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916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docx

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

泛读能力,8000字和阅读量。

小学与大学内容。

一文中好几篇文章。

或一篇长文

作文绝不能用三段式的结构。

目前自招笔试趋于稳定的风格是,在高考考纲边界附近游动,保留一定数量的高考核心考点,但着力点和区分度主要放在高考自然延伸出的一些知识和方法上,难度超出高考。

考题要有一定区分度,所以考试难度必定难于高考。

同时自主招生是高考的辅助,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学生额外的负担,所以自主招生考试内容一定是高考内容的自然延伸。

06年自主招生语文有一道题,是写一个四字短语,每个字的偏旁部首都一样,于是我……琴瑟琵琶魑魅魍魉,言谈话语

海洋污染

江河湖海

污泥浊水

汹涌澎湃

袒裼裸裎

崇山峻岭

崇山峻岭

一、举出两个典型的成语曲解

(例:

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在过年)

二、两个病句改错(从语法角度):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三、对联:

博雅塔前人博雅

(注:

博雅塔是北大校园内一处景物)

四、翻译下段文言文

吴人之归有绮其衣者衣数十袭届时而易之而特居于盗乡盗涎而妇弗觉犹日炫其华绣于丛莽之下盗遂杀而取之盗不足论而吾甚怪此妇知绮其衣而不知所以置其身夫使托身于荐绅之家健者门焉严扃深居盗乌得取唯其濒盗居而复炫其装此其所以死耳天下有才之士不犹吴妇之绮其衣乎托非其人则与盗邻盗贪利而嗜杀故炫能于乱邦匪有全者杜袭喻繁钦曰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钦卒用其言以免于刘表之祸呜呼袭可谓善藏矣钦亦可谓善听矣不尔吾未见其不为吴妇也。

    五、阅读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

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

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

发声,用怎样声调?

装哑,用怎样手势?

……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求乞者》选自鲁迅《野草》

1、“高墙”、“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分别象征什么?

体现了鲁迅怎样的生活经历?

    2、“布施”有何含义?

“布施”与“求乞”体现了人与人的什么关系?

    3、鲁迅为何不愿做个“受施者”与“布施者”?

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世界观与思想命题?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六、作文(40分)  

    有腐败分子认为:

腐败,是一种人人难免的“普遍本性”,它有助于刺激消费、增进感情,有利于经济增长,无害于和谐社会。

    请你写驳斥“腐败无害论”观点,要求至少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2013华东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完整版120分钟,一共三道题

一、经典解读(40分

  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子·尽心下》)

  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二、歌词解读(40分)

  离不开你

  你敞开怀抱融化了我

  你轻捻指尖揉碎了我

  你鼓动风云卷走了我

  你掀起波澜抛弃了我

  我俩太不公平

  爱和恨全由你操纵

  可今天我已离不开你

  不管你爱不爱我

  1.你认为,唱歌人的身份是什么?

唱给谁听?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再用一句话概括书法的情感。

  2.如果这首歌是学生唱给老师听的,请用300字左右描述故事内容和抒发的情感。

  3.请再设想一种身份,用300字左右描述故事内容和抒发的情感。

  4.不同人的身份,对同一歌词的解读不同,引起你什么样的思考。

  三、作文(70分)

  美国某中学的校训与众不同:

“慢慢来”。

请据此写一篇1000字以内的作文。

2012自主招生水平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和必要的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另有5分奖励分,如个别题目表现特别出色,可酌情在满分基础上额外加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0分)

1、“筚路蓝缕,以___山林。

抚有蛮夷,以属华夏。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是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   )

A.  起 B.乞 C.启

2、夕阳西下,暮色沉沉,______的林海,发生了阵阵的松涛声。

                                           (    )

A.苍茫 B.苍莽 C.沧茫

3、工厂抓生产,既要注意______,也要讲究质量,二者不可偏废。

                                         (    )

A.  功效 B.工率 C.工效

4、他的心术,你们难道不知?

自古道:

“吉人自有天__。

”任他怎么做去,我只是不管。

               (   )

A.  相 B.像 C.象

5、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__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    )

A.  安静 B.清静 C.清净

6、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       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    )

A.  披露 B.曝露 C.透露

7、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__________。

                                                          (    )

A.  侃侃而谈 B.夸夸其谈 C.滔滔不绝

8、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实实在在的利益。

(    )

A.牟取 B.谋取 C.缪取

9、2007年12月29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

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

”这告诉我们                   (    )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1、“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少名人都纷纷选择通过“微博”这一方式和自己的粉丝互动,或者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看法或意见。

与此同时,“微博”还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语录,为网民所津津乐道。

部分门户网站还开展了“微博小说大赛”。

请以“物价”为主题,写一则微博,要求凸显个性,令人回味,并引用或化用一句古诗文,不多于140字。

三、文言文翻译(20分)

12、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边长不宁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势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理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汉·贾谊《新书·威不信》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填空、对话与兴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

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而存在。

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RomanIngarden,1893-1970)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

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

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

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

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Hans-CeorgeGadamer,1900- )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

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

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

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

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

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

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

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

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

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

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

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

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

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

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

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

花儿开到怎样的程度?

园墙用什么建成?

有着怎样的高度?

以及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有着怎样的审美意义?

……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兴味”。

13、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第二文本、填空、对话。

(6分)

14、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

为什么?

请用不多于90字的语言对这两个问题加以表述。

(6分)

15、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8分)

五、作文(40分)

16、请以“广告”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CBCABBABAB

二、

【参考范例】以前,人民币上起先有五十六个民族,再后来,是四大领袖,再后来,就只有毛爷爷屹立不倒了。

同样的一张纸币,从能供56人花销到只能支撑一个人的生活,毛爷爷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啊!

(要求或幽默,或深刻,引用得到,意义表达清晰。

三、

翻译大义:

古代的正统大义是,东西南北只要是舟车能够到达、人迹所至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然后才能称天子;德行深厚,恩泽广泛,然后可以称帝;有美德更好的时候,可以称皇。

现在主上的称号十分美好,然而(恩泽威严等)实际上不出长城。

他们(指匈奴)不仅仅是不服从您的统治,而且大不敬。

边境和中原之地常不安宁,(匈奴)就像伏虎,见机而动,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以前高帝起于平民百姓而震服九州,现在陛下执掌九州却不能震服匈奴,私下里认为陛下不足,而且形势有十分逆反的现象。

天子,天下的首脑,是什么?

是上位之人。

蛮夷,是天下的足,是什么?

是下位之人。

征令蛮夷,是主上的行为;供贡天子,是臣下的礼仪。

足现在反而位居上位,首只能居于下位,是颠倒的形势。

天下的形势颠倒。

却不能治理,称得上国家有人吗?

德行可以向远方施行,威严可以向远方施展,舟车能够到的地方,意图可以实现,而现在只能管制数百里的地方切威严命令不能使人信服,真是使人流涕啊。

四、

13、

第二文本:

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填空:

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对话:

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14、

相通之处:

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

原因:

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

第二,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5、

答案要点:

作品如果能不仅仅是传统四大名著,得分可以高一点儿,各位同学要注意创新,体现自我个性与知识涵养。

         鼓励持反对意见的观点,但也必须充分、可信服,要能够自圆其说。

如何用蜘蛛网捕鱼?

把渔网命名为蜘蛛网

2012年的清华语文试题作文仍然是50分,作文题目的大意是:

富兰克林和他的同事有一次看到一名女士摔倒了,他的同事想去扶那名女士,富兰克林阻止了,而且拉着他同事躲到了柱子后头。

同事觉得很奇怪,因为富兰克林是一个很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这时候为什么要阻止他?

这时,女士站起来走了。

同事问富兰克林,为什么要这么做?

富兰克林说,每个人在摔倒的时候都是很尴尬的时候,这名女士也肯定不太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阻止他就是为了不要让这名女士感到尴尬。

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角度,结合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据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自主招生研究中心的语文特级教师分析:

本次作文考查与高考(微博)的作文考查有些类试,今天部分考生太侧重于去年的热点话题关于老师摔到是否应该扶起来的问题,与主题不太符合,清华今年的作文题目实际考察的是关于:

“理解与尊重”。

这是对当代社会中对于人性的理解与尊重,对于社会不同现象和出现社会不同事件的理解与包容,这也体现了自主招生考试关注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本质问题!

试卷分为四大块内容:

写字题、思维题、文字应用题和作文

写字题:

“请分别用正楷和你认为优美的字体书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思维题:

1.请说出20种以上的“书籍”的作用;2.请用逆向思维谈谈:

我看“狐假虎威”(200字以内)

文字应用题:

如果你的朋友做了某件你不以为然的事,他还沾沾自喜,并问你的评价。

请问你该怎么说才能既不说假话,又不得罪他呢?

你的学校将举行“师资风采”的节目,请写一句宣传语。

作文(议论文):

《眼泪能够清洗你灵魂的窗口》(1000字左右)

2011年“北约”13校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一、选择正确的或者最好的表达形式(10分)

1、为维护语言的纯洁,禁止在广告中用谐音字______成语。

A篡改          B窜改         C纂改

2、大家推举在学界______的朱德熙先生担任学会主席。

A深负众望       B不负众望       C深孚众望

3、只要有诚心,再厚的冰也会______。

A融化          B熔化        C溶化

4、棋摊摊主卖个破绽,引路人______,骗取钱财。

A入网         B入瓮          C入彀

5、所有机票代售点,一律不得向旅客收取或______收取手续费。

A变向        B变相        C变项

6、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______尚有困难,有谁操心可有可无的戏班子的存亡。

A裹腹       B裹肤         C果腹

7、政府领导作为人们的公仆,要______都关心群众的疾苦。

A不时不刻    B时时刻刻      C无时无刻

8、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______的伟大成就,首先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A瞩目        B侧目      C注目

9、中国队20号前锋一脚远射,令对方门将______,皮球正入网中。

A措不及防     B猝手及防     C猝不及防

10、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就能看出______来。

A端倪         B端睨           C端眤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州郡遇圣节锡宴,率命猥妓数十群舞于庭,作"天下太平"字,殊为不经。

而唐《乐府杂录》云:

"舞有字,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

"王建《宫词》云: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每遇舞头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则此事由来久矣。

(周密《齐东野语》)

1、文中所叙是一种什么景象?

周密对此有何看法?

2、结合现实生活中所见,谈谈你对类似现象的看法。

三、将下段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20分)

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韩非子·饰邪》)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

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的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

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

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

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

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

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动物了。

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

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鼠,乡下也差不多。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

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

这是自然的另一面。

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然的大怀抱中。

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

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

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

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

古人云:

厚德载物。

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

它的德是公正。

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

庄子懂得自然的语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诗经》中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鸟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严有位置。

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

至于是只什么鸟,大概没多少人在意。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笼统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

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

自然跟我们交流的惟一渠道是心灵。

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星,也跟着看,我从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

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你,你也在注视着它们。

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

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觉不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

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鄯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他们从来就懂得怎么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怎样和仅有的一点水源、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

1、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

2、如何理解"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3、文末写"懂得怎样贫穷的生活",有评论者认为,作者是希望人们安于贫穷的现状,你对此怎么理解?

(200字左右)

五、作文(40分)

鲁迅曾说: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种关联?

你自己与"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是以什么方式相关联?

试结合上述问题,以《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取譬适当,杜绝虚假;2、行文畅达,说理明晰;3、感情真挚,戒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