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7802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docx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二

河南省安阳市高三2011年模拟试题

(二)

高三

2011-05-2822:

24

2011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模拟试题

(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考试时间150分,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史学与新闻

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

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

 

  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

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

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

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

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本刊记者”等。

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人也。

《礼记·王制》说:

“大史典礼,执简记。

”《左传·僖公七年》云:

“夫诸侯之会,其德行礼义,无国不记。

”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

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

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

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

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

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

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

秉笔直书。

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

年仅24岁的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笔后,发挥了报纸宣传的巨大作用,发表了一批根据事实写成的文章和评论,把检查官先生们弄得“一筹莫展”。

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

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

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

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曰:

‘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乃舍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已往,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古代如此,近代亦然。

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

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

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

即便在今天,说真话的记者,也会受到某些人的责难和打击,但这样的记者,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

  前人认为是“新闻”的,今天已视为历史资料;今天认为是“新闻”的,后人也将视为历史。

这就是新闻与历史的辩证法。

今天的史家著述往古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证、辨别、分析、综合当时的“新闻”;天的记者撰写现实的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人书写当代的历史。

(节选自马宝珠《史学与新闻:

“报纸为现代史记”》,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关于“史学与新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他们所做的记录,我们称作历史,而不是新闻。

B.人们把中国古代史官所记载的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叫做“起居注”。

C.今天我们称“起居注”为历史;今天的记者撰写的现实的新闻,后人也将视为历史。

D.今天,记者采访重大事情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2.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闽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是我国最早记录古时重大典礼、会盟及最早出现“吏官”一职的历史典籍。

B.新闻记者脱离了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电没有什么不同。

C.“京报”是古时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是由古代官府的邸抄发展而成的。

D.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值的记者一-样,他们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栾布者,梁人也。

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

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

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

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

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

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

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已而枭彭越头于雒阳下,诏曰:

“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吏捕布以闻。

上召布,骂曰:

“若与彭越反邪?

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

趣亨之。

”方提趣汤,布顾曰:

“愿一言而死。

”上曰:

“何言?

”布曰:

“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

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

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

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

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

”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

布乃称曰:

“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

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

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

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

“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与布游       游:

交往       B.吏捕布以闻         闻:

听说

C.而布为人所略卖  略:

劫持       D.牺牲不如令,国除    国:

封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粱王彭越闻之,乃言上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方上之困于彭城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①为其家主报仇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王是平民时,栾布就和他交好,因为贫困,栾布就给人作雇工,几年后又被人卖作奴仆。

孝文帝时作了燕国丞相、将军。

B.汉高祖诛杀了彭越,灭了三族,将彭越的首级悬于城头,不许任何人收殓。

栾布却不顾这些,取下彭越的首级,“祠而哭之”,足见其重义轻生。

C.由于栾布违反皇帝旨意祭祀彭越而被逮捕,将要烹杀的时候,栾布沉着面对,据理直谏,最终皇上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都尉。

D.栾布去世后,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项王所以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

(4分)

(2)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8、本诗中的“疑”“急”表现了小童怎样的心理状态?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9、本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按要求将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分)

(1)、                    ,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

(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3)、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并序》)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请在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内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

麦子的味道

郭凯冰

老邵是位城市园艺师。

这个城市的美丽,让老邵感觉很自豪。

因为工作出色,老邵还曾经被市长戴过红花。

那朵大红花一直摆在老邵家的电视上方,老邵说,自己一辈子最大的荣誉,就是美化了这个城市。

老邵理所当然地喜欢这份工作。

园艺师天天接触的是什么呢?

是那些花花草草啊。

城市里到处钢筋水泥,灰硬的柏油马路,要是没有这花儿草儿,城里人还能感受到点灵气儿吗。

老邵觉得,自己就是给这城市灵气儿的人。

再说了,从乡下出来的老邵,要是不弄这花花草草,也绝对在这城市呆不下去。

这年春天,老邵开始负责一种兰草的推广,这是市长出国考察带回来的。

市长说,这种兰草能净化空气,能大大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

夏天来临的时候,城市里便到处开放着兰草深蓝的小花。

那股芬芳,是极清洌的,让老邵想起了老家的田野。

兰草种植很成功,老邵因此受到了表扬,还得了一千五百元的奖金。

老邵就用这笔奖金,给要来城里的老父亲,买了一张席梦思床。

老父亲一直呆在乡下,七十岁的人,走起路来还能震得地面呼扇。

每顿饭一个大馍,要是麦收秋收田里忙起来,每顿还能多吃一个。

老邵回家也爱吃馍,爷俩喝点小酒,兴致上来了,就比赛吃馍。

老邵觉得家里的馍比城里馒头香,有麦子味儿,有柴草味儿,有烟火味儿。

妻子就笑,说馍也是馒头,哪有这么多区别,这么多味儿。

五月里,镇上统一征收村里的田做育花基地,村里人就不能种庄稼了,改做花农。

市长为此还下乡做了工作,说如今麦子玉米大豆不值钱了,种花草能挣大钱,看着还美气。

没粮食可种的老父亲呆在村里,看着那一片片长势很好的麦子被翻耕铲除,心里憋闷,就来城里散心。

老父亲家里坐不住,每天吃过饭,就跟在工作的儿子身边溜达。

城里很多人认识老邵,也就认识了老邵的父亲,就有很多人跟老父亲夸老邵:

“老人家,养了个好儿子,你看,咱这城市打扮得这么漂亮,有你儿子的功劳哩!

父亲这时候搓着两手笑:

“他有啥能耐,乡下长大的,谁不会种麦子呢!

”周围的人就笑,这兰草,麦子咋能比呢?

只有老邵明白,这兰草开花前的确像乡下的麦子啊,自己每天侍弄着城里的兰草,也像侍弄乡下的麦子一样尽心呢。

冬天来临,所有的兰草都死了,可是隔不远,还绿着一丛兰草。

城里人很奇怪,大冷天,人出来都怕冷,这兰草绿得可真是稀罕。

老邵手下那帮年轻人,都问老邵种了新品种,咋没跟大家说。

老邵红着脖子说,自己根本没种啥新品种。

老邵父亲出来得更勤快,沿着街上的绿化带,一边走,一边看着那一丛丛绿。

“这老头精力可真旺盛,到底是乡下人,勤快惯了。

”认识老邵父亲的人都这么说。

春天来临的时候,老邵领导挨批了。

接着,老邵也挨批了:

那绿了一冬天的草,竟然是长在乡下的麦子。

作为一个地级城市,把麦子当作绿化植物,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啊!

老邵父亲被老邵的领导“请”去的时候,很理直气壮。

他说,你们城里人爱种花就种花,俺管不着,可你们咋能把俺们乡下种粮食的地都用来种花呢?

花再好,再挣钱,能吃?

没了粮食,你们城里人能活,能看花草?

这话很快传遍了这个城市,很多年轻人笑得肚子疼,更多的人想起了乡下的老家。

于是,这个春天,更多的人在绿化带里的一丛丛麦子前留恋。

真奇怪,知道它们是麦子的时候,许多城里人闻到了一股久违的香味,他们跟老邵一样,闭上眼,深吸气,很陶醉的样子。

年轻人和小孩子很奇怪,他们也闭上眼,深吸气,可是他们什么味儿也没有闻到。

那些陶醉着的人们说:

“是田野的香味!

“是泥土的香味!

“是柴草的香味!

“是老家的味儿!

又一年,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路口,都有了个一米见方的特殊绿化点。

中央竖一块牌子,上面一个大字:

“根”。

在牌子周围,蓬蓬勃勃长着骄傲的麦子,乡下的麦子!

(选自《201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突出老邵因为受到领导表扬,激发了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所以对自己工作非常喜爱,如果不从事城市园艺工作,他很可能就回老家去了。

B.市长亲自下乡做工作,推广兰花的种植,目的是“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这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现代性和进步性的一面,这种想法是应当肯定的。

C.老邵父亲反驳领导的话,让城市里很多年轻人笑得肚子疼,他们没经历过饥荒岁月,所以不认同老邵父亲的观点。

作者强烈暗示了这一代人观念有问题。

D.老邵喜欢城市生活,他已经逐渐把“根”移到了城市,虽然他也眷恋着故土,但已经迷失在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之中了,所以他没有父亲的清醒认识。

E.许多移“根”到城市的人们陶醉在麦香中,他们一面享受着城市文明带来的好处,一面又怀念着故土的纯净美好,作者揭示出他们有点儿虚伪的心理。

(2)“父亲这时候搓着两手笑:

‘他有啥能耐,乡下长大的,谁不会种麦子呢!

’周围的人就笑,这兰草,麦子咋能比呢?

”这段话中的两个“笑”有何不同?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老邵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写到牌子上有一个大“根”字,探究其有哪些含义。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完全符合有关国际法的规定,同时也是明哲保身之举,因为那里常年有大量中国商船驶过。

B.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圣诞节,过惯了大大咧咧生活的欧美人也开始捂紧钱袋子,只给孩子购买礼品,自己则能省则省。

C.2010年7月30日清晨,平易近人、一尘不染的中国力学家、教育家、上海大学教授钱伟长老先生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8岁。

D.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电信业内人士报料,“高额吸费电话”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

B.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与会的国家首脑以防止“核恐怖”为中心话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磋商,提出了一些基本共识。

C.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主题演绎的形象载体和视觉标识,与历届世博会吉祥物形象相比,在主题表现、造型设计等方面有明显区别。

D.后金融危机时代,欧洲一些国家如希腊,由于债务危机已经导致债务负担出现不断加剧的趋势,使国家主权风险迅速提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诗歌难于解读,                                                   。

   ①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语言更含蓄,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式的、反常化的。

   ②鉴于此,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从跳跃中填补奥妙。

   ③非直陈式的,是指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通感、双关、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双关。

   ④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记叙描写性语言,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

   ⑤反常化主要指诗歌语言的跳跃使得句与句不像其他文体那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

   ⑥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语言上。

   A.⑥①③⑤②④   B.⑥④①⑤②③

   C.⑥①②④③⑤   D.⑥④①③⑤②

 

16.下面是一位中学生作文的开头部分。

沿着这几句话的思路,用幽默的笔法,续写两三句话,与之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5分)

中国人有了不起的“吃文化”:

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

但也有“吃黄牌”、“吃官司”……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伞”“哈哈镜”“鹅卵石”“开关”“风筝”“火柴盒”中任选两个词,为它们各写一段新解。

(6分)

要求:

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必与示例相同。

  示例:

镜子----即使被砸成碎片,也不肯改变诚实的本性。

                                                                            

                                                                           

                                                                           

六、写作(60分)

18.阅读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试题答案

 

1.B(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 ”)2.D(“不愿与‘四人帮 ’同流合污”不代表“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3.A(文中无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B (闻:

使-----知道)           

5.B(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B(“取下了彭越的首级”是无中生有)

7.译文

(1)项王不能顺畅地向西进攻只是因为彭王占据梁地,与您联合,使楚国(项羽)处境艰苦呀。

遂、徒、从、苦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栾布哭祭彭越,就汤之刑就像回家一样,栾布确实知道他自己的处境,不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重,即使从前的刚烈之人,怎么能超过他呢?

彼、重、烈士、加各1分,语句通畅1分

8、“疑”“急”表现了“小童”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刻画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

 9、运用了白描(描写)或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表现了水乡恬静、优美、淡雅、平和的意境。

10、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2)、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3)、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5.C.

16、C.

17、D(要抓住语段的思路做题,思路是:

先提出观点,然后比较诗歌语言和其他语言的不同,接着总写诗歌语言的特点,最后从两个方面分写诗歌的特点)

16、“吃一刀”、“吃不消”,碰上就倒霉;“秀色可餐”,人美,景美,赏心悦目,以“餐”代之,清丽可人,要是译成外语,岂不吓坏了我们的少男少女

17、伞:

开合自如,全靠着那根主心骨的支撑。

哈哈镜:

歪曲别人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不正。

鹅卵石:

选择了圆滑,归宿就只能交给这河里的流水了。

开关:

说是掌握了别人的命运,而它的命运又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风筝:

风的奴隶,线的走卒。

火柴盒:

满载着火热的理想,却最怕别人向它泼冷水。

18、审题:

一只公鸡伸长脖子、张开嘴高声鸣叫,画面左方中间一轮红日已升起一半,画面左上方有一行小字:

"我不叫太阳就不出来。

"画面左下方一行大字:

"鸡贵有自知之明。

"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生活中的某些人,可见画的是鸡批评的是人。

参考立意:

人贵有自知之明、狂妄与冷静、表象与实质。

 

附录:

文言文译文

栾布是梁地人。

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以及栾布交往。

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招聘,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

过了几年,彭越来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强行挟制出卖,到燕地去做奴仆。

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荼推荐他担任都尉。

后来臧荼做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

等到臧荼作乱,汉王朝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

梁王彭越听见了这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