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案例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461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案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体育教学案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体育教学案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体育教学案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体育教学案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案例1.docx

《体育教学案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案例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教学案例1.docx

体育教学案例1

 

体育教学案例

——研究性学习跨栏跑

一、背景:

在一堂初三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跨栏跑。

老师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跨栏。

结果,大部分学生跑到栏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过栏。

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

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

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更快地学会跨栏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教学片段:

我让学生在课前把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

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

针对“害怕”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害怕”?

然后师解释“害怕”即“恐惧”,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

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

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

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

而跨栏跑练习确有危险,不小心碰在栏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动中跨栏,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

这样安全,不会受伤(老师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摆脱恐惧情绪)。

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学习跨栏的动作,大家集思广益。

他们想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思的程序反复练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

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跨栏跑,体验运动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跨栏跑的教与学,我认为: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

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

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

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和力、信任感。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3、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不够,教师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所需要的器材估计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所用器材。

4、没能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

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没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选择练习,教师应重点帮助他们诱发创新思维,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体育教学案例

(换球接力)

案例教学背景: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目的,此游戏形式简单易操作,趣味性强,竞争激烈,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速度及灵活性,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敢、顽强等心理品质,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游戏较适合二年级的学生

案例操作过程:

游戏目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快速的反应能力,提高速度和灵活性

游戏准备:

划一条线做起跑线,在线的正前方,每隔6~8米划一个圆圈,每组2~3个,划若干组

游戏方法:

把学生分成4~5人一组,趁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每组第一人的前脚踏在起跑线上并拿三个小球做好比赛准备。

鸣哨后每组第一人向前跑并把三个小球依次摆进小圆圈内,跑回起跑线。

有第二个人接力跑,把3个球拿回交第三个人去放,直到全组完成。

先完成的组为获胜。

游戏规则:

球必须放在小圈内,如果滚出应重新放好。

中途掉球,捡起来继续比赛。

教学建议:

1)讲解

2)做一次后进行简单的评议

3)一鼓励为

 

体育教学案例

——关爱特殊学生

实例:

刚给初一

(1)班上体育课不久,课堂上便发现该班女生王丽(这个女孩长得胖乎乎,挺可爱的)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

课后我找到她,问她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

开始她不说,在我的启发下,她才说:

“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

根据她的想法,我诱导说:

“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

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

不久在上体育课时我便发现王丽同学跳皮筋不错,动作轻松自如、灵活漂亮,她显得很快活、自信。

这使许多同学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于是在第二天的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她,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她学习,共同探讨跳皮筋的技巧。

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她询问起来。

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王丽装上了自信的翅膀。

这天的体育课她上得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

结束后,王丽主动对我说:

“老师,是您和同学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今天我真开心。

”我便对她说:

“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在以后的体育课上,王丽因肥胖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渐渐消除,她不再往后退了,而是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

同学们觉得她变了,与她合作、交流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课堂上我也留心观察她,有时提醒她一下,有时带她一下,有时和她一块练习。

对于特别难的动作降低动作标准和动作要求,让她尽力去完成。

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的体育成绩从入学时班里后几名跃到现在前几名,体锻由260分跃到了390分,她不仅自己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和活动中,而且还带动和帮助她周围的同学一起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她的努力和成功得到公认,第二学期同学们推荐她担任了本班体育课第六小组的小组长。

一、目标

1、进行双脚跳跃活动,发展下肢力量和弹跳力,以及身体灵巧、协调性,提高控制身体的能力。

2、与同伴和集体合作,共同完成跳跃移动障碍的任务,体验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方法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成一路纵队,间隔约三米,队员前后距离学生自定。

各队第一、二人各握短绳一端,在队前侧向站立。

游戏开始,各队持绳的二人低手拉绳从本队两侧向排尾迅速跑过,每个队员依此双脚跳起让绳子从脚下通过;持绳队员到排尾后,第一人留在排尾,第二人持绳跑回排头与第三人合作继续拉绳到排尾。

依此进行,每个人都做二次拉绳人,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三、规则

1、必须按规定动作跳跃过绳(双脚同时起跳、落地)

2、持绳队员必须平行前进,如途中绳子脱手,必须从脱手的地点握好绳后继续进行。

3、绳子不能拖地行进。

四、教材分析

这个游戏是分队进行的跳跃练习活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他们在活动中要主动调整好队形和跳跃前的位置距离,观察和判断来绳的速度、高度,确定自己起跳的时机和跳跃的高度。

在自己进行拉绳时,既要考虑与同伴的协同配合,又要为集体提供适宜的高度和速度。

因此,这个游戏除了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弹跳以及空间感知觉能力外,尤其能够使学生感受与同伴和集体的紧密合作关系,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建议

1、游戏开始的准备部分应给学生较大的自练空间,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并能参与其中,不必做太多的讲解。

2、要重视游戏过程的观察和指导。

发现学生个人与小组的成功或失利乃至不良的表现,能让他们交流体会、感受并及时引导;对由于胆怯或紧张而影响集体比赛速度的学生,教师要表现出对其的鼓励和关心。

3、在掌握游戏基本方法、技能的基础上变化难度层次。

如变化跳跃的方式,变化拉绳的人数等等。

4、要注意安全,场地要平坦。

绳子以有点弹性的塑料跳绳为宜。

我们学会了假设!

课题:

人在摔倒时的应对方法

目标:

1、探究在不同情况下跌倒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

2、建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学习过程设计:

1、探究内容:

(1)人是在哪些情况下摔倒的(奔跑、跳下、碰撞、绊脚、滑脱……)

对上述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这些摔倒现象发生频率进行排序。

(2)人在摔倒时的方向(向前、向后、侧向……)

对造成摔倒时不同方向的原因进行分析。

(3)人在摔倒时着地的姿势

对不同情况、不同方向摔倒时的着地姿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产生伤害事故的原因。

(4)探究避免事故发生的多种途径

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方法

场地器材的改造设计

(5)结论

(6)建议:

应该增加的学习内容

[评述]探究学习在许多时候,可能延伸至课堂之外,这种学习方式也是符合课程标准理论的。

案例中的探究内容设计的比较合理,有调查的内容、有分析的内容,也有实践的内容(如自我保护的方法)。

虽然学生可能会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

要有最后的建议,应该增加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

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探究学习的价值,而且体现了探究学习的应用性。

体育教学案例

你们有信心吗

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学习目标:

发展弹跳力。

同时,老师提供学生的最佳活动方式是跳绳。

对于这个学习目标,老师是这样解释的:

弹跳力是跳跃能力中的一种,也是跳跃能力的基础,要发展弹跳力,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弹跳力的现状怎么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测量一下自己原地纵跳摸高的成绩是多少,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这个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就说明弹跳力提高了。

于是学生们非常高兴地进行了原地纵跳摸高的原始成绩测试。

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方法和用多少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弹跳力了。

老师给了学生两周的时间,用什么方法由学生自己决定,但是今天这节课上要用自己决定的方法进行练习,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咨询的机会。

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选择了跳绳,因为跳绳是最通常、最熟悉的练习方法,有一位学生选择了负重深蹲跳,另一位学生选择了负杠铃(15千克重)站立连续跳,还有一位学生选择了背沙袋连续跳,热热闹闹地活动起来了。

可是,这样的弹跳力练习只能坚持几分钟就做不动了。

老师告诉大家,发展弹跳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参照别人的练习方法经常变换,一是有新鲜感,二是相互有调节和补充的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持之以恒,天天练,但不过量。

老师还启发了所有跳绳的学生,用哪种跳的方式最有效?

最后老师鼓励大家:

“今天同学们的练习方法很多,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相信大家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进行练习的,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是大家展示自己进步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信心?

”学生回答是响亮的:

“有!

[评述]自主学习不是现场的即时表演,不是仅仅做几分钟练习,摆个花架子给别人看的。

老师也不仅是提出目标后放任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鼓励学生去达成目标。

当然,老师如果还能经常了解一下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就更理想了。

体育教学案例

倾听学生的观点

在一节体育课上,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一两条篮球比赛中的基本规则”。

在让学生进行半场三对三比赛中,老师结合实战,在各小组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发生后应该运用什么规则进行解释。

在第一小组的比赛中,有一名学生,因为同伴传给他的球,触及手后不慎滑落,他捡起球后,开始运球突破并且上篮成功。

此时,老师根据场上发生的情况,告诉第一小组的学生,此球投中无效,因为刚才这个运球上篮被判为“两次运球”。

理由是,这位同学在运球前,已经经过“球触手后落地了一次”,所以,再运球应被判为“两次运球”。

可是,这位运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