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476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8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x

湘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和欧洲(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位置特点。

2、知道时区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教材p2图)请你由亚洲(Asia)和欧洲(Europ)的英文名,说说两洲名称的由来,并在地图中指出亚欧两洲的范围、亚欧大陆的位置

2、指图找出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山,河,山脉,海峡。

亚洲与非洲:

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海峡。

3、(教材P3阅读材料)完成:

①全球共分为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度。

区别:

“时区”与“区时”,想想:

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有何差异?

“时区”是如何划分的?

③理论上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指哪条经线?

越过日界线怎样变更日期?

二、合作探究

1、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亚洲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地跨、、三带,主要在。

亚洲的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地跨、、、四个半球,主要在和。

三、拓展延伸

1、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试以欧洲为例,分析说明。

四、课堂检测

1、说出亚欧、亚非、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什么?

 

2、全球共划分为时区,每隔经度划为1个时区;我国采用北京所在

的区的区时,叫做“北京时间”。

3、国际上规定,国际日期变更线是经线;而实际使用起来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与此经线重合。

4、教材P4活动题1、2题

亚洲和欧洲(第2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P4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

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2、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

全洲平均海拔米,是世界第大洲。

3、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悬殊。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号称“地球之巅”,

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这说明亚洲地面起伏。

4、亚洲地势中部,四周。

高原多雄踞亚洲,平原多分布在。

5、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规模最大的呈弧形排列的,这里的地壳不稳定,为环火山地震带。

从P4图6-3得出,日本群岛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

6、(P6的文字)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广大山区,曾经被巨厚的所覆盖。

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成千上万的湖泊,大都是的产物。

二、合作探究

1、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

2、亚洲东部海洋上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岛弧链。

它们的形成原因是板块与板块碰撞形成,因为这里位于板块处,所以多现象。

三、拓展延伸

1、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点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来总结?

①②③④⑤

3、读图并结合教材P6资料,分析欧洲地形特点:

①主要地形及分布:

②地势特征:

③相对高差:

④平均海拔:

⑤特色地形及表现:

四、课堂检测:

教材P6活动题2填表:

比较亚洲、欧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和欧洲(第3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分析亚洲气候特点、成因,能结合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教材P7亚洲气候图:

亚洲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到之间,跨了五带中的哪些带?

2、亚洲唯一缺失的是气候,由此可得出亚洲气候类型具有特点。

3、找出亚洲东部太平洋沿岸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由此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显著。

4、亚洲分布最广的是气候,

北半球的“寒极”是。

世界的“雨极”是。

5、归纳出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

二、合作探究

1、请依据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2、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试简述原因?

三、拓展延伸

1、读P7图分析欧洲气候的主要特点

四、课堂检测

1、读季风图,完成下表:

冬季风

夏季风

发源地

风的性质

风向

气候特点

2、完成教材p8-9活动题

亚洲和欧洲(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从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分析亚洲、欧洲的河流特征。

2、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亚洲水系有两大特点:

一是水系结构呈,从中部、流向周围海洋的的外流水系。

二是面积广大。

2、读P4亚洲地形图,分别找出2条河流:

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河:

向东注入太平洋的河:

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河:

3、找出P2图中下列亚洲具有特色的河流、湖泊:

长江:

亚洲最,湄公河:

亚洲流经国家最,

贝加尔湖:

世界最的淡水湖,里海:

世界面积最的咸水湖,

死海:

世界海拔最、含盐度很的湖巴尔喀什湖:

一半一半的湖

4、世界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洲,世界人口最多的2个国家是、。

二、合作探究

1、从总体上看,亚洲河网分布有哪两大特点?

2、亚洲大河的流向与亚洲地形之间有何关系?

三、拓展延伸

1、从地形和气候入手,分析欧洲水系的主要特点。

2、结合P12亚欧人口分布图说说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在哪里?

请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3、(自学p12阅读材料)亚洲和欧洲分别存在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分别应该实行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四、课堂检测

1、亚洲最长的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世界最长的河流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2、世界最大的湖泊是,最深的湖泊是。

非洲----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通过非洲地形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特有地形区的分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15—16并结合地图,完成:

1、非洲现有国家个,是国家数目最多的大洲。

2、非洲二战前的三个独立国家:

(在p13地图上圈出)

3、在图中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纬度位置:

位置经度位置:

海陆位置:

4、在图中找出非洲的“一湾、一岛(还有一半岛)、一角”,对比欧洲西部,说明本区海岸线的特点是:

非洲岛屿和港湾(多、少),海岸线比较。

(平直还是曲折)

5、读非洲图找出:

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刚果河、尼罗河

二、合作探究

1、非洲地形以为主,因此又被称为“”,地势高,低(说说判断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1、写出非洲之最、非洲的世界之最。

四、课堂检测

一、填空

1、非洲东临洋,西临洋,北隔海与直布罗陀海峡与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狭长的海,并以运河为陆上分界。

2、非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

东部的高原号称“非洲屋脊”。

赤道附近的山,号称“赤道雪峰”。

非洲东部有世界最长的裂谷带是大裂谷。

北部有世界最大的沙漠。

二、综合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将图中序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填在横线上:

①洋②河

③河④岛

⑤沙漠

A高原B高原

C高原D.盆地

第二节非洲-----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本区的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2、知道非洲是个富饶的大陆。

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3、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读p17图6—24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赤道穿过非洲的,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带地区,所以非洲被称为“”。

2、非洲物产丰富,被誉为“”。

3、阅读教材P19说说非洲有那些丰富的资源?

(请用铅笔,在书上把关键词圈出来)

4、非洲的人口总数仅次于洲,是各大洲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

然而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是位居各大洲的位。

非洲北部主要是人种。

5、非洲居民的主食是。

二、合作探究

1、非洲以气候分布最广。

看图观察非洲气候分布有什么特征?

(简述其原因)

2、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描述:

不同季节,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景观有什么差异?

并由此导致本区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答: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

湿季—草木茂盛—易发涝灾

干季—草木枯黄---易发旱灾

3、世界主要有、、三大人种。

黑种人的故乡是:

4、非洲人口多且增长快给非洲带来哪些问题?

三、拓展延伸

1、什么是“单一商品经济”?

讨论找出解决本区经济发展不利局面的办法?

2、尼罗河每年8——9月定期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3、刚果河河口的流量比尼罗河河口的流量大得多,这是为什么?

(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

知识积累:

1、本区热带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找出主要的野生动物,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都善于奔跑,分析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理解:

“高”“低”悬殊的人口和经济:

“高”——人口居世界第二位,增长居世界第一位

“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3、理解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

粮食短缺——人口剧增——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土地荒漠化——环境恶化—粮食短缺。

4、本区的“单一商品经济”的成因?

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

长期殖民主义的统治是单一商品经济的主要成因。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出口的商品单一,经济受国际市场影响大。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2、下列产品属于工业制成品的是

A、矿产B、木材C、牲口D、汽车

()3、关于撒哈拉非洲一些国家为改变“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B、大力进口外国工业产品

C、扩大初级产品生产D、提高初级产品出口价格

()4、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你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过快B、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C、畜产品缺乏的问题D、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二、填空

5、非洲大部分气温在20℃以上,被称为“”。

非洲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于500毫米以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

6、非洲气候类型分布以为中心,呈南北分布。

7、尼罗河,自向注入海。

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

8、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的洲,粮食作物中的种植面积最广。

9、分析:

读非洲气候图,某旅行团在非洲旅行,依次见到下列地理现象:

A、凶猛的师子在枯黄的草原上寻食B、大河马在水中悠闲地休息

C、长颈鹿吃树梢上的嫩叶D、单峰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该旅行团的旅行路线是沿着由向方向行走。

10、分析下列因素之间的关系

A、粮食短缺B、环境恶化C、土地荒漠化

D、滥伐森林、滥垦草原E、人口剧增

第一章第三节美洲(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与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学教材P20并结合地图:

巴拿马运河把美洲分为南、北两部分。

比较填表:

运河名称

所属国家

地理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