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787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docx

西方经济学案例答案版本二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1.假如你一天用16个小时在闲暇和学习之间分配。

设闲暇为变量X,学习时间为变量Y,用坐标几何图表示学习与闲暇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你每天6小时用于闲暇,请在坐标图上标出你要选择的点,假如你决定每天只需要5个小时的闲暇时间,请标出新点;你觉得时间少了,这样你每天用18个小时分配在学习和闲暇上,画出新才曲线。

(提示:

16个小时的函数方程式为16=X+Y;18个小时的函数方程式为18=X+Y,方程式的变化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线移动)

2.

Y

X

18

18

16

16

6

5

11

10

8.什么是边际分析方法?

你最近一周遇到的边际问题是什么,你是如何做出边际决策的?

(提示:

当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随之变动,这就是边际分析方法)

①、边际分析的方法:

当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会随之变动。

②、我最近一周遇到的边际问题是:

最近发现体重有所增加。

决策是:

每天吃8分饱、锻炼身体。

例如:

当下雪时,运输不方便,菜价就上涨。

决策办法:

听天气预报,看天气阴天,提前储备些菜。

9.如果年收入5万元,纳税20%(平均税率),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50%(边际税率),请计算一个有6万元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及纳税总额。

(提示:

当年收入为6万元时,纳税总额为1.5万元,平均税率为25%;边际税率为50%)

①、纳税总额=5*20%+1*5%=1.5(万元)

②、平均税率=1.5/6=25%

③、边际税率=50%

12.琳达1小时可以读80页经济学书,她还可以1小时读100页心理学著作。

她每天学习8小时。

(a)请画出琳达阅读经济学和心理学著作的生产可能性曲线;(b)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提示:

设琳达读经济学书Y页,读心理学著作X页,两者是线性减函数关系;因为8小时可以读640页经济学书或800页心理学著作,所以,Y=640-4/5X,据此可做线性生产可能性曲线图)。

(a)、

 

(b)、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160/80*100=200(页)的心理学著作。

13.假定一个社会以其全部资源生产小麦和棉花,数据如表1-1所示:

可能的组合

A

B

C

D

E

小麦(万吨)

20

28

14

8

0

棉花(万吨)

0

1

2

3

4

试画出该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14.重商主义者(14-15世纪)认为交换产生财富,财富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流通和贸易是强国之本、富裕之路。

今天有人高喊“交换万岁”,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拒绝交换、拒绝市场,交换和市场目前任然是中国最大的需求。

你以为如何?

答:

:

重商主义是早期的经济学派,他主张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其研究侧重于流通领域,主张政府干预,保护贸易这一点上特征突出,重商主义崇尚英雄,冒险等.但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是信息及自由贸易一体化的社会,任何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都会使贸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诚然交换可以产生财富,但一味的强调顺差的贸易是不科学的,双赢才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潮流.

我认为此观点是:

正确的。

因为:

只有市场交换才能产生财富,国家才能富强。

中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

所以交换和市场是中国最大的需求。

15.20世纪上半期,德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要“大炮”不要“黄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和美国为了军备竞赛,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大炮”,“黄油”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主题,注重给人民带来实惠,把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黄油”。

请问为什么“大炮”与“黄油”是一种此消彼长、你多我少的替代关系?

如何解决“大炮与黄油”问题?

,人们才会有精力赚更多的钱来制造“大炮”。

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是第一位。

答:

“大炮”代表军用品,是一个国家的国防所必不可少的;“黄油”代表民品,是提高一国国民生活水平所必需的;任何国家都希望有无限多的“大炮”和“黄油”,即欲望的无限性,但由于资源的希缺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利用有限的资源要么多些“大炮”,要么多些“黄油”,在这二者的选择是非此即彼的.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有限,当这些资源都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大炮,就必然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个人观点:

我觉得只有在“黄油”足够量的时候才能生产“大炮”,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3.画出供求图及变化并确定以下事件涉及的是供给曲线的移动还是供给量的改变:

(1)卫生部门在医生的压力下,取绨了无照行医和美容美发厅;

(2)通过关税提高价格,达到减少汽车进口、维持国内汽车行业公认高就业的目的;(3)新技术的运用使煤炭供给成本下降、供给增加;(4)虚假误导性广告的废止,减少了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5)对房屋开发商和房屋购置者征税减少了房屋的数量。

(1)

(2)

此事件是供给曲线的变化此事件是供给量的变化

(3)(4)

此事件是供给曲线的变动此事件是供给曲线的变化

(5)

此事件是供给曲线的变动

6.判断对错:

(1)巴西咖啡作物歉收会降低咖啡、茶、柠檬和奶油的价格。

(2)爱好长裙的时尚会降低羊毛的价格并提高盐的价格。

(3)新出现的“肉食类”会降低谷物的价格并且提供兽皮和兽角的价格。

(4)甜菜的种植提高了热带甘蔗田地的地租。

(提示:

判断商品之间是互补、替代关系还是没有关系;注意价格变化的正确方向)

答:

(1)、错误。

因为:

咖啡作物与咖啡是互补关系,所以咖啡价格会提高。

与茶、柠檬、奶油是替代关系,所以他们的价格会提高。

(2)、错误。

因为:

长裙时尚与羊毛是互补关系,所以羊毛价格会提高。

与盐没有关系,所以盐的价格不会变化。

(3)、错误。

因为:

“肉食类”与谷物是替代关系,所以会降低谷物价格。

与兽皮和兽角是互补关系,会降低它们的价格。

(4)、正确。

甜菜与热带甘蔗地是互补关系。

7.某报有这样一段论述:

“乍一看来,向物品征税会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但是,价格的上升会降低需求。

需求下降又会使价格下降。

因此,无论如何,可以认为,向物品征税不会提高商品价格。

”这段话对吗?

为什么?

画出图形并加以说明。

(提示:

向物品征税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并且使得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区分点移动和线移动以及因变量和自变量)

答:

此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

价格上升会降低需求量。

说明:

如图所示,向物品征税会提高商品的价格,使商品需求量降低。

8.大规模的广告活动使健身器材价格狂涨。

在高兴的同时,健身器材经销商又但系价格上升会抑制需求量,需求下降影响价格,这种担心对吗?

用供求图分析。

(提示:

广告使对健身器材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并且使得需求增加、价格和供给量上升。

区分点移动和线移动以及因变量和自变量。

答:

此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说明:

如图所示,因为广告使健身器材需求量上升,价格会随之上升。

不会出现厂商所担心的问题(除非是健身器材不再有需求量)。

10.用供求图分析劝导性的“吸烟有害健康”广告与征收高额烟草税对香烟市场的不同影响。

(1)

(2)

“吸烟有害健康”广告会使香烟的需求量高额税,使香烟价格上涨,需求量

下降,价格下降。

下降。

11.为什么说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就是分配理论?

(提示:

要素的市场供求决定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决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所以,市场化分配收入差距。

答:

因为: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要素(均衡)价格。

要素价格即决定了居民或家庭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又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生产成本。

要素价格决定了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所以,收入分配理论又被称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12.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有何不同,有何联系?

(提示:

从市场主体和供求角度分析)答:

不同点:

(1)、生产要素市场上,市场主体是厂商和消费者。

而商品市场则只是厂商。

(2)、生产要素市场上,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要素(均衡)价格。

要素价格即决定了居民或家庭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又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生产成本。

而商品市场则是厂商

联系:

两者都是以取得利润为第一位。

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着内部的联系,生产要素总是伴随着商品市场商机的出现而出现的,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去谈商品市场是无意义的,因为没有生产要素的必要条件,根本不能形成商品;同样离开商品去谈生产要素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没有商品市场的主体产生,也不可能衍生出生产要素的需求。

17、已知供给函数、需求函数为S=-4+6P,D=26-4P,这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3元和14.

求:

(1)政府对购买每单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1元,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提示:

通过S=Dˊ求出新的价格和数量,其中Dˊ=26-4(P+1)

(2)卖者得到的单位收益及变化?

买者支付给卖者的价格及变化?

买者支出的单位总成本总计为多少(税与购买价格之和)?

(3)赋税分担的比例为多少?

(1)、解:

令S=Dˊ即:

-4+6p=26-4(p+1)

解得:

p=2.6(元)均衡价格

均衡量:

-4+6*2.6=11.6

(2)、卖者得到的单位收益是:

2.6元,下降了0.4元。

买者支付给卖者的价格是3.6元,提高了0.6元。

单位成本总计=2.6*11.6=30.16

(3)、赋税分担的比例,卖者:

买者=4:

6

18.假定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函数为:

S=﹣6+2W,D=9-0.5W,这里W为工资,S和D代表劳动的供给和需求量。

(万人)

求:

(1)均衡工资和均衡劳动量。

(提示:

令S=D,W=6元,S=D=6万人)

(2)若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为4元,有多少人愿意工作?

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是多少?

失业量?

(提示:

失业5万人)

(3)假定政府改用补贴办法,企业每雇佣一个工人得到了3元补贴,新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劳动量?

政府的补贴额?

(提示:

6.6元,7.2万人,21.6万元)

(4)画图说明

解:

(1)令D=S即:

9-0.5W=-6+2W

解得:

W=6(元)均衡工资

均衡劳动量=-6+2*6=6(万人)

(2)若规定最低工资为4元,愿意工作的人=-6+2*4=2(万人)

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9-0.5*4=7(万人)

失业量=7-2=5(万人)

(3)政府补贴3元得Dˊ=9-0.5(W-3)

另S=Dˊ即-6+2W=10.5-0.5W

解得:

W=6.6(元)新均衡工资

新均衡劳动量=-6+2*6.6=7.2(万人)

政府的补贴额=7.2*3=21.6(万元)

(4)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2.说明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请举例说明。

(提示:

它是一条心理法则,参考戈森定律

答: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消费某种商品和劳务带来的满足和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

随着个人连续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增加的或额外的效用量是递减的。

其特征如下: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成比,与消费品的数量成反比,边际效用是在特定的连续的时间段里起作用,不同的时间里具有再生性,反复性,边际效用具有主观性,商品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数量小,边际效用大,价格就高。

例如:

新开发出来的第一款第一个流行的手机,价格很高,但随着产品的市场化,和销售的推广,人们的购买价格越来越低,由原来的几和千元降到几百元。

其原因就是它太容易买到了,太普通了,大众化了,所以其边际效用也就越来越低。

 

例如:

去餐馆吃包子,吃1个时觉得很好吃有3元的效用,2个时有2元的效用、,3个就只有1元的效用。

若再吃下第4个就会觉得撑得慌没有效用,再吃第5、6个时就会吃不下去,形成负效用。

3.说明消费者剩余的形成。

答:

消费者剩余又叫净效用,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商品实际市场价格的差额,即:

S=MU-P.

它的形成是:

对于我们购买的某一商品的每一单位,从第一单位到最后一单位,我们支付了相同的价格,其实我们所支付的每一单位的代价是它最后一单位的价值。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们前面的单位要比最后的单位具有更高的价值,因此我们就从前面的每一单位中享受了消费者剩余。

从第一单位的开始一直到最后一单位的总和就是总效用,总效用减去总成本即是消费者剩余。

5.说明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

(提示:

约束条件及消费者均衡原则)

答:

消费者均衡是指只有当消费者将两种商品的消费量调整到由消费者主观偏好决定的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市场上的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相等时,消费者才处于一种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增加也不减少任何一种商品购买量的这么一种均衡状态。

其条件是:

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它表示,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应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的原则下,进行购买。

7.每一货币单位所购买的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这是消费者购买的明智原则吗?

答:

是的。

10.消费者行为的分析要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既定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或满足最大化)

答:

(1)需求定理是指假定影响需求量的其它因素(非价格因素)不变时,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居民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随之增加。

既价格与需求量按反方向变化。

(2)当消费者的收入和各种商品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它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时,该消费者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效用。

11.请用效用和边际效用概念解释:

(1)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的货币津贴;

(2)亚当·斯密提出的“水与钻石价值之谜”—水的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很小;钻石使用的价值很小,而交换价值很大。

答:

(1)是的。

因为效用是指满足程度,因为低收入者最缺乏的是货币,所以对他们来说货币津贴会比价值相当的实物更能使他们满足。

(2)是的。

因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的规律,它的大小与欲望强弱成正比,与消费品数量成反比。

且边际效用具有主观性,数量少,边际效用就大,价值就高。

所以对于水来说,它的使用价值很大,但因为数量多的原因,交换价值小。

而钻石,虽然它的使用价值很小,但由于人们对它的欲望大,而它的数量又少,所以它的交换价值很大。

12.假定某人消费商品X和Y,X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MUⅹ=40-5X,Y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Muy=30-Y,他的货币收入I=40,且Px=5PY=1,求该消费者的预算线方程式及最优购买组合。

(提示:

预算线方程式I=Px·X+Py·Y;以I=Px·X+Py·Y和Mux/Px=Muu/Py解出X和Y)

解:

40=5X+1Y解得X=3

30-5X/5=30-Y/1Y=25最优组合为(3,25)

 

13.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Y,Px=2,Py=5,若该消费者的收入I=300元,求他选择X、Y的数量组合?

(提示:

分别求导,得到Mux=Y,Muy=X,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及收入约束条件求出X、Y)

解:

300=2X+5Y解得:

X=75数量组合为:

(75,30)

Y/2=X/5Y=30

第四章厂商理论

11.假定从甲地到乙地,飞机票价100元,飞行时间1小时;公共汽车票价50元,需要6小时,考虑下列哪个是最经济的旅行方法:

(1)一个企业家,每小时的时间成本是40元;

(2)一个学生,每小时的时间成本是4元;(3)你自己。

(提示:

考虑机会成本的概念)

1、企业家

(1)乘飞机: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100+1×40

=140元

(2)乘火车: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50+6×40

=290元

∴企业家乘火车乘飞机的成本较火车低,选择飞机的出行方式最合适。

2、学生

(1)乘飞机: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100+1×4

=104元

(2)乘火车: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50+6×4

=74元

∴学生乘火车的总成本低于乘飞机的,选择乘火车。

3、自己

因自己乘火车或飞机需要放弃选择上班的机会成本12.5元/日(月工资3000元/月)

(1)乘飞机: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100+1×12.5=112.5元

(2)乘火车: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50+6×12.5=125元

∴自己乘火车的总成本大于乘飞机的,因此选择乘飞机。

12.在研究投入产出关系时,经济学分别就几种情况进行了考察并且总结出了哪些规律,它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前提条件:

假设生产过程中只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规模收益。

前提条件: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所有的生产要素同时同比例增加的投入。

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追求利润最大化。

前提条件: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假设生产过程中所有生产要素按不同比例和组合的投入量。

13.某钢铁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5LK,每单位资本的价格

元,每单位劳动的价格

元。

已知,资本的边际产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

,当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企业该如何组织生产?

(提示:

根据最小成本原则和生产函数Q=5LK计算出K和L)

答:

MPL/CL=MPK/CK①

I=5LK②

5L/1=5K/2①

40=5LK②

解①得K=2L③

②、③组成方程组2L=K

40=5LK

解得:

L=2

K=4

∴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需要投入2个单位的劳动力、4个单位的资本。

第五章市场理论:

竞争与垄断

3.为什么寡头垄断厂商会避免价格战?

回答:

寡头垄断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相互依存。

寡头垄断市场上,每个厂商的收益和利润不仅取决于自己的产量或定价、广告、新产品研发,而且要受到其他厂商选择的影响。

2、进出障碍。

由于规模、资金、信誉、市场、专利、法律等原因使其他厂商很难进入,由于投资巨大,寡头的推出困难,损失巨大。

3、操纵价格。

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不同,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或一家厂商所决定,而是由少数寡头通过有形无形的勾结、形式不同的协议或默契等方式决定的。

这种价格被称为操纵价格或价格领导。

由于寡头垄断具备了上述三个特点,所以寡头垄断厂商会避免价格战

4.能说出一个政府制造垄断的例子吗?

答:

电信业、银行业、医疗业。

5.为什么垄断竞争厂商需要做广告,而完全竞争厂商不需要做?

答:

垄断是因为产品与其他厂商不同,做广告的目的就是让广大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产品,使产品需求增加,成本增加,价格上升。

广告使厂商在此行业中存在短期垄断,长期则失去垄断效用。

由于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相同,产品售价由行业的均衡价格决定,需求曲线趋于水平状态,无需做广告。

若完全竞争厂商也做了广告,则此行业的需求线向上移动,价格上升。

6.已知一垄断厂商成本函数为: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及利润。

(提示:

,得

根据

求导得到MR,根据TC求导得到MC,根据MR=MC得产量Q=10,价格P=130,利润为1010)

解:

第六章外部性、公共物品与政府

6.污染控制的目标是消除污染吗?

如何达到污染控制的最佳水平?

(提示:

MR=MC原则)

解答:

⑴污染的控制不是消除污染。

要消除污染的成本会大于或等于控制污染的收益。

⑵要达到污染控制的最佳水平就是使得控制污染的收益等于控制污染的成本,即MR=MC。

如下图,横轴表示控制污染的清洁数,纵轴表示成本与收益。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成本相对最优化,控制污染达到最大限度。

9.已知香烟的供求函数为:

D=120-2P,S=60+2P.如果对每盒香烟征2元的销售税。

求征税前后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提示:

征税影响供给函数,

解:

征税前,由D=120-2P,S=60+2P。

令S=D,则有120-2P=60+2P,计算得到P=15元,此时S=Q=60+2*15=90盒,

征税后,S′=56+2P.令D=S′,120-2P=56+2P,计算得到:

P=16元,此时,Q=S′=56+2*16=88盒,图示如下:

10.已知汽车上用的灭火器的供给函数为:

D=40-P,S=100+P.如果对购买每单位灭火器的消费者补贴10元。

求补贴前后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提示:

补贴影响需求函数,

解:

由提示可知:

D′=40-(P-10)=50-P令D′=S.则有50-P=100+P可以计算得到P=-25

在补贴后的均衡价格P=-25元时,均衡数量Q1=S=100-25=75

在补贴前,D=40-P,S=100+P,计算可知P=-30元,此时的Q=S=100-30=70.如下图

 

第七章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5.用总供求模型图说明上题中各事件对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提示:

同上)

P

ADAS1

AS0

P1E1AS2

P0E0

P2

OY1Y0Y2Y

6.用AS-AD曲线说明:

短期内,增加支出和需求将导致高国民收入和高就业,同时带来高价格。

但在长期内,不可能使收入水平保持在高于潜在产出的水平,改变的只是价格总水平。

(提示:

AS-AD曲线图即总供求模型图)

P

ADAS

E

P0

OY0Y

 

7.用AS-AD曲线图说明:

总需求较大幅度减少引起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

(提示:

用短期总供求模型图说明)

PADAS1

E1AS0

P1AS2

P0E0

P2E2

OY1Y0Y2Y

总需求较大幅度减少引起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

8.下列事件是否影响长期总供给:

(1)体制创新使高科技全面进入实际应用;

(2)严重的暴风雨危及沿海地区的制造商;(3)一次工会的集体行动增加数百万人的工资;(4)经历了未曾预料到的移民浪潮。

答:

(1)、

(2)、(3)、(4)事件均不会对长期总供给造成影响。

见课本237页图7-8。

因为总需求曲线在资源充分利用、达到充分时的就业状况以后,总需求再增加为过度需求,过度需求只引起通货膨胀,而总供给不变。

9.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分别按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

工资100亿元,利息10亿元,租金30亿元

消费支出90亿元,利润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

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

解:

收入法:

GDP=100+10+30+30=170

支出法:

GDP=90+60+(60-70)+30=170

 

第八章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6.什么是乘数原理,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现实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着乘数效应?

(提示:

国民经济各部门密切联系、生产能力过剩、资源未充分利用)

回答:

⑴、总供求均衡决定国民收入及就业和价格水平。

⑵、假定两部门经济中潜在总供给不变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技术和价格水平不变。

⑶、国民收入及就业和价格水平取决于消费(C)和投资需求(I),即Y=C+I,左边是国民收入或者总收入或总供给,右边是总总支出或总需求;两部门经济中,总收入最终会分解为消费和储蓄,所以,国民收入Y=C+S,国民收入均衡C+I=C+S可简化成I=S。

⑷、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为Y=C+I+G=C+S+T,G和T分别为政府支出和税收;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可以表示为Y=C+I+G+(X-M)=C+S+T,(X-M)为进出口。

⑸、消费取决于收入(Y)和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