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6640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1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docx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与开发

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网上招聘求职系统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起讫日期2012.2.20-2012.5.11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而人才资源是现代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招聘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同时也让应聘者更加方便地参加应聘是企业和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在网上搜索和发布信息,因此我们借助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可以让招聘者和应聘者远程进行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

关键词:

人才;ASP.NET;SQLSERVER;数据库

ABSTRACT

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theflowoftalenthasbecomeincreasinglyfrequent,andhumanresourcesisthemodernenterpriseintheincreasinglyfiercecompetitioninthebusinessofthefundamentalguaranteeinaninvincibleposition.Howcanweusetheminimumoftimeandefforttorecruitqualifiedpersonnelinlinewithcorporaterequirements,butalsomoreconvenienttoallowcandidatestoparticipateintheenterpriseandindividualcandidatesareconcernedabout.Today,moreandmorepeopletendtosearchforanddisseminationofonlineinformation,sowebecomemoresophisticateduseofInternettechnologytodesignandimplementarecruitmentandallowscandidatestocarryoutlong-rangeinteractionofthenetworkplatform.

Keywords:

Talent;ASP.NET;SQLSERVER;Database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找工作难”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求职和招聘的人员都陷入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及如何招到合格的人才来填补公司空缺的这一矛盾中。

如果依靠传统的招聘形式来招聘或应聘,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往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招募人员和寻找工作的这些信息都放在因特网上,让更多人获得这些信息。

因此设计本系统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一个功能齐全的在线人才网站系统将能为招聘者和应聘者提供一个适合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招聘人才或寻找工作,为大众提供方便。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发展前景无限,及早与网络结合,与信息时代同步,与高科技汇合,定会给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在中国,网络招聘兴起的同时发展迅速。

首先因为网上投递的简历比较多,而且应聘者素质较高。

还有,网络招聘的优点是快捷,方便,招聘网站所提供的一些服务还可以帮助企业筛选简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另外,网络招聘上花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的任何一种方式,这也是企业选择网络招聘的一个重要原因。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当前网络招应聘系统的现状

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发和建立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在发达国家己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企业寻找人才的重要途径。

网络招聘以其低成本、见效快、无地域限制的特点正在吸引着大批中高级人才和企业。

据统计,2002年全球范围己有600万条

就业信息在网上公布。

用人单位也开始把眼界拓宽,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e招聘趋势”报告显示,到200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多达91%的企业实行了网上招聘系统。

像进入中国的270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一半通过网站进行招聘。

在我国,网络招聘也正在悄然兴起。

现实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到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去搜罗招聘信息,也同样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他们大部分的空缺职位放在线上吸引人才。

中国网民对网络求职随着认同度增加需求也增加了,同时随着需求的增加对网络招聘信息网站的信息服务要求也提高了。

预计至2004年中国地区的电子招聘市场将达到5亿美元,中国正逐渐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的人才大市场。

根据2000年7月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1690万网民中,有26.11%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求职招聘信息,而又有19.62%认为求职招聘信息还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半年后的2001年1月,再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的2250万网民中,有29.12%在网络上浏览的目的是获得职业信息,又有25.41%的网民认为网络求职招聘信息不能满足需求。

通过对比可知,中国网民对网络求职随着认同度增加需求也增加了,另一个方面是随着需求的增加对人才网站的服务要求也提高了。

这意味着中国人才网站发展的空间很大,而面临的用户也越来越成熟,这对那些小规模、不专业、服务跟不上的人才网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2网络招聘的优势

与传统的招聘方式相比,网络招聘的优势十分明显,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了招聘信息的时效性

网络化招聘不同于定期举办的大型人才市场招聘,没有时间限制,企业可以全天候地向潜在的应聘者发出招聘信息,而应聘者也可以随时随地与招聘企业联系,大大方便了双方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同时,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及时更新招聘岗位,及时传递最新信息。

年审统计显示,网络招聘信息网站年访问量超过3000万人次,现在网上公布近百万个职位,而且职位的更新速度较快,从以前半月、一周的更换周期到现在的每日更换,这一点是其它形式的人才中介服务所无法比拟的。

2.降低了招聘成本

网络化招聘有很强的适应性,不受时间、地域、场所等条件的限制,供需双方足不出户即可进行直接交流。

既节约了传统招聘活动中的参会费、交通费、差旅费、广告费、人工费等开支,又节约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精力和时间,也不必向“猎头公司”等中介组织支付高昂的信息服务费用,却可以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因而具有很高的“产出/投入”经济性特征。

3.扩大了招聘范围,拓展了招聘空间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使企业有可能在世界上任意计算机终端上找到其潜在的合格人选,从而极大地突破了传统需要面对面的现场招聘的地域性限制。

1.2.3当前网络招聘存在的问题

对目前一些网络招聘信息网站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网络招聘信息网站仍然存在许多严峻的问题:

1.网络招聘信息网站发展面临最大的难题便是缺乏资金投入

纵观我国的招聘站点,大都是免费的。

现在包括一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机构都认识到建立人才信息网的重要性,可苦于无雄厚的资金支撑而最终难以实施。

2.缺乏个性化

网站多以人才中介为主要内容,网上运作模式基本相同,即将招聘信息、应聘者简历信息放在数据库中,让人们从职业分类的角度去检索和查询。

这种模式有一定的效果,但若相互效仿、人云亦云,则很难靠特色取胜。

摆脱单一化,开辟多种信息服务渠道,是网络招聘信息网站走上个性化经营之路的必要途径。

只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才能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只有具备了多样化的选择,才能满足更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互动信息服务不足

从目前网络招聘信息网站的经营情况来看,多数仍侧重于招聘信息的单向发布,缺乏与用户的互动式交流,尤其在提供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这使它们看上去更类似于从事职业的平面或立体媒体,网上招聘的特殊优势并未真正得以体现。

而且由于对求职者的投递信息反馈较慢,求职者的简历登录到简历库之后往往再无反馈消息,使得网上招聘成为空谈,这反映出国内网络招聘信息网站开发的技术上的不完善。

此外,大部分企业在通过网上招聘人才的时候也没有太大的把握,网上求职者资料的真实度与可信度也无法保证,沟通的不足也影响了求职者对网站的信任度以及企业对网站投资的热情。

4.实现网站信息资源的共享存在难度

由于存在利益分配关系,使网络招聘信息网站的信息相对独立,人才资源信息相互联网成为问题,网络招聘信息网站提供的信息量太少,导致网上求职的成功率不高。

这些方面表明了人才中介网络体系形成的条件尚不完全成熟。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Analysis)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1经济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必须在网络上实现,因此必须实现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管理,对于企业目前的经济效益来说,完全可以实现企业招聘的管理。

这对企业今后的用人会带来很多的便利,同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2技术可行性

ASP是现用流行工具,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我对其也进行了学习,另外选择SQL作为后台数据库,能够做到从单平台到多平台的转化,同时伸缩性和适应性也很强。

因而,从技术上讲也是可行的。

2.3操作可行性

本系统操作易懂,系统维护也相对轻松。

而且本系统界面友好,通俗易懂,操作便利,能为广大企业、求职者接受,而且信息中心有管理员维护,所以本系统在操作方面也是可行的。

2.4法律可行性

该网上招聘求职系统并没有对没有权限的用户泄露公司的内部信息和求职者的私人信息,也不存在侵权等问题,即法律上是可行的。

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3.1编程与运行环境

3.1.1系统运行环境

1.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windowsXP;

2.WEB服务器使用MicrosoftIIS5.0;

3.数据库服务器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

4.客户端可以采用常用的任意浏览器软件,如IE等。

3.1.2编程环境

VisualStudio.NET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可视化开发工具,ASP.NET作为VisualStudio.NET的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成为Internet中Web应用程序的新一代开发工具,并逐渐被广大程序员普遍采用。

而C#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我们可以使用我们可以使用C#开发控制台应用程序、.netwindows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以及Web服务等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像记事本一样的编辑器来编写代码,同样也可以借助开发工具来开发C#代码并且生成程序集合,微软推出的VisualStudio.NET就是这样一个开发工具,借助这个强大的开发工具,开发者可以快速的编写.NET语言程序代码。

C#作为一门崭新的语言,它具有开发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成为当前程序开发领域的一大热门。

ASP.NET(C#)特点

在微软的.NET战略中,ASP.NET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相对于以前的ASP有了相当大的改进。

相对于其他的Web应用开发模型来讲,ASP.NET具有更大的优势。

3.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工作是软件生存周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要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并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系统逻辑模型是以后设计和实现目标系统的基础,因此,必须准确完整地体现用户的要求。

3.2.1功能需求

网站模块已初步确定,其业务流程首先由管理员维护基础数据包括班级信息、地址信息、职位类别、专业信息、新闻信息,此时为学生、企业注册、网站前台做好准备,然后学生注册通过审核后维护、发布简历信息,企业注册通过审核后维护、发布职位信息,学生通过企业维护的职位进行浏览和投递,最后管理员统计学生发布的简历信息和企业发布的职位信息。

3.2.2性能需求

1.真实性

对本网站的企业资料、个人用户资料、招聘信息都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存档。

2.可靠性

对输入的数据要有严格的防错和校验措施,冗余数据处理时由程序自动更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安全性

对用户要有使用权限上的限制,后台区分管理员和员工的权限,确保后台数据的安全。

4.保密性

每个系统用户,都被要求必须有口令设置,并且口令对任何用户都是不可见的。

5.可用性

界面友好,做到实时响应,对用户的错误操作能够及时给出提示信息,方便用户的使用。

3.3系统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描述:

用业务流程图描述现系统各项业务处理过程,并结合业务流程图详细准确地说明业务处理过程中数据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加工的方法、算法、输出的数量及形式等。

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图是分析和描述现行系统业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

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情况以便于与管理人员交流,它是系统设计的前提和保证。

本系统的业务流程序图如图3.1所示。

图3.1系统业务流程图

第四章总体设计

4.1概述

本阶段设计的基本目标是解决系统如何实现问题,也叫做概要设计,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划分出系统的物理元素及设计软件的结构,完成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之后就应该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即根据系统分析产生的分析结果来确定这个系统由哪些系统和模块组成,这些系统和模块又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何实现。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使系统实现拥有所要求的功能,同时,力争达到高效率、高可靠性、可修改性,并且容易掌握和使用。

模块化的依据是:

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许多容易解决的小问题。

原来的问题也就变得容易解决。

模块化设计是把大型软件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成一个较小的相对功能独立又相关联的模块。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

把这些模块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要求。

采用模块化原理的优点在于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容易测试和调试。

从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修改性。

有助于软件开发的组织管理。

一个大型软件可分别编写不同的模块。

4.2系统功能划分

为了能做好本课题,在参阅了现有的招聘网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本就业信息网站的基本架构,即:

管理员模块、学生模块和企业模块。

首先需要学生和企业通过注册的方式提交注册信息,管理员进行审核;然后学生通过审核后,登陆系统维护自己的简历信息、查看职位信息提交简历;企业通过审核后,登陆系统维护职位信息查看该职位下的简历信息;最后管理员需维护网站首页内容。

此功能模块图可以如图4.1表示。

图4.1总体模块图

本系统一共分为四大模块,每个模块之间虽然在表面上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对数据库的访问上是紧密相连的,各个模块访问的是同一个数据库,只是所访问的表不同而已。

每个模块的功能都是按照在调研中搜集的资料进行编排制作的。

依据上述功能的分析,系统在四大块的基础上每一大模块又分为几个模块:

(1)管理员维护模块包括基础数据维护、业务数据维护和查询统计数据。

其中基础数据维护包括班级信息维护、地址信息维护、职位类别维护、专业信息维护和新闻信息发布;业务数据维护包括注册学生列表和招聘单位列表;查询统计数据包括学生简历列表和招聘职位统计。

(2)学生维护模块包括发布简历、找工作、简历的投递记录和注册信息的维护。

(3)企业管理模块包括发布招聘职位和企业注册信息。

(4)网站前台浏览包括登陆界面、企业发布的职位信息、学生简历信息和滚动新闻。

整个系统功能模块可以用如图4.2表示。

图4.2系统功能模块图

 

4.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在系统设计的开始,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用数据模型来数据库的结构与语义,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

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如“实体联系模型”;另一种是直接面向数据库逻辑结构的“结构数据模型”。

在本系统中我采用“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与语义,以对现实世界进行第一次抽象。

ER模型直接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然后用ER图来表示数据模型。

它有两个明显的优点:

接近于人的思维,容易理解;与计算机无关,用户容易接受。

但ER模型只能说明实体间语义的联系,不能进一步说明详细的数据结构,它只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

E-R图是直观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它有三个基本成分:

矩形框,表示实体类型(考虑问题的对象)。

菱形框,表示联系类型(实体间的联系)。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的属性。

根据以上分析,数据库需提炼出学生、学生简历、招聘单位、招聘职位4个表。

其中学生表需要具备的字段包括:

学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审核标志、密码、注册时间和所在班级;学生简历需要具备的字段包括:

简历代码、出生日期、政治面貌、籍贯、专业代码、学历、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毕业时间、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自我评价、简历图片、学号和模板名称;招聘单位需要具备的字段包括:

单位帐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单位介绍、单位性质、密码、注册时间、审核标志和所在省市;招聘职位需要具备的字段包括:

职位代码、职位名称、单位帐号、工作地点、招聘人数、承诺月薪、具体要求和职位类别。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E—R图表示出来,如图:

4.3.1各实体属性图如下所示。

 

 

图4.3个人会员实体属性图

 

图4.4招聘单位实体属性图

 

图4.5应聘职位实体属性图

 

图4.6新闻信息实体属性图

4.3.2实体属性关系E-R图

1.实体联系E-R图如图4.7所示。

图4.7各实体总体E-R图

4.4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Microsoft公司的SQLServer2000。

该管理系统由一系列产品组成,不仅能够满足最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商业Web站点存储数据的需要,还能为个人或小企业提供易于使用的数据存储服务。

MicrosoftSQLServer2000的特性包括:

1.Internet集成。

SQLServer2000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支持。

它还具有构成最大的Web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功能。

SQLServer2000程序设计模型与WindowsDNA构架集成,用以开发Web应用程序,并且SQLServer2000支持EnglishQuery和Microsoft搜索服务等功能,在Web应用程序中包含了用户友好的查询和强大的搜索功能。

2.可伸缩性和可用性。

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从运行MicrosoftWindows®98的便携式电脑,到运行MicrosoftWindows2000数据中心版的大型多处理器服务器。

SQLServer2000企业版支持联合服务器、索引视图和大型内存支持等功能,使其得以升级到最大Web站点所需的性能级别。

3.企业级数据库功能。

SQLServer2000关系数据库引擎支持当今苛刻的数据处理环境所需的功能。

数据库引擎充分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将管理上千个并发修改数据库的用户的开销减到最小。

SQLServer2000分布式查询使您得以引用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就好像这些数据是SQLServer2000数据库的一部分,同时分布式事务支持充分保护任何分布式数据更新的完整性。

可将一组数据复制到多个移动的脱接用户,使这些用户自主地工作,然后将他们所做的修改合并发回服务器。

4.易于安装、部署和使用。

SQLServer2000中包括一系列管理和开发工具,这些工具可改进在多个站点上安装、部署、管理和使用SQLServer的过程。

SQLServer2000还支持基于标准的、与WindowsDNA集成的程序设计模型,使SQLServer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使用成为生成强大的可伸缩系统的无缝部分。

5.数据仓库。

SQLServer2000中包括析取和分析汇总数据以进行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工具。

SQLServer中还包括一些工具,可用来直观地设计数据库并通过EnglishQuery来分析数据。

第五章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

5.1概述

详细设计阶段的根本目标是确定应该怎样具体的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也就是说,经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应该得出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详细设计的目标不仅仅是逻辑上正确地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设计的处理过程应该尽可能简明易懂。

5.2系统的运行环境

网站运行的硬件环境主要包括P43.06GCPU,1GMB内存,160GMB硬盘,64MB显存的显卡,24XDVD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

网站运行的软件环境主要包括WindowsNT以上的Server版操作系统,并且安装了IIS服务器管理工具以及SQLServer数据库管理工具。

同时用户对网站的访问要求至少如下的客户端配置,可以运行带有网络连接设备的计算机硬件培植,带有InternetExplorer的并且接入了网络的操作系统。

5.3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在前面的概要设计中,已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并将它们按照一定的原则组装起来,同时确定了每个功能及模块之间的外部接口。

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确定每个模块具体执行过程,也可以说是“过程设计”。

在处理过程设计时我采用的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简称SP)方法。

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程序的质量。

为软件的质量,延长软件的生存期,软件的可测试性、可维护性提供重要的保障。

详细设计阶段的根本目标是确定应该怎样具体的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也就是说,经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得出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详细设计的目标不仅仅是逻辑上正确地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设计的处理过程应该尽可能简明易懂。

5.3.1系统登录模块设计

系统登录界面为index.aspx,分为管理员登录,会员登录和企业登录三种用户权限登录;在首页中,用户可以浏览企业发布职位信息,如相关单位招聘的职位名称,招聘人数,承诺月薪等详情,也可以按照类别查询相关的企业信息;本页面还可以对会员简历信息进行浏览及查询,点击“简历”即可浏览应聘者的详细个人简历信息。

其页面显示如图5.1所示。

图5.1系统登录界面

1、其中“登录”按钮的代码如下:

protectedvoidLinkButton2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

{

//判断登陆的管理员是否正确

if(DataBase.Get_Table("select*from管理员where帐号='"+TextBox1.Text+"'and密码='"+TextBox2.Text+"'").Rows.Count>0)

{

Response.Redirect("Admin/index.aspx");

}

else

{

Res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