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11周中国建筑的特征试题新人教版必修5.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11周中国建筑的特征试题新人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11周中国建筑的特征试题新人教版必修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11周中国建筑的特征试题新人教版必修5
第11周中国建筑的特征
(测试时间:
40分钟,总分:
70分)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座号:
____________得分:
____________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抱厦(xià) 翘起(qiào) 缅甸(miǎn) 言简意赅(gāi)
B.屋脊(jī) 帷幕(wéi) 穹宇(qióng) 砖石墁地(màn)
C.接榫(shǔn) 拘泥(nì) 辍学(chuò) 凤毛麟角(jiǎo)
D.夹道(jiā) 门槛(kǎn) 屋檩(lǐn) 洗洗涮涮(shuàn)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习惯性误读字的读音。
A.“厦”应读shà;B.“脊”应读jǐ;C.“榫”应读sǔ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急躁 水蒸气 真知灼见 浮想联翩
B.妨碍 度假村 桀骜不驯 攻城掠地
C.寥廓 邻界点 一笔勾销 贸然从事
D.磋商 雷阵雨 惹是生非 忧柔寡断
【答案】A
【解析】B项,“掠”应为“略”;C项,“邻”应为“临”;D项,“忧”应为“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筑体系。
(2)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发掘或/或
B.独到发现和/和
C.独到发现或/或
D.独特发掘和/和
【答案】A
【解析】独特,独有的、特别的;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或,表选择;和,表并列。
4.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B.针对古建筑上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
C.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要提倡。
D.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有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它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目标。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目前投资者在抛售美国短期国债而转向期限较长的国债,市场上1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涨幅高于6个月期国债,表明投资者认为美国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
B.电视剧《花千骨》中的“杀阡陌”是一个桀骜不驯、破坏力极大却率直坦诚的人,观众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浓厚的兴趣。
C.一位住建部的专家确认,如果某一地方符合国务院提出的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过热,而未出台限购政策,住建部就会做相应的督促工作。
D.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被他们所承认,所喜爱。
【答案】A
【解析】B项,结构混乱,应为“这类形象会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
C项,成分残缺,应在“房地产市场过热”后加上“的标准”。
D项,句式杂糅,“为……所”与“被……”两种句式杂糅,保留一种句式即可。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
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
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
(如凉亭)
C.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答案】D
【解析】A项,“葱岭”“朝鲜”“缅甸”后的顿号应为逗号。
B项,括号放句号前。
C项,顿号应为逗号。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讲究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①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②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③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⑤这是为什么
⑥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A.④⑥②①③⑤B.③①④②⑥⑤
C.④⑥①③②⑤D.③①②⑥④⑤
【答案】B
8.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
要求:
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5分)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
其中,①。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
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也同样要“望”。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
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
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
【答案】示例:
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④景色都不相同⑤丰富的审美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题时要审清题意要求,理解整个语段含意,抓住关键词“可游、可居、可望”之间的关系,注意层次条理;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关联词“不但、也、都是、而且、从而”等在行文中的提示作用。
答题时不能离开“居、望、游”三个关键词。
9.观察下面丰子恺的漫画《建筑的起源》,说明漫画内容,并写出两点启示。
(5分)
内容:
启示:
【答案】内容:
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积木。
启示:
(1)解放孩子的双手,还给孩子个性空间;
(2)培养孩子的创造性,要从小做起。
名师点睛
解答图文转换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读懂画面。
无论是图画、图标还是图形,都要通过理解“图”的特点读懂图。
比如漫画,要通过理解漫画夸张、变形的内容读懂图;徽标,要通过理解、分析变形的数字、字母、汉字等读懂图;表格,要通过理解表头内容和表格内容等读懂图;坐标图,要通过把握横轴、纵轴的内容以及曲线的特点等读懂图。
2.关注转换文字。
将图转换为文字时,要注意题干要求的字数、转换的角度等。
10.概括下面材料中的主要信息,给“中国的建筑体系”下一个合适的定义。
(50字左右)(5分)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
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
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答案】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分布地区广大的,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1)明确概念、掌握形式。
下定义的形式一般为“什么是什么”。
(2)分析材料,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9分)
干栏居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
《新唐书•南平獠传》称:
“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
”《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也应是干栏形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干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
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发现了现知最早的干栏居遗迹。
桩柱可分为圆桩、矩形桩和板桩等,直径或边长在10~20厘米之间,入地60~80厘米。
桩柱上用主梁和次梁架起厚约10厘米的地板,一般高出地面80厘米到1米左右,地板以上的房子为“长屋”形式,进深约7米,檐下还有宽约1.1米的室外走廊。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度约30米,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安徽尉迟寺长屋遗址长达25间,有80米左右,浙川下王岗长屋遗址竟长达100米左右。
此外,成都十二桥发现的干栏居(相当于商代),主体建筑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上。
干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便是在水塘上立桩架屋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点构造。
梁与柱的交接,是在梁端或柱端做出榫头,有燕尾榫和销钉榫等,较之巢居的绑扎技术迈进了一大步。
板之间的连接已用企口技术。
这种榫卯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
榫卯就迄今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发现于河姆渡的干栏居遗构中。
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稻作文化圈中,并一直沿用到近世。
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始的绑扎构造。
(节选自《中华文化通志•建筑志•宫殿建筑》)
1.下列关于“干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楼阁建筑应是居室向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的起源就是干栏居。
C.“干栏居”不因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
D.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
【答案】A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的遗址,是最早的干栏居遗迹。
B.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古代长江流域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
C.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榫卯的结点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
D.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居建筑使用的是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由此推断:
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木构宫室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应为“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
B项,应为“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
C项,“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的主语应是“这种榫卯构造”而非“榫卯的结点构造”。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干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作用。
B.文章开头引用古代的两则材料来说明干栏居,其中《说文》"泽中守草楼"中的干栏居形式与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干栏居基本属同一种类型。
C.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的“长屋”,属家族聚居形式,它体现了宫室建筑的某些特征。
D.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
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千米,南距东观镇仅2千米。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
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是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
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
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
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
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
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么文中画线句则运用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___________。
(2分)
【答案】打比方 乔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把乔家大院比作“璀璨的明珠”,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然后再给出打比方这一手法的一般作用即可。
2.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过渡作用,提示引出下文说明的重点。
3.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
为什么?
(3分)
【答案】不能。
第⑤段交代了乔家大院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一般答“不能”,然后再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4.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
请你为乔家大院这座三晋名宅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有一定创意。
(不要用原文语句)(4分)
【答案】示例一商界奇才乔氏致庸抱负远大汇通天下
示例二华夏名宅乔家大院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拟写时要重点关注乔家大院的价值。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3分)
梁思成:
一念执着
顾学文
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
在宾大完成学业后,梁思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观摩各地建筑。
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梁思成被深深刺痛了。
他说:
“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
匆匆回国,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
1932年,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古建筑调查。
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亲密伙伴”。
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的人而言,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
梁思成甘之如饴:
“被(臭虫)咬得很厉害,但我追猎遗构多年,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
”
“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共测绘了2738座古建筑!
那是什么年代?
战乱!
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
”他的学生杨鸿勋唏嘘不已。
1942年,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
在这时,妻子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不便,全家贫病交加,他依然伏案写作。
1944年,《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震惊,但没有人能想象得出,这样一本著作,诞生于李庄(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1940年初冬,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迁徙到这里)那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
”杨鸿勋说。
不仅是《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完成的。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在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时,另外加上了两个不属于中国的城市——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他和林徽因一起,把这两个城市的古迹详尽地标注出来,并以自己的专业精神说服美军司令,对日本的那些古迹也要保留。
而此前,梁思成一家已有两名亲属牺牲在抗日前线。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梁思成无法不心如刀绞。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与热爱,才有这样震撼心灵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生执念,当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陷入大拆大建的热潮中时,梁思成一次次仗义执言,秉笔直书。
1950年,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一文,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
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方案中,梁思成与陈占祥详尽地阐明了他们对于北京未来规划的方案:
北京应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不应该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在北京古城的基础上建设首都行政中心,而应该在北京西郊开辟一个新的行政中心。
然而,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放弃老城重建新城几乎没有可能。
梁思成激烈地与人争论、大声地呼吁。
如杨鸿勋所言,他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当时一边倒的社会热潮中,他没有人云亦云。
“我敢于争论,一个人没有主见是不行的。
”然而,轰隆隆的铲车声、一下下沉闷的大锤声还是淹没了梁思成的呼喊,古迹一点点消失,迎接他的是默默的悲苦:
“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
“1956年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任务,梁先生很难再潜心学术研究。
”那时伴在梁思成左右的杨鸿勋心里非常清楚:
“他其实很想开展民居研究。
”但只有一次,梁思成带着杨鸿勋和其他几个学生去了趟东交民巷,后来再也没有了第二次。
因为,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为爱妻林徽因设计墓碑是梁思成唯一能作的设计。
的确,虽然在梁思成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脊椎病恶化,直不起腰来;但无论什么时候,他的人格都没有弯,他在精神上站得笔直。
1972年,梁思成走了。
但他所开拓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还在延续着。
21世纪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在呈现现代性的同时也要珍视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也要回首往昔,这时,人们也想必会频繁地回想起,许多年前,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一生执念。
(摘编自顾学文《梁思成:
一念执着》)
相关链接
①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
②“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摧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
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52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和在欧洲考察建筑期间,梁思成看到各国都有自己写的建筑史而中国没有,这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写一部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B.回国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开始了古建筑调查,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他们的野外调查也异常艰苦,但和亲密伙伴在一起工作,他甘之如饴。
C.战乱时期,梁思成在艰苦的环境里,强忍身体的病痛,克服困难,坚持写作,著成了《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
D.《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填补了中国人自己编写建筑史领域的空白,也实现了梁思成早年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E.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梁思成向美军建议需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是出于对日本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虽然他恨日本侵略者。
【答案】CD
2.梁思成有哪些品质最应该为后世所铭记?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分)
【答案】①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中国没有本国建筑史,使他痛心,经过艰苦的努力,编写了《中国建筑史》②工作勤奋,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克服疾病痛苦,与“亲密伙伴”为伴,居于偏僻落后之地,执着于所爱的事业。
③明辨是非,胸襟开阔。
二战时保护日本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筑,体现出一个学者的襟怀与良知。
④坚持真理,坚持自己的理念。
为保护北京古城,仗义执言,秉笔直书,大声争论、呼吁。
⑤珍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撰写北京未来规划方案;面对毁掉的古建筑,他悲苦不堪。
【解析】筛选出梁思成的主要事迹,根据他的言行和作者的点评归纳其品质即可。
3.梁思成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分)
【答案】①系统地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编写了《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是这一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②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是一位伟大的建筑教育家。
③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④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历史学家和建筑师。
⑤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
4.谈谈你对句子“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的理解,并结合当前很多古建筑被拆除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1)建筑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属于全人类,我们应加以保护。
梁思成向美军建议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就是因为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不能因为它在侵略者的土地上就把它破坏。
(2)当前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目光短视,一些古建筑被拆除,就连梁林故居也被拆毁,后来出于舆论的压力,又重建。
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承文明是每一个民族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呼吁有关部门,保护文化遗产,不要让人间悲剧重演。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探究能力。
要抓住关键词“人间悲剧”,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句子。
谈看法时,应结合现实例子分析对“古建筑被毁”的看法,呼吁保护古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