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747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届高三政治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8卷山东高密高三统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9年9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确定45名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当选无效。

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②依法行使立法权和决定权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④彰显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民主集中制

【深度拓展】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原则。

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是胜利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表现在: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以及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罢免。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国家的行政机关,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府;国家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4、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就是极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绝对服从。

民主集中制其实就是把本应由大多数人都享有的民主权利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来实行,虽然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工作的稳定性,但是由其产生的少数人专制不可避免,与古代中央集权制类似。

  

2.近年来,某地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以“走民间、听民声、访民苦、解民忧、谋民利、惠民生”为内容的“六民”主题实践活动,编织出一张服务群众的连心网。

这一活动的实施

①提高了人大代表履行职责、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②搭建起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③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

④表明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人大代表的职权

【名师点睛】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既可以围绕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单独命题,又可以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民主选举、民主集中制原则、政协等知识结合起来命题。

考生在解答本考点的主观题时,务必注意认真分析材料和设问,把握题目对知识范围、解答方向、事件主体的限定。

3.我国公民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我国各级权力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

③人民是国家主人,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拓展】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三者分别是我国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通过它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我国工人阶级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党的主张、政策,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国家的法律和规定。

4.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

2019年和今后相当长时间一个重要工作任务是“着力营造政治上的青山绿水”。

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群众观点,满足群众各项诉求②强化责任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③树立进取意识,提高科学执政水平④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执政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执政地位

【重点突破】全面总结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1)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地位:

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地位(执政党)。

(4)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5)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

(6)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

(7)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8)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最终目标和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10)领导方式:

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1)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2)党的建设:

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

5.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

加强政党协商,有利于

①扩大民主党派有序政治参与②增进政治共识,广泛凝心聚力

③加强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④多党合作的互相监督机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考点定位】我国的政党制度

【名师点睛】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在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不是兄弟党)关系;在监督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6.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语言双语法官的培养。

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①保证民族自治机关充分享有司法自治权②保障各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④满足少数民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的愿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有利于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选C;①不选,因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没有自主权;④不选,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人民本就是国家主人。

【考点定位】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名师点睛】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的关系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

(2)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7.2019年4月印发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意见》提出,通过思想引领、制度保障、实践养成、典型示范等途径,有效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开展这一活动旨在

①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②贯彻落实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引导信教群众拥护社会主义制度④发挥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我国的宗教政策

【名师点睛】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又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网络空间主权可以理解为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延伸和反映。

我国新的国家安全法规定,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这是因为

A.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唯一因素B.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属性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D.主权对一个国家具有至高无上性

【答案】C

【考点定位】主权国家

【名师点睛】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主权对我国来说更为重要,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类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有所增加,基于此,主权成为近年来高考政治命题的常考点。

考生在复习时除了要把握教材中关于主权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主动关注国际社会中涉及主权问题的热点事件。

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

回答9-10题。

.亚投行的成立能够有效弥补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亚投行是

A.世界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B.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区域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D.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019年8月31日,加拿大宣布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

据透露目前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已经超过20家。

到今年年底,亚投行成员国将超过90家。

由此可见

A.合作共赢已成为世界各国外交的基本立场B.我国在亚洲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现

C.国际组织日渐成为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D.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答案】

B

D

【解析】

国际组织名目繁多,规模不一,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

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亚投行是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选B;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各国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材料中其他国家参加亚投行体现了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选D;A不选,因为各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B不选,因为我国不起主导作用;C与材料无关。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组织

【名师点睛】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注意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这一知识点。

另外,本考点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以大国关系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

11.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在1963年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化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有助于维护国际社会各方的共同利益②顺应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

③成为解决国家间矛盾和冲突的方式④是我国处理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我国的外交政策

考生在复习中除了要识记坚持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