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842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docx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

湖南省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质检员培训资料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吴东红整理

2011.10

 

1.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1.0.1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1.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2.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项目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4.总结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持续改进要求。

1.0.2项目质量管理基本规定:

1.项目质量控制应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

2.项目质量控制应实行样板制。

施工过程中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为不合格,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3.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

4.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5.相关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项目经理部应建立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办法。

项目经理应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

过程质量控制应由每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2.项目质量计划

2.0.1项目质量计划内容:

1.编制依据;

2.项目概况;

3.质量目标;

4.组织机构;

5.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

6.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度等;

7.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并编制作业指导书;

8.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

9.改进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3.材料质量管理

3.0.1.1结构材料

1.结构材料质量管理要求:

建筑结构材料的规格、品种、型号和质量等,必须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结构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取样、检验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

3.结构材料质量的控制方法:

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使用,建立管理台账、进行收、发、储、运等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4.进场结构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运行;

3).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把关;

5).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6).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5.结构材料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材料进场时,应提供材质证明,并根据供料计划和有关标准进行现场质量验证和记录。

质量验证包括材料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外观检查和见证取样,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验证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现场验证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或按有关标准规定降级使用;

3).对于项目采购的物资,业主的验证不能代替项目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而业主采购的物资,项目的验证不能取代对其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

4).物资进场验证不齐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要单独堆放该部分物资,待资料齐全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严禁以劣充好,偷工减料。

6).要严格按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堆料,不得乱堆乱放。

检验与未检验物资应标明分开码放,防止非预期使用;

7).应做好各类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做好记录,确保其质量完好。

3.0.1.2钢材和水泥等主要材料的质量管理要求:

1.钢材的质量管理要求:

1).必须是由有国家标准的生产厂家,具有资质证明;

2).每批供应的钢材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

合格证上内容应齐全清楚,具有材料名称、品种、规格、型号、出厂日期、批量、炉号的生产数量、供应数量、主要化学成分和物理机械性能等,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

3)凡是进口的钢材必须有商检报告;

4)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钢材,应在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每一批量不超过60t进行见证取样,封样送检复试,检测钢材的物理机械性能(有时还需做化学性能分析)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进口的钢材还必须做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钢材,应标识各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检验状态和使用部位,并码放整齐。

(二).水泥的质量管理要求:

1.必须是由有国家批准的生产厂家,具有资质证明;

2.每批供应的水泥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

合格证上内容应齐全清楚,具有材料名称、品种、规格、型号、出厂日期、批量、主要化学成分和强度值,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

合格证分为3d和28d强度报告;

3.凡是进口的水泥必须有商检报告;

4.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水泥,应在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带装水泥每一批量不超过200t(散装水泥每一批量不超过500t)进行见证取样,封样送检复试,主要是检测水泥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等是否满足规范规定。

进口的水泥还需做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进入施工现场每一批水泥,应标识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和日期、检验状态和使用部位,并码放整齐。

装饰装修材料的质量管理

一.选择合格供方

1.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采购部门应根据供方评价准则,组织调查、评价、选择供方和重新评价合格供方,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并适时评价材料质量及其供应情况。

2.在制定选择、调查和评价材料供方的准则时,应考虑一下内容(但不限于):

(1)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包括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情况(如是否通过体系认证等)。

(2)与其他企业合作的业绩及信誉。

(3)产品质量、环保性、安全性等情况(如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是否通过相关认证)。

(4)供应能力及价格、交货、后续服务情况。

(5)其他针对项目特点的服务要求能否满足,及与履约有关的其他内容。

(6)所选的重要材料供方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可。

二.控制采购过程

(一)选择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

1.选择的装饰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

2.选择的装饰材料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同时应符合经业主批准的材料样板的要求。

3.应根据材料的特性、使用部位来进行选择。

选用装饰材料时,应考虑材料所具有某些性质,如一定的强度、耐水性、抗火性、耐侵蚀性、防滑性等。

外墙的装饰材料更要选用能耐大气侵蚀、不易褪色、不易沾污、不产生霜花的材料。

4.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颜色、光泽、透明性、表面组织、形状和尺寸、立体造型等因素。

(二)采购信息

材料采购信息包括:

1.产品的规格、型号。

2.材料的技术要求以及应达到的性能指标。

3.执行的法律法规以及采用的技术规范、规程。

4.材料验收标准。

5.验收方式。

6.运输、防护、贮存、交付的条件等。

(三)材料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评审内容包括:

1.采购的类型、方式、程序、交货或到货地点,产品验收标准以及其他必要内容。

产品验收标准应综合考虑安全、环境方面的要求,从源头上尽量减少或消除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

2.运输、储存。

三.严格进场检验

1.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

材料包装应完好,应有:

(1)产品合格证书。

(2)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3)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

(4)质量证明文件应与进场材料相符。

质量证明文件应为原件:

如为复印件时,复印件应与原件内容一致,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注明经办时间。

2.装饰装修材料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

(1)书面检验:

验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2)外观检查:

对品种、规格、标志、外形尺寸等进行直观检查,包括设备开箱验收。

(3)取样复验:

即借助试验设备和仪器对材料样品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进行科学的理化检验,包括利用超声波、X射线、表面探伤仪等所进行的无损检验。

2.材料的复试

(1)要求复验的主要项目

a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

b人造木板的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

c室内用天然花岗石石材或瓷质砖的放射性:

外墙陶瓷面砖吸水率。

(2)材料的取样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复验的取样原则是:

a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进场材料应至少抽取一组样品进行复验,当合同另有约定时应按合同执行。

b按规定允许进行重新加倍取样复试的材料,两次试验报告要同时保留。

c当国家规定或合同约定应对材料见证检测时或对材料的质量发生争议时,应进行见证检测。

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四.材料保管

1.入库材料要分型号、品种、分区堆放、进行标识、分别编号。

2.对易燃易爆的物资,要进行标识,特定场所存放,专人负责,并有相应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3.对有防潮、防湿要求的材料,要有防潮、防湿措施,并要又标识。

4.对有保质期额材料要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并做好标识。

5.对易坏的材料、设备、要保护好外包装,防止损坏。

质量的检查与检验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检查与检验

一.土方工程

1.工程定位及放线:

检查复核建筑物或构筑物定位桩的位置、轴线、方位。

2.土方开挖:

检查挖土的标高、放坡、边坡稳定状况、排水、土质等。

基坑(槽)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

(1)核对基坑(槽)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是否满足基础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检查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安全。

(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

(3)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检查基坑(槽)是否存在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

3.基坑(槽)验槽时应重点观察主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基坑(槽)验槽,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共赴现场,按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等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基坑验槽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

4.基坑(槽)和室内的回填,应查验下列内容:

(1)回填土德材料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2)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回填土德含水量控制(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砂土:

8%~12%;黏土:

19%~23%;粉质黏土:

12%~15%;粉土:

16%~22%)和压实程度。

(3)基坑(槽)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要的质量进行检验,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4)填方施工结束后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是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二.灰土、砂和砂石地基工程

1.检查原材料及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设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压遍数、压实系数。

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的承载力。

三.重锤夯实或强夯地基工程

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压遍数、夯击范围。

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

四.打(压)桩工程

检查预制桩的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质量、桩位、打桩顺序、桩身垂直度、接桩、打(压)桩的标高或贯入度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桩竣工位置偏差、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承载力检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五.地下连续墙工程

查验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导墙、槽段开挖、泥浆配合比及性能指标、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和接缝、墙体轴线和墙体垂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一.钢筋混凝土工程

(一)模板工程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应包括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其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