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60000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docx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doc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就是土神,”稷”就是谷神,”土”是百姓的命根子,民以食为天。

”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是他们追求的幸福生活。

乡土中国是”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在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族群文化,他们会形成族规民约,遵守共同的规矩,人与人建立信任关系,受到道德的约束和制约。

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长期积累起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与人交往的广泛,这种单一的交往方式就显出了流弊,被称为”土气”.

 

作者的观点是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对乡村的研究。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振兴乡村战略都具有意义,要研究乡村固有的生存生态,文化生态。

 

二、”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的论述破解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

不识字就是愚吗?

没有文化就是没有德吗?

没有文化就是低智商吗?

原来愚不愚只看接受书本知识快慢是不够的,乡下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这里有一则关于船夫与哲学家的故事:

一次,一位哲学家坐渡船过河,他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船夫回答不懂。

哲学家便说,那你的生命就失去了一半。

过了一会,狂风大作。

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回答不会。

船夫就说,那你的生命就将全部失去了。

这个故事也同样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对于乡村,也不能以一个”愚”一概而论。

 

至于文化与德的问题,文化与智商的问题也与此有类似的道理,不可以偏概全。

所以费孝通教给了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要认识乡土社会的本质。

 

三、”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现代西洋的是团体格局”.------费孝通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会引起不同的道德观念。

费孝通形象地将差序格局比作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就是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这种社会格局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通俗地讲就是个人中心主义,儒家传统文化也是如此。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而在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平等的,类似于墨家的兼爱思想。

 

认识了差序格局,我们就会客观地分析中国社会的社会格局,分析由此而形成的以族群为主的乡土社会,从而理解家族、男女感情、礼仪、道德等的形成。

这里也使我想起辛亥革命为什么对中国农村的影响是那样的微弱,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那样的无助,她的抗争又是那样苍白无力,为什么在年节里祭祀的都是男人,为什么妇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配拥有,费孝通先生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那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有意筑起了一道男女之间的鸿沟,妇女成为一种附属品,男女是有别的。

 

四、”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安土重迁,人们对故乡具有很深的情结。

乡土社会的安定秩序靠什么来维持,先生认为主要靠礼治,当然也不排除长老统治。

”礼”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夫子一再倡导治国以礼,处世以礼,修身以礼,”立于礼”,一个人要自立于社会必须学习礼,”克己复礼为任”,一个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因此,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对于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礼治是通过礼的教育,形成一种生命的自觉,乡土社会有许多礼数,是人们长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男儿膝下有黄金”告诉我们人要有尊严;”父债子还”告诉人们诚信是道德的底线;”远亲不如近邻”告诉我们要处理好邻里关系;”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是讲人要有包容的心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告诉人们要居安思危,珍惜当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讲幼教的重要性等等。

费孝通先生说”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内心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强调了修身克己是要靠教育之力的,教化使人们养成了敬畏之感。

乡土中国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公序良俗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在振兴乡村计划的国家战略中,这种朴素的仪礼仍然能发挥巨大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这本书的背景,笔者个人认为是主要的章节的内容,对当下社会的意义以及笔者一些浅薄的见解。

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已经交代了此书的写作经过,这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大所教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他认为和青年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应该探索一些有意义的课题来打开那些还没有人探究过的知识领域,而不是借用现成的教材来照本宣科,于是便有了这些一面探索一面讲授的讲义,其中的概念和观点也没有经过琢磨,都是具有讨论性的,”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主要是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是最年轻的一门,更不用说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而本书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1947年),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并且正在经历着解放战争,费孝通先生在如此艰难的社会环境下还能专注于这样”冷门的”学科研究,亲自到广西瑶山,云南多地农村实地考察调研,在桂期间前妻不幸溺亡,可以说是经历了重重困难,暂且不说其研究成果如何,这样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着实让我等后生敬佩!

 

在第一节《乡土本色》中,费老在开头就明确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国自古便是以农耕为经济基础,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绝大多数人口是依靠农业营生的。

作者认为我们想要研究中国的社会,不妨把注意力先集中在那些务农的乡下人,人说乡下人有些”土气”,当然这个土气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反倒是准确地概括了他们离不开泥土,依靠种地谋生的事实,同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大旱兵乱等灾难性因素所带来的人口迁移的状态。

费老也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土地容纳的人数达到饱和后,过剩的人不得不向外开辟新的土地,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老树和种子一样。

 

这里我有一个切身的事例,在我读高二的时候,曾听大人们提起过,我母亲的祖上是广西人,由于饥荒和战乱,祖上携着妻儿逃难,徒步跋山涉水,找到了一处和家乡的环境相似的地方(云南师宗县五龙乡)并定居了下来,确切算来,到母亲这辈是第三代。

2015年,广西那边的后人根据祖上的书信,族谱和口头相传的话,找到了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们,我曾见过他们相认后的合影,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长相,照片的背景是一条河和连绵的青山,就像外婆家的自然环境一样,我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世背后居然还有这段奇妙的故事,读到费老所提到的”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

”我想,或许费老当年所说的”大树”和”种子”,便包括我母亲的族人。

 

交代完农业人口时代定居在一片土地上,其状态是基本稳固的事实后,作者进一步指出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是由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卫、继承产业四个原因导致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但是村落间是孤立、隔膜的,正如一开始所说的人们世代定居在某一片土地上,人口流动性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就必然疏少,这样的生活是具有地方性的,在这种限制下,乡土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人们的关系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

熟人社会,在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的自由,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种自由,

规矩是习俗和礼节,是传统的、世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在第四章,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就像是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有钱有势,他的关系圈可以大得像一个小国,在乡下,一个人的圈子可能就仅仅局限于小家庭里,所以中国人对于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因为这是一个可以伸缩的格局,在这样的人情社会里,我们就注重攀关系,讲交情,大家都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波一样越推越薄。

 

儒家讲究人伦,这个伦就是由己推及到别人所发生的一圈圈波纹的差序,也就是我们传统的社会里最基本的概念,接着在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具体指出,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建成的网络,这网络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所有的价值标准自然也就没法超脱于人伦道德的差序而存在了,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社会里,道德和法律是可以伸缩的,因为你的站立基础是人伦道德,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能发生作用,要在问清事情是什么,对象是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

 

在《礼治秩序》和《无讼》两个章节里,费老依旧对法律在中国实行存在的阻碍进行了探讨:

乡土社会的秩序由规矩、习俗来维持,上文也已经提及这个”规矩”.约定俗成的准则,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成为了后人行事的参照标准,这样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准则,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社会关系的中心,每个人的立场与角度不同且在时空的变换下会发生变化,而现行的法采用的是个人平等主义的,这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于是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很难运行下去,它所带来的副作用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单靠制定法律条文和设立法庭是很难建立起法治秩序的,更应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方面进行改革,否则单把法律推行下去,不仅得不到法治秩序的效果,反倒破坏了礼治秩序而引起弊病的先发生。

 

这些论述对于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法治中国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97年”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第一次提出到今天已有二十年之久,法律是越来越完善了,可是人民对于法律的了解又有多少?

(范文先生网

在《文字下乡》这章里,费老指出,之所以乡村人”愚笨”,不识字,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文字的条件和环境,并且在他们的生活里,语言已经足够表达意思,甚至有的时候,语言都是多余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面对面、特定的符号或者表情肢体语言等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需要文字,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讨论其可能性。

这个论述让我耳目一新,因为在以往的认知里,我认为乡下人文盲多仅仅是因为经济水平低,没有条件接收教育,所以人们受教育程度不高。

分析这类问题,我只会简单地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简单笼统的结论来解释,这个章节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的具体原因,更改变了我以往的认知态度,即从事情多个角度具体分析,切忌笼统,一概而论之。

当然,这个论述对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也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想要提高全民教育水平,要设身处地地考虑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改变农村孤立膈膜的状态,加大其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营造出需要教育的环境,而不仅仅只是把教育带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