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4395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docx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

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

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

由此可知,秦汉时期

A.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         B.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

C.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         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2.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

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3.史载:

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汉书》选列了310个县的户口数字,少者户数40196,口数109000;多者户数80000,口数246000。

由此可推知,当时(  )

A.小农经济特征明显           B.县级行政区较为稳定

C.经济发展人口增长           D.国家收入以户税为主

5.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

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

C.土地私有制遭破坏           D.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

6.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

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

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            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

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            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

7.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8.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9.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

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

10.据记载,海神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的福建,到明清时期遍及德州、济宁、山东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并从海神兼而“河运之神”。

这一变化是由于

A.明清海外贸易发达          B.运河流域商业的繁盛

C.妈祖信仰符合需求          D.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

11.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12.明朝万历年间的东南省份,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取得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有的佃农将自己佃种的土地,转手租给别人,自己成为“佃主”。

这个现象表明

A.生产系发生根本变革         B.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     D.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13.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14.下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方志的记载,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  )

记述

出处

“无产小民投顾(雇)富家力田者谓之长工。

先借米谷食用,至力田时最忙一两月者,谓之短工”

弘治《吴江县志》

“农无田者,为人佣耕,曰长工;农月暂佣者,曰佣工;田多人少者,请人助己而还之者,曰伴工”

乾隆《松江县志》

A.雇工法律地位得到提升          B.劳动力交易种类细化

C.亲邻之间盛行劳动互换          D.自耕农经济全面衰退

15.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

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  )

A.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           B.国际市场范围的扩大

C.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           D.中国制瓷工艺的进步

16.手艺式手工业是明清江南市镇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手工业形式。

手艺工匠拥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其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入市场。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手艺式手工业(  )

A.自然经济色彩相当浓厚          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

C.工匠缺乏基本人身自由          D.技术传承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17.晚明时期,江南地区许多农民一大早就把自己纺的棉纱和织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买回原棉或者棉纱,然后回到家里再纺纱或织布,次日,他们再去市场上这样交易一圈。

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B.推动了朝贡贸易繁荣

C.不利于新生产方式发展          D.加速小农经济的瓦解

18.唐德宗曾颁发赦书,规定“王公百官,既处荣班,宜知廉慎。

如闻坊市之内置邸铺贩鬻,与人争利,并宜禁断。

仍委御史台及京兆尹纠察。

”据此可知,当时(  )

A.坊内存在商业活动          B.政府垄断商业贸易

C.富商大贾势力削弱           D.市民阶层受到打压

19.下面为宋朝部分年份财政收入情况(收入计量单位:

万贯)表。

表中信息可以说明宋代(  )

时间

总收入

农业

收入

农业

占比%

工商业

收入

工商业

占比%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

3559

2321

65

1238

35

宋熙宁十年(1077)

7070

2162

30

4911

70

宋天禧五年(1201)

5723

2762

48

2936

52

A.经济繁荣程度超越了唐代社会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C.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政治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21.顺治十三年,清廷正式颁布“禁海令”,定“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

这说明(  )

A.海禁政策受到质疑           B.明清出现进步思想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22.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3.万历十年告示中“近据碣石水寨盘获番徒一十八名,连船一只……又获番僧二十六名,并船一只”。

1720年罗马教皇派使臣到达北京,求见康熙皇帝,要求管理在中国的传教士,遭到拒绝。

随后,康熙皇帝下令禁止传教。

这表明(  )

A.康熙帝捍卫主权维护国家尊严      B.天主教势力已在中国形成规模

C.大航海背景下的中西文化相遇      D.罗马教廷在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24.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了大量棉纺业和丝织业市镇外,明代江南还有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手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竹木山货业等。

这些市镇并非行政运转的结果,而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

三教九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很有生气的社会。

在浓重的商品气中,却还不能忘了,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

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展现财力和成就,也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

——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16世纪,一个旅行者在小镇过夜的概率是在大都市过夜的概率的5倍密。

在贵族尽可能地使名下地产增值,君主也想要推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市镇茁壮成长起来。

1580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瑞典瓦萨王朝颁布了30张新的市镇特许状,以鼓励对新土地的拓殖。

与此同时,英国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在爱尔兰也在兴建特许市镇——以引领英国的殖民事业。

不是每个小镇都可以存活下来,苏格兰和挪威的自治市和特许市镇有四分之三变成了“鬼城”。

——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同时期欧洲市镇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繁荣的市镇工商业为什么没能推动社会转型。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

;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

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

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

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民岁输木棉十万匹”。

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

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

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

画面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

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和意义等。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图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写一段解说词。

(要求:

主题恰当、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农业比先秦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如铁犁牛耕被广泛使用、代田法的推广、各种水利工程的兴建等,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农业获得较快发展之后,反映在饮食领域就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

即从“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发展到“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故选C项;题干内容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比较,即“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从“人们多以粒食为主”到“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没有涉及农作物的种类问题,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并得到推广之后,该耕作模式几乎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排除B项;由于古代中国实行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它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很容易破产,温饱更无从谈起,排除D项。

【答案】C

2.【解析】材料“佃则有田”说明土地没有过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反映“有田者无力可耕”,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江南乡村社会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农业经济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讲的是佃户租地主的土地耕种,地权和劳动者没有契合,故D项错误。

【答案】C

3.【解析】古文意思是“用织机织布这些事,男子很早就学会了,有些妇女织布甚至不如男子,但农妇做耕田、收割、取水灌溉等事,是与男人一起劳动的”,古文描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耕织结合不一定非得男耕女织,故A项正确;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必须有商品交换和雇佣关系两个条件,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答案】A

4.【解析】根据材料“310个县的户口数字,少者户数40196,口数109000;多者户数80000,口数246000。

”可知此时一家一户个体生产,规模小,具有分散性,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县级行政区,未与郡等其他高级行政区比较,无法得出“县级行政区较为稳定”,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汉代户口数,未与其他朝代比较,无法得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汉代户口数,未涉及国家收入,排除D项。

【答案】A

5.【解析】富农地主拥有铁器牛耕等先进生产工具而处于优势地位,贫农常因使用木制工具导致破产而愈加贫穷,可知生产技术进步加剧了贫富分化,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时间不符,排除A项;农民是因自身贫穷无力购买耕牛和铁犁,并非是由于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所致,排除B项;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是土地私有制下的正常表现,而不是对其的破坏,排除C项。

【答案】D

6.【解析】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没有正式户籍则不向国家交纳赋役,故可知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故选B项;材料中涉及的“客籍户”主要是北方南迁而来的居民而非士族家中藏匿的人,故土断政策与抑制士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矛盾,故也不涉及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收取赋税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经济,且当时东晋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排除D项。

【答案】B

7.【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答案】C

8.【解析】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推知,北朝时,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方的影响,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由“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北方城市中有很多南方的饮食习俗,无法体现经济水平的高低,更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D项错误。

【答案】C

9.【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C项正确;材料人口南迁推动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

【答案】C

10.【解析】明清时期运河沿岸商品经济繁荣,南北经贸往来频繁,妈祖从海神兼而“河运之神”有利于满足人们祈求过往船只航行安全的美好愿望,故选B项;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其他信仰,无法推知妈祖信仰是否更符合需求,排除C项;明清时期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仍较低,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11.【解析】宋太祖曾经说过:

“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

据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宋代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项。

【答案】D

12.【解析】佃农可以将所租土地自由买卖、典押,也可转手租给别人,说明佃农经济独立性倾向增强,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削弱,故选C项;明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仍是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根本变革”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佃户获得的永佃权只是土地经营权,并不等同于其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社会等级差距日益所需,B项属于过度推断,排除B项;永佃权是关于土地经营权的,土地兼并是关于土地所有权的,佃户将所租土地转给别人并不意味着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排除D项。

【答案】C

13.【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14.【解析】表格反映了明清时期吴江、松江两县地方志中记载的“长工”“短工”“佣工”“伴工”等不同的劳动力交易种类,表明这一时期劳动力交易种类逐渐出现了细化,故选B项;题干没有涉及雇工的法律地位,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劳动互换主要在亲邻之间的信息,排除C项;题干中各种劳动力交易种类的出现,是自耕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体现,排除D项。

【答案】B

15.【解析】唐代的文化兼容并蓄,与材料中“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相符,宋代积贫积弱,故“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表现了唐宋文化心态的变化,故选C项;都是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国际市场范围的扩大,不应该出现“孤芳的排外心理”,排除B项;“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是风格不同,材料未涉及制瓷工艺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C

16.【解析】“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入市场”说明手艺式手工业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即自然经济色彩浓厚,故选A项;手艺式手工业产品很少流入市场,可知其并不符合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排除B项;“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说明明清江南市镇手艺式工匠可以自由流动,拥有基本人身自由,排除C项;与其他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传承方式相似,手艺式手工业大都在家族内部传承,具有封闭性,排除D项。

【答案】A

17.【解析】据材料“晚明时期,江南地区许多农民一大早就把自己纺的棉纱和织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买回原棉或者棉纱,然后回到家里再纺纱或织布,次日,他们再去市场上这样交易一圈”,可知晚明时期江南地区许多农民的开始参与商品交换,但他们并没有扩大生产,而是日复一日的买棉织布,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农民纺的棉纱和织的布进行买卖,并不是农产品,排除A项;朝贡贸易指中原王朝与其他藩属国之间的贸易,而材料只提到农民,排除B项;小农经济瓦解发生在近代,排除D项。

【答案】C

18.【解析】材料“如闻坊市之内置邸铺贩鬻”,说明当时坊内存在商业活动,故选A项;材料强调“仍委御史台及京兆尹纠察”,规范市场交易,没有体现出政府垄断商业贸易,排除B项;材料的规定意在规范市场交易,并非削弱富商大贾势力,排除C项;材料的规定意在规范市场交易,并非打压市民阶层,排除D项。

【答案】A

19.【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对比,熙宁十年、天禧五年,工商业收入占比均超过总收入的一半,且超过农业收入,可知工商业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故选C项;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宋朝的情况,不涉及唐朝,排除A项;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宋朝部分年份财政收入及其比重的内容,不能反映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排除B项;对比表格信息,天禧五年的总收入少于熙宁十年,因此不能反映经济发展,排除D项。

【答案】C

20.【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

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

故D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D

21.【解析】据材料清廷颁布禁海令后多地官员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说明海禁政策受到质疑,故选A项;官员要求解禁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排除B项;材料“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没有表明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排除C项;禁海令体现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属于经济政策,不能直接体现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排除D项。

【答案】A

22.【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D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排除C项。

【答案】D

23.【解析】明朝捕获“番僧”,清初康熙帝下令禁止传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中西文化相遇,故选C项;西方传教士传教并未破坏中国主权,材料反映出康熙帝对西方的排斥,排除A项;材料说明天主教势力已在中国存在,但没有体现出形成规模,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天主教干涉中国内政,排除D项。

【答案】C

24.【解析】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A项正确;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6.【解析】

(1)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