金工业体系。

1977年中国钢产量首次超过了英国,占世界第五位,实现了超英的宿愿。

1978年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年均增钢100万吨。

钢材板管带比也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钢材自给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2.54吨标煤。

这些成果为其后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钢铁工业发展之路的两次探索

1、苏联模式的改变

1949-1952年,即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时期”。

经过三年时间的恢复、扩建和新建,全国钢产量达到了134.85万吨(见表1)。

1953年,中国进入以苏联设计和援助的“156项”(其中钢铁工业有7项)工程为重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到期末(1957年),中国产钢535万吨,年均产钢增长31.6%,即年增80万吨。

钢产量已占世界第9位。

发展可谓不错。

表11949-1952年全国钢产量

年份

钢/万吨

生铁/万吨

钢材/万吨

铁矿石/万吨吨吨吨

1949

1950

1951

1952

15.48

60.58

89.60

134.85

25.20

97.78

144.79

192.86

14.03

40.89

66.88

112.90

58.90

235.0

270.0

428.7

但是从建国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八年里,因为没有自己的建设经验,中国钢铁工业的建设发展几乎全盘照搬苏联模式。

在建设实践中,毛泽东认真总结了学习苏联的经验教训,觉得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应该可以更快、更好些。

于是,在1956年他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开始转到一条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能够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中国式的钢铁工业发展新路,即“大中小三结合之路”上来。

这一转变,对此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具有非常重大意义。

2、违背发展规律的全民大炼钢铁

中国发动的钢铁“大跃进”,指标“失度”、方式“失误”,加之在唯意志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等充满浪漫与激情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口号指导下,于1958年开始的有9000余万人参加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是中国对钢铁工业发展速度的又一次“探索”。

1958年1月15日,薄一波在南宁会议上报告了新的1958年经济计划草案,钢产量是620万吨。

1958年4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政治挂帅,经济放异彩”,全面论述了政治的统帅地位。

5月,中共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5月底,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将1958年的钢产量提高到800-850万吨。

8月16日,毛泽东提出了“书记挂帅,全民大办钢铁”的号召。

8月17日,党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工业生产建设必须首先保证钢铁和机械的生产,特别是钢铁生产。

并确定1958年的钢产量为1070万吨,即比1957年翻一番。

毛泽东还在会上正式提出了工业“以钢为纲”的口号。

会议通过了《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

会后,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主要标志的钢铁“大跃进”运动达到了顶峰。

但几个月下来,钢产量只完成了450万吨。

离1070万吨钢差距极大,要在9月至12月四个月内生产年度计划所剩下的600多万吨钢,真是太难太难了。

产量压头,毛泽东对大炼钢铁运动前一段工作的进展很是不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引用了唐朝李商隐的诗句,批评翻番没有见之行动。

主席的批评引起了大家的震动。

8月25-31日,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区党委分管工业的书记会议。

会议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从现在起,必须亲自挂帅,大抓钢铁。

提出“一切为了保钢,其它行业都要为钢铁让路”,并排出了完成钢铁产量的时间表。

各月的钢产量为:

9月120万吨,10月100万吨,11月200万吨,12月220万吨。

铁产量为:

9月200万吨,10月280万吨,11月320万吨,12月350万吨。

为了保证指标的完成,9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电话会议,重申只能超额完成,不准完不成。

就是少一吨也不行。

由于这些强制性的非常决定,生产指标变成了政治任务。

会后“苦战四个月,为钢产量翻番而奋斗”的口号响遍了神州大地,钢铁“大跃进”浪潮迅速席卷全国。

参加钢铁“大跃进”的人数不断上升:

7月份是几十万人,8月底到了几百万人,9月底人数猛增到了5000万人,10月是6000万人,年底超过了9000万人。

如果算上搞运输、后勤及其它战线直接或间接的参预者,总人数超过了一亿。

这么多人参战,怎么组织?

中央指示各地要组织大兵团作战。

于是,不但工厂、公社,而且部队、学校,甚至机关也都建起了小高炉、土高炉,办起了炼铁厂,全国到处都成了大炼钢铁的”战场”。

小土炉、小高炉星罗棋布,火光冲天。

1958年12月19日,钢产量达到1070万吨,全国各大报纸都作了宣传报导。

年底,国家宣布完成钢1108万吨、生铁1369万吨,超额完成了1070万吨钢的“大跃进”目标。

但最后的核定数字只有800万吨。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整整持续了3年。

几千万人上山大炼钢铁,群众已经筋疲力尽、国力不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国民经济严重失调。

1960年冬,随着党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的错误,1961年新年伊始“大跃进”帷幕终于落下。

发动“大跃进”的主观愿望无疑是好的:

无非是想在“二五”期间能比国民经济三年恢复和“一五”期间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使中国迅速强大起来。

我们做的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不但马列主义老祖宗没有做过,苏联也没有。

中国“一穷二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

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以写最新最美的文章”造福亿万人民,泽被子孙后代,没有什么不好。

何况“大跃进”也反映了人们急于摆脱贫穷、落后的愿望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是强国情结使然。

“大跃进”是一种对发展速度的探索。

既然是探索,就有成功也会有失败。

在探索中付出一些代价,甚至代价惨重有时也在所难免。

恩格斯说过: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的。

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

”“大跃进”这一发展模式的“探索”,之所以归于“失败”,问题就出在它已大大超越了当时中国经济与政治所提供的现实舞台,违背了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规律。

这是永远值得记取的全民大炼钢铁之痛。

(二)、钢铁工业的发展既充满曲折、反复、徘徊又存在高潮

1、充满曲折、反复、徘徊

钢铁“大跃进”的失误;攀枝花钢铁基地等一大批“三线”建设项目要么处于停工状态,要么工期大大延长;“三大五中十八小”建设项目多数被停顿或推迟;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大批钢铁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之中……中国钢铁工业在失误、停顿中出现负增长。

以后虽然在整顿下回升。

但马上又在“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再次倒退。

钢铁工业长期在失误、破坏、停产、整顿、再破坏中往返徘徊。

1976年后的“闹翻番”、“洋跃进”等同样也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实际、违背钢铁工业发展规律的行为,也使中国钢铁工业再度陷入坎坷、曲折之路。

2、存在发展高潮

(1)、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第一次发展高潮。

这一时期,开始新建武钢、包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热河钒钛厂;改扩建了鞍钢和本钢。

同时也对大冶钢厂、太钢、唐钢等近20个企业进行了改扩建。

在五年时间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中国开始为世人瞩目。

这是一个关键发展期。

(2)、“二五”计划期间实施的“三大五中十八小”建设,是又一次建设高潮。

“三大”即“一五”期间就已经开始在扩建的鞍钢和“一五”开始新建的武钢和包钢;“五中”指山西太原,四川重庆,北京石景山(首钢),辽宁本溪和湖南湘潭。

前四个是扩建,后一个是新建。

而“十八小”则是指通过调查研究,规划建在18个省、市、区的18家年产钢10-50万吨的小型钢铁厂。

具体是:

河北邯郸,山东济南,山西临汾,江西新余,江苏南京,广西柳州,广东广州,福建三明,安徽合肥,四川江油,新疆八一,浙江杭州,湖北鄂城,湖南涟源,河南安阳,甘肃兰州,贵州贵阳以及吉林通化等钢铁企业。

这些企业的纷纷上马,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这一时期我国自主开发冶金技术,氧气顶吹转炉和连铸机被用于生产。

(3)、第三次高潮是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中国钢铁工业布局西移。

1964年8月,美国轰炸北越,促使党中央不得不把经济建设的计划重点转到战备问题上来,并且做出了“三线建设”(“三线”指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地区)的重大部署。

此后,“三线建设”便在我国13个省、自治区大规模开展。

其历经3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0多亿元,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我国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

钢铁工业布局西移的重点在西南,同时兼顾西北。

在西南,重中之重是集中

精力建设攀枝花钢铁公司(下称攀钢)。

毛泽东主席说过:

“建设攀枝花就是建设‘三线’,攀枝花不搞起来,我就睡不着觉。

”由此可见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对“三线”和建设攀枝花的关心与重视。

攀枝花实际上是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代名词。

攀钢建在川滇黔接壤地区,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和较齐备的冶金辅料资源,

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钢铁企业,吨钢占地世界最少(不足1平方米),是举世闻名的“象牙微雕钢城”。

工程于1965年着手计划,1967年7月开始建设1号高炉,1970年7月1日出铁;1971年10月转炉出钢;1972年底初轧出坯;1974年轧出钢材。

在前后不到8年的时间里,攀钢形成了年产15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投资效果。

在攀钢建设的同时新建的,还有长城特钢、峨嵋铁合金厂、水城钢铁厂、遵义金属制品厂、乐山轧辊厂等;恢复建设的有酒钢、兰钢;扩建的为成都无缝钢管厂、重钢、重特、昆钢、贵钢、遵义铁合金厂以及由鞍钢援建的宁夏石嘴山钢绳厂。

此外,在东部几个省市的山区,也建设了十几个被称为“小三线”的中小型特殊钢厂。

1963-1965年,是国民经济调整期间,也是第二个中国钢铁业的关键发展期。

在这三年里,平均每年增加钢产量185万吨。

1965年,钢产量达到了1223万吨。

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1978-1992年),中国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钢铁工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钢铁工业先后从国外引进了700多项先进技术,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

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机制与技术装备新建了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等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并对其他钢铁企业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造项目,使中国钢铁工业的管理机制及技术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发展钢铁工业生产规模上,除新建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以及一些地方钢铁企业外,主要是抓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

在抓老企业技术改造、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方面首先是“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

进而是全面落实解决钢铁工业的品种质量、工艺装备、集约经营与规模经济和综合经济效益上水平的问题,增强钢铁工业的发展活力,适应国民经济尤其是国防军工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使钢铁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978-199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465.43亿元,其中:

基本建设投资759.72亿元,占51.8%,更新改造投资705.71亿元,占48.2%。

建成投产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二期和天津无缝钢管公司等大型钢铁企业。

钢材板管带比由32.3%提高到37.4%,连铸比由3.5%提高到30%,合金钢、低合金钢比由16%提高到21.6%,t钢综合能耗由2.54吨标煤降低到1.57吨标煤。

1983年钢产量突破4000万吨,1986年突破5000万吨,1989年突破6000万吨,1991年突破7000万吨,1992年达到了8093万吨。

已接近美、日等世界钢铁大国的钢产量水平。

三、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3-200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钢铁工业深化内涵式扩大生产的阶段

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着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由发展数量规模为主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转变;由钢铁产品长期数量短缺向控制总量转变。

解决由长期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出把“结构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同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淘汰落后,采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

采用高炉喷煤粉、连续铸钢、溅渣护炉、热装热送等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

对钢铁产品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开始实行总量控制。

1993-1998年期间,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在全行业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展开了压缩生产总量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钢材板管带比由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1.7%,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22.8%提高到30.9%,连铸比由33.9%提高到82.5%,平炉钢比下降到0.9%,转炉钢比提高到87.5%,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1.18吨标煤钢。

1996年的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0124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2000年又成了世界最大的钢铁消费国。

在此期间,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平炉、化铁炼钢、多火成材、横列式和复二重轧机被加速淘汰。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阶段(2001-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钢铁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这一阶段,国内外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为了适应新的内外部环境,中国钢铁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2006年,中国结束了国内钢铁长期供不应求的困境,不仅在数量上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钢铁工业装备现代化、钢材品种质量、产业结构布局、淘汰落后产能、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显著成果。

1、钢铁工业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到2010年底,中国有1000立方米发上大型高炉260座占炼铁总产能的52%,宝钢、首钢京唐和沙钢的4966、5500与5800立方米高炉均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

100吨以上的转炉200多座,50吨以上的80多座,占炼钢总产能的51%。

转炉已成为中国炼钢生产的主体设备,并基本实现了炼钢-精炼-连铸-热轧一对一最佳工艺装备配置。

轧钢技术整体水平快速提升,核心轧钢技术已在轧钢生产线上得到普遍应用。

“十一五”期间,首钢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全干法除尘的5500立方米特大型现代化高炉;太钢自主集成与创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首钢京唐、邯钢及马钢新区、鞍钢鲅鱼圈等项目的成功投产,都证明中国已经具备自主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钢铁企业的能力。

2、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

10年里,中国钢铁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得到迅速优化。

主要体现在淘汰落后产能进展顺利,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2007年4月国务院召开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与10个主要钢铁生产省(区、市)签订《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淘汰落后产能高潮。

继“十五”后,在“十一五”的5年间,中国再次分别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1700万吨、炼钢能力6900万吨。

一个以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并存的生产组织格局已在中国基本形成,到2010年,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集团已有13家,其中有5家超过3000万吨,1家超过5000万吨。

这13家的钢产量占全行业总量的54.2%,产业的集中度有了较大的提升。

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呈现逐年加快之势。

唐钢整合宣钢和承钢,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组建为河北钢铁集团;济钢与莱钢组建为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重组新疆八钢、入主宁钢,重组广东地区钢铁企业成立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钢重组昆钢和柳钢,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钢重组水钢、长钢、贵阳特殊钢、通钢;河北省整合唐钢集团、邯钢集团组建河北钢铁集团同时重组石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重组12家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山东省整合济钢、莱钢等后创立了山东钢铁集团;马钢重组合钢;沙钢重组淮钢、江苏永钢和河南安阳永钢等等。

2010年7月28日,鞍钢与攀钢重组大会在北京举行。

合并重组到位后,加上将要整合的本溪钢铁,新鞍钢的产能将超过5000万吨,位居国内第一位。

 鞍钢、攀钢合并为新鞍钢标志着国资委下属的钢铁央企将由4家减少为3家。

产业布局进一步合理,钢铁企业逐渐向沿海、沿江地区和靠近消费区域布局。

2010年沿海、沿江地区的产能已占到钢铁总产能的26%左右。

结合城市功能的调整,首钢、重钢等的搬迁已基本完成,中国钢铁工业的布局明显优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视察鞍钢铁鲅鱼圈新厂工地

3、节能减排取得巨大进步

随着在节能环保、污染治理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2010年,干熄焦装置由2005年的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