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392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4.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docx

证券投资技术报告分析

第三章量价关系理论

一、成交量的三种表达

股票只要上市交易,每日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成交量。

一般而言向上突破颈线位、强压力位需要放量攻击,即上涨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但向下破位或下行时却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无量下跌天天跌,直至再次放量,显示出有新资金入市抢反弹或抄底为止。

价涨量增,价跌量缩称为量价配合,否则为量价不配合。

1、成交股数VOL,这是最常见指标,也是平常谈论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适合于对个股成交量做纵向比较,即观察个股历史上放量缩量的相对情况。

最大缺点在于忽略了各个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别,难以精确表示成交活跃的程度,不便于对不同股票做横向比较,也不利于掌握主力进出的程度。

当然在对个股研判时,目前最常用的还是成交股数。

2、成交金额AMOUNT

直接反映参与市场的资金量多少,常用于大盘分析,因为它排除了大盘中各种股票价格高低不同的干扰(EG:

中国船舶07.09.06,600150,新高,244.9元VSST宝硕600155,6.29元),通过成交金额使大盘成交量的研判具有纵向的可比性。

通常所说的两市大盘多少亿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额(EG:

07.9.02,上证指数收2304.89点,成交266.4亿;07.10.16,上证指数收6092.06点,成交1669.93亿)

对于个股分析来讲,如果股价变动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数或换手率就难以反映出庄家资金的进出情况,而用成交金额就比较明朗。

如附图中的浦发银行(600001)在当年5月中上旬构筑头部时,用成交股数VOL来看,高位放量并不明显,主力似乎没有出货的迹象,但用成交金额AMOUNT来看,实际上已有一个高位放量、主力出货的过程。

3、换手率TUN,

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为看图时固定运用的指标,比较客观,有利于横向比较,能准确掌握个股的活跃程度和主力动态。

换手率可以帮助我们跟踪个股的活跃程度,找到“放量”与“缩量”的客观标准,判断走势状态,尤其是在主力进货和拉升阶段,可以估计主力的控筹量。

当然大部分的分析软件上不提供换手率的走势图,只提供当日的换手率数值,因此运用换手率时还需找一个好软件才行。

实战中还可运用均量线(移动平均量线)对VOL、AMOUNT、TUN进行辅助研判,一般可设三个参数,即5日均量线、10日均量线及20日均量线。

由于均量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市场成交量的主要趋向,与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的原理相同,可运用黄金交叉、死亡交叉等均线理论进行研判。

二、成交量的八种情形

许多投资者对于成交量变化的规律认识不清,K线分析只有与成交量的分析相结合,才能真正地读懂市场的语言,洞悉股价变化的奥妙。

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原动力,其在实战技术分析中的地位不言自明。

在实战之中,成交量的变化一般都是:

向上突破时增量,回调时减量,上涨时平量或减量,天量之后向下转势;向下突破时增量(缩量也行),反弹时减量,下跌时平量或减量,地量之后向上转势。

在控盘主力调控下的成交量,一般都会有八种情形出现在盘面上,以下结合长安汽车(000625)的周K线图及其它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价平量增,为转强信号。

经过持续下跌,在低位区中出现股价企稳、成交量增加的现象,此时成交量的阳柱明显多于阴柱,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

2、价涨量增,为买入信号,积极顺势跟进。

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也为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与庄共舞。

特别是底部区域或者在突破重要颈线位或其它重要技术压力位时更需要价涨量增。

3、价涨量平,可持续买入。

成交量保持相对的等量水平,股价持续上升,可以在期间适时适量地参与。

一般而言,股价的上涨都需要有增加的成交量作为扬升的基石,而这种股价一路涨升,成交量却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运行状态的现象,可以说是在市场中一个特殊的案例。

从成交量的平稳态势上来看,可以判断出场外的流通筹码一定程度上是相当稀少的,控盘主力持仓的量度相对而言是巨大的,而且都是一些成本十分低廉的筹码。

4、价涨量减,继续持有。

价涨量减呈现的是一种量价背离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都会引起市场上投资大众的特别关注。

成交量减少,股价仍在继续上升,最适宜继续持股。

量减应当视之为浮动筹码很少,筹码的锁定性已经很强。

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控制盘面的主力已经完全操纵股价,此时还只是稳步推升的阶段,远未到开始大幅度拉升的阶段,因此才会有这种量价背离的现象出现。

5、价平量减,为警戒信号。

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上涨之后,进行横向整理不再上升时,成交量显著减少,为警戒出货的信号。

如果突发巨量或天量并拉出大阳大阴线,无论有无利好或利空消息,均应果断派发。

长安汽车在当年5月23日见顶19.79元之后,在高位平台横向盘整时呈现出价平量减的态势,股价最终向下破位。

6、价跌量增,一般以退出观望为主。

价跌量增的出现,表明投资者在某种特殊因素的引导之下,已经相当看空后市行情的发展,纷纷加入到抛售的行列之中,以回避日后将要出现的更大风险。

由于其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其中不乏控盘主力故意制作的骗局,因此在具体研判时,必须先行研究其所处形态的具体位置方可决定。

(1)当价跌量增处于某一相对较高的形态位置时,一般都是多头行情已经发展到了尾声阶段,控盘主力突然弃庄出逃,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抛售风潮。

此时应该当机立断,迅速出脱所持有的筹码,减少资金风险。

(2)当价跌量增处于某一整理形态位置时,一般多是多头行情突然出现某种较大的利空消息或不利因素的影响,投资者与控盘主力演出了一起多杀多的悲剧,纷纷夺路而逃。

(3)当价跌量增处于某一相对较低的形态位置时,或者是已经大幅度下跌了一段时间,一般有可能是控盘主力进行最后的震仓吸筹的行为所致,促使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纷纷在较低的价格区域出售筹码,诱骗他们出场观望,通过这个空头陷阱达到自己抢筹建仓的目的。

7、价跌量平,继续卖出。

股价持续地下挫,而成交量却没能同步地有效放大,说明市场并没有形成一种一致看空的空头效应。

多头不死,跌势不止,在这种情形下多是控盘主力开始逐渐退出市场的前兆。

由于成交量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容易使投资者产生一种侥幸的心理,以为仅仅只是控盘主力在洗盘,因此往往不会轻易地抛出手中所持的筹码。

8、价跌量减,主要为卖出信号。

价跌量减现象的出现,一般多为多头行情发展到了一定的上升幅度之后,开始需要调整的迹象日益明显,股价在控盘主力的有效调控之下,开始逐步有计划地回档调整,但由于市场上的流通筹码的锁定性能相当良好,成交量随着浮动筹码的进一步减少而渐渐萎缩,后市趋势的发展主要视控盘主力的操作意图而定。

如果价跌量减出现在跌势初期,则后市仍将会继续下跌一段距离,直至有新的资金愿意介入时为止,短期内将会继续保持盘跌的状态,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容乐观的。

第2日饥渴的多头一般都会加大幅度追涨买进,因而股价也就继续保持扬升的势态,也进一步刺激了场外资金的欲望,引发了一轮更强劲的升势。

但是当出现涨停时,中途多方却无法坚守阵地,被迫打开了涨停板,而且成交量出现放大的迹象,则说明加入到抛售行列中的投资者在逐渐增多,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了某些变化,随着空方主力做空力度的加大,股价将渐渐开始下挫。

2、一般情形下,价跌量缩说明惜售心理十分严重,抛售压力很轻,后市的发展将随着主力的能力大小而决定方向。

若是刚开始出现价跌量缩的现象,说明投资者纷纷看空后市行情的发展,大多已加入抛售的行列队伍之中,股价的跌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直至做空主力的能量完全释放为止。

但在跌停板时,若是股价出现了跌停,买方一般都会寄希望于第二日继续大幅度下跌,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进,因而会暂时作袖手旁观之态,在缺少买盘情况之下,成交量也就十分稀少,股价的跌势反而持续不止。

如果在跌停板时,由于多方力量的介入,成交量放大并出现打开跌停板的现象,说明有相当的实力资金开始有计划地逐步主动介入,因而后市行情将会有可能止跌企稳,重新出现一种生机。

2、涨停的中途被打开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且成交量越大,则行情反转下跌的可能性越大;跌停的中途被打开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且成交量越大,则行情反转上涨的可能性越大。

3、封住涨停的时间越早,后市涨升的力度也就越大;封住跌停的时间越早,后市跌落的力度也就越大。

4、封住涨停板的买盘数量大小和封住跌停板时的卖盘数量大小说明买卖双方力量的大小程度,这个数量越大,继续原有走势的概率则越大,后续涨跌的幅度也就越大。

但这一条在实战中往往存在主力陷阱。

实战中主力若是想出货,就会先以巨量的买单封住涨停板,以充分吸引市场的人气。

原本想抛售的投资者则会因之而出现动摇,而其他的投资者则会以涨停板的价格追进,而主力则会借机撤走买单,填上卖单,自然很快就将仓位转移到了散户手中。

当盘面上的买盘消耗得差不多之时,主力又会在涨停板上挂上买单,以进一步诱多制造买气蜂拥的假象;当散户又再度追入时,主力又开始撤去买单从而让散户买盘排到前面去,如此反复地操作,可使筹码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高位出脱。

而主力若想买进筹码,就会先以巨量的卖单封住跌停板,以充分制造空头氛围,打击市场的人气,促使投资者出售所持的筹码,待吓出大量抛盘之后,主力就会先悄悄撤除原先挂上去的卖单,让在后面排队的散户卖单排到前面来,自已则开始逐渐买进。

当卖盘被自己吸纳将尽之时,主力则又会重新挂出巨量跌停的抛单在跌停板上,如此反复地进行操作,从而增大自己的持仓量。

在上述的情形下,所见到的巨额买卖单其实只不过是虚构的而已,不能作为判断后市的依据,为了避免上述现象误导我们的思维,从而产生错误的行为,则必须密切关注封住涨跌停板的买卖单的微妙变化状况,同时也必须判断出其中是否存在频繁的挂换单的现象,涨跌停板是否经常被打开,以及每笔成交量之间的细微变化和当日成交量的增减状况等,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然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只不过为事后诸葛亮:

在大手笔买盘封涨停时,自己排很后面的买单在盘中却被成交了,说明自己已误入多头陷阱,这时要有趁早止损出局的意识;在大手笔卖盘封跌停时,自己排很后面的卖单在盘中却被成交了,说明自己已误入空头陷阱了。

四、成交量的实战经验谈

市场往往认为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涨跌成正比关系。

这种量价配合的观点有时是正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是片面的,甚至完全是错误的。

事实上成交量也会骗人,往往是主力设置陷阱的最佳办法,它对那些多少了解一些量价分析,但又似懂非懂的人一骗就上钩,许多人往往深受其害。

在实战中总结出以下经验:

1、成交量的变化关键在于趋势。

趋势是金,所谓的“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只是相对某一段时期而言的,具体的内容则需要看当时的盘面状态以及所处的位置,才能够真正确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在股价走势中,量的变化有许多情况,最难判断的是一个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绝对数据。

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

在用成交手数作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据时,也可辅助使用成交金额与换手率进行研判,从而更好地把握量的“势”。

这里重点谈谈温和放量与突放巨量的运用。

(1)温和放量,指成交量在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也称作“量堆”。

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之上升,缩量时股价会适量调整。

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支持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

(2)突放巨量,一般来说在上涨过程中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